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复习课 学习目标 1.掌握物质分类的基本方法。通过物质间的转化关系,理解分类思想对化学研究与学习的重要意义。 2.掌握离子反应的实质,能从微观角度分析反应并解决问题。 3.完善氧化还原反应模型,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课堂探究 主题 学习探究过程 归纳总结 一、物质的 分类及转化 【问题1】请写出几种所学过的化学物质,并将其进行分类,注意说明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可通过图、表等多种形式进行展示总结)。 【问题2】CO2与SO2均为酸性氧化物,你能否根据CO2的性质,推测SO2的性质?请推测相关性质,并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整理】物质的树状分类图。 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 二、化学 反应的分类 【问题1】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分类依据是什么?它们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问题2】还可从哪些角度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 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 三、离子 反应 【练习1】有以下几种物质:①FeCl3固体 ②液态氯化氢 ③金属钠 ④蔗糖 ⑤纯醋酸 ⑥KNO3溶液 ⑦石墨 ⑧NH3 ⑨液氯。填空回答(填序号): (1)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 (2)以上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3)以上物质在此状态下能导电的是 。? 【练习2】写出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 1.NaCl:? 2.H2SO4:? 3.NaHSO4溶于水:? 4.NaHSO4加热融化:? 5.NaHCO3溶于水:? 【练习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碳酸钙与盐酸反应:CaCO3+2H+Ca2++CO2↑+H2O B.H2SO4溶液与Ba(OH)2溶液:Ba2++SO42-+H++OH-BaSO4↓+H2O C.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OH-+H+H2O D.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Fe+3Cu3+2Fe3++3Cu (1)电解质的定义: 。? (2)属于电解质的物质类别: 。? (3)电离的定义: 。? (4)在熔融状态下电离的物质: 。? (5)书写离子方程式时的注意事项: 。? 续 表 主题 学习探究过程 归纳总结 【练习4】下列在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各组离子是( ) A.Ba2+、H+、SO42-、OH- B.Na+、Ca2+、CO32-、NO3- C.K+、SO42-、Na+、Fe2+ D.K+、SO42-、OH-、NO3- (6)离子共存判断时的注意事项:? ? 。? 四、氧化 还原反应 【练习1】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的转移情况,指出氧化剂、还原剂。 (1)Fe+CuSO4FeSO4+Cu (2)6HCl(浓)+KClO3KCl+3Cl2↑+3H2O 【练习2】已知氧化性的强弱顺序:Cl2>Br2>Fe3+>I2。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 A.Br2+2I-I2+2Br- B.2FeCl2+Cl22FeCl3 C.2FeCl2+2HCl+I22FeCl3+2HI D.2Fe3++2I-2Fe2++I2 【练习3】配平下列方程式: (1) Fe+ Cl2 FeCl3? (2) HCl(浓)+ MnO2 MnCl2+ Cl2↑+ H2O? (1)氧化还原反应的两条主线:? 。? (2)氧化还原反应的强弱律:? 。? (3)氧化还原反应的守恒律:? 。? 小结 1.物质分类的依据。 2.从不同角度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 3.离子共存与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4.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规律及应用。 核心素养专练 1.下列对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烧碱、纯碱属于碱 B.海水、氢氧化铁胶体属于纯净物 C.H2SO4、HNO3属于化合物 D.SO2、NH3属于电解质 2.下列关于Fe(OH)3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Fe(OH)3胶体与NaCl溶液混合将产生聚沉现象 B.Fe(OH)3胶体粒子在电场影响下将向阳极移动 C.Fe(OH)3胶体粒子不停地做布朗运动 D.光线通过Fe(OH)3胶体时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NaCl溶液在电流的作用下电离出Na+ B.离子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 C.可用过滤法分离溶液和胶体 D.CO2溶于水能导电,CO2是电解质 4.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稀硫酸滴在铁片上:2Fe+6H+Fe3++3H2↑ B.氢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OH-+H+H2O C.碳酸氢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HCO3-+H+H2O+CO2↑ D.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Cu2++2OH-Cu(OH)2↓ 5.在强酸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Na+、K+、CO32-、Cl- B.Al3+、K+、SO42-、Cl- C.K+、Na+、HCO3-、NO3- D.K+、Na+、Cl-、CH3COO- 6.黑火药爆炸时发生的反应为S+2KNO3+3CK2S+N2↑+3CO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在反应中作氧化剂 B.S和KNO3都发生了还原反应 C.CO2是氧化反应的产物 D.K2S和N2都是还原反应的产物 7.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5NH4NO32HNO3+4N2↑+9H2O,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为( ) A.5∶3 B.5∶4 C.1∶1 D.3∶5 8.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①H2SO3+I2+H2O2HI+H2SO4 ②2FeCl3+2HI2FeCl2+2HCl+I2 ③3FeCl2+4HNO3(稀)2FeCl3+NO↑+2H2O+Fe(NO3)3 A.H2SO3>I->Fe2+>NO B.I->Fe2+>H2SO3>NO C.Fe2+>I->H2SO3>NO D.NO>Fe2+>H2SO3>I- 9.某河道两旁有甲、乙两厂,它们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共含有K+、Ag+、Fe3+、NO3-、Cl-、OH-六种离子。甲厂的废水明显呈碱性,故甲厂废水中所含的三种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下同),乙厂的废水中含有三种离子是 。如果加一定量 (填“活性炭”“硫酸亚铁”或“铁粉”),可以回收的金属是 。? 参考答案 课堂探究 一、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问题1]举例: 单质 酸 碱 盐 氧化物 O2、H2 HCl、H2SO4 NaOH、Ca(OH)2 NaCl、MgSO4 CO2、CaO [问题2]SO2+2OH-SO32-+H2O、SO2+H2OH2SO3、SO2+CaOCaSO3 [整理]树状分类图 物 质—纯净物—单质—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化合物—酸碱盐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其他氧化物混合物—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其他混合物 [归纳总结] 二、化学反应的分类 [问题1]四大基本反应分类的依据: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 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另外一种单质和化合物;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外一种物质;分解反应:一种化合物分解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 [问题2]根据是否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参加,将反应分为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根据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归纳总结]置换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也可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三、离子反应 [练习1](1)①②⑤ (2)④⑧ (3)③⑥⑦ [练习2]1.NaClNa++Cl- 2.H2SO42H++SO42- 3.NaHSO4Na++H++SO42- 4.NaHSO4(熔融)Na++HSO4- 5.NaHCO3Na++HCO3- [练习3]A [练习4]D [归纳总结] (1)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2)酸、碱、大多数盐、许多金属氧化物等 (3)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解离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4)由离子构成的物质 (5)①根据物质实际存在形式确定物质是否拆、怎么拆;②系数最简时是整体变化,不能部分最简;③要符合反应的客观事实 (6)①注意题目中的附加条件(酸性、碱性、无色等);②当条件不够明确(可酸可碱)时,注意题目要求(可能、一定);③HCO3-等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四、氧化还原反应 [练习1]双线桥略。氧化剂:CuSO4、KClO3。还原剂:Fe、HCl。 [练习2]C [练习3](1)2 3 2 (2)4 1 1 1 2 [归纳总结] (1)氧化反应:还原剂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得到氧化产物。 还原反应:氧化剂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得到还原产物。 (2)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 (3)氧化剂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 核心素养专练 1.C 2.B 3.B 4.C 5.B 6.A 7.A 8.A 9.K+、Cl-、OH- Ag+、Fe3+、NO3- 铁粉 银(或A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