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课时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学习目标 1.了解物质的量及阿伏加德罗常数和摩尔质量的含义,知道引入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培养学生的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 2.能基于物质的量认识物质的组成及化学变化,掌握物质的量、摩尔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之间的简单计算,通过常用计量的计算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3.通过学习物质的量,提高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加强对化学知识严谨性的认识,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重点难点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对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理解及有关物质的量的简单计算。 课堂探究 主题 学习探究过程 提升素养 知识回顾 如何用化学语言定量描述反应:C+O2CO2? 如何将可称量的宏观物质与无法称量的微观粒子建立联系呢? 。? 一、物质的量 的单位—— 摩尔 【问题1-1】 如何用托盘天平确定1 kg黄豆的黄豆粒数? 【知识提炼】 一、物质的量 1.定义: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 。? 2.符号: 。? 3.单位: 。? 4.注意的细节:? ? 。? 二、阿伏加德罗常数 1.含义: 任何粒子的粒子数。? 2.符号: 。? 3.单位: 。? 4.数值: 。? [练习] 1.下列有关物质的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B.物质的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 C.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基本单位 D.摩尔是计量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的“物质的量”的单位 2.0.5 mol H2约含有氢分子 个;1 mol硫酸分子约含有氧原子 个;? 2 mol CO2中含有 mol C和 mol O,含有 个CO2分子。? (1)如何定义“堆量”这个概念? 。? (2)请用符号表示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与粒子数间的关系:? 。? (3)微粒的个数之比等于 之比,即N1∶N2= 。? 续 表 主题 学习探究过程 提升素养 二、摩尔质量 阅读课本P50内容完成如下表格,找出1 mol物质的质量有什么规律。 粒子符号 相对分子 (原子)质量 每个粒子 的质量/g 1 mol物质所含的 粒子(或特定组合)数 1 mol物质 的质量/g H2O 18 2.990×10-23 Al 27 4.484×10-23 Na 23 3.821×10-23 KCl 74.5 1.237×10-22 Cl2 71 1.179×10-22 【知识提炼】 三、摩尔质量 1.定义: 称为摩尔质量。? 2.符号: 。? 3.单位: 。? 4.注意的细节: 。? 【练习】 1.下列关于摩尔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的摩尔质量为40 g B.1摩尔氧原子的质量就是氧的相对原子质量 C.H2SO4的摩尔质量为96 g·mol-1 D.1 mol CO2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等于CO2的相对分子质量 2.19 g某二价金属R的氯化物中含有0.4 mol Cl-,此金属氯化物的摩尔质量为 ,该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评价反馈】 【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尔既是物质的数量单位,又是物质的质量单位 B.6.02×1023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 C.摩尔质量就是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D.1 mol氩气和1mol氧气具有相同的分子数 【练习2】下列有关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说法,错误的是( ) A.32 g O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A B.0.5 mol H2O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A C.1 mol H2O含有的H2O分子数目为NA D.0.5NA个氯气分子的物质的量是0.5 mol 【练习3】若m g H2含n个H2分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可以表示为( ) A.nm B.2nm C.n D.2n (1)1 mol任何微粒或物质的质量以 时,在数值上等于该微粒的 。? (2)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摩尔质量之间的关系:? 。? (3)质量、物质的量、摩尔质量、阿伏加德罗常数、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 小结 1.