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教材梳理课件-八下第14课时 理解权利义务课件(54张幻灯片)+知识导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1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教材梳理课件-八下第14课时 理解权利义务课件(54张幻灯片)+知识导图

资源简介

(共54张PPT)
第14课时
理解权利义务
教材梳理篇
目录
考点梳理
02
03
福建4年中考聚焦
01
知识网络
01
知识网络
知识网络
点击链接跳转
第三课
公民权利
02
考点1
公民的基本权利。(分析)
考点2
依法行使权利。(探究)高频考点1
考点1
公民的基本权利。(分析)
1.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
公民基
本权利
政治权利
和自由
人身
自由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政治自由
监督权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住宅不受侵犯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公民基
本权利
社会经济
与文化教
育权利
其他权利
财产权
受教育权
劳动权
文化权利
物质帮助权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①条件: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依法未被剥夺政治权利。
②重要性: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2.政治权利和自由
(2)政治自由
①内容: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②重要性: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3)监督权
①内容: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②重要性: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人身自由的含义、内容和重要性
①含义: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②内容: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③重要性: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3.人身自由
(2)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
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3)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原因:公民都有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都应
当享有受他人和社会尊重的权利。
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
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内容: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
肖像权、姓名权、
隐私权等。
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易错点】
(4)住宅不受侵犯:
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5)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
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
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
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
信秘密。
(1)
财产权: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的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
(2)劳动权: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这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4.社会经济权利
(3)物质帮助权: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
(1)受教育权
①含义: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②重要性: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③国家政策: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国家制定资助政策,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5.文化教育权利
(2)
文化权利: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我国公民享有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
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
6.公民享有的其他权利
考点2
依法行使权利。(探究)高频考点1
(1)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
(2)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3)
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1.公民应如何依法行使权利?
【联系点】(
八上第三课)
自由与规则不可分,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2.公民权利受到损害时应该怎么做?
(公民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的方式)
方式
依据
实施方法
具体方式
适用范围
协商(当事人之间自行解决纠纷的方式)
事实、道理、法律
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依据法律,直接对话,分清责任,达成协议,解决纠纷
____
一些常见的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等
方式
依据
实施方法
具体方式
适用范围
调解(通过调解组织解决纠纷的方式)
国家法律、法规、政策以及社会公德
对纠纷双方进行疏导、劝说,促使他们相互谅解,进行协商,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
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
广泛适用
方式
依据
实施方法
具体方式
适用范围
仲裁(通过仲裁机构解决纠纷的方式)
仲裁协议
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仲裁,并受仲裁裁判约束
_____
公民与其他个人或组织之间发生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争议
方式
依据
实施方法
具体方式
适用范围
诉讼(通过人民法院解决纠纷的方式)
法律法规
公民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维护自身权益
民事诉讼
人身关系或财产关系的争议
刑事自诉
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
行政诉讼
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侵犯了自己的权益
【典例2】【高频考点1】(2020·泉州质检·6
分)
阅读与感悟
案例:李某某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
隐瞒旅游行程,
多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出入公共场所,
致55
名密切接触者被隔离,
造成按照甲类传染病防控的新冠肺炎传播严重危险,
危害公共卫生安全,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2020
年3
月6
日,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检察院对李某某提起公诉。3
月16
日,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法院一审以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判处李某某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缓刑一年六个月。
运用正确行使权利有关知识,分析该案例对法不可违的启示。
【答案】①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界限,不滥用权利。②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③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民要依法行使权利。材料中李某某因其行为侵害了他人的、公共的利益而获刑,这说明了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学生可从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自由和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要以合法的、适当的方式行使权利等角度组织答案。
第四课
公民义务
02
考点1
公民的基本义务。(分析)
考点2
依法履行义务。(探究)
考点3
权利义务相统一。(论证)高频考点2
考点1
公民的基本义务。(分析)
遵守宪法法律;维护国家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劳动;受教育;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等。

