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空气》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空气的成分。 ②初步认识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方法。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科学实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记录、分析和讨论实验现象,培养学 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②观察和分析演示实验,初步学会描述实验过程和现象的方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体会实验中的观察、比较、分析和归纳的方法。 ③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及交流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①通过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②通过人类认识空气的简史介绍,使学生认识到进行科学探索,必须具有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①空气中的各种成分。 ②测空气中氧气比例的实验方法。 ③培养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兴趣,增强环保意识。 难点:测空气中氧气比例的实验方法及误差分析。 三、教学策略 1、教学方法: ①在课堂上,首先通过联想、观看视频、实验,初步了解空气的组成。 ②演示“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设置相应的问题组让学生思考讨论。 2、教学准备: 多媒体电教设备、燃烧匙、酒精灯、集气瓶、水、火柴、烧杯、玻璃导管、红磷等。 四、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可能现现的问题及对策 1.创设 情景,导入新课 引言:我们在第一章学过检查装置气密性,导管中的气泡是什么呢? 今天的研究课题便是我们吸入的气体——空气 【板书】课题1 空气 出示一个空瓶子 1.[设问]空集气瓶真的空的吗?里面装有什么? 空气无色无味,不易觉察,你能用一个简单的实验或列举实例来说明空气的确实存在吗?取出盛水的水槽,请一学生出来操作(把一个空的集气瓶放人盛满水的水槽,向下压,集气瓶内的水无法上升到顶端,说明集气瓶内确实存在空气。) 回答: 流动的空气 思考、讨论 用生活中的经验或利用讲台仪器进行实验来说明空气的存在 回答问题:有,空气。 学生出来操作证明空气的存在。 回答:1把一个压扁的塑料袋抖开,再将袋口系住,用双手挤压塑料袋,感觉到有压力,是因为塑料袋内充满了空气。 2用一个注射器在空气中抽拉一下,再向水中推挤,会看到有许多气泡从针头冒出。 3用扇子朝脸扇,感觉有风,就是因为空气在流动。 4(望了一眼窗外)你们看,树叶在动,那是因为空气在流动,也是风。 5用打气筒给车胎打气,就是将空气压人车胎…… 通过师生对话,营造平等、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2、指导观察,探究空气的主要成份 归纳 小结 【板书】一.空气的组成 1.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设疑]以上事实说明空气确实存在,你了解空气吗?它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吗? [讲解] 空气 1.重要的廉价自然资源 2.调节气候 3.人类与一切动植物的生命支柱。 【多媒体】观看(空气的成份视频)讲解拉瓦锡的实验原理 3.[演示]实验2-1让学生仔细观察实验,描述实验现象。完成[实验2-1]P27的填表 [设置问题] 盛放红磷的集气瓶内,除了水,还有什么? 将红磷点燃后放到集气瓶里,见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板书】磷+氧气 点燃→五氧化二磷 把止水夹打开后会有什么现象?为什么? 集气瓶内原来装入的水有什么作用? 若剩余气体主要是氮气,本实验还能体现出氮气的什么性质? 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可以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吗? 今天做的这个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是受谁的启发而做的呢? 【板书】它不是单一的物质,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4.引导学生思考讨论题 ①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氧气占空气总体积1/5,为什么实验中总少于1/5? ②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 5.归纳小结空气的成分 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回答 回答:空气 发出黄光,冒出大量白烟。红磷燃烧,氧气支持燃烧。 倒吸进集气瓶约1/5 生成的五氧化二磷溶于水,形成负压 体现出氮气难溶于水,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易与其他物质反应 可以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有氧气和氮气 受拉瓦锡启发,完成学案 ①实验误差 1、红磷量不足。 2、气密性不好。 3、没有完全冷却。 ②有。当氧气含量低时,红磷就不能继续燃烧。 跟随教师总结 认真思考、理解体会 讨论归纳 以情促景,以景 促情 学生可能忽视化学式,应引导学生重视并记住出现的化学式。 学生可能对实验过程中的误差分析不全面,注意引导和提示。 五、板书设计 空气 一.空气的组成: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汞+氧气 加热→氧化汞 氧化汞加热→汞+氧气 磷+氧气 点燃→五氧化二磷 六、课后反思 可取之处: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并分析实验现象,直观得出空气组成的结论;进一步把拉瓦锡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的误差分析剖析到位。 不足之处:知识点较多,学生在学习、掌握时有一定的难度;对实验过程中的误差分析不全面。 改进方向:尝试让学生先阅读课本,引导学生自已归纳出相应的知识点, 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促使学生自我提高;按知识点归纳出相应的练习,要求学生识记概念,并强化测试和反馈;对实验误差深入透彻地进行分析。 七、附学生学案 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1、1774年法国化学家________第一次明确提出空气是由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2、原理(文字表达式): 3、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①实验现象: ②原理(文字表达式): ③结论: ④误差分析: O2体积分数小于1/5原因 O2体积分数大于1/5原因 ⑤集气瓶内事先装水的目的: ⑥运用化学方法除去氧气时,选取药品原则: 4、空气的成分: 第4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