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学案:5.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政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学案:5.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答案

资源简介

第五课第二框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必备知识:
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内在要求、措施及意义。
2.中国智慧的生动实践。
关键能力:
1.能够深刻理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求。
2.通过了解当今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特点,能够认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出的背景。
核心素养心素养
1.政治认同:结合我国外交活动和外交理念,理解我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和意义,增强政治认同。
2.科学精神:结合新时代中国外交实践,理解新型国际关系,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的全球治理观、携手共建“一带一路”的意义和价值,树立科学精神。
3.公共参与:正确认识人类命运共同体,增强世界意识。
础梳理
基础梳理
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
(1)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正加速推进,世界各国相互联系与依存程度也日益加深。
(2)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非常突出,人类面临着许多共同的挑战。
(3)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单独应对面临的各种挑战,应对这些挑战关系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各国休戚与共。
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要求----“五个坚持”
(1)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
(2)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
(3)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
(4)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
(5)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3.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我们要从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等五个方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政治
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安全
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经济
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文化
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生态
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4.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意义
(1)对中国
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不同时期重大外交思想和主张,反映了中外优秀文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适应了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
(2)对世界
指明了世界发展和人类未来的前进方向。
5.中国智慧的生动实践
(1)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世界的贡献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为全球生态和谐、国际和平事业、变革全球治理体系、构建全球公平正义的新秩序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2)中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实践
①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②支持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自由贸易区建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的新动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6.全面理解中国智慧的生动实践
(1)背景
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放的区城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
(2)目的
①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
②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发展。
(3)合作重点---“五通”
①政策沟通。加强政策沟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保障。
②设施联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城。
③贸易畅通。投资贸易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
④资金融通。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
⑤民心相通。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
(4)意义
①“一带一路”推动解决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等全球性问题,为引导经济全球化向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②“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项目将推动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发掘区域内市场的潜力,促进投资和消费,创造需求和就业,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让各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共享和谐安宁富裕的生活。
错提示易错提示
易错提示
1.中国主张构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只有国家间的共同利益。
答案:×
解析:国家利益决定国家关系,不同国家之间由于政治、安全、经济、文化、生态等各方面的差异而存在利益分歧是一种常态,但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契合了不同国家人民共同的利益诉求。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既有共同利益,也有利益冲突。
2.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所有国家都坚持的外交思想。
答案:×
解析:中国顺应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趋势,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上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但这一思想并不是所有国家都坚持的,一些国家的外交行为仍然追求单边绝对优势,无法考虑他国合理关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并不是所有国家都坚持的。
3.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求我们在考虑共同利益的同时关切自身利益。
答案:×
解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符合各国共同利益,但是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坚持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合理关切他国利益,努力寻求各国共同利益。
4.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需要中国主动承担大国责任,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
答案:×
解析:中国主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表明中国主动承担大国责任。中国是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支持世界多极化、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建设性力量但非主导力量。
深化探究深化探究
深化探究
1.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当地时间2019年11月12日至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一次会晤,并发表题为“携手努力共谱合作新篇章”的重要讲话。讲话强调金砖国家要展现应有责任担当,倡导并践行多边主义,营造和平稳定的安全环境;把握改革创新的时代机遇,深入推进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中国将坚持扩大对外开放,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努力推动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面对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家主席习近平从人类历史进程和国际格局演变的高度,精辟总结中国的成功经验,提出契合国际社会期待、符合各方共同利益的中国方案,为完善全球治理提供引领。
