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教学设计内容选自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的第1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都是描述物体运动的重要的基础性内容,是本章必不可少的基础内容,也是以后整个高中阶段物理学习的基础性内容,有广泛的、重要的应用。此前学生在初中阶段也初步学习过机械运动、参照物,本节内容属于在原有基础上的深入和完善,为让学生进一步走进物理做铺垫。二、学情分析本节面对学生为高一学生,他们在初中已经初步学习过机械运动、参照物等基本内容。高中阶段,他们将继续深入学习物理中的机械运动。学生来到新学校不久,怀揣着憧憬和希望,他们思维活跃,积极主动,好奇心、学习态度、学习劲头均处于良好的状态,对第一堂课的学习热情比较高。三、教学目标物理观念:知道质点的概念及条件;知道参考系的概念及作用;掌握坐标系的简单应用。科学思维、科学探究:通过质点模型的学习,体会物理模型在自然规律中的作用;2.对不同参考系的选取,学会从不同角度研究、分析问题。3.体会用坐标方法,描述物体位置的优越性,可用不同的方法设计实验并体会比较。科学态度与责任:1.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勇于探索的精神。2.渗透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哲学思想。3.渗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四、教学重难点重点:质点概念的理解;参考系的选取及根据参考系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难点: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做质点。五、教学过程?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阶段(创设情景引发动机)问:同学们对运动一定不陌生,那大家能举出一些关于运动的例子吗?思考回答以简单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力,进而引入课题提问:(1)在生活中,我们怎么来描述运动呢?(2)假如你是一个画家、诗人、科学家,你会怎样来描述运动?思考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导入新课习得阶段认识现象,建立概念掌握技能,探究规律(1)播放课件上的动图,试图让学生知道全面、准确地描述运动是比较复杂的,进而引入简单描述运动的方法。(2)播放课件上的静态图片,带领学生分析如何简单片面描述运动。(1)观看动态图片,思考为何全面、准确描述运动是复杂的。(2)观看静态图片,学习如何简单描述运动通过动态静态图片的对比,让学生逐步思考,进而认识简单描述运动的方法联系前面的问题,科学家是如何描述飞船的运动?接着引入物理概念:质点思考前后衔接过渡,让学生知道建立质点模型的过程质点:在某些情况下,某物体如果可以忽略其大小和形状,只突出“物体具有质量”这个要素,把它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物质点,这样的点称为质点强调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实际生活中并不存在理解并做笔记让学生在做笔记的同时理解质点的含义。通过质点模型的构建知道物理学中的研究方法之一: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引导学生思考:是不是很小的物体可以被看做质点,很大的物体不可以被看做质点?什么情况下物体可以被看做质点思考讨论通过思考讨论知道物体被看做质点的条件结合学生的回答归纳总结:物体本身的尺寸大小不是能否看作质点的标准,物体能否看作质点是由所研究的问题决定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条件:当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就可以将物体作为质点处理。理解记忆做笔记理解掌握物体可以看做质点的条件举例分析分析实例让学生在分析具体实例中理解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被看做质点课堂练习做题巩固练习,加深印象为什么说公路上的汽车是运动的,而路旁的树是静止的?思考分析,回答因为参照物不同,所以结果不同引起学生注意,接着使学生联想到初中所学的“运动的相对性”小学、初中的学生的简称是什么,你们的简称呢?回答顺势过渡,引入参考系,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为何“参照物”变成“参考系”参考系的讲解理解记忆掌握参考系的几点注意事项呈现具体事例分析物体相对于某参考系时是运动还是精致的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加强对参考系的理解参考系知识点课堂练习做题通过做题理解知识坐标系的讲解理解记忆知道直角坐标系的建立及物体在坐标系上的坐标坐标系知识点随堂练习做题通过做题掌握物体坐标的确定巩固阶段深入分析,评估学习练习提高,促进迁移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课所学知识点回忆本课所学内容,做笔记巩固所学知识与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六、板书设计§1.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1、物体和质点质点:有质量的点(不考虑形状大小)条件:对问题的研究无影响2、参考系参考系:用来做参考的物体原则:任意选取,结果不同3、坐标系七、作业设计1.课堂上穿插的练习题2.完成书上的课后习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