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特殊关爱 助我成长 课件(38张PPT+3个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3 特殊关爱 助我成长 课件(38张PPT+3个视频)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是真是假?在德国,孩子没有做家务,父母可以把孩子告上法庭?
特殊关爱
助我成长
——我们受特殊保护第3课时
B
知识抢答
阅读第78页阅读角,分享你的故事
同学们,你们知道5月15日有什么特殊之处吗?
试解读:这一徽标的含义?
寓意:屋檐下心连心,象征着家庭中生命与爱。家是温暖、关怀、安全、团结、宽容和接纳的地方。
我们人生的第一站:家
1、家的地位:
(1)对社会而言: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
(2)对我们未成年人而言:
是未成年人生活、成长的主要场所。
2、亲子关系的处理:
(1)父母对我们:
①父母作为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有管教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
同学们挨过父母的打吗?下面的教育方式,你怎样看待?
2、亲子关系的处理:
(1)父母对我们:
①父母作为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有管教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
②正确的教育——父母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以健康的思想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
左图反映了一种怎样的教育方式?有什么错误?
国外孩子必须履行的家务
美国的孩子
9-24个月
可以给孩子一些简单易行的指示,比如让宝宝自己把脏的尿布扔到垃圾箱里
2-3岁
可以在家长的指示下把垃圾扔进垃圾箱,或当家长请求帮助时帮忙拿取东西;帮妈妈把衣服挂上衣架;使用马桶、刷牙、浇花(父母给孩子适量的水);晚上睡前整理自己的玩具。
3-4岁
孩子可以更好地使用马桶、洗手,更仔细地刷牙、认真地浇花、收拾自己的玩具、喂宠物、到大门口取回地上的报纸、睡前帮妈妈铺床,如拿枕头、被子等,饭后自己把盘碗放到厨房水池里,帮助妈妈把叠好的干净衣服放回衣柜,把自己的脏衣服放到装脏衣服的篮子里。
国外孩子必须履行的家务
美国的孩子
4-5岁
孩子们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独立到信箱里取回信件,自己铺床,准备餐桌(从帮家长拿餐具开始),饭后把脏的餐具放回厨房,把洗好烘干的衣服叠好放回衣柜(教给孩子如何正确叠不同的衣服),自己准备第二天要穿的衣服。
5-6岁
孩子们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帮忙擦桌子、铺床/换床单(从帮妈妈把脏床单拿走,并拿来干净的床单开始),自己准备第二天去幼儿园要用的书包和要穿的鞋(以及各种第二天上学用的东西),收拾房间(会把乱放的东西捡起来并放回原处)。
国外孩子必须履行的家务
6-7岁
孩子们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在父母的帮助下洗碗盘,能独立打扫自己的房间。
7-12岁
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做简单的饭,帮忙洗车,扫地拖地,清理洗手间、厕所,扫树叶,扫雪,会用洗衣机和烘干机,把垃圾箱搬到门口街上(有垃圾车来收)。
13岁以上
孩子们不仅要熟练掌握前几个阶段要求的家务,并能换灯泡、换吸尘器里的垃圾袋、擦玻璃(里外两面)、清理冰箱、清理炉台和烤箱、做饭、列出要买的东西的清单、洗衣服(全过程,包括洗衣、烘干衣物、叠衣以及放回衣柜)、修理草坪。
一个关于德国孩子的真实故事
德国翻译普雷斯有两个孩子,女孩叫布力吉特,9岁;男孩叫丹尼尔,7岁。
我们到普雷斯家中做客时,两个孩子正在家中浇花、洗碗。跟我们打过招呼之后,两个孩子继续埋头于手头的家务。普雷斯解释说:两个孩子想今天下午把这周规定的家务活全部做完,然后明天跟老师和同学去郊游。大伙都觉得普雷斯教育有方,便夸奖了几句。
一个关于德国孩子的真实故事
普雷斯解释道:两个孩子做家务并不是家长要求的,而是国家法律规定的。国家专门为孩子做家务立法?这事可新鲜了!普雷斯见我们半信半疑,便示意我们坐下,然后讲解起来。
一个关于德国孩子的真实故事
原来,德国法律条文中有一项规定:
孩子在6岁之前可以玩耍,不必做家务;
6~10岁,偶尔要帮助父母洗碗、扫地、买东西;
10~14岁,要剪草坪、洗碗、扫地及给全家人擦鞋;
14~16岁,要洗汽车、整理花园;
16~18岁,如果父母上班,要每周给家里大扫除一次。对于不愿意做家务的孩子,父母有权向法院申诉,以求法院督促孩子履行义务。
6~7岁的日本孩子的《家务能力表》
家务能力初级标准:

大人晒收衣服时帮忙拿衣服,能叠简单的衣物;

饭前摆碗筷;

擦拭桌椅;

整理门口的鞋子;

能礼貌地接听电话,并通知大人;

取信报。
6~7岁的日本孩子的《家务能力表》
家务能力中级标准:

在家附近购买不需找零的单件物品;

倒垃圾;

端盛有食物的碗盆;

饭后收拾碗筷;

扫地;

自己洗手帕。
6~7岁的日本孩子的《家务能力表》
家务能力高级标准:

能在附近的超市购买一两件物品;

盛饭;

帮家人擦皮鞋;

会叠好洗晒后的衣物,并放在固定的地方;

有电话和访客时,能应对自如,并且会转达留言
2、亲子关系的处理:
(1)父母对我们:
①父母作为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有管教和保护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
②正确的教育——父母应当关注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状况和行为习惯,以健康的思想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
③不得如此教育——在法治社会,不得实施家庭暴力。
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已将遏制家庭暴力纳入法律程序。
我国于2015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2016年3月正式施行。该法规定,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以文明的方式进行家庭教育,依法履行监护和教育职责,不得实施家庭暴力。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都属于家庭暴力。
2、亲子关系的处理:
(2)我们对父母:
①作为未成年人,应听从父母的教导,孝敬父母;
②子女成年后,还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我能为家人做什么?
爸爸下班回到家,我会……
家里午饭做好了,我会……
妈妈生病了,我会……
我还能做什么……
这体现了谁对我们未成年人的关爱?
社会关爱
一个社会对未成年人的态度,可以反映出它的文明程度。全社会应当树立尊重、保护、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关心、爱护未成年人。
第二十七条 全社会应当树立尊重、保护、教育未成年人的良好风尚,关心、爱护未成年人。
国家鼓励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开展多种形式的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活动
社会保护
社会的关爱其实无处不在
这也是对我们未成年人的爱吗???
在中国有这样一个弱势群体。他们的父母为了生计远走他乡离开年幼的孩子,外出打工,用勤劳获取家庭收入,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但他们的孩子却留在了农村家里,与父母相伴的时间微乎其微,包括内地城市,也有父母双双外出去繁华都市打工。这些本应是父母掌上明珠的儿童集中起来便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监护不力
缺乏抚慰
疏于照顾
心理问题:
性格柔弱内向
自卑心理障碍
孤独无靠心理
产生怨恨父母的心理
学习问题
生活问题
留守儿童的父母也不容易
即使千难万难,父母也春风满面
爱驻童年,留而不孤
爱驻童年,留而不孤
我能为社会做什么?
遇到有破坏环境的行为,我会……
有盲人要过马路,我会……
有人急需帮助,我会……
我还能做什么……
特殊关爱
助我成长
(3个视频,灵活处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