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题 目 第二节 气候基本特征 学科 地理 课型 新授课 学 校 授课 教师 授课 时间 课时 第1课时 年 级 八年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运用“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图,说出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特征及其成因,找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大致范围,掌握冬、夏季风的特点。 能运用地图分析季风气候显著的成因及其对我国降水的影响。 能运用降水量分布图,说出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根据降水量柱状图,了解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特点;结合各地降水柱状图,了解影响我国降水时空分布的主要因素。 过程与方法 运用“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图,说出我国季风气候显著的特征及其成因,找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大致范围,掌握冬、夏季风的特点。 运用降水量分布图,说出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 根据降水量柱状图,了解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特点 4、通过对气温和降水相关图进行阅读分析,结合分布图、示意图综合得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评价我国气候的特征,了解气候特征对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培养综合分析、比较分析等能力,初步掌握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逐步树立用联系的观点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运用地图分析季风气候显著的成因及其对我国降水的影响。 教学难点 结合降水和气温等气候要素对气候特征进行综合分析。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 启发诱导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这几天我们这儿刮的什么风?到12月呢?这种随着季节改变风向的风被称为什么风?这种变化对我们这的气候有什么影响。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我们这儿的冬、夏季风向的变化。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导入,让学生体会生活中时时有地理,处处有地理。 过渡:我国地处亚洲东部,,太_??????è?????????¤§_部分地区受季风影响,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第二节气候基本特征---季风气候显著。 展示目标 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 学生默读学习目标 明确学习目标 自 主学习 合作探究 慧眼识图 读图分析 活动一:比较----找差异 【课件动画】图2-2-1中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1、比较中国冬季风与夏季风的差异 2、师:是冬季风影响范围大,还是夏季风影响范围大? 归纳总结:冬季风的影响范围大(除青藏高原外,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冬季风影响)夏季风的影响范围小。 活动一:识图----寻差异 明确图例蓝箭头表示冬季风,红箭头表示夏季风,并完成下表 冬季风 夏季风 源地 风向 性质 影响范围 思考、小组内讨论、交流 说出大意即可 培养学生读图 能力、分析能 力、在图中获 得有用的地理 信息。 过渡:我们把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成为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成为非季风区。谁来说说季风区的大致范围? 【课件动画】图2-2-1中国季_é????????é?????é??_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1、明确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并识记)受夏季风影响,比较季风区与非季风区降水的差异。 2、指出季风区的大致范围,说说其海陆位置。(读图第1题) 3、我们家乡所在的地区属于季风区还是非季风区? 4、【展示】图2-1-1,结合图2-2-1说说夏季风推进过程中所经地区地势的变化。(读图第2题) 学生自主学习后,组内讨论 1、描画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季风区离海洋近,降水多,非季风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少。 2、大致位于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脉东南部,地处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3、我们家乡属于季风区 4、夏季风自东南向西北推进过程中途经地区的地势不断升高 提高学生的读 图技能,培养 学生运用已学 知识解决问题 的能力。 过渡:夏季风自东南向西北推进过程中途经地区的地势不断升高,对我国地区降水有何影响? 合作探究 交流归纳 动手描画 读图分 析 看视频分析 追问探究 活动二:识图-----找规律 【展示动画】图2—2—4中国年降水量分布 1、先看图例,不同的颜色代表不_??????é???°?é?????_描出800mm、400mm、200mm等降水量线,结合图2-2-5归纳降水空间分布规律(活动第1题) (诱导)400mm等降水量线和我们学的那条线相似?我们这的年降水量是多少? 看懂图例,明确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含义。 描画800mm 、400mm、200mm等降水量线。 自主学习 思考 小组内交流 归纳: 1、降水地区分布不平衡,东部多于西部,南方多于北方,降水空间分布规律: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对比图2-2-1总结: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大致相似 400mm-800mm之间 在七年级学习等降水量线的基础上进行学习,不仅掌握了新知识,还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意识,为今后的学习作铺垫。 2、【展示】图2-2-5 他 找出四城市平均年降水量最多的三个月,说说各地在季节分配上有什么特点。(活动第2题) 看图—思考—分析—交流 归纳:四城市降水最多的月份大多集中在夏秋季,我国降水季节分配不均 进一步培养学生读图、用图、析图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掌握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 (诱导)是什么原因导致我国东部南北方降水的差异? 3、我国东部地区雨带推移及其影响⑴、看课本P31“阅读”及图2-2-2东部地区雨带推移示意图 ⑵【展示视频】 要求:认真观看视频,你能说出我国东部雨带推移和什么有关? 这种现象对我国造成什么影响? ⑶【展示】 北京1951-2000年降水量变化曲线图 ①.北京降水量最多的年份,降水量最少的年份 ②.分析北京降水量的年际变化特点 ③对照图2-1-2、图2-2-1完成课本P33“活动”第3题 看图-看视频-交流-说说 师生归纳:夏季风的强弱,影响东部地区的降水,通常, 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迟, 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 结束早,雨季短。 降水年际变化大,容易发生 旱涝灾害。 主要有海陆位置、地形和季风 这部分内容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先让学生看图对东部雨带推移有一定认识,然后观看视频进一步了解,再 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归纳。在降低知识难度的同时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习惯和意识 板书设计 通过板书形成网络知识结构,帮助学生理解本节课知识之间的联系。 巩固练习 1、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来自于 ( ) A.北冰洋和太平洋 B.大西洋和印度洋 C.大西洋和太平洋 D.太平洋和印度洋 2、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 ( ) ?A.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B.从西南向东北递减 C.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 D.从东北向西南递 小结 回应教学目标。 课外作业 同步导学第二章第二节的相关练习。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