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教学目标】 【重难点】 我国种植业在地区上的分布差异。 我国畜牧业和林业的分布、渔业发展的条件和分布的概况。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 示标 1.老师放映图片 水牛和牦牛,你认识图中的牛吗,它们所生活的环境有什么不同?2.导入:由两种牛生活环境的差异引出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中国政府多次提到“三农”问题,并指出解决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很迫切很重要。解决三农问题实质: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这是一个关系13亿人口大国的经济社会、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了解我国的农业生产。3. 目标呈现:出示目标学生了解本节课需要掌握的内容。 1、学生观察图片。说出图中两种牛分别是水牛和牦牛,并说出它们所生活环境的差异。 2、学生情感上认同认识到发展农业的重要性。 由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引入,学生先了解我国的农业的重要性和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易于接受。 自主 学习 合作 展示 (衔接)同学们知道了本节课学习目标以及重难点,围绕着它我们先完成第一部分内容。 农业与我们 出示自学提纲: 1.阅读P74-75课文及ppt图片,回答:什么是农业?按照生产对象不同,可以把农业分为哪几个部门? 观察思考 2. 说一说:举例说说日常生活中哪些吃的、用的、穿的来自于农业生产? 3知识拓展:看图说明农民生产活动中出现什么问题?有什么危害? 自学课本2分钟,讨论思考课本P75“活动”。 1.通过培育植物和饲养动物等方式来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就是农业。农业是个大家族,包括很多部门。通常,按照生产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和林业等部门。 2.我们每天吃的饭菜、水果、喝的牛奶、吃的鸡蛋、肉类等,来自农业。 我们穿的衣服,盖的被子,吃的水果和蔬菜,喝的牛奶,坐的椅子都离不开农业。 用林业产品加工制造而成的日常生活用品 如:木制桌椅等 说明农业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密切 学生的衣、食、住、行与农业息息相关,他们天天都离不开农业,采用讨论法、活动体验法等教学方法面向学生生活,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在教学中不断创造条件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过渡语 农业是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发展的基础。既然农业的地位这么重要,那么它在 我国分布有什么规律呢?下面就让我们 以农业考察员的身份去考察一下吧! 自主 学习 合作 展示 农业的分布 我们来看一下种植业的分布情况。出示种植业自学提纲: 3.阅读课本P75最后一段,我国种植业集中分布在 。我国西部地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自然条件较好的 、 和 地区。 同学们接着思考:为什么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等地区的种植业发达? 自学2分钟展示: 从全国范围看,种植业集中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如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等地。 我国西部地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水源较充足的平原、河谷和绿洲地区。 阅读教材回答: 这些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热条件好、种植历史悠久,是我国粮、棉、油、糖的主产区。 引导学生讨论得出:只有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水源丰富的土地,才适宜种植业的发展,即只有耕地,才能发展种植业。 此部分内容为种植业的分布情况,通过阅读教材可直接获得,因此学生可自主学习了解。 自主 学习 4.读课本P76图4-1-1中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比较我国南北方种植业的差异: 地区 耕地类型 耕作制度 农作物 差异的原因 南方地区 水田 一年两熟、三熟 水稻、甘蔗、 油菜、 气候因素 北方地区 东北平原 旱地 一年一熟 春小麦、玉米、甜菜 华北平原 一年两熟两年三熟 冬小麦、花生、棉花 5.读课本P76图4-1-1中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认识我国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种植业: 地区 种植业类型 主要农作物 影响因素 西北地区 绿洲农业 小麦、棉花、瓜果 水源 青藏地区 河谷农业 青稞 热量 点拨释疑 同课本学们先来观察课本P76图4-1-1中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读ppt图片农作物与地区对应完成读图思考: 1.