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2020学年第一学期10月份教学质量调研试卷初三年级社会法治考生须知:1.本学科考试为开卷考试。全卷分试卷Ⅰ、试卷Ⅱ,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2.答题前,先在答题纸内规定位置上填写姓名、班级、考号。3.答题时,把试卷Ⅰ、试卷Ⅱ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试卷Ⅰ(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共40分,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中国近代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呈现“学技术一学制度一学思想”的特点,反映了中国人民不懈的探索精神,下列探索中的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①“民主”“科学”②三民主义③变法图强④“自强”“求富”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①④②③D.④①②③“新”相较于“旧”而存在,历史总是在新旧交替中前行。距今100多前,一批知识分子就曾经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伐旧倡新的运动。据此回答2-3题。2.胡适认为文言文死气沉沉,这种死的语言并不能产生有活力的文学。为此,他认为新文化运动要A.反对专制B.反对愚昧C.提倡白话文D.提倡新道德3.如果在较长的历史视域中审视这场思想文化界的剧烈变革,那么与此前泱泱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相比,这场以反传统为旗帜的文化运动主要“新”在A.追求民族独立B.宣传民主共和C.提倡民主科学D.主张暴力革命4.“盖国民党现正从事于反帝国主义与军阀,反抗不利于农夫、工人之特殊阶级,以谋农夫、工人之解放。”实践孙中山先生这一主张的历史事件是A.成立兴中会B.创立同盟会C.武昌起义D.北伐战争5.下图是1917年—1921年《每周评论》《新青年》所发表文章的主题统计图。由图能够得出的结论是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报刊杂志为唯一途径B.马克思主义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的一股强大思潮C.这时期“国事要闻”会涉及建立黄埔军校的报道D.《每周评论》和《新青年》最关心的主题是西方习俗礼仪6.宋庆龄在回忆第一次国共合作时说:“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下列四项中,有可能属于宋庆龄所说的“内部条件”的是()①国共两党共同建立的黄埔军校②军阀割据越演越烈③国民党在维护共和道路上屡受挫折④中国共产党力量强大A.①②③B.③④C.②③D.①④7.1936年12月13日《西北文化日报》登载了一则重要新闻,标题为“争取中华民族生存,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该新闻报道的内容应该是?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卢沟桥事变???D.台儿庄战役8.上述报道所反映的事件影响深远,它的和平解决①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②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③标志着国共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④揭开了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序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9.构建思维导图能够有效地帮助我们记忆、理解历史知识。阅读下图,我们可以判断思维导图的主题是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的开始主题:八七会议,确立开展土地革命的总方针秋收起义,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星火燎原,全国建立起十多块革命根据地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B.开辟革命新道路C.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D.多种多样的发展道路10.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这主要是因为A.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状态登上政治舞台B.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C.经过五四运动,人们的思想获得极大的解放D.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11.武汉,我国著名历史文化名城,近代史上数度成为全国政治、军事中心。下列史实能证明这一论断的是①武昌起义,推翻清王朝②共产党打响了创建人民军队的第一枪③广州国民政府迁到武汉④八七会议号召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兴起了反抗西方列强、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出现了许多对历史进程有着深远影响的民族英雄。其中,领导印度走上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民族英雄是A.甘地B.扎格鲁尔C.泰戈尔D.阿克巴13.将社会主义的理想变成现实,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事件是A.英国宪章运动B.法国巴黎公社成立C.俄国十月革命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14.日本发动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后,李宗仁对部下说:“我们在内战中搅了20多年……是非不分,虽败不足耻,胜亦不足武。现在真是天如人愿,让我们这些人这辈子有个抗日救国的机会。”这里的“救国机会”是指A.台儿庄战役B.平型关伏击C.百团大战D.卢沟桥事变15.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诗词等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下列口号、标语、诗词等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路存与存,路亡与亡?????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③外争国权,内惩国贼?????④停止内战,一致抗日A.②③④①B.②①③④C.②③①④D.③①②④16.某校举办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图片展,以上两张图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A.推翻帝制,走向共和B.国共内战,星火燎原C.国共合作,抗日烽火D.外争国权,实业救国17.丘吉尔:“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这反映出中国的抗日战争A.是民族解放战争的一次完全胜利B.弘扬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C.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贡献D.凸显了人民战争的伟大力量18.1944年6月6日,6000多艘战舰、运输船和登陆舰艇驶出了英国港口,当它们正利用夜暗接近法国海岸时,专门派出的3个空降师所属伞兵部队已经升空。这一军事行动的执行者是A.苏联军队B.美英盟军C.德国军队D.日本军队19.“论从史出”是《历史与社会》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史实与结论搭配正确的是序号重大史实结论不列颠之战宣告了希特勒闪电战的破产②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根本转变了战争的进程日军偷袭珍珠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一步扩大④诺曼底登陆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胜利结束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0.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抗战期间,中国军民伤亡人数达3500多万,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0亿美元。材料直接反映了中国的抗日战争()①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②直接抗击了德、意、日法西斯国家③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重大牺牲④得到了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2020学年第一学期10月份教学质量调研试卷初三年级社会法治试卷Ⅱ(非选择题共60分)二、综合题(本题有5小题,共60分)21.(12分)面对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近代中国有志之士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爱国乐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请概括鲁迅诗中“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原因,并例举20世纪初绍兴杰出人士以身许国、慷慨赴死的英烈一位。(5分)材料二:(2)从上述历史人物中任选一人,说明他们为什么要作出这样的生死抉择。(4分)(3)斯人已逝,浩气长存。先辈们的英雄事迹,给我们留下了哪些人生启迪?(3分)22.(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日本在万国和会要求并吞青岛,管理山东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他们的外交大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山东大势一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中国就亡了!