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新昌县2020-2021学年(上)期中考试 九年级社会法治试题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1.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不断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下列反映在思想层面向西方学习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建筑是浓缩的历史,下列建筑中见证了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是 A.武昌楚望台原址 B.南昌起义指挥部 C.黄埔军校旧址 D.中共一大会址 3.假如你生活在1917年的中国,可能看到的情形有 ①陈独秀在阅读《新青年》杂志 ②青年学生在热议巴黎和会的内容 ③报纸刊登倡导婚姻自由的文章 ④街上在传唱打土豪分田地的歌谣 A.①② B.①③ C. ②③ D.②④ 4.据《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记载:会议经过激烈的争论后,委托张闻天起草《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并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这次会议是 A. 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八大 5.有学者评价,“五四运动使中国走上了永不回头的、光明的启蒙之路”。关于五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B.反对国民政府软弱无能的外交 C.爱国学生始终是运动的主力军 D.结束了两千多年君主专制政体 6.中国共产党的历史, 是一部坚持不懈武装斗争并取得胜利的历史。 以下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井冈山会师 ②南昌起义 ③长征胜利 ④秋收起义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④①③ C. ③①②④ D . ④①③② 7.下列属于孙中山的历史功绩的是 ①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 ②召开国民党一大,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 ③领导北伐战争,沉重打击了国内军阀和帝国主义 ④创办黄埔军校,培养革命骨干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8.学者齐卫平认为,中共一大选择在上海召开,有三个主导因素:第一,上海是中国工人阶级的重要发源地;第二,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的早期组织……第三个主导因素应该是上海 A.最早被开辟为通商口岸 B.是辛亥革命爆发的地方 C.是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 D.是五四运动首先爆发的地方 9. 20世纪前期,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相继成立,在历史上,两党既有合作又有对抗,其中第一次合作共同进行了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D.抗日战争 10. 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 A.实行民主共和的政府 B.君主立宪式的政府 C.封建君主专制的政府 D.实行社会主义的政府 11.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被迫长征,下列是红军在长征途中发生的重大事件,它们的时间先后顺序是 ①遵义会议 ②强渡大渡河 ③爬雪山 ④巧渡金沙江 ⑤四渡赤水 A.①②③④⑤ B.①⑤④②③ C.①②④⑤③ D.①④⑤③② 12.毛泽东一生致力于革命,其早期主要革命活动有 ①建立了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 ②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③领导发动秋收起义 ④领导发动南昌起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3.英国首相丘吉尔在《二战回忆录》中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悲剧本来是很容易避免的,善良的软弱强化了邪恶的恶毒。”这表明了( ) A.二战的罪魁祸首是邪恶的德国法西斯 B.英法的绥靖政策对二战的爆发推波助澜 C.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直接导致了二战的爆发 D.捷克斯洛伐克的软弱助长了希特勒的野心 14.图中甲地发生的战役 A.标志着欧洲战事的结束 B.宣告了德国闪电战破产 C.标志着二战的全面爆发 D.成为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下表中结论符合史实的是 选项 史 实 结 论 A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 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开端 C 发动秋收起义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正式形成 D 第一次国共合作 掀起了国民革命运动 16.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书写了精彩的“中国故事”,创造了发展的“中国奇迹”,塑造了崭新的“中国形象”,改革开放永无止境。这揭示了改革开放的重要意义是 ①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②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③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④改革开放已经使中国进入了发达国家行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天地之大,黎元为先”,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下列对于共同富裕的 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同步富裕 B.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C.要在共建共享中实现共同富裕 D.共同富裕意味着消除贫富差距,实现平均分配 18.《人民日报》刊文指出:创新要成为一种文化、一种氛围、一种势能,推动着我们进步,推动 着我们发展。这启示我们( ) ①要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的引擎 ②要倡导人人创新、时时创新、处处创新 ③伟大的事业呼吁改革创新精神 ④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创新强国、创新高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同学们针对“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社会听证制度”等内容开展小组讨论。据此判断,他们讨论的主题是( ) A.民主选举 B.民主决策 C.民主监督 D.依法行政 20.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下列做法属于建设法治中国举措的是 ①对外逃贪官展开“国际大追逃” ②开展“我推荐、我评选”身边好人评选活动 ③开通免费律师服务热线 ④在中小学开设法治教育课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5大题,共60分) 21. (13分)20世纪初,不断探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思想的闸门一经打开,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腾向前,不可阻挡了。辛亥革命后,人们又大胆地寻求新的救中国的出路了……十月革命炮声一响和中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不久便迎来了“五四”运动,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丰碑》 (1)根据材料一,分析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背景。(4分) 材料二 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中国依旧黑暗;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2)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这道 “闪电”指什么? 为什么说“中国依旧黑暗”?(6分) (3)用史实说明“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3分) 22.