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社会法治期中调研检测试题(word版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社会法治期中调研检测试题(word版 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学业目标评价调研试题卷
九年级 社会·法治

考生须知:
1.本学科考试为开卷考试。全卷分试卷Ⅰ、试卷Ⅱ,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2.答题前,先用钢笔或圆珠笔在试卷Ⅱ的密封线内规定位置上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考号;答题时,把试卷Ⅰ的答案写在试卷Ⅱ前的表格中对应位置,直接做在试卷Ⅰ上无效;试卷Ⅱ直接做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后,只将试卷Ⅱ收回。
试卷Ⅰ
一、选择题(共40分。)
1.下表反映出,一战期间协约国与同盟国的军需品生产量出现了明显变化,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一战交战国军需品生产量(单位:百万吨)
时间 1914年9月 1917年
交战国 协约国 同盟国 协约国 同盟国
生铁 16 25 50 15
钢 16 25 58 16
煤 346 355 851 340
A.意大利转投协约国 B.美国加入战争 C.俄国退出战争 D.德国战败
2、.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呈现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的特点,反映了中国人民不懈的探索精神。下列社会阶层登上历史舞台的先后顺序是(  )
①进步知识分子 ②资产阶级改良派 ③洋务派 ④资产阶级革命派
A.①②③④ B.③①④② C.②④③① D. ③②④①
3、我国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站在武汉古城墙的废墟上,我们可以“读到”的历史有( )
①武昌首义,推翻清王朝 ②共产党打响创建人民军队的第一枪
③同盟会员发动黄花岗起义④八七会议,号召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 ①④
4、“《狂人日记》这一本书,是在民国初年时,由鲁迅先生所写,这一本书以文言文写成外,它可以说是中国新文化运动时期重要的书籍之一。”有关《狂人日记》的叙述中有一个错误,请问应该修改哪一个,这段叙述才完全正确(???? )
A.?民国初年改成清朝末年????? B.?鲁迅改成胡适????
C.?文言文改成白话文???? D.?新文化运动改成洋务运动
5、有学者指出“五四运动是第一场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这里“补课”“起点”的含义分别是(? ?)
A.明确反封建,实现各革命阶级的联合斗争?B.明确反对帝国主义,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C.彻底反帝反封建,无产阶级政党开始领导革命D.开始宣扬民主科学,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6、 李大钊认为:“在半殖民地的中国,农民占人口的90%以上,当我们估计革命力量时,我们必须强调农民是一个重要部分。”下面把这一认识付诸实践的是( )
①发动南昌起义 ②召开八七会议 ③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④开展土地革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历史是记载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进程的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每个历史事件都有一些关键词,比如处置战后德国、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三巨头、战后格局——下列最符合这些关键词的事件是(??? )
A.?反法西斯联盟建立??????????????B.?雅尔塔会议???????????????????C.?开罗会议?????????????????D.?波茨坦会议
8、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基本要求,以下史实与论点对应正确的是( )
A.不列颠之战——联军掌握太平洋战场的战略主动权???
B.莫斯科保卫战——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达到顶峰???
C.斯大林格勒战役——这是苏德战争的根本转折点???
D.柏林战役——战役促使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
9、某班开展历史知识竞猜活动,有一谜语的谜面是“民族统一战线、9月3日、收回台湾”,它的谜底应是( )
A.召开中共一大 B.抗日战争胜利 C. 解放战争胜利 D. 成立新中国
10、1935年,由共产党员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问世,国民党禁止歌曲公开发行。1937年后,《义勇军进行曲》在各种公开场合频繁出现,成为国共军队中的流行歌曲。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
A.共产党领导下革命根据地相继建立??????B.九一八事变揭开中国抗日战争序幕
C.全民族抗战背景下国共合作的确立??????D.三大战役大大加快全国胜利的到来
历史,总是在一些重要的时间节点标注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行刻度。据此回答11~13题。
11、1927年,中国革命面临复杂的分叉路口,中国共产党在当时作出的一系列抉择,影响深远。这些抉择包括
①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发动南昌起义,开始创建人民军队
③向农村进军,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④实行战略转移,开始二万五千里长征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2、1936年,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从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促成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
A.揭开了国共两党走向联合抗日的序幕 B.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
C.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D.终结了国共两党间的内战和政治纷争
13、右边是原南京总统府蒋介石办公桌的台历,透过历史的尘埃,我们可以看到,这一天( )
A.北伐军打败军阀孙传芳
B.日本宣布了无条件投降
C.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
D.祖国大陆实现全部解放
14、“万急,延安。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实现,……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这是蒋介石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电报之一,其主要意图是( )
A.顺从民意,争取和平?????????B.屈从国际压力,停止内战