回顾与物质的量有关的两个计算公式: n=NNA、n=mM。 2.学习本节课后,你认为为什么要引入“物质的量”这个新的计量形式? 核心素养专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的量是一个基本物理量,表示物质所含粒子的多少 B.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符号为NA,近似为6.02×1023 C.1 mol H2O的质量等于NA个H2O分子质量的总和(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D.摩尔表示物质的量的数量单位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的摩尔质量是2 g B.1 mol HCl的质量是36.5 g·mol-1 C.Cl2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分子质量 D.硫酸根离子的摩尔质量是96 g·mol-1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磷酸的摩尔质量与6.02×1023个磷酸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相等 B.6.02×1023个N2和6.02×1023个H2的质量比等于14∶1 C.32 g O2所含的原子数目为2×6.02×1023 D.常温、常压下,0.5×6.02×1023个一氧化碳分子的质量是28 g 4.若某原子的摩尔质量是M g·mol-1,则一个该原子的真实质量约是( ) A.M g B.1M g C.M6.02×1023 g D.6.02×1023M g 5.a mol H2SO4中含有b个氧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以表示为( ) A.a4b mol-1 B.b4a mol-1 C.ab mol-1 D.ba mol-1 6.下列各组物质,组成物质粒子的物质的量最多的是( ) A.0.4 mol O2 B.4 ℃时,5.4 mL水(水的密度为1 g·cm-3) C.10 g氖气 D.6.02×1023个硫酸分子 7.2.5 mol Ba(OH)2中含有 个Ba2+,含有 个OH-,2.5 mol Ba(OH)2的质量是 g。? 8.4.9 g磷酸中含氢原子的物质的量是 ,含氧原子的质量是 ,含磷原子的数目是 ;与 g五氧化二磷(P2O5)中含有的磷原子数相等。? 课后作业 1.课本P57第1题、第10题。 2.计算相同质量的SO2和SO3所含硫原子的个数比,有几种不同的解法?试分析评价。 参考答案 课堂探究 [知识回顾] 1.1个碳原子和1个氧气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 2.12 g碳与32 g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44 g二氧化碳。 [提升素养]通过堆量将可称量的宏观物质与无法称量的微观粒子建立联系。 一、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问题1-1] (1)数出一定数目的黄豆(如100粒)。 (2)用托盘天平称量100粒黄豆的质量。 (3)求算1 kg黄豆的黄豆粒数[1 kg100粒黄豆的质量(kg)×100]。 [知识提炼] 一、1.集合体 2.n 3.mol(摩尔) 4.(1)“物质的量”是一个整体,不可拆开。 (2)物质的量仅用于计量微观粒子(分子、原子、离子、电子、中子、质子等),不适用于宏观物质。 (3)摩尔不是物理量,只是物质的量的这个物理量的单位。 (4)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物质的量描述的对象是粒子的集体,但没有限定是何种粒子集体,因此,我们在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时,要指明粒子(分子、原子、离子、质子、电子等)的种类 二、1.1mol 2.NA 3.mol-1 4.约为6.02×1023 [练习] 1.C 2.3.01×1023 2.408×1024 2 4 1.204×1024(或2NA) [提升素养](1)“堆量”:一定数目物质的集合体。 (2)n=NNA (3)物质的量 n1∶n2 二、摩尔质量 粒子 符号 相对分子 (原子)质量 每个粒子 的质量/g 1mol的 个数 1mol的 质量/g H2O 18 2.990×10-23 NA 18 Al 27 4.484×10-23 NA 27 Na 23 3.821×10-23 NA 23 KCl 74.5 1.237×10-22 NA 74.5 Cl2 71 1.179×10-22 NA 71 [知识提炼]三、1.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2.M 3.g·mol-1 4.(1)摩尔质量只是以g·mol-1作单位时,在数值上与该粒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相等。 (2)近似性:由于电子的质量非常微小,所以离子的摩尔质量以g·mol-1为单位时,其数值近似等于该离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如Na和Na+的摩尔质量都为23 g·mol-1。 (3)确定性:对于指定的物质来说,其摩尔质量的值是一个定值,不随物质的物质的量多少而改变。 [提升素养](1)克为单位 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2)n=mM (3)mM=n=NNA [练习]1.D 2.95 g·mol-1 24 [评价反馈] [练习1]D [练习2]A [练习3]B 核心素养专练 1.C 2.D 3.D 4.C 5.B 6.D 7.2.5NA 5NA 427.5 8.0.15 mol 3.2 g 0.05NA 3.5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