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一度照搬俄国十月革命城市武装起义的经验,中国革命遭到严重挫折……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分析毛泽东同志是如何“创造性地解决了这一问题”。(4分) 材料二 所谓割据,必须是武装的。哪一处没有武装,或者武装不够,地方就立即被敌人占去了。党的组织,现分连支部、营委、团委、军委四级。连有支部,班有小组。红军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没收一切土地重新分配,是能得到大多数人拥护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毛泽东“总结的井冈山斗争的革命经验”。(4分) 材料三 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所占地位实在太重要了。它成为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的重要枢纽。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主要战场之一,中国因抗日战争受到国际社会的肯定和尊重。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3)根据材料三,说明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从衰败走向复兴的重要枢纽”的理由。(4分) 23.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场场气壮山河的斗争,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史诗。 材料一 刚刚成立了六年的中国共产党经受住了这种考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被杀绝……他们又继续战斗了。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一卷 (1)材料一“他们又继续战斗了”,其中的第一次“战斗”指的是哪一事件?简述该事件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地位。(4分) 材料二 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中央通电全国,疾呼:“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 ——王桧林《中国现代史》上册 (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哪一主张?这一主张促成的结果是什么?(4分) 材料三 (解放战争时期)刘伯承说:“敌人是哑铃战略,把两个铁锤放在山东和陕北,我们要砍断这个把……一年来敌我悬殊的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我们大胆地把敌人甩在后面,长驱直入地跃进敌人的深远后方去。” ——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二卷 (3)材料三“跃进敌人的深远后方去”是指哪一事件?简述其战略意义。(4分)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统计 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谈谈我国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得走改革开放之路?(5分) 材料二 近年来,我省企业主动采取措施推进转型发展,取得良好效益。如A企业,每年派出多名员工到国内外科研院校、先进企业学习培训;投入高达4000万元的资金,用于技术改造和产品研发。目前A企业已拥有512件专利,其自主研发制造的200多台自动化设备,使产值增长了1.5个亿。 以A企业为代表的浙江企业是如何推进转型发展的?(4分) 材料三 近年来,我省继续关注民生问题,提出了许多民生举措:新增城镇就业80万人,重点解决好群众的就业问题;适时适度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平稳增长;积极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稳步提高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标准。 (3)从“共享发展成果”的角度,分析上述民生举措的现实意义。(4分) 25. (10分)【关注民主法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来自全国各地、各族各界的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齐聚北京,共商国是。代表们肩负全国人民的重托,提出议案491件。其中,有关立法方面的487件,有关监督方面的4件。代表们认真审议和批准了《政府工作报告》,通过了有关法律文件,圆满完成了会议的各项任务。 (1)材料一体现了我国哪项政治制度?(2分) 材料二:法治剪影 (2)材料二体现了我国什么治国方略?为落实这一治国方略,你认为还应该增加反映什么内容的图片?(4分) (3)综合以上材料及问题,归纳我国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的因素。(4分) 九年级社会法治试题卷 答案 1-5 DCBCA 6-10 BDCAA 11-15 BCBDD 16-20 ADABC 21(1)①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②十月革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③工人阶级力量的发展 (4分)(写出两个) (2)辛亥革命(2分) ①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②辛亥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之后北洋军阀割据混战,社会秩序一片混乱,人民生活困苦不堪。③辛亥革命后,多数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没有改变。(任答2点, 4分) (3)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1分)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1分) 22(1)秋收起义失败,毛泽东率部转战千里到达井冈山,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4分)。 (2)工农武装割据(2分,答出共产党领导,或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或进行武装斗争也给2分);开展土地革命(2分) (3)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反抗侵略的斗争中第一次取得的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大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4分) 23(1)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4分) (2)全民族抗战。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或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4分) (3)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4分) 24(1)①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以上3句,任意一句2分) 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收入较快增长,人民通过改革开放过上了幸福生活(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分)③但是仍然存在城乡差距较大等问题。(1分)因此,要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发展之路。 (2)A企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重视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2分)把企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2分) (3)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全面小康;有利于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写出两点,4分) 25(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分) (2)依法治国;全面守法。(4分) (3)①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推动; ②有制度的保障(或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施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③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 ④党的正确领导; ⑤符合我国国情;(任选2点,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