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农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农业的概念,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了解我国科技兴农取得的成就过程与方法:运用资料联系实际,说出我国农业地区分布的差异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才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我国农业发展成就的认识,树立热爱祖国的自豪感。【教学重点】如何才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学难点】如何才能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教学方法】讨论法,指导探究法【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视频《中国美食》片段师:视频中提到了“采摘、捡拾、挖掘、捕捞原材料,获得自然的馈赠”,这属于什么产业呢?(导入农业,同时板书“农业”)新课讲解:师:在同学们的印象中,农业是什么?(结合潼南区的实际情况谈谈你的理解)(学生展示)师:同学们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在课本的90页,有关于农业的介绍,在这里提到,农业分为哪几个部门啊?(学生展示)师:对农业的四个部门进行总结:种植业:在耕地上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这样的生产部门称为种植业。例如潼南油菜花。林业:种植、养育、保护、采伐林木以及对林产品进行采集和加工,这样的生产部门称为林业。例如潼南的黄桃、柠檬。畜牧业:靠放牧或饲养牲畜及家禽等而获得产品,这样的生产部门称为畜牧业。例如养鸡,养猪。渔业:在水域中进行天然捕捞,或者人工养殖有价值的水生生物,这样的生产部门称为渔业。例如涪江的天然捕捞。所以,结合农业生产的四个部门来看,农业的劳动对象是什么?(学生展示)农业获得的产品是什么?(学生展示)师:总结农业定义。(板书:一、农业与我们)如果从我们早上睁开眼睛的那一刻开始算起,知道现在,你们接触的哪些东西是与农业相关的?(学生展示)师:总结:所以,我们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农业,农业是我们国民经济的基础。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看见农业,例如周末老师在逛街的时候,就发现家附近有一家买农产品的店,里面同时也有种子出售,例如水稻、小麦种子,还有小羊羔,苹果、柑橘、鱼苗的幼苗。走进店里,还可以看见有一些种子的生长习性介绍(播放种子习性介绍录音)。老师家里有两块地,一块在北方,一块在南方,正愁不知道种什么,我想请同学们帮我出谋划策,在两块地上如何进行布局给我一些建议。第一组为北方组,为老师北方的地选种,并进行布局,第二、三组为南方组,为老师南方的地选种布局,可以结合课本96页进行讨论,讨论开始。(学生讨论5分钟,之后进行分享,提醒学生上台展示时按ABCD的顺序展示)师:在布局中发现,在只考虑自然环境的条件下,南方地区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布局方式,那是因为,我们在实际进行农业布局的时候,还会考虑社会因素,例如市场、交通、政策……出示“潼南城市规划图”,并带着学生读图,之后分析以下材料,思考其布局时考虑的主要社会因素是什么:材料①:家住A地的红红,准备年后减少水稻的种植面积,改种花卉。?材料②:原位于双江镇的琦鑫奶牛养殖场,年后在B地开设分厂。材料③:潼南区崇龛镇的居民,将自己家的良田改为油菜花田。教师带着学生分析材料①:城市郊区A由种水稻改为经济价值更高,保鲜期短的花卉,主要考虑的是市场因素。(学生分析,展示对材料②、材料③的理解)师:针对南方的农业布局,我们同时考虑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应该如何布局?(学生展示)师:在我们分别进行农业布局时,我们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了考虑,自然方面考虑了?社会方面考虑了?板书:地形交通气候自然社会政策水源市场师:并且,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的布局,在山区坡度较大应该发展林业的地方就发展林业,在该发展种植业的地方就发展种植业,在应该发展牧业的地方就发展牧业,在该发展渔业的地方就发展渔业,这叫?(宜林则林、宜粮则粮、宜牧则牧、宜渔则渔)这就是我们农业布局中遵循的规则,叫做?(因地制宜)板书:因地制宜地形交通气候自然社会政策水源市场承接:其实在因地制宜的农业布局中,社会因素里面还有一个因素也十分重要,就是科学技术。板书:因地制宜地形交通气候自然社会政策水源市场科学技术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将书翻到98-99页,找一找科学技术对农业发展都有哪些影响?(板书)(学生自学2分钟,并进行展示)师: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是我们今后农业的发展的方向,而这一切都离不开科学技术,如果用数字来表达的话,13亿多中国人一天消费粮食52万吨,一天消费的肉类相当于130万头猪。曾经有一个问题,说“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结果我们利用科学技术,自己养活了自己,我们中国用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地球上约20%的人口。创造了一个农业奇迹,目前来看,我国的水稻产量居世界首位,是世界上100多个水稻生产国中的“稻米王国”;我国的玉米产量22900万吨,仅次于美国;我国的小麦产量13010万吨,居世界首位;我国的中国是世界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和消费国。而这,仅仅是中国在科技贡献率只有50%的情况下的成绩,我相信,只要我们继续通过科学技术来发展农业,用7%的土地养活了20%的世界人口不是我们的极限!【课堂小结】根据板书进行课堂小结。【板书设计】农业农业与我们二、因地制宜地形交通气候自然社会政策水源市场科学技术三、走科技强农之路教学反思:①学生回答问题时不要抢学生的话。②多抽答,无人举手时,直接点名或者多进行学生鼓励,例如无学生回答问题时“同学们都不举手,是因为紧张吗?没关系,老师比你们更紧张。”③没有同学知道另外一种布局时,可以说“那老师有另外一种布局供同学们参考。”——为的是拉回自己的教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