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2.5.1《社会历史的本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结合实例,知道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结合疫情防控实例,理解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学会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问题,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教学难点: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议题探究、小组合作展示、课堂辩论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视频《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作为2020年我国社会生活的重大事件必将被历史所铭记,现在就让我们结合这场伟大的抗疫战争一起探究社会历史的本质。(二)进入新课【议题探究】议题探究一:社会生活的本质是什么?1.劳动的重要性从生物进化的角度讲,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在这个过程中什么起到重要作用?劳动,找学生回顾唯物论相关知识: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具体如何起决定性作用?(劳动创造了人的生理结构,形成了手脚分工;使猿脑变成了人脑,形成了语言和意识;使人结成了社会联系,形成了社会关系。)从而得出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劳动的重要性:劳动是社会历史的起点。材料:《与“疫魔”竞速,火神山十日奇迹》军民协作模式,集中收治患者——火神山、雷神山这两所传染病专科医院要在十余天完工,提供约2500个床位。亿万中国人通过“云监工”,见证了这场时间和空间被极度压缩的战斗。最高峰时,4万名建设者日夜奋战,数千台挖掘机、推土机“停人不停机”,巨大的轰鸣声响彻云霄。【学生活动】结合材料请说明火神山医院如何为疫情防控发挥作用的?(四万名建设者日夜不间断的辛勤劳动。)理解劳动的作用:①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发展。②劳动发展史是理解所有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劳动作为一种基本的实践活动,从而引出实践对人类历史的重要意义(实践与人类历史的关系):人类历史是由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构成的历史,研究人类历史的规律,也就是研究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运动规律。2.社会生活的本质【学生探究展示与分享】展示汇报人:孙雨辰视频:《14亿中国人民的抗疫实践》探究任务:结合中国疫情防控,谈一谈中国各行各领域是通过什么具体活动来抗击疫情的图片呈现:各类实践活动形式:口罩等生产物资的生产实践构成社会生活的经济领域,党中央的抗疫部署安排构成社会生活的政治领域,居家抗疫网络学习,抗疫的文化宣传实践构成社会生活的精神文化领域。实践生成了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形成了全部社会关系,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学生由此探究得出结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教师点评总结: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对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实践与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议题探究活动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什么关系?预习检测:快问快答环节(1)全部社会生活领域由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两部分构成。(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3)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两种基本的历史观。自主学习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阅读教材59页,查找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含义判断:以下例子属于社会存在还是属于社会意识?1.新型冠状病毒2.群体免疫观念3.方舱医院4.口罩生产5.健康通行码6.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议题探究活动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什么关系?视频展示《英勇的抗疫实践》全国各族人民不怕艰险、英勇斗争、齐心协力创造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有利条件和强大力量。探究任务:结合视频思考我们取得疫情防控阶段性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学生活动】在艰难的抗疫斗争中,产生了伟大的抗疫精神。有人说,伟大的抗疫精神决定了我们的抗疫斗争必然胜利!这种说法对吗?下面,我们就辩一辩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正方观点: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反方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要求:请结合我国的抗疫实况,展开一场课堂辩论,正反方交替发言,发言限时3分钟内。教师点评总结:刚才这番唇枪舌战,大家各自观点明确,正锋相对,正所谓真理越辩越明,我们不难发现一种压倒性的观点好像是反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2.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②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这种哲学思想对于的生活有什么指导意义,给予什么方法论启示?方法论:坚持一切从社会实际出发(尊重社会实际)。【探究思考】材料一:自疫情暴发以来,中国政府就果断决策,始终秉承人命关天、生命至上理念,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不惜一切经济代价挽救人民于病毒肆虐之中。这一正确的抗疫目的动机,是14亿人民齐心抗疫、众志成城的精神支柱,是4.2万名医护人员临危不惧、奔赴湖北抗疫前线的精神动力,是有效抑制疫情蔓延、并最终夺取抗疫战争伟大胜利的思想基础,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初心使命的最新阐释。材料二:然而美国,自1月20日报告首例病例,其抗疫目的动机就开始偏离了正确方向。由于担心抗疫冲击经济,美国联邦政府在疫情蔓延初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消极抗疫。多次声称疫情是大流感、完全可控,多次自称抗疫物资充足、病毒检测能力世界最强,多次宣称口罩可以清洁后重复使用等,最终白白错失抗疫良机,导致疫情在美国境内迅速蔓延并暴发。今早8时的数据统计显示美国已累计感染8652601人。思考:结合中美抗疫立场的对比,请你谈谈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何作用?