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程基本信息课题沉淀溶解平衡(第二课时)教科书书名: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选择性必修1化学反应原理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20年5月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了解沉淀的溶解与转化,能应用化学平衡理论解释沉淀的溶解和转化。2、学会通过比较Q、Ksp的大小,从定量的角度分析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和转化。教学重点: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的原理教学难点:用沉淀溶解平衡的理论,解释实际情境中沉淀的溶解和转化。教学过程时间教学环节主要师生活动2min引入在发电、采暖、机械、冶金等很多行业,都需要锅炉供给大量的热能。锅炉通过加热管道里的水,再利用热水传递热量。使用锅炉,需要定期检查、去除管道内壁的水垢,否则会降低燃料的利用率,造成能源浪费,又会影响锅炉的使用寿命,并形成安全隐患。去除水垢的方法和化学原理是什么呢?5min任务一水垢主要含有氢氧化镁、碳酸钙、硫酸钙等,除水垢的方法有“酸洗”,即,用盐酸浸泡。请运用沉淀溶解平衡的原理解释原因。【分析】寻找核心物质:Mg(OH)2、CaCO3、CaSO4、HCl寻找平衡:【实验】证明氢氧化镁的沉淀溶解平衡的存在。向小试管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镁固体,加入蒸馏水,充分振荡,溶液仍然浑浊。向浊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变红。少量氢氧化镁溶解出氢氧根离子,遇酚酞溶液变红。【分析】对于Mg(OH)2(s)Mg2+(aq)+2OH-(aq)如何设计实验证明呢?【实验】观看实验视频,将实验现象填写在教科书80页[实验3-3]的表格里。【小结】加水,对Mg(OH)2的沉淀溶解平衡影响不明显。加盐酸,沉淀溶解。【分析】加H+与OH-反应,使c(OH-)减小,使Q<Ksp,平衡向沉淀溶解的方向移动。只要盐酸足够,沉淀完全溶解。【试一试】运用沉淀溶解平衡解释稀盐酸除碳酸钙的原理。【思考】稀盐酸能除去CaSO4吗?3min任务二除去水垢中的CaSO4等,需要另一种方法——“碱洗”。即用Na2CO3溶液等浸泡一段时间,再辅以“酸洗”,可除去CaSO4。请运用沉淀溶解平衡的原理解释原因。【分析】寻找核心物质:CaSO4、Na2CO3、HCl寻找平衡:CaSO4(s)SO42-(aq)+Ca2+(aq)CO32-与Ca2+反应,使c(Ca2+)减小,使Q<Ksp,平衡向CaSO4溶解的方向移动。生成的CaCO3,可用盐酸除去。这一过程沉淀CaSO4逐渐溶解,沉淀CaCO3逐渐生成,(翻)称为沉淀的转化。上述沉淀的转化过程离子方程式可以表示为:CaSO4(s)+CO32-(aq)CaCO3(s)+SO42-(aq)沉淀转化比较完全。10min任务三根据CaSO4沉淀转化为CaCO3沉淀,某同学推测是溶解度小的沉淀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沉淀。并设计实验验证AgCl沉淀可以转化为AgI沉淀,AgI沉淀可以转化为Ag2S沉淀,请评价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分析】该实验方案设计是合理的。硝酸银和氯化钠溶液的用量,需保证Ag+不过量。如果银离子过量。加入KI溶液后,碘离子可以与过量Ag+生成沉淀AgI,无法证明AgI是由AgCl沉淀通过平衡移动转化成的。同理,加入Na2S溶液后,硫离子可以与过量Ag+生成沉淀Ag2S,无法证明Ag2S是由AgI沉淀通过平衡移动转化成的。生成AgCl沉淀后,存在沉淀溶解平衡。当向AgCl沉淀中滴加KI溶液时,溶液中Ag+与I-的Q(AgI)>Ksp(AgI),因此,Ag+与I-结合生成AgI沉淀,导致AgCl的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直至建立新的沉淀溶解平衡。实现了AgCl沉淀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AgI沉淀。如果加入足量的KI溶液,上述过程会继续进行,直到绝大部分AgCl沉淀转化为AgI沉淀。整个过程的离子方程式表示为:AgCl(s)+I-(aq)AgI(s)+Cl-(aq)同理:生成AgI沉淀后,存在沉淀溶解平衡。当向AgI沉淀中滴加Na2S溶液时,溶液中Ag+与S2-的Q(Ag2S)>Ksp(Ag2S),因此,Ag+与S2-结合生成Ag2S沉淀,导致AgI的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的方向移动,直至建立新的沉淀溶解平衡。实现了AgI沉淀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Ag2S沉淀。如果加入足量的Na2S溶液,上述过程会继续进行,直到绝大部分AgI沉淀转化为Ag2S沉淀。整个过程的离子方程式表示为:2AgI(s)+S2-(aq)Ag2S(s)+2I-(aq)观看实验视频,填写教科书80页[实验3-4]的表格【小结】沉淀的转化实质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一般来说,溶解度小的沉淀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沉淀容易实现。两者的溶解度差别越大,转化越容易。3min学以致用自然界中,各种原生铜的硫化物经氧化、淋滤作用后可变成CuSO4溶液,并向深部渗透,遇到深层的闪锌矿(ZnS)和方铅矿(PbS),便慢慢地使它们转化为铜蓝(CuS)。请运用沉淀溶解平衡的原理解释原因。【分析】闪锌矿(ZnS)存在沉淀溶解平衡:方铅矿(PbS)存在沉淀溶解平衡:【自我检测】阅读下列实验(翻):①将0.1mol/LMgCl2溶液和0.5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浊液;②取少量①中浊液,滴加0.1mol/LFeCl3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③将①中浊液过滤,取少量白色沉淀,滴加0.1mol/LFeCl3溶液,白色沉淀变为红褐色;根据上述实验,下列说法哪个是不正确的?A.