所以我们学界今天排队到各公使馆去要求各国出来维持公理,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选自五四运动之《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原载1919年5月11日《每周评论》)材料二:华北自古是中原之地,现在,眼见华北的主权,也要继东三省热河之后而断送了!这是明明白白的事实,而举国上下,对此却不见动静。……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亲爱的全国同胞父老……,不但是依赖负有守土之责的长官,尤其希望全体民众,也都能一致奋起,统一步伐,组织起来,实行武装自卫。——选自清华大学救国会《告全国民众书》(刊登于1935年12月10日《怒吼吧》)(1)材料一、二中奋起担责的青年学生有着怎样的共同境遇?(4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解释材料一、二中青年学生发出宣告的积极作用。(6分)23.(12分)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人类战争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一:这不是一两个军人的暴行,而是图二: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的首整个兽性机器的开动。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构成示意图(1)指出图一反映日军暴行的历史事件,并点明两幅图之间的内在关系。(4分)材料二:关于反法西斯战争,传统的观点……但着重于强调不同力量间的协调与合作,认为邪恶轴心国家的政权被推翻是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唐尼.格拉克斯坦《二战秘史》(2)根据材料二,说说体现了“不同力量间的协调与合作”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2分)请列举欧洲战场上这股力量联合作战的一个史实。(2分)(3)依据图二和材料二的信息,分别指出我国抗日战争能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4分)24.(14分)国歌是国家的第一声音,是国家声音的标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综合上述两则史料,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说明《义勇军进行曲》在当时社会上迅速流传的原因。(6分)(2)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各阶层是如何“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最终取得抗战的胜利的?(8分)25.(12分)再过一年,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请你根据内容要求写出ABCD分别代表的地名。(4分)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地A、军旗升起的地方B、生死攸关的转折之城C、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地D……到北京,奏响开天辟地的凯歌,一路走来,留下了一串串辉煌的足迹。A:B:C:D:(2)在1921年-1949年共28年的革命生涯中,党领导中国人民追寻探索,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请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图片①、图片②、图片③,概述这一革命事业如何一步步走向成功的。(6分)(3)结合以上材料。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对中共产党领导地位形成的认识。(2分)井冈山会师革命根据地分布图(局部)第8页/共9页2020学年第一学期10月份教学质量调研试卷初三年级社会法治(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题次12345678910答案BCCDBCBDBA题次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ACABBCBCC二、综合题(本题有5小题,共60分)21.(1)清政府腐败无能,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秋瑾或徐锡麟(2)戴安澜: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侵略东南亚,1942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戴安澜参加中国远征军赴缅甸与日军作战,用鲜血和忠魂谱写了中国军人的壮丽诗篇。佟麟阁:日本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全面抗战由此开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佟麟阁率领二十九军身先士卒,英勇抗战,最后壮烈殉国。(3)从学习、理想、爱国等方面谈即可。22.(10分)(1)中国的领土和主权遭受严重侵犯,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4分)(2)材料一中青年学生发出宣告,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促进了人们思想的极大解放。(3分)材料二中青年学生发出宣告,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掀起了抗日救亡民主运动新高潮,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3分)23.(12分)(1)图一史实: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2分)联系:日军的暴行,激发了全中国人民的抗敌斗志或促进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2分)(大致意思类同即可,但笼统的说是“因果关系”只得1分)(2)标志性事件是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2分)史实:1944年6月6日,以美英为主力的盟军成功在诺曼底登陆。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重要转折点,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或者1945年4月,对德国的最后一战——柏林战役,苏军取得胜利。柏林战役宣告了法西斯德国的失败。)(2分)(3)图二: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全民族抗战。(关键点是全民抗战)(2分);材料二:世界上爱好和平的同盟国人民的支持和援助。(2分)。24.(14分)(1)本小题分层评价的方式。第一层次:能从一个角度说明歌曲流传的原因(1分)。如: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加紧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第二层次:能从二个角度说明歌曲流传的原因(2分)。如: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加紧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第三层次:能从三个以上角度说明歌曲流传的原因,但表达缺乏逻辑性(3-4分)。如: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加紧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全国掀起抗日救亡民主运动的新高潮;《义勇军进行曲》号召人们团结起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第四层次:能从多角度说明歌曲流传的原因,且表达有逻辑性(5-6分)。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加紧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但是,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导致大片国土沦丧,而人民掀起抗日救亡民主运动的新高潮,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义勇军进行曲》号召人们团结起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抗战,唱出了当时人民的心声,因此,歌曲迅速流传开来。。(2)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民党和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广大人民群众运用智慧,广泛开展地道战等游击战。居住在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以各种形式支援祖国的抗战。(答具体战役名称的每点给1分,总分不超过6分)25.(12分)(1)1)A:上海或嘉兴B:南昌C:遵义D:会宁或甘肃(2)1924-1927年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扩展到长江流域,基本消灭北洋军阀的势力。(2分)1935年中共中央召开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及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红军、革命,是生死攸关的转折点。(2分)1937-1945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取得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2分)(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在长期的革命年代中形成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教版初三第一学期2020年10月份社会调研卷.doc 人教版初三第一学期2020年10月份社会调研卷参考答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