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程基本信息课例编号20学科小学科学年级三年级学期第一学期课题测量气温教科书书名:《科学》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19年7月学生信息姓名学校班级学号课后练习1.制作雨量器时应该选择透明__________A敞口杯B直桶杯C锥形瓶2.下面对雨量器的使用描述正确的是()A雨量器可以随意放置在室外B雨下得大时,需要用直径大的雨量器C拿起雨量器时要小心,以防雨水洒出3.下面对降雨量等级叙述正确的是()A一场雨,雨点密集,地上积水深,因此是大雨B判断降雨量等级需要看24小时内的总降雨量C下雨了,地面却没有多少积水,因此是小雨。4.制作雨量器时,找不到瓶底直筒瓶,可以怎么做?课程基本信息课例编号20学科小学科学年级三年级学期第一学期课题测量降水量教科书书名:《科学》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19年7月教学人员姓名单位授课教师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教学目标1.知道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气象学家通过测量降雨的深度来判断雨的大小2.通过制作简易雨量器,认识其基本结构,基于结构体会其设计与使用时的注意事项。3.知道现在常用的降雨的测量工具,保持对天气现象观测的浓厚兴趣,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教学重点:知道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教学难点:制作简易的雨量器,运用简易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完成“天气日历”的记录。教学过程时间教学环节主要师生活动一、聚焦1.提问:这是什么天气?2.讲解:降雨量是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未经蒸发、渗透、流失而在地面上积聚的水层深度。一般以毫米为单位。气象学家通过测量降雨的深度来判断雨的大小。3.谈话:用什么工具收集雨水、测量深度?二、探索(一)制作简易雨量器1.讲解:所需材料及制作步骤2.提问:如果要将矿泉水瓶作为收集工具,你需要做哪些改进?3.播放视频:制作简易雨量器4.谈话:怎样测量、记录降雨量?(二)模拟测量降雨量1.讲解:找一块平整且上面无遮挡物的地面,将雨量器垫高(70cm,防止雨水从其他表面溅入)水平放置,固定好。根据乌云分布的多少,不同地方的降雨量应有所不同。(拿起雨量器,注意不要使雨量器内的雨水溢出。)把雨量器平放在桌面上,待液面平稳时读数。读数时,视线与液面持平,加单位(毫米)。测量三次,尽量模拟不同大小的降雨。依次记录数据。2.播放视频:模拟降雨,练习使用雨量器(三)用自制雨量器测降雨量1.谈话:请你用自制的雨量器,真实的测量下雨天的降雨量,并根据标准判断降雨量等级。三、研讨1.播放视频:一毫米降雨有多少?2.谈话:降水的形式有很多,如何测量它们的降水量?3.谈话:比较自制雨量器和标准雨量器四、拓展1.谈话:请你使用自制雨量器,连续测量十天的降雨量并记录。参照“降雨量等级标准”,填写降雨等级。2.讲解:根据连续十天的降雨量数据制作降雨量柱状图。活动手册中提供了这样一张绘制柱状图的辅助表格。横坐标代表日期,每一个小格子可以代表一天。纵坐标代表降雨量,每个小格为10毫米。请你在有降水的那天相应的位置涂上颜色,绘制成柱状图。例如这样。3.谈话:坚持每天记录降雨量,完善天气日历课程基本信息课例编号20学科小学科学年级三年级学期第一学期课题测量降水量教科书书名:《科学》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19年7月学生信息姓名学校班级学号学习目标1.知道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气象学家通过测量降雨的深度来判断雨的大小2.通过制作简易雨量器,认识其基本结构,基于结构体会其设计与使用时的注意事项。课前学习任务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制作简易雨量器1.选一个直筒透明杯。2.制作刻度条。从底部开始用直尺画刻度线,量程为0毫米至40毫米。3.用双面胶将刻度条贴在杯子外壁(从底部贴起)。4.刻度条外贴上透明胶带,用来防水。【学习任务二】模拟测量降雨量1.找一块平整且上面无遮挡物的地面,将雨量器垫高(70cm,防止雨水从其他表面溅入)水平放置,固定好。2.根据乌云分布的多少,不同地方的降雨量应有所不同。(拿起雨量器,注意不要使雨量器内的雨水溢出。)3.把雨量器平放在桌面上,待液面平稳时读数。读数时,视线与液面持平,加单位(毫米)。4.测量三次,尽量模拟不同大小的降雨。依次记录数据。【学习任务三】推荐的学习资源1.《科学启蒙》(地球科学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106三年级【教科版(2017秋)】测量降水量-1教学设计.docx 1106三年级【教科版(2017秋)】测量降水量-3学习任务单.docx 1106三年级【教科版(2017秋)】测量降水量-4练习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