C.设鸿门宴,借机诱捕???????? D.争取时间,部署内战
15、2020年6月,第127届广交会在网上举办。广交会广邀海内外客商在线展示产品,运用先进信息技术,提供全天候网上推介、供采对接、在线洽谈等服务,打造优质特色商品线上外贸平台,让中外客商足不出户下订单、做生意。这表明( )
①网络让信息传递和交流更便捷 ②中国正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③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④要远离不良网站,以免受到不良侵害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6、2020年10月17日是我国第七个国家扶贫日,习近平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当前,脱贫攻坚已到了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各地区各部门务必咬定目标、一鼓作气,坚决攻克深度贫困堡垒,着力补齐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短板,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小康社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减贫成效举世瞩目,实现同步富裕指日可待
②脱贫攻坚利国利民,改革发展成果人人共享
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小康你我共同努力
④扶贫工作战略部署,响应党号召奋斗新时代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17、如图漫画《感受不同》启示我们( )
A.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
B.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C.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要激励人们通过各种渠道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18、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表明,不同层次受教育者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水平不同:本科300%、初高中108%、小学43%,人均受教育年限与人均CDP的相关系数为0.52。这一数据给我们的启示是(??? ? )
①教育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②我国的教育事业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
③要把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 ④教育是开拓带动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 D.①④
19、2020年6月23日,中国全面完成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作为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北斗三号系统所有的核心器部件已经全部实现了“自主可控”,北斗三号卫星部件国产化率已达到100%。北斗正以硬核科技的实力把“光芒”洒向中国大地、馈赠世界人民。这带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造福人类的社会 ②科技创新是决定着当代的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③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 ④谋未来要谋创新,中国要坚持走自主创新道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截至2020年3月22日,湖北省慈善总会共接收疫情防控捐赠资金合计580374.56万元,其中定向捐赠资金164626.14万元,非定向捐赠资金415748.42万元。已拨付疫情防控捐赠资金合计557122.35万元,占95.99%……向社会公布这些信息有利于( )
①杜绝贪污腐败行为  ②公民参与民主决策 
③公民行使监督权  ④激发公民的社会参与意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学业目标评价调研
答题卷
九年级 社会·法治
试卷Ⅱ
选择题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非选择题
21、(12分)歌谣是时代的声音,也是历史的印记。阅读下列歌谣,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劝放足歌】(民国初年,节录)
目下要改良,诸君听其祥,有女儿,送学堂,赶紧把足放!文明刷新时,男女同一样。平权谁不晓?个个当自强!……中华民主权,大家请听言:政府中,诸长官,维持黎民安!……
【救国歌】(北伐战争时期,节录)
青天白日旗鲜明,革命欲完成,主义要认清,讲民族,讲民权,更须讲民生!联合大战线,农工商学兵。障碍齐扫除,军阀尽肃清,努力实现三民主义,海宇齐升平!……拼命打倒帝国主义,恢复自由权!
(1)《劝放足歌》的歌词反映了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的哪些变化?据此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6分)
(2)根据《救国歌》分析北伐战争的目标。(2分)
(3)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孙中山对中国革命的伟大功绩。(4分)
22、(12分)每个时代都有青年勇立潮头,走在前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陈独秀文摘:
文摘一:盖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为本志之职。批评时政,乃枝节问题,不足论…… 摘自1915年陈独秀《敬告青年》
文摘二:我曾宣言志在辅导青年,不议时政……呀呀!这些话都说错了……我现在所谈的政治,乃是关系国家民族根本存亡的根本问题。
摘自1919年陈独秀《今日中国之政治问题》
(1)1915年进步青年可以从哪一本杂志阅读到文摘一的内容?比较两段文摘,陈独秀的主张实现了思想解放到政治革命的变化,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4分)
材料二:战云密布下,生活在北平的学生,痛感“华北之大,已经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1935年12月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北平青年学生涌上街头,高呼“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 ——摘编自人教版九上《历史与社会》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此后中国共产党为挽救民族危亡是怎样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口号付诸行动的?(6分)
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要用欣赏和赞许的眼光看待青年的创新创造,积极支持他们在人生中出彩,为青年取得的成就和成绩点赞,喝彩。让青春成为中华民族生气勃发、高歌猛进的持久风景,让青年英雄成为驱动中华民族加速迈向伟大复兴的蓬勃力量!”
