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川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川教版)

资源简介

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四川教育出版社2019年8月版)
一、教材分析
为贯彻"立德树人" 总方针,适应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的进程,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组织信息技术学科专家及优秀教师,以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为出发点,根据信息技术建设发展的实际及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参考教育部普中课标修订成果,对义务教育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结构及内容进行全面修订,使之更符合当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需求。
修订后的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 ,以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培育为根本,立足信息意识的强化、计算思维的启迪、数字化学习能力的培养及信息社会责任的赋予,以学生活动为载体,承载信息技术学科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辅以网络学习资源,为学生搭建适合自主学习的数字化平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益。
四川教育出版社2019年8月版信息技术教材三年级上册,它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第一部分:信息与吸信息社会。同学们可以从中感受到信息技术的魅力,认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和自身的责任,自觉养成关注信息安全、遵守信息道德的习惯。
第二部分:常用信息技术的基础及操作。重点是引导同学们利用数字化工具与资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如数据工具的应用,图形工具的应用,多媒体工具的应用,浏览器、搜索引擎的应用等。
第三部分:人工智能技术与编程的学习。重点是让同学们学习和了解人工智能的初步知识,掌握计算机编程的一般方法,培养计算思维,并尝试利用其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刚接触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大部分学生家中配备了计算机,对计算机并不陌生,但操作并不规范,用以玩游戏居多,所以要可以进行深一层次的辅导。
三、教学目标
(1)综合目的:本教材在设计上注重趣味性、实践性、探究性和合作学习。感受信息技术的魅力,认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和自身的责任,自觉养成关注信息安全、遵守信息道德习惯; 利用数字化工具与资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如数据工具的应用、图形工具的应用、多媒体工具是应用、浏览器和搜索引擎的应用等; 学习和了解人工智能的初步知识,掌握计算机编程的一般方法,培养计算思维,并尝试利用其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计算机的演示操作,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以及关心社会的情感,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以及关心社会的情感,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
四、教学重、难点
1、了解计算机的用处,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2、鼠标的指向、单击、双击、拖动操作,使学生有兴趣地掌握鼠标的基本操作。3、能通过关闭按钮关闭窗口。4、挑战性练习,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5、训练动手实践能力;6、培养表达能力;7、丰富知识面,开拓视野;8、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与创造才华。9、认识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和自身的责任,网络社会中的知识产权、个人隐私、信息安全、信息共享等。10、在信息活动中的道德观念、情感、行为和品质——信息道德。
五、课时安排
第一单元 奇妙的信息世界 3课时
  第1节 熊猫欢欢游四川 1课时
  第2节 智慧科技新生活 1课时
第3节 文明上网公约 1课时
第二单元 和电脑的亲密接触 6课时
  第1节 轻点鼠标 1课时
  第2节 敲击键盘 1课时
  第3节 熊猫欢欢写日记 2课时
第4节 多样的输入方式 2课时
第三单元 会玩Scratch 8课时
  第1节 初识Scratch 2课时
  第2节 添加角色 2课时
第3节 变换造型 2课时
第4节 综合应用 2课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