找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种植的主要农作物。 (点拨)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虽然都种植小麦,但东北平原种植春小麦,华北平原种植冬小麦。 快速阅读课本查找 1.东北平原主要种植春小麦、玉米、甜菜。华北平原主要种植冬小麦、棉花、花生。四川盆地主要种植水稻、棉花、甘蔗。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种植水稻、油菜、棉花。 学生完成填表内容。 通过我们身边生活实际和现有知识发现和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以致用 过渡语 刚才我们学习了我国种植业的分布情况,那么我国的畜牧业的分布情况又是怎样呢?我们来了解我国的畜牧业。 自主 学习 点拨 释疑 出示提纲; 6.阅读课本P77图4-1-2中国畜牧业的分布,说出我国的四大牧区及其优良畜种。 (点拨)400mm年等降水量线是我国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业的分界线。 四大牧区:新疆牧区、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著名畜种分别是: 新疆牧区:新疆细毛羊。 内蒙古牧区:三河马、三河牛。青海牧区:青海牦牛 西藏牧区:西藏牦牛 自主学习: 畜牧业分为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业两类。西部广大地区,草场辽阔,主要发展牧区畜牧业。这里有新疆、内蒙古、西藏、青海四大牧区。 畜牧业分为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业两类。西部广大地区,草场辽阔,主要发展牧区畜牧业。 在图上找出新疆牧区、内蒙古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和各自的优良牲畜。 通过学生看图、指图等操作过程让学生对我国畜牧业分布情况有所了解。有效地培养学生识图、用图、分析归纳能力。 自主 学习 7.阅读课本P76最后一段及P77图4-1-2,比较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业的差异: 分布地区 生产方式 生产对象 主要产品 牧区畜牧业 400mm年等降水量线以西 放牧 牛、马、 羊、骆驼 乳肉、皮毛制品 农耕区畜牧业 400mm年等降水量线以东 圈养 猪、牛、羊牲畜和鸡、鸭、鹅家禽 乳、肉、 蛋、奶等 点拨释疑 我国农业大家庭的另一个重要成员是畜牧业。牧区畜牧业牧民在草场上放牧牛、羊、马、骆驼等,并以此作为生活和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生产方式主要是放牧为我们提供乳肉、皮毛制品。 农耕区畜牧业,人们以作物的秸秆、粮食作为饲料,喂养猪、牛、羊等牲畜和鸡、鸭、鹅等家禽。生产方式主要是圈养,为城乡人民提供乳、肉、蛋、奶等产品。 完成表格内容。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从图中获得知识的能力 知识巩固 完成【达标训练】 【达标训练】 1.哪一种经济作物,是我国南方和北方都有较大面积种植的呢? ( ) A.甜菜 B.油菜 C.棉花 D.水稻 2.下列哪个地区,农作物仅能一年一熟呢? ( ) A.成都平原 B.华北平原 C.东北平原 D.珠江三角洲 3.我国有四大牧区,它们在自然条件方面的共同特征是 ( ) A.湿润、半湿润的平原,水源丰富 B.河湖众多 C.降水较少,有广阔的天然草场 D.地形陡峭,水土易流失 4.下列地区,耕地为旱地的是 ( ) A.江汉平原 B.成都平原 C.辽河平原 D.洞庭湖平原 5.我国四大牧区中以三河马、三河牛著称的牧区是 ( ) A.新疆牧区 B.内蒙古牧区 C.青海牧区 D.西藏牧区 6.下列各地中,年降水量少于400毫米的是 ( ) A.上海 B.北京 C.西宁 D.西安 7.秦岭-淮河以南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 A.玉米 B.小麦 C.大豆 D.水稻 10.读我国作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图例中A、B、C、D分别代表的经济作物是: 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 ⑵B类作物主要分布在_________平原;C类作物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平原和______盆地。 ⑶我国农作物的分布以________mm等降水量线为界分为东部和西部,东部以_____________一线为界分为南方和北方。南方的耕地类型以_________为主,北方以________为主;南方的粮食作物以_________为主,北方以_________为主。 ⑷造成我国南北方农业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条件的差异。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