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课件(41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课件(41张PPT)

资源简介

第20课 正面战场的抗战
抗战历史纪念册
第一章 鬼子来了
犹记得,1931年 九一八事变
东北三省沦亡,东北人民受尽日寇凌辱。
日本开始了局部侵华战争
不能忘,1937年 卢沟桥事变
北平、天津沦陷
七绝 卢沟桥
百年病体气悠悠
又遇独夫乱九州
安内为由兄害弟
引得鲜血灌卢沟
日本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
灭人性,1937年12月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陷落,日寇制造了灭绝人性的南京大屠杀。超过30万手无寸铁的中国军民被残忍杀害。
1931年九一八事变
1932年一二八事变
1937年八一三事变
1937年七七事变
1935年华北事变
1938年10月占领广州武汉
日军的侵华战争
全面抗战不到半年,日军不断扩大侵华战争,战火遍及近半个中国。华北大部、长江三角洲这些中国最精华的地区陷落,给中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抗战初期:
正面战场的抗战
第二章 奋起抗战
国民党正面战场抗战
共产党敌后战场抗战
正面战场指国民革命军与日军正面作战的战场,主要是阵地战和防御战。在这个战场上作战的中国军队主要是国民党的军队,因此一般也称其为国民党正面战场。
敌后战场指中国军队在敌人占领区后方开辟的战场,以游击战和运动战为主。在这个战场作战的中国军队主要是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因此也称共产党敌后战场。
互相配合
同仇敌忾
共赴国难
驱逐日寇
国民党正面战场
太原会战
淞沪会战
徐州会战
武汉会战
长沙会战
01
台儿庄战役
02
武汉会战(保卫大武汉)
03
第三次长沙会战
豫湘桂战役
04
01
台儿庄战役
一、台儿庄战役
追根究底
亲历战役
深远影响
自主学习
为什么会发生台儿庄战役?
台儿庄战役的经过
台儿庄战役的战果如何?
有何意义?
战果:消灭日军一万余人,成为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1937年“七七”事变,平津陷落
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
徐州
台儿庄
北京
上海
南京
1938年3月徐州会战
华北战场
华东战场
战前分析
背景
日军占领南京后,为了打通南北战场,沿津浦路从南北两个方向夹击徐州。同时,一部分日军从山东半岛登陆,沿胶济线西进,企图与津浦路南下的日军会师台儿庄,再合攻徐州。

想一想:日本进攻台儿庄的意图是什么?
战前分析
矶谷师团
板垣师团
时间:
统帅:
1938年
李宗仁
台儿庄战役
作战军队:
国民党军队
第六单元
经过
兵力
中方
日本
29万
5万
将领
李宗仁
板垣征四郎
矶谷廉介
台儿庄
徐 州
临 沂
滕 县
板垣师团
矶谷师团
1938年3月,北路日军孤军南下,向台儿庄发起攻击,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1938年春,日军从山东分两路南下,进攻徐州,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将日军一路阻止在山东临沂,另一路阻止在山东台儿庄。双方在台儿庄激战。而后日军被中国军队主力包围,腹背遭到打击,狼狈向北败退。中国军队共歼敌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台儿庄战役

3月24日,日军在飞机、大炮和坦克的配合下,开始向台儿庄大举进攻。坚守台儿庄北门的1营顽强抵抗,在城北与日军展开白刃战!打退日军的多次进攻。1营几乎全牺牲在台儿庄北门。
4月5日深夜,敢死队分组向敌人出袭,冲击敌人的阵地,当时的日军也是连续作战,已经精疲力尽,深夜都在熟睡。眼见敢死队冲来,日军一面仓皇迎战,一面后退。由此,经过数日血战为日军所占的台儿庄各街道在短短不到一小时内就被中国军队夺回了四分之三。
一寸山河一寸血
中国守军在日军猛烈的炮火中坚守不退
炮火闪烁的台儿庄战场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赴前线
参加台儿庄战役的中国军队通过浮桥
日军由台儿庄撤退
中国军队冲入台儿庄与日军巷战
血战台儿庄——图说历史
虽然敌人的武器装备比我们强,但是我军战士不怕牺牲,浴血杀敌,表现出中华儿女不畏强敌、英勇不屈的民族精神!
史料档案袋
根据材料分析,台儿庄战役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1938年春,台儿庄大战最激烈时,日军已占据台儿庄之大部,孙连仲的第二集团军3个师基本打光,他悲壮地说:“绝不后退,直到整个兵团打完止!” 随后,孙对师长池峰城下达反攻命令,并做出表示 “士兵打完了,你就自己填进去,你填过了,我就来填进去。”

