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六课实现人生的价值第二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教案1.教学目标(1)理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含义、关系。(2)理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基本特征。(3)理解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2.核心素养【政治认同】认同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科学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1.教学重点:理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含义、关系、基本特征。2.教学难点:理解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一)引入新课同学们,最近一个热词冲上热搜——“地摊经济”,让我们通过一个视频了解一下。(播放视频)面对如此大火的地摊经济新形势,我们国家应该如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来发挥它的经济活力呢?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3分钟看教材)(二)讲授新课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板书)议题一.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板书)阅读与思考李克强说,国家是人民组成的,人民好了,国家才能好。靠每个人的奋斗,大家都好了,国家就更好!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为什么我们明确鼓励发展低碳经济?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在疫情之下,鼓励发展地摊经济是国家做出的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价值选择。教师: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含义是什么?学生: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称为价值判断。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教师:图片看法是价值判断吗?学生:不是,事实判断。(例题判断)教师: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如何产生的?学生:各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社会存在在不同人的头脑中的反映,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教师:社会实践变化,价值判断价值选择变化说明了什么特征?学生:社会历史性议题二:价值判断价值选择的特征和标准阅读与思考(1)改革开放初期,大批知青返城,城市没有那么多就业岗位,无法满足一下子涌现出来的大量劳动力,政府允许知青们摆摊以养家糊口。(2)过去20年,国家开始创办文明城市,政府一味追求“环境整洁”,于是城管对马路摆摊暴力执法、取缔打击,甚至发生恶性冲突。(3)受疫情影响,2020年6月1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山东烟台考察时表示,地摊经济、小店经济是就业岗位的重要来源,是人间的烟火,和“高大上”一样,是中国的生机甲:只要是靠自己双手劳动的来的都不能算是丢脸,抹不开面子,怕遇见熟人。什么事情都是从小做起,用心做就能做好,有的大企业家原来也摆过地摊,能算是丢脸吗......乙:不会啊,我好多同事都去摆地摊,现在在我们这都成了一种风尚。白天是白领,晚上是地摊妹,既能赚钱又能增加社会经验。思考:1、材料分别体现了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什么特征?我们应该如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小组讨论)教师:为什么国家政策发生改变?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我们党在不同历史阶段政策调整,是因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教师:如何理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学生:随着时间的推移、空间的变化和条件的改变,一定事物的价值以及人们关于它的价值观念也会发生变化。因此,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这就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教师:把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的意义是什么?学生:把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观念,防止简单化和片面化倾向;有助于我们的价值观念与时俱进,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二.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板书)阅读与思考唐代诗人李约在《观祈雨》中写道:“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在这首诗中,为什么农民和地主会有不同的价值选择?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在这首诗中,农民和地主有不同的价值选择,是因为农民和地主是两个不同的阶级。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教师:如何理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阶级性特征?学生: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面对同一事物或行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大会作出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教师:如何理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主体差异性特征?学生:①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能作出不同的价值评价。教师:面对同一问题,人们的不同表现体现出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差异,产生不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冲突。这就要求我们明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分辨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衡量标准是什么?学生:①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客观标准)②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最高标准)教师:如何理解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学生: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我们想事情、做工作,想得对不对、做得好不好,要有一个根本的衡量尺度,这就是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阅读与思考现在很多城市都开始叫停地摊经济,给原本火热的地摊经济浇了一盆"冷水"。其实摆地摊也是需要动脑筋的。需要考虑客流量大的地方,但是也并不是所有客流量大的地方都可以摆摊。有些地方虽然客流量比较大,但是在这种地方摆摊会影响到正常的交通,甚至是非法占道。而这种地摊是被叫停最多的,不过这样的叫停我们还是可以理解的。另一方面,很多地摊都给道路环境卫生造成了非常坏的影响。很多小吃摊会产生很多的垃圾,但是他们又不去打扫,离开以后留下满地的垃圾,给环卫工人增加了很多的工作量,而且还给城市增添了很多污染,影响了城市的风貌。国家鼓励低碳经济,本来是一件好事,想让人们赚钱,但现在却成了很多城市的一块心病。当然,这种结果和地摊摊主是分不开的。6月,大连一处夜市开摊以后,出现了严重的交通堵塞现象,第二天,街道上充满了垃圾,这一切都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城市的正常发展,叫停也理所应当。地摊经营者应如何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集体、社会利益的关系?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启示我们,当个人利益同国家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牺牲个人利益,维护国家利益。教师:如何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集体、社会利益的关系?学生: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总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的。我们的各项工作应当正确反映并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但是,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要把个人、集体、社会利益三者的统一作为选择的标准。当个人利益同人民群众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三、课堂小结1、价值判断价值选择的特征2、价值判断价值选择的标准四、练习1、1.2020年2月24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为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和生态安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从哲学上说,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这一决定(B)①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立场上,积极回应社会民众的关切②依据当前防疫工作的需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直接现实力量③发挥上层建筑的决定性作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④正确地反映社会存在,引导人们做出正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2018?江苏高考)著名作家萧伯纳说:“许多伟大的真理开始的时候都被认为是亵渎行为。”由此可见(B)A.真理都是具体的B.价值判断具有社会历史性C.真理是有条件的D.价值判断必须遵循客观规律3.(2018?全国卷I)在高铁时代,我国仍不惜亏损运营81对“慢火车”,2016年运送旅客约3000万人次。运营近半个世纪的5633、5634次列车仍然运行在大凉山,送大山里的孩子去上学,为当地乡亲出行提供便利。这种做法反映的价值观道理有(C)①价值观的差异导致人们的利益的差异②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③正确的价值选择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前提④价值判断的正确性依赖于价值选择的合理性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非选择题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我国面临人口老龄化的巨大挑战,新的退休年龄政策相应出台。原有退休年龄标准是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均寿命较短的国情下制定的,延长退休年龄必将对相关利益主体产生不同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在劳动者内部,支持与反对延迟退休年龄的争论非常激烈。有关专家建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不同行业岗位应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推行渐进式延迟退休。结合材料,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有关知识,简要分析我国新的退休年龄政策出台引发的争论。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争论是对我国经济、人口等国情实际的反映;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社会地位、立场需要不同的利益群体对退休年龄政策持不同意见,引发争论;③要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新的退休年龄政策是遵循我国经济发展规律、人口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选择;④坚持正确的价值标准,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延长退休年龄应考虑不同地区、人群和行业岗位等具体情况,有区别、循序渐进地推行。五、情感升华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董卿说,生而为众生;臧克家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老子说,生而为人,你且修身,你且渡人,你且如水,居恶渊而为善,无尤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