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人口警钟须长鸣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课题.人口警钟须长鸣

资源简介

课题 人口警钟须长鸣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时的教学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列举人口问题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理解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了解中国的老龄化趋势,知道我们应有的态度和行为
☆教材分析
“人口警钟须长鸣”——主要围绕我国的人口数量和人口质量而展开。课程标准要求:1.列举人口问题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理解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2.了解世界和中国的老龄化趋势,知道我们应有的态度和行为教材首先用直观的数据,呈现了我国当前的人口总数。然后,回顾了我国人口发展的历程,帮助学生认识我国人口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增长变化。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了我国人口的两个主要特点:人口数量大和人口素质低。最后,选择了人口因素中对社会发展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人口数量和人口文化素质,阐述了它们对自然、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本课时的内容在本单元中首先探讨了我国的人口问题,庞大的人口基数,过快的人口增长速度,不仅影响我国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产生巨大的冲击和沉重的压力,还引发了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这样,可以为后面分析我国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情绪比较高涨,合作参与意识比较强,通过课堂的辩论加深了对“人口”和“人手”关系的理解,认识到在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保护好资源和环境,减轻社会和经济带来的沉重的压力,必须要控制好人口,控制人口的意识大大加强。
☆ 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人口问题的基本特点及其人口问题带来的影响,如:人口数量大、人口素质不高;人口数量大、文化素质低对自然、社会和经济带来的沉重的压力。列举人口问题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理解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了解中国的老龄化趋势,知道我们应有的态度和行为。②过程与方法:在小组讨论和辩论赛的活动中,培养大胆展示自己,与人合作,自主学习的综合能力。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了解社会问题,关注社会问题,树立人口忧患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和人口老龄化趋势及其给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难点:理解实行“计划生育”的必要性,培养学生的人口忧患意识。
☆ 教学过程1、多媒体辅助教学。根据教学规律和青少年的年龄特点,适当设计研制教学所必须的图表,搜集教学图片及适量运用电化教学投影片等教学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提高教学质量。采用集体合作讨论法中的小组辩论与个人阐述相结合。2、论辩式教学。学生就争论性的问题进行分组辩论,提出正反两方面的不同意见、根据和理由,然后提出来进行集体讨论。集体讨论可以集思广益,沟通思想和感情,促使问题解决。3、在“以学生成长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集体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这一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将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把全班学生分成4—6人的若干个小组,每组设一个小组长,负责组织小组讨论,并组织进行小组成员的课堂表现评价,设立一记录员,整理小组成员的意见。然后进行全班集体讨论,老师负责整理、分析、评价。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提问】大家知道世界上的超级大国是哪个国家吗?在某个方面中国也是世界上的超级大国,大家知道是哪个方面吗?有谁知道中国目前有多少人口呢?【观赏】视频片段:《中国第十三亿个公民的诞生》。【叙述】北京的那个小男孩真是非常的幸运,是我国的第十三亿个公民。然而这个小男孩的哭声却给我国人口问题敲响了警钟!13亿人口的大国是怎样产生的呢? 美国 人口方面 13亿多人口 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引出本课的主题——人口警钟须长鸣。从“超级大国”引入“人口超级大国”,通俗易懂。再引出我国的人口总数,通过观看视频,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知识天地1、“人口数量大” 2、“人口素质不高” 3、“人口老龄化加剧” 【展示】《中国人口每增加两亿大约经历的时间》【叙述】请大家仔细分析以上图表,带着问题组,打开课本,进行合作讨论,共同探究。 【播放】小品《开汽车》【提问】这个小品,反映了驾驶员的什么问题?【展示】[数据资料一]和[数据资料二];即“四国每万人中大学生人数比较”和“我国各类残疾人统计数据”。 【展示】“预测我国65岁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的资料。【提问】以上资料又是反映了什么问题? 合作探究: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共同探究中国“人口数量大”的教学内容 素质低 “人口老龄化加剧”的问题 通过学生的合作,由各组代表进行分析,展示讨论的成果。教师进行点评、总结。 “人口数量大”和“人口素质不高”是我国人口问题的两大特点。 “人口老龄化加剧”是我国未来人口发展的又一个忧心的问题。那么,“人口老龄化”会带来什么影响呢?(社会保障问题,劳动力短缺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应对呢?