(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①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不完全同步。)②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方法论: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充分发挥正确社会意识的指导作用,克服错误的社会意识。教师归纳: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历史唯心主义: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实质把精神看成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从实践出发认识人类社会,用实践的观点考察人类社会,找到了以物质生产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存在。【我谈收获】面对来势汹汹的病毒,我们经不懈努力夺取了全国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就此结合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总结升华】同学们,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我们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理解和支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更好的指导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四)课堂小结(五)当堂训练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是新中国历史上首个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事异时移,法随时变。这是一部充分体现时代特点的民法典——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强化互联网时代个人信息保护......民法典与时俱进,为解决21世纪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中国智慧。民为邦本,法系根基。这是一部有效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破解高空抛物坠物难题,维护小区业主合法权益......民法典聚焦百姓关切,强化保护人民权利,为百姓安居乐业提供法治保障。请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编纂民法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六)作业布置材料一:当前,就在全球携手抗疫的关键时刻,美国总统特朗普却公然使用“中国病毒”一词,居心叵测地攻击抹黑中国,并妄图凭借本国影响力搅动更多国家将矛头中国对准中国。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声称,“有大量证据证明病毒来自武汉实验室”。但只字不提证据在哪里。美国某些政客抱着“谎言重复千遍就是真理”、“强权就是真理”的心理,不断抹黑、甩锅中国,受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谴责。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2020年5月5日报道称,伦敦大学学院遗传学研究所一研究团队对超过7600名全球多国新冠肺炎患者身上提取的病毒进行基因分析后发现,该病毒从去年下半年就已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循序传播。综合外媒报道,法国、意大利和美国等国都发现了去年11月或12月感染新冠病毒的确诊病例。这说明,美国和欧洲去年冬天的流感里隐藏了一部分新冠肺炎病例,那里的疫情传播早于武汉。材料二:2020年9月8日,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说:“任何自私自利、嫁祸他人、颠倒是非、混淆黑白的做法,不仅会对本国和本国人民造成伤害,而且会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伤害。“2020年10月9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指出,新冠肺炎病毒是人类前所未知的病毒,越来越多的线索和报道都显示去年底,疫情在世界多地、多点暴发。但是是中国第一时间报告了疫情,第一时间确定了病原体,第一时间向世界分享了基因序列.美国政府对真相的敌对态度以及将应对疫情工作政治化,无疑导致了成千上万人本可避免的死亡,这些都危及到公共健康和安全。我们希望美国的那些政客停止就疫情应对问题,向其他国家甩锅推责。因为甩锅推责赶不走病毒也救不了病人,他们应该停止喋喋不休的重复的谎言,恢复理性,集中精力应对疫情,尽最大努力去挽救美国人民的生命。请运用本课所学的知识,给特朗普写封信,劝他停止无耻的甩锅行为,集中精力应对本国疫情。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内容是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社会历史的本质》,在教学中我认识最深的就是现在应该教的不是书本上死的东西了,那些学生都能知道,“读史可以明志,学史可以鉴身”现在教给他们的是就某个知识应怎样分析理解,使从中得到启发。所以我努力改变学生原有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我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努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控制,让他们主动地去认识、学习和接受教育影响,从而达到所预期的学习目标。多与老师们交流和探讨,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和借鉴别人的长处。新课程谈到教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其实这个问题一直让我感到很困惑,后来听了其他老师的课,才领悟了这句话。教书不能死扣教材,教学的目的不是让学生记住教材上的内容,而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在教材背后蕴含的为人处世的方法,看问题思考问题的方法。同时学到的不仅仅是对这句话的理解,老教师还教会我许多教学方面的经验,比如说:对于课程知识点的框架性的把握,学生练习的讲解方式等等。总之,要有好的教学效果出来,除了自己的不懈努力之外,还离不开老教师的帮助和教导。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上我没有足够的经验,不能教给每个人最有效的方法。对于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没有采取更多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我在今后课堂教学中还将努力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学习的发展创造各种条件和机会促进他们去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并给予适当的点拨和引导,让学生学会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不断提高每个学生的自主性。并且还要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