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国家财政》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课标要求内容目标:评议一个由政府财政承担的工程项目,说明政府的财政支出对大众生活、经济发展的影响。学习要求:了解财政收入的构成,说明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了解财政支出的种类;根据统计数据,描述财政收入与支出的状况。评析财政赤字现象;结合实例,评析财政支出对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重要影响。2.教学内容《国家财政》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一框的内容。它在本单元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框实际上讲述的是国家参与收入分配的问题。为了使政府能够顺利地履行各项服务职能,政府必须参与社会财富的分配。学习这一框的内容,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下一框内容。本框共设两目,分别是“财政及其作用”和“财政收入与支出”。包括财政的含义、参政的作用、财政收入的来源、财政支出的范围以及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等具体内容。二、【教学目标分析】(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财政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了解财政收入的形式和我国财政支出的具体用途;懂得如何确定财政收支的合理关系。(2)识记预算、决算、财政收支平衡和财政赤字的含义(3)领会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4)理解财政的巨大作用。(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2)通过分析当前的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培养学生分析解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分析财政收入与支出的具体数据、大型工程的投资等资料,归纳财政的作用。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教学,明确财政作为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参与经济生活、关心国家和社会发展,认同我国目前实行的财政政策,增强主人翁意识。三、【学情分析】?由于高中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因而理解这部分内容难免有些困难。这就需要教师要善于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引出知识,使学生对财政的作用有深刻的理解。?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选择多媒体教学,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启发、组织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财政收入的影响因素;财政的作用?教学难点:财政的作用;财政政策?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环节?“猜一猜”?(多媒体展示)“南深高铁”?相关材料。问:猜一猜高铁每公里造价多少?高铁南深共需要投资多少??多少年能收回成本?对容县人民的生活将产生什么影响?问:个人有没有能力建地铁??那么应该由谁来修建地铁??问:还有哪些设施是由国家提供的呢??学生回答:?每公里造价1亿元左右,共投资632亿元,十几年收回成本。方便人民生活,促进容县经济发展。所以个人没有能力修建,而应该由政府修建。?地铁、公路、石油联系生活,从身边的实例导入,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财政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拉近学生与政治课的距离,明白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过渡环节?国家的建设资金从哪里来?花到哪里去?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国家财政》。?这节课,我们分三个步骤来学习,分别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学生从脑海中先形成一个关于本节课知识的一个清晰的逻辑结构?通过三个问题建立起本节课的清晰的逻辑结构图,有助于学生厘清知识。自主学习“是什么”环节自主学习的任务:?1.财政的含义是什么??2.财政实现的途径是什么??3.财政收入的来源及其影响因素是什么??4.财政支出是什么??5.财政收支关系是什么???(一)展示2019年国家财政收入的柱状图引导学生分析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二)用“做蛋糕”和“切蛋糕”比喻生产与分配,引导学生思考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三)展示2019年国家财政支出的柱状图帮助学生理解财政支出的种类。(四)展示2019年度国家财政收支情况引导学生自学财政收支关系是什么。学生回答:?1.财政是国家的收入和支出?2.财政实现的途径是预算和决算。?3.财政收入的来源是税、利、债、其他。主要收入为税收;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4.财政支出有经济建设支出;科教文卫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5.财政收支关系有:财政收支平衡;财政盈余;财政赤字。?自主学习的环节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书本中寻找有效信息。?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柱状图,并能够准确表达图中所反映的经济信息。“为什么”环节教师提问:国家为什么要参与社会财富的分配??展示图片,国家为什么在财政上对贫困地区加强扶持??国家为什么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如基本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学生回答:国家要履行对内对外的各种职能,如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如“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等外交活动,而国家自己并没有生产,所以国家必须要参与社会财富的分配。?国家对贫困地区加强扶持是为了缩小贫困差距,实现社会公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为了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引导学生从比较分析中得出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模拟投资?情景设置:假设你是投资者,手头拥有2000万资金,你最愿意投资什么产业呢?为什么??问:现在国家出台了关于新能源汽车的相关财政政策,请问你会如何改变投资方向?学生讨论回答。如房地产赚钱快,利润高;新能源汽车产业前途光明。?在财政政策引导下,学生改变投资方向,资金从房地产行业转向新能源汽车行业,这说明财政具有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的作用。?在模拟活动中体验资源如何进行配置。?理解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市场做不好的财政来引导;市场不能做的财政来做。)“为什么”环节?2019年全国财政预算收入19万多亿,财政支出预算23万多亿,形成4万亿的财政赤字,为什么要有财政赤字呢??分析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关系,以及当出现供求不平衡时,财政政策应该如何来调整??思考,回答。适当的财政赤字意味着可以多投资,刺激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引导学生得出:当经济过热时要抑制需求,制定紧缩性财政政策;当经济不景气时要刺激需求,制定扩张性财政政策。总结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和社会发展,提高公共参与能力。探究活动?“怎么做”环节?2019年经济背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行各业均不同程度受到影响,小部分小微企业资金链断裂,面临破产风险;工人失业率增加,消费水平降低。?问:请你为国家该制定什么样的财政政策提出合理性的建议。学生讨论回答:应制定扩张性财政政策。?继续推进减税降费;?适度扩大支出规模;增加关键领域的支出,尤其是供给侧改革、民生保障的支出。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起来分析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加学生对国家政策的认同感,增强对党和国家的信心。七、【课堂小结】学生自主构建本节知识网络结构或思维导图八、【课堂练习】?做随堂练习,及时巩固本课知识。九、【板书设计】十、【教学反思】?本课的教学通过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了大量的教学资料,并通过合理设疑和引导,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参与课堂探究知识的热情。特别是对本课重点:财政作用的讲授,通过引用资料和问题导向,使得学生将抽象的财政的作用很好地理解掌握了。在整个教学环节中教师成为材料的提供者和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将课堂还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方式将学生积极性很好地调动了起来,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教师发挥了主导作用能够很好地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增强学生支持国家财政工作的意识。?在随堂练习中也证明,这节课的效果是好的。?不足之处是教师在某些方面没有给予学生探究以充足的时间和很好的指导,应当使学生的探究和教师的引导、点评和讲解很好地结合起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