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21世纪教育网新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精品教学课件第27课 记承天寺夜游请您欣赏… …成都市大弯至佳实验学校 黄聪说说你知道的吟唱月亮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初读 正字音 晓节奏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初读 正字音 晓节奏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再读 通文意 晓内容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讨论交流:“闲”体现在哪些地方?找出相关句子进行朗读,想象。品读 悟情感 析人格品读 悟情感 析人格闲人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赏月的欣喜… …漫步的悠闲贬官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贬官杭州: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比好湖山。贬官黄州: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苏轼人格魅力:乐观、豁达……心静 心净……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课外资源库:王水照——《苏轼传》林语堂——《苏东坡传》东方龙吟——《万古风流苏东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庭下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竹柏影如水中藻、荇交横。品味下面句子不同的表达效果明亮、空灵、澄澈、 皎洁……宋神宗时,苏轼因为反对王安石推行的新法,招致政敌的弹劾。其政敌以东坡有讽刺新法的诗句为由,以“诽谤朝政”的罪名将他捉捕入狱,让他险些丢了性命。出狱后,东坡被贬为黄州团练副史。 本文写于元丰六年(1083年),当时,作者被贬到黄州,身负闲职已经有四年了。作者写了这篇短文,对月夜的景色作了美妙的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他当时生活的一个小片段……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记承天寺夜游》说课稿成都市大弯至佳实验学校 黄 聪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以游记形式抒发“闲人”之“闲情”的散文小品,全文仅84字,却蕴涵深厚。起笔交代夜游承天寺的缘由,中间写所见美景,收尾抒内心感慨。本文以独到的手法表达了作者作为“闲人”独有的思想感情。对于一个胸怀大志却遭受打击的“闲人”来说,其抑郁和忧愤是不言而喻的。但作者并未因此而委靡,而是以乐观豁达的态度面对挫折,在美好的大自然中寄托“闲情”。作者将超脱的情感融入记叙、描写之中,看似无情,却处处用情,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阅读此文,眼前犹如展开一幅笔墨淡雅的画卷。虽无雄阔的气势,却给人以清新、恬适的感受。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文言基础知识与阅读能力,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掌握了一定的步骤和方法,根据以往的文言基础,他们能很容易读懂这篇短文,容易从朗读中获得学习文言文的喜悦感与成就感,进而主动加入到理解、背诵、创新的学习活动中来。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论背景,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文章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能力目标 掌握并积累文中重点文言词汇的含义,理解文章内容; 品味朴素自然、清新恬淡的语言。 2、过程与方法 采用个别朗读、集体诵读和自由诵读等方式读文章,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采用小组合作探讨法了解文章主旨及作品内涵。 采用创设情境法感受作者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作者乐观豁达的心境,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 领略文中月色自然之美,感受作者胸怀旷达之美。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诵读,学习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以及情景交融的特点 难点:体会作者豁达乐观的心境。 五、教学方法 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质疑法、问答讨论法、创设情境法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六、学法 采用探究式,合作式学习方法,使学生自主的学习,用探究的方式由表及里理解文章。 七、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请学生回忆所学过的古诗词,交流有关月亮的名句,创设情景。师:一轮明月牵动了无数古人的情肠,他们或借月抒写相思愁绪,或借月表达美好祝愿。当苏轼因莫须有的罪名被贬黄州,他会借月抒发什么样的情怀呢?那就让我们同游承天寺,赏明月清辉朗照大地,品经典美文感悟情怀。(这样的导入自然流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自然过渡到新课。)(二)初读 正字音 晓节奏1. 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自己认为读音重要的字词。2. 找出朗读节奏需要停顿的句子,并做示范朗读,师生予以点评。3. 指定一位学生读文章,师生共同评价;4、多媒体展示节奏划分明确的文章内容,学生齐读,初步体会作者感情。(通过多种方式去读文章,让学生感受到读书的乐趣,在一遍遍的朗读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三)再读 通文意 晓内容1. 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再读文章,找出自己认为重要的文言词汇2. 小组合作讨论并交流找出的重要词汇。3、学生翻译各句意思,师生共同点评。(课堂上应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主动去学习,探究问题,并让他们在合作中充分体会成功的喜悦。这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有了充分发挥的空间,带动了整体的进步。)