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3.2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3.2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教案

资源简介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议题式教学设计
一、教材与学情
(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时的主要内容为“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本框题是对上一框题的延伸,从联系到发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总特征之间的关系。在全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学生初步了解唯物辩证法的一些基本观点,但由于认知水平的局限,对生活中的经验无法有效的上升到哲学高度,缺乏透过现象看本质量的能力,需要教师在课堂中从生活的事例出发加以引导使抽象的道理形象直观化。
(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教学目标]
1.了解发展的普遍性,理解发展的实质和原因。
2.理解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及其方法论要求。
3.理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掌握其方法论要求。
[教学重难点]
重点:1.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及方法论要求
2.前进行与曲折性相统一原理及方法论要求难点:发展的实质和原因二、路线与结构(一)教学思路本节课主要内容是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学中可以使用“中国50年GDP的增长”的视频资料,以“如何让理解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为总议题总领全课,设置以下三个子议题。
子议题一:什么是发展?变化等同于发展吗?
子议题二:世界为什么是永恒发展的?
子议题三:世界怎样永恒发展的(状态和途径)?根据议题展开的顺序从三个方面论证“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论点。
(二)教学路线本课的情境线、活动线、任务线遵循以下的教学路线:情境线:中国GDP50年的增长---中国人通信方式的演进历程---第二、三、四、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比较---第一、二、三、四、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活动线:看视频体会发展---搜集讨论运动、变化的例子---交流身边的新事物---搜集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例子---思考交流得到的启示。
任务线:对比运动、变化和发展,理解发展的实质---描述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体会发展的原因---通过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理解发展的状态---交流事物发展的途径,思考得到的启示。本课架构模型如图所示:议题描述-→议题论证――→议题论证――→议题决策




三、过程与意图(一)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
[导入]播放视频《中国50年GDP的增长》从刚才的视频中可以看出,近50多年来,中国50年来GDP的飞速发展。1968年,中国GDP
68亿;2018年,中国GDP
1.17万亿;经历50年时间,中国的GDP增长了172倍!!!照这样的增长速度,10年后将超越美国!!!是什么原因让我们有如此之快的发展速度。是伟大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的丰硕成果。
那么让我们带着对发展的感性认识,一起走近《哲学与文化》第三课第二框题《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去了解一下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发展的理论。(设计意图)利用《中国50年GDP的增长》视频导入新课,给学生一个震撼心灵的体验,带着对发展的敬畏和渴望走进新课。进而为理解本节课“如何正确理解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这个总议题埋下了伏笔。
子议题一:什么是发展?变化等同于发展吗?
[议学情境]中国人通信方式的演进历程:喊叫---号角、击鼓、敲钟---烽火---信鸽---邮驿传信---电报---邮政通信---大哥大---BP机---固定电话---手机---智能手机[议学任务]搜集讨论运动、变化的例子。
[议学活动]学生搜集事例结合材料联系教材:谈谈你对什么是发展的理解。[小结]物质世界处于永恒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熟悉中国人通信方式的演进历程,体会什么是发展。子议题二:世界为什么是永恒发展的?[议题情境]第二、三、四、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比较
[议学任务]搜集新生事物的事例,体验新事物为什么不可战胜。
[议学活动]学生派代表发言,谈谈新事物不可战胜及得到的启示。[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搜集新事物的活动,再结合议题情景中第二、三、四、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比较,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有利于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发展的原因。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核心素养。
[小结]发展的原因就是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因此要保护支持新事物的成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都是新事物,我们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定“四个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子议题三:世界怎样永恒发展的(状态和途径)?
[情境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议学活动]搜集事物由量变到质变的例子。[议学任务]通过分析事物发展阶段,理解事物发展的状态及启示。[小结]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必要准备,质变是必然结果。要求我们既要重视量的积累,也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经历了由温饱到总体小康在即将到全面小康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所以我们更加有理由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议题情境二]任何一带移动通讯技术都不可能是上一代技术的重复。5G技术的演进是对前四代技术的积累和传承,当然也是对前四代技术的革命性创新。人类即将进入万物互联的5G时代。
但5G作为新事物,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投资成本高,缺少核心应用等难题。
搜集5G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材料,体会5G的发展前景。
[议学活动]搜集5G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材料。
[议学任务]通过分析事物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理解事物发展的途径及启示。[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身的感受总结出事物发展的状态和途径,在自身体验中更能深刻理解世界怎样永恒发展着,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和科学精神等核心素养。
[小结]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还要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结束语):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发展的理论。知道了世界在量变与质变的统一中,在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中永恒发展着。我们自己在发展,我们的祖国在发展,希望我们用自己的发展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我们广大青年生逢其时,也重任在肩,理应勇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同学们,加油!(二)板书设计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课后反思:
上完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这堂课以后,我对这节课进行了一下反思,下面简单阐述一下:首先说一下我认为做得比较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1.总体上来说,我觉得整堂课下来,教学流程还是比较连贯的,教学环节完整,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突出,教学时间分配合理。
2.本节课采用“中国50年GDP的增长”视频导入新课,既让学生对发展充满敬畏和渴望,又可以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政治认同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学过程中针对重难点设计了子议题创设情境、图片展示等活动,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把知识点化难为简,采用了一些易于学生接受的方式讲解。
3.整堂课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培养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在课程内容设置方面采用议题中心教学法让学生直接面对社会,采取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等学习方法进行深度学习,理性表达真实观点。
4.在议题是教学的设计中,精致设计议题式教学的问题链条和展开流程充分体现教学逻辑和学生认知规律要求。对于议题的选择,都是从学生原有的经验水平和认识基础出发设计的;
从议题的呈现方式来说,贯彻落实序列化要求,让学生在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的展开过程中,真正实现对相关内容的关注。
5.开展小组合作,在议题的讨论、问题的探讨、学生的活动过程中生成知识,没有理论就没有知识,只有对理论知识真正掌握了,能力和情感才能真正扎根在头脑里。
6.整节课特别强调对学生价值观的引领,凸显政治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认清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发挥其在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中的重要作用。
其次说一下存在的不足之处:
1.好的议题式教学设计一定是知识为材料服务,而不是材料为知识服务。只有这样,才能以议题贯穿知识成一条线。在这一点上做得不过到位,理解的不好。
2.缺少辨析式议题的设计,不能很好的引起学生议论讨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