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内容目标提示与建议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理解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形态。以“哲学有什么用”为议题,探究哲学把握世界的独特方式。可寻找生活和学习中充满智慧、蕴含哲理的故事,感悟哲学的基本问题与生活息息相关。可分享各自搜集的资料,归纳哲学思维和日常思维的特点,领会哲学思维的重要意义。二、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反对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正确认识和处理哲学的基本问题,初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念。【公共参与】根据思维与存在的关系设计人生规划,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指导实践。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2.教学难点:理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形态。四、教学方法情景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等方法。五、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2020年是个充满爱意同时又富有挑战的年份,这一年发生了什么大事?生:新冠肺炎疫情。师:面对疫情大考,不同国家上交了不同的答卷,我们先来看看中国是如何做的?播放视频《中国速度》师:视频中我们看到短短十天火神山医院拔地而起,中国速度又一次向世人刷新了中国奇迹,这得益于党和政府对客观存在的新冠病毒疫情进行了科学的认识,并采取了正确的抗疫措施。现在让我们把眼光转向国际,看看多国专家是如何看待美国的。同样的疫情,不同的态度,产生了不同的结果,中美两国的抗疫行动其实就体现了对哲学问题的不同回答,那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我们应该如何来认识?现在就让我们踏上今天的哲学探究之路。(二)讲授新课展示核心素养目标师:今天的哲学探究,我们将从以下议题展开研究。首先来看第一个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在了解一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它是什么,同学们能告诉我答案吗?生回答。师:要注意,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识和物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不等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那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哪些内容呢?让我们再来看看火神山的建设。你赞同谁的观点?说明你的理由。生回答。师:大家有的认同小红观点,的确,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做出美味佳肴,我们得现有米下锅才行,也就是存在决定思维,我们将这种观点称之为唯物主义。认同小明观点的认为先有医院设计图,后有医院的修建,这是思维决定存在,我们将这种观点称之为唯心主义。其实,中国的抗疫行动不仅体现在硬件建设上,我们接着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第七版诊疗方案》师:连续更新七版诊疗方案,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生回答。师:新冠肺炎病毒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新病毒,科研和医护人员对新冠肺炎的治疗和防护一直都处在一种不断认识的的过程中,也正因为如此,相关部门才会在两个月的时间里连续更新了7版诊疗方案,遇到新问题,发现有认识不到位的地方,就及时作出调整,这是正视疾病的正确操作,所谓知己知彼,实事求是,才能最终打败病毒。现在来总结一下哲学的基本问题,何者为第一性问题是根本性的,而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也成为划分哲学两大阵营的依据。展示材料(多国专家是如何看待美国的)师:再读材料,结合中国抗疫实际,对比中美不同做法,谈谈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观点有何不同。小组讨论。生讨论并回答。师:材料中美国政府不顾事实,污蔑病毒来源于中国,这明显是从主观意识出发,是唯心主义的世界观。而中国根据客观的实际情况,研究病毒并加紧科学防控和精准施救,是从客观的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世界观。那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两者划分的标准又是什么?表格呈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比)唯物主义正确的反映了世界的本来面目,是正确的;而唯心主义歪曲了世界的本来面目,是错误的。新冠病毒来源不依赖于个别国家言论,而应该根据客观的实际情况来展开研究,所以两者的分歧在于物质和意识何者是本原。表格呈现(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师:通过表格可以看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既有合理性,又有局限性,而我们也将它们称之为旧唯物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承认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即物质是第一性的问题,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正是有了这样科学的世界观,在中国共产党人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才会取的战“疫”的阶段性胜利,而我们大家也才能有这个机会齐聚这里,一起探讨哲学问题。唯心主义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两种基本形态,它们的区别在于一个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实在,一个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主宰。而在回答哲学基本问题上,两者都认为意识决定物质,因而从本质上来讲是错误的。纵观哲学发展的历史,我们除了看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外,还可以看到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因而形成了哲学上的两个对子。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所以从哲学基本派别来看,只能是两大阵营,而不是四军对垒。师:通过前面两个议题的学习,我们明白了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有同学可能会问:“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哲学的基本问题?”现在请同学们结合以下三个问题来探讨。展示:1.结合你目前所在班级组合,说说你的选课志愿是如何产生的?2.为什么建医院要设计图纸?有时候在建造的过程中还要修改?3.疫情防控过程中,国家的诊疗方案为什么会经常调整?小组讨论刚来咱们班之前,我特意问了一下咱班的组合,那是什么促使你选择这样的组合?生讨论并回答。师:无论是选课志愿还是设计图纸,亦或是诊疗方案,它们都是根据客观的实际选择并加以实施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回答,即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是我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问题。另外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于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就像中美两国呈交的不同抗疫答卷一样。(三)课堂小结让学生自己谈本节课收获,展示知识框架(四)走进生活结合课本P9阅读与思考中的问题,联系自身实际,谈谈如何制定好学习计划来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政治学习。(五)情感升华我们深信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英明决策,全党动员,全民动员。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勤洗手,戴口罩,有效防控,科学救治。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党政军民齐心阻击疫情攻坚战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中国加油!中国必胜!(六)板书设计(七)教学反思这节课,我采用了议题式教学模式,并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课前精心设计并制作课件。首先我运用了《中国速度》,这一段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视频材料导入,由学生总结出“哲学的基本问题”,并设计出总议题:以“哲学如何为我用”来探究和感悟中国抗疫的具体行动。其次设计了三个子议题,用疫情统贯全课,贴近学生生活,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并且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再次能够使用小组合作探究模式,让学生设身处地的去思考,进入角色的去体会这一社会热点。但上完课后再回看视频,经过反思,我觉得自己还存在缺陷:1.课堂上的开放度还不够,教师的位置还是过高,笔墨过浓。2.问题的设置上,不能恰到好处的体现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3.因为课堂内容较多,学生能够开拓思维的地方,未能安排时间进一步深入探究。4.教学激情不足,教学节奏前松后紧,时间分配不十分合理。5.对疫情素材的挖掘不够深入,没有完全让学生吃透课本知识,联系生活实际。6.部分课堂语言表述不够简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