结合材料,运用“世界多极化”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能为完善全球治理提供引领的原因。
2.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一带一路”是古代优秀灿烂文化的互鉴交融互惠发展、现代意义上奉行双边多边外交、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共存发展的利益命运和责任共同体的体现。
目前,“一带一路”已经进入“走深走实”的新阶段。我国与168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200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与22个国家建立了电子商务合作机制,与14个国家签署了第三方市场的合作文件并且多次在重要的国际性会议上系统阐释“一带一路”中国主张,得到广泛的赞誉和认可。我国已经与200多个国家和地区、600多个主要港口建立了密切联系,海运互联互通指数、货物总吞吐量保持全球第一。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覆盖“一带一路”国家165家银行,已有50多个国家开通银联卡受理业务,大大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2017年中国赴参与国的留学人数为6.61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20多万学生在华学习,我国积极承诺并践行其他领域的技能型人才培训方案,做到互惠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知识,说明“一带一路”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发挥的作用。
随堂训练随堂训练
随堂训练
1.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目的就是动员更多资源,拉紧互联互通纽带,释放增长动力,实现市场对接,让更多国家和地区融入经济全球化,共同走出一条互利共赢的康庄大道。这说明各国共建“一带一路”有利于(
)
①共享发展机遇,实现合作共赢
②维护世界和平,减少战乱冲突
③消除利益分歧,促进世界和平
④拓展发展空间,推动经济发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当地时间2019年11月4日,美国正式通知联合国将自当天起正式启动退出《巴黎气候协定》的程序。与美国退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不仅签署了该协定,而且还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带头作用,在碳强度下降方面和森林蓄积量增加方面均提前超额完成了2020年目标。中美之间的行为对比说明了(
)
①国家性质决定了中美之间国家利益的对立
②中国守信重诺,彰显了大国使命担当
③中国以行动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日益提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当前,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着严峻的气候挑战,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不仅主动节能减排、降低碳排放,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还积极帮助其他国家加强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呼吁更多国家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这说明中国(
)
①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发展新动力
②主动扩大对外开放,打开国门搞建设
③推动绿色发展,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合作
④坚持同舟共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主场外交是指国以本国境内为外交舞台、利用主场优势开展的外交活动。上海举办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我国继博鳌亚洲论坛、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中非合作论坛之后四大主场外交活动的收官之作。这一系列主场外交活动的成功举办(
)
①传播了中国理念,弥合了参与国之间的重大利益分歧
②展示了中国实力,提升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
③发出了中国声音,宣示了我国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态度
④彰显了中国智慧,提供了解决世界和平与安全问题的中国方案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目前,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于习近平就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首次会见外国人土时提出,并于2017年2月被写入联合国决议。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正确理解是(
)
①没有利益的共同体就难以有命运的共同体
②强调的是合作而非斗争、融合而非分歧
③强调的是宽容而非狭隘、零和而非博弈
④没有命运的共同体就难以有利益的共同体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参考答案
答案
深化探究
1.答案:我国顺应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科学把握时代变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呼吁践行多边主义,致力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我国在坚定维护我国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同时,坚持扩大开放,积极参与并推进经济全球化,分享开放共赢合作机遇,用实际行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解析:本题设问要求回答中国能为完善全球治理提供引领的原因,可从中国对世界发展趋势和时代变化的正确把握、中国外交政策对世界的积极作用等方面说明。
2.答案:①“一带一路”的实施,始终坚持政治对话与协商,与相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合作文件,系统阐释中国主张,得到广泛认可,有利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②“一带一路”的实施,始终坚持合作共赢,与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强化经济联系,与沿线国家实现共建共贏共享,有利于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③“一带一路”的实施,始终坚持交流互鉴,密切开展文化教育交流,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促进文化繁荣,有利于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释与论证的能力。依据设问要求,找到材料中“一带一路”在具体领域中的作用,并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容相衔接,再逐层进行解释说明。材料信息——政治上对话协商、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教育上交流互鉴,都符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求。
随堂训练
1.答案:B
解析:通过共建“一带一路”让更多国家和地区融入经济全球化,能拓展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空间,为这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实现合作共赢,①④正确;②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③中“消除利益分歧”说法错误,不同国家之间必然存在国家利益的分歧。
2.答案:C
解析:中美之间国家利益的对立有国家性质的影响,但并不是决定原因,①错误;中国在应对气候危机问题上勇于担当,遵守国际协定,体现了②;气候危机关系到人类生存与发展,中国在其中发挥带头作用,用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③正确;材料对比了中美在应对气候变化上的不同表现,没有体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的提升,排除④。
3.答案:D
解析:材料显示中国主动承担节能减排责任,为建设清洁美丽世界做贡献,没有涉及打造合作新平台和发展开放型经济,①②均不符合题意;中国节能减排、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是坚持绿色发展的表现,帮助其他国家发展清洁能源,这是坚持同舟共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表现,③④正确。
4.答案:B
解析:我国举办了四大主场外交活动,这一系列主场外交活动的成功举办发出了中国声音,宣示了我国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态度,也展示了中国实力,提升了我国的国际话语权,②③正确。参与国之间存在着根本利益的差别,我国举办的主场外交活动只能寻求共同利益的最大化,无法弥合参与国的重大利益分歧,①夸大了中国主场外交活动的作用。四大主场外交活动主要解决的是发展问题,而非世界和平与安全问题,④表述不符合材料主旨。
5.答案:A
解析: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命运共同体是基于各国的共同利益而提出的,致力于维护各国的共同利益,主要强调的是合作而非斗争、融合而非分歧,故①②正确。零和是你输我赢或者你赢我输的思维,而非共赢思维,③表述错误。④颠倒了国家利益与国际关系的关系,排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