“……城中残留官兵,均战至最后,以手榴弹自戕(qiāng),无一被俘投降。奉命之忠,死事之烈,克以保障徐淮,奠定抗战之基…” ——李宗仁
国民党官兵誓死抗战,奋勇杀敌
台儿庄战役打响后,中共则组织鲁南老百姓,冒着炮火,把大刀、弹药、粮食等送上前线,再将大批伤病员运往后方救治。……六里石村,百多户人家,只不过是京杭大运河畔的小村落,却是大战时的后勤基地之一……
史料档案袋
根据材料分析,台儿庄战役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中共有力配合
百姓大力支持
材料一:台儿庄捷报传出后,举国若狂。京沪沦陷后,笼罩全国的悲观空气一扫而空,抗战前途露出一线曙光。 ——《李宗仁回忆录》
材料二:日军第10师团、第5师团这两支号称精锐的部队在中国军队的包围攻击下仓皇退逃,连大批重型武器、军需物资和士兵尸体都不得不遗弃战场。
材料三:英国电讯说:“英国对于中国战局极为关注,最初中国军队获胜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在证明日军溃败确为事实。”
台儿庄战役在抗日战争中起了什么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台儿庄战役的意义:
(1) 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士气。
(2)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3)改变了国际上对中日战争前途的看法,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02
武汉会战(保卫大武汉)
材料一 武汉位于长江中游,是当时中国第二大城市,该市分成三部分:武昌、汉口及汉阳。武汉是平汉铁路和粤汉铁路的重要交通枢纽,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材料二 日本政府预期武汉陷落将令中国停止抵抗。于是,日本御前会议决定,迅速攻取武汉,迫使中国政府屈服,尽快结束战争.。
依据上述材料分析日本进攻武汉的原因
小小军事家
1、武汉地理位置相当重要
2、日本大本营认为“只要攻占汉口、广州,就能支配中国”,于是日本御前会议决定发动武汉会战,迅速攻占武汉,迫使中国政府屈服。
经过
为保卫大武汉,中国军队部署100多万人参战。日军在空军、海军的协助下猛烈进攻。
兵力
中方
日本
100万
40万
将领
蒋介石
冈村宁次
PK
经过
武汉会战
时间
地点
战役
结果
意义
1938年6月——10月
武汉及武汉外围地区
历时4个多月,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方针彻底破灭。
中国军队于1938年10月有序撤出武汉。
万家岭大捷等
七七事变后日本加紧侵略中国
1937年7月平津沦陷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
1937年11月上海沦陷
1938年12月广州、武汉沦陷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03
第三次长沙会战
第三次长沙会战
时间
背景
经过
意义
第三次长沙会战
时间
背景
经过
意义
1941年12月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前两次长沙会战,日军未占领长沙。
长沙城下,中国军队与日军鏖战肉搏,并打退来援敌人。在中国军队的搏杀下,歼灭大批日军,中国军队取得会战的胜利。
第三次长沙会战,是珍珠港事变以来,盟国在亚洲战区中唯一的胜利,是自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盟军的第一次重大军事胜利。
第三次长沙会战影响
第三次长沙会战,日军伤亡56000余人,中国军队伤亡28000余人,中国军队取得辉煌胜利!这是珍珠港事变以来,盟国在亚洲战区中唯一的胜利。-英国《泰晤士报》
此役结束后不久,美国即宣布将向中国贷款5亿美元,同盟国亦决定任命蒋中正为盟军“中印缅战区”最高统帅。随后,美英两国宣布废除对华不平等条约。在此之后的两年内,日军再没有向第九战区发动大规模进攻。
史料档案袋
04
豫湘桂战役
背景
抗日战争后期,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日本占领武汉后,开改变策略,对国民党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汪精卫集团投敌叛国,国民党顽固派加剧反共摩擦。
日军又集中兵力进攻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敌后抗日根据地,敌后战场开始发展为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场。
1944年初,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丢失了豫、湘、桂等省的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
材料1:8年抗战,国民党正面战场共举行过22次重大战役,歼灭日军100余万,国民党军队伤亡321万。中国军民以重大牺牲换来了国际尊重,美英等国先后放弃了在华特权,中国基本取得了国际关系中的平等地位,终止了晚清以来的屈辱状况。
材料2: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在正面战场上消极对敌,避战观战,运用一切方法限制八路军、新四军的发展,将大量军队用于对付中共军队,限制全国抗日民主力量。
小组讨论:评价正面战场的抗战
抗战初期,正面战场是战略防御阶段的主战场,广大官兵表现出勇敢顽强的精神。正面战场的抗战迟滞了日军进攻,消耗了日军部分有生力量,粉碎了日军迅速灭亡中国的战略企图。
但是,抗战后期,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致使中国大片领土沦于敌手。
小组讨论:评价正面战场的抗战
台儿庄战役1938.3
(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武汉会战1938.6
(日本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12
(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豫湘桂战役1944
(最大的一次败仗)
正面战场的抗战
防御阶段
相持阶段
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