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信息安全与信息道德 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了解计算机病毒、木马、黑客等信息不安全因素 ②了解保护信息安全和知识产权的相关法律法规 ③了解防治计算机病毒的措施 呵呵,其实我觉得这个网站真的不错,你看看 http:://www.ktv530.com/ 1.病毒: 是一种人为编制的程序;是一种能隐藏于计 算机系统中,能不断自我复制并拷贝到其他程序之 中,影响和破坏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的程序。 利用百度 (http://www.baidu.com/)搜索引擎 任务1:CIH病毒(简介) 任务2:“熊猫烧香”病毒 任务3:木马 查找有关病毒的相关信息。 ①中毒症状 ②危害 ③传播途径 ①CIH病毒的危害 ②传播的主要途径 ①神话故事:特洛伊木马 ②什么是木马 ③木马的种类(说出两个即可) 1.病毒 (1)病毒的定义: (2)病毒的特征: 是一种人为编制的程序;是一种能隐藏于计 算机系统中,能不断自我复制并拷贝到其他程序之 中,影响和破坏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的程序。 传染性 寄生性 隐蔽性 激发性 潜伏性 破坏性 2.木马: 3.黑客: 是一种基于远程控制的程序,具有 很强的隐蔽性。 用于泛指那些专门利用电脑非法侵 入他人计算机、窃取他人信息的网络安全破坏 者。 1.《计算机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2.《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 1.高度重视网络信息安全。 ①安装正版操作系统,开启更新功能,及时修复系统漏洞 ②不浏览不良网站 ③设置安全系数高的密码 2.安装正版杀毒软件。 常用杀毒软件有:瑞星、江民KV、金山毒霸等 3.安装查杀木马软件。 常用的木马查杀软件有:木马克星、木马清道夫等 4.安装防火墙,并及时升级。 5.发现新病毒及时报案,尽量挽回经济损失。 预防、查毒、杀毒 1.知识产权:公民、法人对自己的创造性的 智力活动成果依法享有包括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 在内的民事权利。 2.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发现权、发明 权和其它科技成果权及专利权与商标权。 1982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1984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1990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1991年颁布了《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希望同学们做一个网上文明公民 1.关于计算机病毒说法正确的是( ) A已感染病毒的程序 B具有破坏性、能自我复制的特定程序 C能在网络中迅速传播 D计算机软件只会破坏软件和数据,不会造成太大损失 2.下列不属于计算机病毒特征的是( ) A隐蔽性 B潜伏性 C免疫性 D传染性 E破坏性 3.为防止黑客入侵我们的计算机,与做法有效的是(安装防火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