1.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有哪些?
(1)
原因: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全国各族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集中体现,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是公民对国家和社会应尽的职责。
(2)
具体表现: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2.公民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原因、具体表现及做法。
(3)
做法:
①要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自觉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共同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②要自觉学习法律知识,了解法律程序规定,以法律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依法办事。
(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①原因: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②做法:每个公民都应当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和主权统一,维护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
3.维护国家利益
(2)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①维护国家安全包括维护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不受侵犯,国家秘密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等。②维护国家荣誉包括维护国家的尊严不受侵犯,国家的荣誉不受玷污。③维护国家利益包括维护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安全等各方面的利益。
(1)
原因:
①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神圣职责。
②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光荣义务。
4.依法服兵役
(2)
我国的兵役制度:
①我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兵役分为现役和预备役。
②现役军人必须遵守军队的条令和条例,忠于职守,随时为保卫祖国而战斗。预备役人员必须按照规定参加军事训练,随时准备参军参战,保卫祖国。
(1)
原因: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2)
不依法纳税的后果:任何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依法纳税
秒懂名句经典:“山河无恙,你我皆安!”
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考点2
依法履行义务。(探究)
(1)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
(2)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
1.为什么必须履行法定义务?
(1)
要求:
①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2)
后果: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①违反民事法律,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②违反行政法律,应当依法承担行政责任;③违反刑事法律,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2.履行法定义务的要求及违反后果?
考点3
权利义务相统一。(论证)
高频考点2
(1)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2)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
(3)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

1.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是怎样的?
【特别提醒】劳动和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1)
行使权利:公民权利的充分实现,可以激发公民的主人翁意识,调动其履行义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承担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2)
履行义务:公民自觉履行义务,促进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又为其权利的实现提供和创造更好的条件。
2.公民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有什么意义?
(1)
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
(2)
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
3.如何正确对待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典例1】【高频考点2】(2020·福州质检·6
分)
某门户网站在“网友最新留言”栏目下有这样一行提示(如图)。这表明在我国


留言须知: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A.
权利和义务没有根本区别
B.
公民行使权利有界限
C.
享受权利比履行义务更为重要
D.
公民可以只履行义务不享受权利
【答案】B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公民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某门户网站中的提示,表明公民在享有言论自由这一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相应的义务,要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B
正确;权利与义务有明确的界限,A
错误;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同等重要,C
错误;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D
错误。故答案选B。
03
福建4年中考聚焦
1
2
3
4
5
6
1.
【2018·福建·2
分】图中人物的行为侵犯了公民的(

A.
隐私权
B.
姓名权
C.
财产所有权
D.
智力成果权
D
2.
【2017·福建·2
分】小闽向环保部门反映学校周边的环境污染问题,他行使的权利是


A.
自主选择权
B.
知情权
C.
监督权
D.
受教育权
C
3.
【2018·福建·2
分】英雄先烈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颁布后,相关部门依法对侮辱、诽谤英烈名誉等各种行为进行了严肃处理。这说明(

A.
侮辱英烈行为都要承担刑事责任
B.
国家保护英雄烈士的人格尊严权不受侵犯
C.
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D.
完善立法就可以保护英雄烈士的合法权益
B
4.
【2017·福建·2
分】邻居冯某养的宠物狗常在夜间吠叫,扰得四邻不安。小闽与其交涉,冯某却理直气壮地说:“我有权养狗,狗叫是正常的。”小闽据理力争,理由是(

A.
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B.
公民行使权利不得损害他人合法权利
C.
公民享有广泛而真实的权利
D.
公民行使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利益
B
5.
【2017·福建·2
分】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行为属于履行这一义务的是


A.
买到变质食品,与商家交涉
B.
发现校园欺凌现象,向老师报告
C.
看到小区违规停车现象,向物业反映
D.
发现有人路遇军车拍照,上前劝阻
D
6.
【2019·福建模拟·4
分】判断说理请你判断下列做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在括号内打“×”,并说明理由。2019
年的征兵开始了,20
岁的王楠响应号召,积极踊跃地报名参军。(

理由:

保卫祖国是公民的神圣职责,依法服兵役是公民的基本义务,王楠响应号召,报名参军的行为是依法履行义务,
为国家尽自己的责任,维护国家和平稳定的体现。第14课时理解权利义务
民最基本、最重
)人身自由,人身目由不受使人再严不受的
民基本权
社会经齐与文化育权利:财产权、劳动权
育权
匠何权利材是有范围时
行使权有界很引
人的百由和叔利不能以损害国家利益
会利益和集体利益为代
依法行便权利
仲裁
权利
作用
义务
要:按照规庭的洁动
维户国家利溢
基本义务十依法服兵役
其他义务
法律要求做的须去做
依法履打义务
民事责任
反义务频旦贡行政责任
6点埴中考改治·课堂讲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