(3)联系上述材料,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你将如何努力成为“驱动中华民族加速迈向伟大复兴的蓬勃力量”? (2分)
23、(14分)在烽火狼烟中,各方力量紧紧拧成一条绳,为国家的命运而奋斗。
材料一:
(1)各方力量紧紧拧成一条绳是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据此,请写出年代尺中①②发生的历史事件,并分别加以说明。(4分)
材料二:1937年7月16日,蒋介石呼吁国际联盟及九国公约的签署国家介入调停……为避免激恼日本,美国国务卿赫尔甚至停止交运中国政府已购买的轰炸机。
——《蒋介石与现代中国》
材料三:我三大盟国(中、美、英)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
——《开罗宣言》
(2)根据材料二、三说明美国对日本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
材料四:(近代以来)一次次的斗争,都不幸的以失败而告终,中国人民复兴中国的梦始终未能实现……可以说,抗日战争的胜利完成了近代中国从“沉沦”到“上升”的转变,复兴中国的梦想开始成为现实。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3)为什么说“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枢纽”?请结合近代中国的社会状况予以分析。(6分)(要求:逻辑严密,表述简洁)
24、(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纪录片中的历史】纪录片《中国1927》共有六集,依次对应北京、广州、武汉、上海、南京、南昌六座城市坐标,每个城市承载一个主题,用全新的表达方式,讲述其历史,解读不为人熟知的“那一年”。
请用相关史实陈述,上海、南昌两座城市承载的主题分别为《风暴》、《惊雷》的
原因。(4分)
【解说词中的历史】在一则红色旅游解说词中有如下文字:“暗夜南湖亮斗星,燎原烈火向天明……宝塔擎旗进北京。”
(2)阅读上述解说词,概述中国共产党如何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6分)
25、(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40周年,人民日报推出国家形象系列宣传片《中国一分钟》:一分钟,移动支付金额3.79亿元,一分钟“神威?太湖之光”运算750亿次;一分钟,5228万货物进出口;一分钟,创造GDP1.57亿元......
(1)你从材料一中获取了哪些信息。(4分)

材料二:华为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通信设备制造商,是中国引以为豪的民营企业。华为的成功不是偶然的:华为每年派出大量员工到国内外科研院校、先进企业学习培训;2017年投入800多亿元资金,用于技术改造和产品研发。华为拥有的专利高达74000多件,每年都能从苹果,三星等公司收取专利费。
(2)华为成功的秘诀对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有何启示?(4分)
(3)请就中学生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出你的倡议。(4分)
参考答案
1-20:BDDCB DBCBC CACDA DACCD
21、(1)变化:共和制度的建立;男女平等的观念形成;放足运动发展。(2分,任选两点即可)
意义: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共和制国家;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4分,任选两点即可)
(2)目标:打倒列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2分)
(3)提出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或促成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2(12分)(1)《青年杂志》 或《新青年》2分
原因:巴黎和会拒绝中国的正当要求,要将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个日本。(2分)
(2)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七七事变后不久,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共产党军队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领导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人后方,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前线,钳制消灭了日军大量兵力;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向全国人民指出抗日战争的正确道路;取得平型关大捷,这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次大捷;组织百团大战,给日军以沉重打击,振奋了人们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6分,任选3)
(3)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勇担社会责任;维护国家主权荣誉利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团结合作等(2分,任选2)
23、(14分)①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实现全民族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2分)
②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或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彻底改变了敌我双方力量的对比,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2分)
(2)从材料二的“中立政策”(或孤立主义)、或“绥靖政策”到材料三的坚决打击日本侵略,维护中国主权。(2分)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重创毫无准备的太平洋舰队,严重损害了美国的国家利益。美国人民空前团结起来,对日宣战。(2分)
(3)近代以来,中国屡遭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受到侵蚀,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分)这种状况到抗日战争时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反抗侵略的斗争中第一次取得的完全胜利和民族解放战争。它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这种巨大力量从根本上决定着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决定了民族的前途和命运。(3分)同时,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形成的大国地位得以初步确立。(1分)之后,中国共产党便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1分)可以说,抗日战争的胜利从全面意义上完成了近代中国从沉沦到上升的转变,所以说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枢纽。
24.(1)上海: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等人发动政变,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影响:宣告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完全破裂。(事件1分,影响1分,共2分)
南昌: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领革命军在南昌发动起义;影响: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事件1分,影响1分,共2分)
(2)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过程中,毛泽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或开辟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
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取得抗战胜利,现实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或: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事件1分,影响1分,任选3点,共6分)
25、12分(1)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综合国力显著增强。2分②我国科技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2分
(2)①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②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核心技术不是别人赐予的,企业不能只跟着别人走,而必须自强奋斗、敢于突破。③创新时代,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又要学会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④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任选2条4分)
(3)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创新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敢于质疑,敢于向传统权威挑战;培养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创新性思维能力。(任选2点,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