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课件-九年级上册第23 课时 守望精神家园 (4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1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课件-九年级上册第23 课时 守望精神家园 (48张ppt)

资源简介

(共48张PPT)
第23
课时
守望精神家园
教材梳理篇
目录
考点梳理
02
03
福建4年中考聚焦
01
知识网络
01
知识网络
知识网络
点击链接跳转
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
02
考点1
中华文化的特点、内容、价值。(理解)
考点2
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理解)
考点3
坚定文化自信。(探究)
高频考点1
考点4
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价值。(理解)
考点5
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应用)
第五课
守望精神家园
02
考点6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价值。(理解)
考点7
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与要求。(综合)高频考点2
考点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价值。(理解)高频考点3
考点9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论证)
高频考点4
考点1
中华文化的特点、内容、价值。(理解)

1.中华文化的特点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等。
2.中华文化的内容
(1)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
(2)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3)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4)增添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3.中华文化的价值
考点2
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理解)

中华文化为什么能够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
考点3
坚定文化自信。(探究)
高频考点1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1.什么是文化自信?
(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2)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3)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为什么要坚定文化自信?
(1)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2)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3)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4)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3.怎样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典例1】【高频考点1】(2020·龙岩质检·2
分)120
年前,
“一片甲骨惊天下”,沉睡多年的甲骨文开始走进人们视野。120
年后的今天,甲骨文越来越“时髦”。“开心、吃货、发红包”,一组会动的甲骨文表情包在微信上走红,让刻在甲骨上的文字“活”了起来。这启示我们



要促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只有创新传播方式,才能继承传统的优秀文化

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推动优秀文化的继承和传播

要增强文化自信,在交流互鉴中丰富革命文化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点拨】此题考查学生从文字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材料反映了甲骨文与时俱进地在微信上走红,这体现了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也体现了现代科技手段推动优秀文化的继承和传播,所以①③是正确的;②说法错误,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选C。
考点4
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价值。(理解)

1.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
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1)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
(2)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
(3)有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
(4)有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
(5)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
(6)有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等等。

2.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
(1)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
(2)中华传统美德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
力量。
(3)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
考点5
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应用)
怎样践行中华传统美德?
(1)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
(2)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
考点6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价值。(理解)

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的本质: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2.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
3.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人民身上的体现:
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
(1)
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2)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
(3)伟大民族精神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
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4.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是什么?(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伟大民族精神?)
考点7
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与要求。(综合)
高频考点2
1.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表现
(1)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
舍生忘死、前仆后继。
(2)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
(3)在日常学习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
2.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要求
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生。
【典例2】【高频考点2、3】(2019·
泉州质检·2
分)
FAST
之父——南仁东,带领团队耗时22
年,用毕生精力筑就“中国天眼”,成就了中国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项目。他践行了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敬业乐群的奉献精神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①错误;南仁东带领团队耗时22
年,用毕生精力铸就“中国天眼”,践行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敬业乐群的奉献精神,②④正确;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③错误。故选D。
考点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价值。(理解)高频考点3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1)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2)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3)公民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是什么?(为什么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
导向,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典例2】【高频考点2、3】(2019·
泉州质检·2
分)
FAST
之父——南仁东,带领团队耗时22
年,用毕生精力筑就“中国天眼”,成就了中国在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项目。他践行了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敬业乐群的奉献精神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点拨】本题主要考查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①错误;南仁东带领团队耗时22
年,用毕生精力铸就“中国天眼”,践行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敬业乐群的奉献精神,②④正确;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③错误。故选D。
考点9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论证)高频考点4
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
(2)应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
【典例3】【高频考点4】(2019·福州质检·6
分)
材料一
福建由于多山多丘陵,1949
年前的铁路交通一片空白,百姓出行困难重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速铁路系统技术创新性的发展及成熟,福建铁路建设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和领导下突破重重技术难关,驶入快车道,率先在全国实现“市市通高铁”。高速铁路的发展不仅便捷了百姓出行,也带动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材料二
我国目前在21
个省、市、自治区的35
个少数民族地区,还有81
列扶贫“公益慢火车”运行。“公益慢火车”平均每千米7
分6
厘钱,即使亏本运营也从不停开。它承载着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百姓脱贫路上的保证。
材料三
上述三则材料共同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什么价值目标?
我们要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公益慢火车”照顾的是“少数人”的利益,而正是这种照顾,才让“少数人”有了更多的机会走向“多数人”,和“多数人”一样追梦,一样前行。
【答案】①
富强、和谐。②
我们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
【点拨】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一小问,三则材料共同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富强、和谐两个价值目标,材料没有体现民主与文明;第二小问属于开放性试题,建议依据教材知识回答,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
03
福建4年中考聚焦
1
2
3
4
5
6
1.【2020·福建·2
分】【政治认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良渚古城遗址,代表了中国在5000
多年前伟大史前稻作文明的成就,是杰出的城市文明代表。这反映了


