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八年级化学试题答案选择题1-5:CACAC6-10:CBBCA11-15:BCBCD16-20:CCBBD填空题(1)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化学变化H2OCO2O2氢原子氧原子氢分子(1)底灯帽预热有气泡产生外焰向下倾斜冷凝水回流炸裂试管45°1/3液体飞溅喷出伤人(1)小小难内焰、外焰、焰心外焰二氧化碳水(1)朝向手心倒放B(1)试管夹(2)药匙胶头滴管酒精灯试管集气瓶实验探究题28.(1)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获得结论收集证据反思与评价(2)①②④③⑤⑥29.操作现象结论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无水酒精燃烧生成水用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水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八年级化学试题(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共20个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化学是一门研究“变化的学问”,生活中充满着变化,下列“变”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葡萄“变”美酒B.矿石“变”生铁C.铁杵“变”细针D.黏土“变”陶瓷2.下列仪器可以直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的是( )①量筒②试管③燃烧匙④集气瓶⑤烧杯⑥烧瓶A.②③B.②③④C.⑤⑥D.②⑤⑥3.小茗同学发现青色的生虾煮熟后颜色会变成红色,认为生虾外壳上的青色物质遇热发生了化学变化而生成了红色物质。就小茗同学的观点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观察B.进行试验C.猜想与假设D.得出结论4.硫磺在氧气中燃烧,说明它发生了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A.有剌激性气味气体产生B.放出热量C.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D.硫磺熔化了5.正确量取9mL液体,应选用的仪器是( )①15mL量筒②10mL量筒③20mL量筒④胶头滴管⑤玻璃棒A.③④B.①④C.②④D.①②④6.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时,误将物品与砝码的位置放反了,待平衡时,称得药品的读数为9.5g(1g以下用游码),则药品的实际质量为()A.9gB.10gC.8.5gD.8g7.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本质是( )A.颜色发生变化B.物质的组成或者结构发生了变化C.状态发生变化D.形状发生改变8.以下诗句表达的意思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C.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D.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9.某同学在森林公园游玩时,发现一只小松鼠在竹林里出现。松鼠是吃松果的,应该在松树上,怎么会在这里出现呢?它是不是也吃竹笋呢?为了验证自己的疑问,他拔了几颗新鲜竹笋放在路边,然后静静地躲在一旁观察,一段时间后还真发现松鼠抱着竹笋津津有味地啃了起来。就“拔了几颗新鲜竹笋放在路边,然后静静地躲在一旁观察”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B.建立猜测和假设C.制定计划D.获得事实与证据10.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 )A.量取8.5mL的液体可用10mL的量筒B.可以在量筒中配制溶液C.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要放在烧杯中,放到天平右盘称量D.试管、烧杯、蒸发皿等仪器可在酒精灯火焰上直接加热11.用量筒量取液体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ml,倒出部分药品后,俯视读数为9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A.等于6mlB.大于6mlC.小于6mlD.无法确定12.下列符合化学实验安全要求的是( )A.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B.随意丢弃实验室剩余的药品C.实验中要特别注意保护眼睛D.把鼻子凑到集气瓶口附近闻气体的气味13.小军同学做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了碘酒,发现未变蓝.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A.向老师请教B.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他实验C.反复做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D.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14.试管是实验室最常见的仪器,在不同的化学实验中试管口的朝向不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朝向如图③B.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时,试管口的朝向先如图②后如图①C.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吋,试管口朝向如图③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试管口朝向如图①15.玻璃仪器洗干净的标志是什么()A.透明B.内壁上有少量水珠C.内壁上的水成股流下D.内壁上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16.人类使用材料的变化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物品的材料属于天然材料制成的是( )A.玻璃球B.塑料袋C.木桌子D.铝门窗17.下列是2019年诺贝尔奖中的四项内容,主要属于化学研究领域的是( )A.发现太阳系外行星B.减轻全球贫困方面的实验性做法C.功能材料的研制D.发现了细胞如何感知和适应氧气供应18.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点燃酒精灯B.滴加溶液C.加热液体D.取少量固体19.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取16.5g固体药品,在称量中发现指针向左偏转,他应该()A.增加药品B.减少药品C.添加砝码D.调节平衡螺母20.我国古代文献记载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下列记载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易经--“泽中有火上火下泽”B.淮南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C.抱朴子--“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D.天工开物--“侯潮一过,明月天睛,半日晒出盐霜”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8分)21.判断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1)纸张燃烧变成灰烬 。(2)酒精蒸发变成蒸气 。(3)铜器在潮湿空气中产生铜绿 。(4)火药发生爆炸 。22.化学用语(用符号或汉字表示)水分子: 二氧化碳分子: 氧分子: H: O: H2: 23.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填写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的空格:(1)将试管套入试管夹时,应从试管 套入(选填“底”、“口”)。(2)熄灭酒精灯时,必须用 盖灭,不可用嘴去吹。(3)给试管加热时,都要先要给试管 ,再加热。(4)装置气密性的检验方法:连接仪器,将导管伸入水槽中,双手握住容器底部,若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气密性良好;反之,气密性不好。24.加热的方法:先预热,后集中药品部分加热。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的 加热。注:①试管外壁不能有水;②给固体加热,试管口应略 ,防止 ;③给液体加热,试管与水平面约成 ___角,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管口切勿朝人防止 。25.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人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硬度________,密度比水________,________溶于水。(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层.________温度最高。(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人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结论:蜡烛燃烧生成________和________。26.下列是化学实验室中常见的基本操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A所示,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贴标签的一面要 ,细口瓶的塞子要 在桌面上。(2)如图B所示,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放好,对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填序号)。A.平衡气压,方便取下灯帽B.挥发水分,利于点燃酒精灯C.减少挥发,利于节约酒精27.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请用图中仪器的名称按要求填空:(1)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 ;(2)取用粉末状药品时一般选用 ;(3)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 ;(4)常用于给物质加热的仪器是 ;(5)既可用作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受热的是 ;(6)用来收集和贮存少量气体时需用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2分)28.下面是某学习小组针对“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大?还是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大?”这一问题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1)请将下列表述的基本环节补充完整。①“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大?还是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大?”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环节;②同学们依据个人经验,纷纷说出了自己的观点:较多同学认为“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大”,少数同学认为“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大”,也有部分同学认为“人呼出气体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基本一致”。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环节;③“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大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环节;④用容量相同的两个储气袋分别收集一袋空气和一袋人呼出的气体,然后将两袋气体分别通入新配制的体积相同的澄清石灰水中,发现人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较为明显。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环节;⑤“这个探究实验简单易做,现象明显,结论易得”,某同学的思考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_______________环节。⑥“结合生理知识,人在呼吸过程中发生气体交换,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再结合本实验探究结果,不难理解‘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高’这一结论。”这属于表达与交流环节。(2)开展科学探究时,上述各环节的正确顺序是 。(用上述各实验探究环节的数字序号排序)29.设计实验验证无水酒精的燃烧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操作现象结论无水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第3页,共8页第4页,共8页第5页,共8页第6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八年级上学期一段化学试题.doc 八年级化学上学期一段考试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