(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二、你争我辨 【辩题】:观点一:人多,好办事观点二:人少,办事好【规则】1、 各小组选定其中一个观点,进行讨论,准备充足的论据,选一人为代表上台摆“擂”。2、 “擂主”摆明观点,台下成员攻擂。3、 “挑战者”自由发言,无须举手。4、 “擂主”在规定时间内无言以对,宣告挑战成功,诞生新擂主——攻擂成功的“挑战者” 略 设计思想:初中学生对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都已经开始有自己的观点与看法,而且,在课余时间里会因为某个问题而争论不休,通过不断的争论,树立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设计这一环节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同时有利于调节学习气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争辩,使学生明确一个结论:“人口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人口发展应以社会经济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水到渠成。 启示:人口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人口发展应以社会经济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三、你追我赶 【第一关】我国的第十二亿人口日是_______年2月15日,我国的第十三亿人口日是2005年____月____日;我国在30年时间里,少生了3亿人,这是_____________(基本国策)取得的成效。【第二关】我们分析人口增长速度往往会分析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和死亡率,请问:1、自然增长率、出生率和死亡率之间有什么关系? 2、这三者在目前的我国是怎样的情况? 【第三关】人口数量大和人口素质不高是我国人口问题的两大特点。试问:1、这两个方面对我国的自然、社会、和经济带来怎样的压力。2、我们可以采取怎样的对策? 1995年,1月6日,实行计划生育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我国目前进入了低生育水平国家,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对自然:带来资源的短缺和环境的恶化;对社会:导致就业难、交通拥挤等方面的社会问题;对经济:阻碍经济的发展实行计划生育 “你争我辨”环节已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很高,为了能使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设计了这个环节;同时,可以在这个环节中,对以下内容——“人口问题带来的压力及其对策”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使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我国的基本国策“计划生育”的意义重大。在问题的设计上,要注重“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特点,从易到难,“跳一跳,摘桃子”。
四、巩固提高 课堂小结在今天的课堂中,你的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在今天的课堂中,谁的表现最好? 这堂大家的表现都非常积极,今后,大家要继续发扬这种积极向上的求学态度,不管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要互相帮助。 前面的三个教学环节都在活动中进行,本课的重点与难点对学生的印象不够深刻。“课堂小结”的目的是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文总体结构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虽然新课改的要求是“互动”“合作”“探究”,但是,教学中也要注重知识的掌握与巩固。因此,要达到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锻炼学生能力,还增长了学生的见识的目的。
☆板书设计
人口警钟须长鸣一、我国的人口特点1、人口数量大2、人口素质不高3、人口老龄化加剧二、如何看待“人口”与“人手”
☆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学生课堂学习自我评价表学校: 班级: 学号: 姓名: 项目A级B级C级自我评价 认真上课认真听讲,作业认真,参与讨论态度认真上课能认真听讲,作业依时完成,有参与讨论上课无心听讲,经常欠交作业,极少参与讨论 积极积极举手发言,积极参与讨论与交流,大量阅读课外读物能举手发言,有参与讨论与交流,有阅读课外读物很少举手,极少参与讨论与交流,没有阅读课外读物 自信大胆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大胆尝试并表达自己的想法有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并作出尝试不敢提出和别人不同的问题,不敢尝试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善于与人合作善于与人合作,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能与人合作,能接受别人的意见。缺乏与人合作的精神,难以听进别人的意见 思维的条理性能有条理表达自己的意见,解决问题的过程清楚,做事有计划能表达自己的意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条理性差些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做事缺乏计划性,条理性,不能独立解决问题 思维的创造性具有创造性思维,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独立思考能用老师提供的方法解决问题,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创造性思考能力差,缺乏创造性,不能独立解决问题 我这样评价自己:
☆ 教学反思本“教学设计”遵循新课改要求的“互动”“探究”原则,以学生为本,重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因此,本“教学设计”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活跃,便是一堂成功的课,否则,在平时教学中,学生参与课堂的意识较差,养成了“听讲”的习惯,那这个教学设计将比较难以实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