A.中华文明,最为优越
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C.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D.中华文明,兼收并蓄
【点拨】题文材料表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良渚古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有利于我们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B
正确,符合题意;A
说法错误;C、D
观点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故选B。
【答案】B
2.【2019·福建·2
分】下列古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对应正确的有



敬人者,人恒敬之——敬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友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富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D
2017
年《开学第一课》以“中华骄傲”为主题,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陶冶和教育。回答3-4
题。
3.【2018·福建·2
分】节目分“字以溯源”“武以振魂”
“棋以明智”“文以载道”“丝绸新路”五节课,采用不同的形式,穿越5
000
年时光,走进中华文明的古老源头。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特点是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

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D
4.【2018·福建·2
分】《开学第一课》将关注的目光对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旨在



增强文化自信

恢复传统文化

抵制外来文化

发展中华文化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B
5.【2018·
福建·2
分】2018
年3
月1
日,
感动中国2017
年度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播出,半个多世纪坚守祖国雪域边陲的西藏玉麦人、用生命叩开地球之门的海归教授黄大年等人获此殊荣。学习感动中国人物的先进事迹有利于



弘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杜绝社会不良风气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直接推动经济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B
6.【2020·福建·14
分】【立德树人,践行中国精神】2020
年,一场气壮山河的抗“疫”战争,让世界见证了“中国精神”的澎湃力量。
材料一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直接关系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要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各地依法落细、落小、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确保应收尽收、不漏一人。
(1)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确保“应收尽收、不漏一人”。(6
分)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防止疫情扩散,
维护人民生命安全。
材料二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在这场不见硝烟的战“疫”中,从耄耋院士到“90
后”“00
后”,从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到人民警察、社区工作者、快递小哥,还有以身试验疫苗的“108
好汉”、福建省援鄂医疗队……他们勇敢逆行、舍生忘死、任劳任怨,用大爱仁心守护生命,共同为祖国和人民织就了一件防护严密的铠甲,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践行者,挺起了中国脊梁。
(2)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结合材料二,说明英雄们是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挺起中国脊梁的。(6
分)
在国家危难关头,英雄们挺身而出、舍生忘死、众志成城;在他人生命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他们勇敢逆行、无私奉献、守护生命;在抗“疫”的日日夜夜,他们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计代价。英雄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挺起中国脊梁。
示例1:收集抗“疫”英雄事迹并向同学宣讲英雄故事。
示例2:践行英雄精神,参与志愿服务,到公共场所纠正不文明行为。
(3)岁月静好,只因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你将以怎样的实际行动感恩为我们负重前行的英雄?(写出一个行动,2
分)第23课时守望精神家
知识网络
持点一源远流长、博大精紧
中华文化的特点

内容
精神追
文化根
中华文化新火相传、历久时原因创造力和容力
化自信计悭坚定文化信时重要性

悭坚定文化自信的做去
文化血吊
精髓、民族智慧
万年长油
华传美情的内十价值精神力量]
责无旁贷
身体力行
精神
爱国主义为核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目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中华民精神的内、价值
精神支柱、精神纽扭蒂、精神动
国家、民族
民族精神
传水么扬中华民族精神
表现及要求
日常学习工作
要日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i
凝聚
值追枣
社会层由:由、平等、公正、法台
民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社会主义孩价值
集中体现」
值追、价值导向、价值引领
联系日席生沌,做到落想、落小、落实」
认真做事、踏实做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