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第一框 坚持新发展理念 教学设计-【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三课第一框 坚持新发展理念 教学设计-【新教材】高中政治统编版(2019)必修二

资源简介

第三课
我国的经济发展
第一框
坚持新发展理念
【教材分析】
本单元讲述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我国经济要发展与社会要进步必须回答、解决的最基本问题。具体讲述了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新思想、新理念和建设中有关收入分配公平、共同富裕、社会保障的基本问题。
第三课介绍了我国新时代的经济发展以及新时代如何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建设取得更伟大的新成就。本节课先从“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三个方面介绍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又突出介绍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建设好现代化经济体系。
【教学目标】




1.描述与分类:五大发展理念之间的关系。
2.解释与论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原因,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措施。
3.预测与选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措施,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4.辨析与评价:新发展理念解决的问题。




1.政治认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新发展理念。
2.科学精神: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原因、要求;理解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原因、内容,理解五大理念的关系。
3.公共参与:自觉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内涵;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要求。
教学难点:理解五大发展理念的关系;如何贯彻五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辉煌成就,这得益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明确回答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一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二、讲授新课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探究活动一:
材料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思考:1、发展的目的和归宿是什么?
2、党和国家怎样才能实现发展的目的和归宿?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小组合作讨论问题,自由发言。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发言,引导出教材知识点。
思考1:发展的目的和归宿是什么?
实现人民幸福
思考2:党和国家怎样才能实现发展的目的和归宿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贯彻新发展理念
探究活动一:追问
思考:
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2、为什么要坚持这一思想?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小组合作讨论问题,自由发言。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发言,引导出教材知识点。
思考1: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内容及具体内涵。
(1)内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把实现人民幸福作为发展的目的和归宿,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具体内涵:①发展为了人民,就是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发展依靠人民,就是要把人民作为发展的力量源泉,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③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思考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原因。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反映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确立了新发展理念必须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
二、贯彻新发展理念
探究活动一:追问
思考:
1、为什么要贯彻新发展理念?
2、新发展理念的内涵及要求是什么?
学生活动: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知识,小组合作讨论问题,代表发言。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发言,引导出教材知识点。
思考1:为什么要贯彻新发展理念
①时代要求: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新时代需要新发展理念。
②人民需要: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思考2:新发展理念的内涵及要求
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
侧重点
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原因
发展动力决定发展速度、效能、可持续性,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协调发展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发展平和和不平衡的统一
绿色发展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
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享发展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
具体要求
坚持创新发展,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坚持协调发展,要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坚持绿色发展,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坚持开放发展,要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坚持共享发展,要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使全体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主动思考:连一连
创新发展
 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协调发展
 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绿色发展
 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开放发展
 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共享发展
 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探究活动二:
材料
思考:新发展理念之间的关系。
学生活动:结合材料和教材知识,小组探究问题,代表发言。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发言,引导出教材知识点。
思考1:新发展理念之间的关系:
(1)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哪一个发展理念贯彻不到位,发展进程都会受到影响。
(2)我们一定要深化认识,从整体上、从内在联系中把握新发展理念,增强贯彻落实的全面性、系统性,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三、课堂小结
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这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要统一贯彻,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
四、课堂练习
1.2019年1月15~16日召开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加快推进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之所以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因为
①实现人民幸福是发展的目的和归宿
②必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③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内在要求
④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答案B
解析 ②是措施,不是原因。④不符合题意。
2.随着“健康中国”上升至国家战略,各行各业围绕大健康产业,开启了新一轮提速增量、跨界融合的发展。“健康中国”杭州峰会于2018年11月10日召开,该次会议促进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业态与医疗健康的深度融合发展。实施
(  )
①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需要 
②体现了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③需要加快大健康产业供给侧改革,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④有利于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高速增长
A.①②
一七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符合新发展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②当选;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①当选;③表述错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④中“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表述不准确,故选A。
3.伴随着我国政府制造强国战略“中国制造2025”的深入实施,“中国制造”大踏步迈向“中国智造”,中国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新四大发明”广受称赞。这表明我国(  )
A.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发展
B.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C.经济发展方式彻底转变
D.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
答案
A
解析 制造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国制造”大踏步迈向“中国智造”,表明我国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发展,A符合题意。“中国制造”大踏步迈向“中国智造”,并不能表明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彻底转变,B、C不符合题意。“中国制造”大踏步迈向“中国智造”,不能表明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D不符合题意。
4.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16
000千米的高速铁路,总里程将位居世界第一,基本覆盖5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中国高铁不仅遍布华夏大地,还走向了世界,俨然已经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金名片。高铁建设将会为我国带来的影响是(  )
①百姓享受出行便利 
②带动区域协调发展 
③调整国际经济秩序
 ④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高铁建设将会为我国带来的影响是百姓享受出行便利,带动区域协调发展,故①②符合题意;③说法不属于对我国的影响,且夸大了高铁建设的影响,故③排除;高铁建设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无关,故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
5.长江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河。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充分发挥长江经济带横跨东中西三大板块的区位优势,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导向,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推动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协调发展和沿江地区高质量发展。这就要求长江经济带发展应该(  )
①把绿色发展落到实处 
②把沿江大开发作为工作重点 
③把经济增长放在优先位置 
④把协调发展落到实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长江经济带发展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引领,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的表现,是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的表现,①正确;推动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协调发展和沿江地区高质量发展,需要贯彻落实协调发展理念,选④,排除③;材料主旨是强调在沿江开发中要坚持生态优先,②与材料表达的主旨意思不符。答案为B。
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发展理念是2019年两会中反复出现频次众多的明星词汇,如何将发展新理念贯通融会、践行落地、落到实处、看到实效,更是万众瞩目的热点焦点的使命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会议时明确指出了必须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指出了当前以及今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的发展方向和原则。坚定,即毫不懈怠持续前行。践行,即尽心竭力实践实行。坚定落实新发展理念,不断拓展中国社会发展新境界,是两会全体代表的共同心声和目标,更是全中国人民的美好愿望和期望。确立新发展理念,就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精神,深刻理解讲话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需要各个点之间贯通促进,贯彻统一,共同坚持,共同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谈谈新时代我国应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
答案 
①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②坚持协调发展,要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
③坚持绿色发展,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④坚持开放发展,要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⑤坚持共享发展,要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使全体人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解析 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谈谈新时代我国应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属于措施类主观题。要认真阅读材料,抓住材料一些关键词,可从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要求组织答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