将①中所得浊液过滤,所得滤液中含少量Mg2+B.浊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Mg(OH)2(s)Mg2+(aq)+2OH-(aq)C.实验②和③均能说明Fe(OH)3比Mg(OH)2难溶2min总结15课程基本信息课题沉淀溶解平衡(第一课时)教科书书名:普通高中教科书化学选择性必修1化学反应原理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20年5月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认识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能证明难溶电解质沉淀溶解平衡的存在,能结合实例描述沉淀溶解平衡。进一步发展粒子观、平衡观。2、了解溶度积的含义,知道溶度积是沉淀溶解平衡的平衡常数,溶度积可以反映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3、学会运用与Q、Ksp相关的计算,分析和解决废水除金属离子等实际问题。教学重点: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的原理教学难点:运用与Q、Ksp相关的计算,分析和解决废水除金属离子等实际问题。教学过程时间教学环节主要师生活动引入【资料】在电子、医用金属、珠宝等行业都需要用到银材料,生产废水中含有的银离子属于重金属污染。任务一现用1mL0.010mol/LAgNO3溶液模拟工业废水,某同学提出可以加入1mL0.012mol/L的NaCl溶液,充分反应,完全沉淀其中的Ag+。这种方法是否合理?说明理由。【看一看】观察教科书77页的表3-3几种电解质的溶解度(20℃),思考生成AgCl沉淀的离子反应完成后,溶液中是否还有Ag+?【分析】1、经常提到的易溶、可溶、微溶和难溶是相对的。这些物质的溶解性各不相同。2、生成AgCl沉淀后,非常少的一部分AgCl沉淀会溶解,成为Ag+、Cl-。溶液中有三种粒子共存,AgCl固体、Ag+、Cl-。即使过量的NaCl也无法完全沉淀溶液中的Ag+。【小结】1、在水溶液中:一方面,溶液中的Ag+和Cl-受AgCl表面阴、阳离子的吸引,回到AgCl表面析出,这一过程是沉淀。另一方面,在水分子作用下,少量Ag+和Cl-脱离AgCl的表面进入水中,这一过程是溶解。两个过程同时存在,属于可逆的过程。2、沉淀溶解平衡的表示方法:可逆号表示沉淀、溶解两个过程同时进行。物质状态用字母s表示固体,s是固体的英文单词首字母。用字母aq表示离子,aq是溶液的英文单词开头两个字母。【试一试】请写出BaSO4、CaCO3、AgI、Ag2S的沉淀溶解平衡表达式。任务二上述1mL0.012mol/L的NaCl溶液与1mL0.010mol/LAgNO3溶液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剩余Ag+的浓度是多少?涉及化学平衡的计算常需要哪些数据?【分析】1、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的平衡常数,称为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符号为Ksp。2、溶度积的几个特点:Ksp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Ksp越小,越难溶。Ksp与温度有关。其它条件一定时,一般温度越高,Ksp越大。根据某温度下溶度积Ksp与溶液中离子积Q的相对大小,可以判断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或溶解情况。Q>Ksp,溶液中有沉淀析出;Q=Ksp,沉淀与溶解处于平衡状态;Q<Ksp,溶液中无沉淀析出。3、1mL0.012mol/LNaCl溶液与1mL0.010mol/LAgNO3溶液充分反应后剩余Ag+的浓度为(忽略溶液体积变化):一般情况,当溶液中剩余离子的浓度小于1×10-5mol/L时,化学上通常认为生成沉淀的反应就进行完全了。任务三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请思考如何使沉淀反应完成后,溶液中的Ag+浓度能够尽量小?你能想出几种办法?【分析】根据溶度积的计算式,使c(Ag+)变小的方法是:第一种,保持Ksp不变,增大c(Cl-),具体方法可以增大加入NaCl溶液的浓度。第二种,保持氯离子浓度不变,使Ksp变小。使AgCl的Ksp变小的一种具体方法可以降低温度。第三种,选择生成Ksp更小的物质。可以用含硫化合物沉淀Ag+。(Ag2S的Ksp为6.3×10-50)【算一算】用Na2S溶液沉淀AgNO3溶液中的Ag+,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溶液中的S2-的浓度为1.0×10-4mol/L,此时剩余溶液中Ag+的浓度为多少?(25℃)用同样的计算方法,用SO42-沉淀Ag+,如果反应后剩余溶液中的SO42-浓度是0.1mol/L,经计算,剩余Ag+的浓度约为0.01mol/L。达不到沉淀完全的标准。【想一想】用Cl-、S2-除去水中Ag+,各有什么优缺点?除了沉淀法,除去废水中Ag+的方法还有电解法、离子交换法、吸附法、膜分离法……学以致用工业原料氯化铵中含杂质氯化铁,将含杂质的氯化铵溶解于水,再加入氨水调节pH,可使Fe3+生成Fe(OH)3沉淀而除去。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加氨水的优点有哪些?若使Fe3+沉淀完全需要调节pH至少为多少?【分析】除去氯化铵中的氯化铁,可以将Fe3+转化为沉淀,与氯化铵溶液分离。查阅教科书122页表格,25℃难溶电解质Fe(OH)3的Ksp=2.8×10-39。需要选择使溶液中OH-浓度增加的试剂。根据Fe3++3NH3·H2O=Fe(OH)3↓+3NH4+沉淀除杂原则:选择生成Ksp尽量小的沉淀;不引入新的粒子;不消耗其他原料【算一算】工业处理含Cu2+、Fe3+等的混合溶液时,常利用不同金属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所需的pH不同,来分离金属离子。总结1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沉淀溶解平衡(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 沉淀溶解平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