(四)品读 悟情感 析人格1、学生选取自己读得最好的语句,先在组内品读交流,体会作者的感情。2、自由发言,展示自己体会深刻的句子,并说说原因。3、重点理解“闲人”的内涵,教师出示文章背景资料,加深对作者豁达心境的理解4、教师总结学生发言,并出示板书。(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的学习,在愉快的合作中主动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巡视适当点拨。) (五)作业 总结以上几个教学环节的设计,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圈点勾画的方法教会学生深入文本理解文章;知人论世的方法则教会学生联系作者的人生经历,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和思想。小组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让学生不仅欣赏到了月夜美景、领会到苏轼写景之妙,更感悟到了苏轼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和不凡的人格魅力。板书:→乐观豁达的人格闲人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29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记承天寺夜游》课后反思成都市大弯至佳实验学校 黄聪84字的短文,40分钟的课,近1个小时的讨论,很累,但很充实;很仓促,但收获巨大。其实每一节课上完,都会有得有失,虽然在评课中各位专家和老师提出了很多肯定的地方,但也不可忽视我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评课的时候,各位专家和老师对我的教学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让我受益匪浅,感触颇深:这节课我做得最成功之处应该是我真正尝试去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吧。新课的导入,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关于月亮的古诗词,既复习了旧知导入了新课,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成就感。教学流程的安排,不管是对文章的反复诵读,还是对文章情感的初步把握;不管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还是对作者人格的探究,都是以学生为主体来设计的。这样的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当然,在沉浸成功的喜悦之余,我还是没有忽视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情感体会虽然存在,但又不够深入;教学设计虽然合理,但又陷入前松后紧的境地。总之,我这堂课上表现出来的不足,再一次给我的语文教学敲响了警钟。发扬优点,纠正不足,我想,这才是我今后工作中应该做到的吧。对于现代的语文教学,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作好引路人的角色。一定要给学生以广阔的思维空间,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现自己的壮志豪情,表现自己的多愁善感,优秀的给予鼓励和表扬,庸俗的给予引导和纠正,真正实现教师的主导性。最后,再次感谢各位专家和同仁的批评指正!总之,对于现代的语文教学,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作好引路人的角色。一定要给学生以广阔的思维空间,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现自己的壮志豪情,表现自己的多愁善感,优秀的给予鼓励和表扬,庸俗的给予及时纠正,真正实现教师的主导性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成都市大弯至佳实验学校 黄聪学习目标:1、诵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韵味 。 2、理解文章中重点文言词汇。 3、感悟作者的人生态度,理解作者的特殊心境。 4、学习记事、写景、抒情的相融合的写法,感悟作者简洁的语言特点。重点:学习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以及情景交融的特点;难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人格魅力。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流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古诗词中有关月亮的诗句,营造气氛,从而引出本文。2、 作者简介本文作者是苏轼,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 ,他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选自《东坡志林》。3、 初读 正字音 晓节奏1、 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自己认为读音重要的字词。遂(suì) 寝(qǐn) 藻(zǎo) 荇(xìng)2、 找出朗读节奏需要停顿的句子,并做示范朗读,师生予以点评。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3、 多媒体展示节奏划分明确的课文,学生齐读。四、再读 通文意 晓内容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再读课文,找出自己认为重要的文言词汇。(1)欣然起行:(高兴的样子) (2)念无与为采者:(思考、想到)(3)月色入户:(门) (4)遂至承天寺:(于是、就)(5)怀民亦未寝:(睡) (6)积水空明:形容水的澄澈。(7) 盖竹柏影也:原来是 (8)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是)(罢了)2、学生讨论并交流找出的重要词汇。3、学生翻译各句意思,师生共同点评。五、品读 悟情感 析人格1、学生选取自己读得最好的语句,先在组内品读交流,体会作者的感情。2、自由发言,展示自己体会深刻的句子,并说说原因。3、教师总结学生发言,并出示板书。六、教师总结板书设计:乐观豁达的人格闲人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doc 《记承天寺夜游》说课稿.doc 《记承天寺夜游》课后反思.doc 王菲 - 明月几时有.mp3 记承天寺夜游.avi 记承天寺夜游.ppt 记承天寺夜游.wav 轻音乐 - 高山流水 - 古筝经典名曲.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