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1张PPT)第22课时建设法治中国教材梳理篇目录考点梳理0203福建4年中考聚焦01知识网络01知识网络知识网络点击链接跳转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02考点1法治的内涵、价值和要求。(理解)高频考点1考点2法治道路的探索。(识记)考点3描绘法治蓝图。(理解)考点4政府的作用、宗旨。(理解)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02考点5法治政府的内涵、基本准则及建设的要求。(应用)高频考点2考点6厉行法治的基本任务、要求、做法和文化氛围。(应用)高频考点3考点7法治与德治。(理解)(应用)高频考点4考点1法治的内涵、价值和要求。(理解)高频考点11.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1)个人层面: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2)社会层面: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2.法治的价值(为什么要选择法治道路?)(3)国家层面:①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②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1)实行良法之治。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良法的作用)(2)实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3.法治的要求【典例1】【高频考点1】(2020·石狮质检·2分)小闽读报获悉,新冠疫情以来,我国各地政府迅速行动,开展相关医药用品价格监管工作,严肃查处借疫情防控之机囤积居奇、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物价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这充分体现了法治是()A.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B.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方式C.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D.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答案】B【点拨】从材料的关键语句“严肃查处……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可得出,材料主要体现的是法治对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因此选择B。考点2法治道路的探索。(识记)1.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1)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2)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3)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中国法治建设作出新的战略部署,绘就了中国法治新蓝图。2.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提出和完善过程是什么?考点3描绘法治蓝图。(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1)坚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2.如何建设法治中国?考点4政府的作用、宗旨。(理解)1.作用:(1)管理人们的社会生活;(2)为人们提供公共服务。2宗旨:为人民服务。考点5法治政府的内涵、基本准则及建设的要求。(应用)高频考点2★1.法治政府的内涵、基本准则是什么?(1)内涵:法治政府就是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2)基本准则:依法行政。(1)政府:①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②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2)公民: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2.如何建设法治政府?(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3.依法行政的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典例2】【高频考点2、3】(2020·安溪质检·2分)“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以下观点与这句古语表达意思相符的是()A.法治德治相得益彰B.制定法律是一件很简单的事C.政府必须依法行政D.严格执法要依靠公民的努力【答案】C【点拨】A项古语未体现,B项说法错误,D项过于片面,均排除;“难于法之必行”,强调的是政府必须依法行政,故选C。考点6厉行法治的基本任务、要求、做法和文化氛围。(应用)高频考点3★1.厉行法治的基本任务: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依法治国十六字方针)2.厉行法治的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1)公民: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2)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3)国家和社会: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3.怎样厉行法治?4.厉行法治的文化氛围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典例2】【高频考点2、3】(2020·安溪质检·2分)“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以下观点与这句古语表达意思相符的是()A.法治德治相得益彰B.制定法律是一件很简单的事C.政府必须依法行政D.严格执法要依靠公民的努力【答案】C【点拨】A项古语未体现,B项说法错误,D项过于片面,均排除;“难于法之必行”,强调的是政府必须依法行政,故选C。考点7法治与德治。(理解)高频考点4★法治与德治有什么关系?(1)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2)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3)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4)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典例3】【高频考点4】(2020·福州模拟·2分)“徒法不足以自行。如果德治不举,人心不稳,法治就会千疮百孔;而法治松弛,惩恶不力,德治也会破堤而溃。”这段话说明()A.法律和道德可以相互替代B.法律和道德实现的方式不同C.法治和德治相互促进D.德治是保障,法治是基础【答案】C【点拨】本题主要考查法治和德治的关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法治是德治的保障,德治是法治的基础,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C正确,D错误;德治与法治不能相互替代,A错误;B与题意不符;故选C。03福建4年中考聚焦123451.【2019·福建名校联合模拟·2分】2019年2月27日,国务院决定取消25项行政许可事项。这体现了国务院()A.依法行政B.严格执法C.科学立法D.公正司法A2.【2019·三明质检·2分】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下列属于厉行法治的表现有()①开展校园美德少年评选活动②按照交通标识通过道路斑马线③组织同学深入乡村宣传宪法④利用节假日到街头清除小广告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C3.【2020·龙岩质检·2分】2020年1月29日,南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某药房有限公司囤积口罩等疫情防控用品、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开具顶格罚300万元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这一事件说明()①公民行使权利是有范围的,不能滥用权利②法不可违,违法行为要承担罚款处罚责任③厉行法治,需政府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④对药店进行处罚有助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C4.【2020·安溪质检·2分】“完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健全审判责任追究标准,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推进审判公开。”这体现了厉行法治的基本任务是()A.科学立法B.公正司法C.严格执法D.全民守法B5.【2020·福建节选·4分】新中国历史上首个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同学们就民法典的有关规定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运用“法治与德治的关系”知识,说明用法律“收拾”缺德行为的意义。【点拨】本题考查用法律“收拾”缺德行为的意义,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读题,本题提供的答题范围是“运用‘法治与德治的关系’知识”,联系教材知识,运用“有利于”的句式,从规范人们的行为、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增进社会文明和谐的角度作答。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了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用法律惩治缺德行为能够规范人们的行为,有利于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增进社会文明和谐。第22课时建设法治中识价人为人们提供良好的主活扶选择法治道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N,是发展市场经济价值会实现强国富民时基本像,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個}走法治道路是突現中华民族伟大夏兴的炸然选择要实行良法党计五大把依治国确足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描给法治蓝图血推进依法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俐国总目标□系,建设社会主义法国家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建设法治中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依法治国有机统建设法治管理人们的社会主活冒为人民服务法治政府内港核:规范政府的行政权依法行政,全血推讲政务公开凝聚方范行政权力的滥用共公民积极与,献献策,主动监智基本任务推进科学立法、严移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体社会成员欢在宪法法律公民围内行便权利,履行义务及其工作人员文化图在全社会树立起守法光、违法可耻的耘文化导问法冶与德冷旳关系}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为道德共同发挥作用点填中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22 课时 建设法治中国.pdf 第22 课时 建设法治中国.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