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4哲学与文化4.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4哲学与文化4.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案

资源简介

第4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第二框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教案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真理的特点,理解真理的特点。结合具体事例分析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能够运用“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分析具体事例。
能力目标:结合真理的概念,增强正确认识事物的能力。通过“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学习形成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树立在实践中不断认识、丰富和发展真理的思想。
【重点难点】
重点: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难点: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教学过程】
导入:
罗素曾经说过:我宁愿世界毁灭,也不愿自己或别人相信一个谎言,真理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疫情仍在困扰人类的今天,我们通过万物互联的网络,埋头划过手机屏幕,海量的信息涌来,有一些不可避免的是不真实的,我们将怎样辨别,信息的真假?
总议题:如何追寻疫情中的真理?
这节课,就让我们通过“疫情启示录”学习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师: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病毒来势汹汹,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迅速蔓延至全球,对各个国家都造成了无法估量的损失。新冠病毒的传染性非常强,而且它十分狡猾,善于隐匿,出现了许多无症状感染者,增大了疫情防控的难度。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新冠病毒是怎么出现的呢?
议题1:新冠病毒从何而来?(提问交流)
关于新冠病毒的来源,今年年初有几种不同的说法:武汉病毒研究所制造、美国制造的基因武器。病毒是人造的吗?他们为什么会这么想?你怎么看?
视频:关于新冠病毒的来源,世卫组织是怎么说的?
世卫组织对新冠病毒来源的认识是真理吗?什么是真理呢?
当一个主观认识同客观对象相符合时,这个认识就是真理;当一个认识与客观对象不符时,这个认识就是谬误。世卫组织基于科学的医学研究得出了病毒来源于自然的认识,与实际相符合,因此是真理。而那些认为病毒来自武汉、来自美国的谣言与客观实际相违背,是毫无根据的,因此是谬误。
→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的唯一性: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只能有一个真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一直牵动着大家的心,在这期间我们也一直在主动或是被动地获取了非常多疫情相关的新闻、信息,相信大家也听过不少钟南山院士、张文宏医生的见解,在大众人民的眼里他们就是新冠疫情医学界的权威,权威人物说的话是否一定就是真理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议题二
议题二:如何解读权威发布的信息?
钟南山院士在10月13日参与了一个会议,提出发现复方板蓝根颗粒对新冠病毒有体外抑制作用,当时下面这个被剪辑的视频传遍全网。(视频)
一个网友的妈妈也看到了网络上的这个钟南山视频和大家的舆论,于是发生了这个故事:
思考:你认为把多数人或者权威的意见作为判断真假的依据,这样对吗?如何与我妈不伤感情地辩论?
→真理是客观的(特点1),它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并不是权威人物说的就一定是真理,因为权威人物的话也有被剪辑、曲解的时候,权威人物也有认识错误的时候。我们学过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因为实践是客观的,所以真理的检验标准也是客观的。钟南山是在展开了体外科学试验的基础上得出板蓝根颗粒对新冠病毒有体外抑制作用这一认识,体外科学实验就是一个客观的实践。
思考:钟南山说“复方板蓝根颗粒对新冠病毒有效”,错了吗?
材料:钟南山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我在几天前粤港澳大湾区三地合作协议(论坛)中曾讲过一句话,复方板蓝根,而非板蓝根在实验室有抗新冠病毒作用,这离体内有效还很远,白云山药厂作为“内行人”应很了解,但其中有人断章取义,将我这句话扩大甚至说是板蓝根,这是一种歪曲,有关部门已出来澄清。”
接下来看一个视频,思考一个问题:复方板蓝根对新冠病毒有效的前提是什么?在什么情况下有效?说明了什么?
→真理是有条件的(特点2),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超出这个范围就会变成谬误。例:三角形内角和一定是180度吗?在凸面上超过180度,在凹面上小于180度。
思考:在2003年抗疫非典的实践中,我国获得了非常多抗击病毒的经验,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治疗非典病毒的治疗方案。新冠病毒与非典病毒同样为传染性病毒,是否能直照搬抗击非典的经验来抗击新冠病毒?为什么?
——因为病毒性质不同、时代不同,信息传播、科学技术等都发生了变化
(大数据、网络、治疗技术、科研技术)
→真理是具体的(特点3),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果我们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只是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就会转化成谬误。
说起李文亮医生,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他被大家誉为疫情的吹哨人,抗疫英雄,但在最初的时候,他却没有得到过任何的褒奖,反而要接受批评和职责。
议题三:后真相时代,舆情为什么会反转?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整件事情的经过。
思考:李文亮医生从最开始因被认定传播谣言而被训诫,到后来,被认定发出声音有助于人们提前防范而追加为烈士,为什么关于李文亮医生的评价会一波三折?
→1.认识具有反复性(p55)。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并不能保证认识能够一步到位,不能保证一次认识就能获取真理。
从认识的主体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总要受到不同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
(最开始并没有研究确定具体是什么病毒、有没有传染性,因此在当时的情况下,李文亮说“SARS病毒”被认为是散播谣言,会造成民众恐慌,因此对其批评。(对病毒认识的限制导致对李文亮评价的限制)后来疫情蔓延全国,成千上万的人确诊,也确定了病毒对类型、传染性,因此也能过正实李文亮医生说的虽有歧义,但并不是谣言,是有一定根据的,是能够起到警醒和预防作用的。因此对李文亮事件的看法转变,舆情逆转)
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新冠病毒在最初的时候是一种所有人都没有见过的病毒,没有人知道它的性质、威力。经过一段时间的科学研究,才逐步地开始暴露其本质,因此人们在后来对李文亮事件有了不同的认识。)
(p55)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就像人们对新冠病毒的认识经历了:
虽然人们对新冠病毒的了解越来越多,但是其实还有很多未解之谜,有一些谜题解决起来可能还很困难。包括病毒具体的来源,传染性,致死率,以及治疗后为什么会反阳
你对新冠病毒还有哪些困惑和疑问、猜想?目前的科研成果能够解答你的困惑和疑问吗?(提问互动)
议题四:新冠肺炎疫情的未解之谜
→2.认识具有无限性(p56)。
认识的对象——物质世界——无限运动变化
认识的主体——人
类——世代延续
认识的基础——社会实践——不断发展
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
疫情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危害了无数人的生命,也给我们带来了非常多的教训和经验
议题5:疫情带给我们怎样的得与失?
思考:张文宏医生说:“没有迈不过去的坎。”此次疫情,我们迈过了哪些坎?
思考:吃一堑能长一智吗?此次疫情带给我们怎样的经验和心得?
→3.认识具有上升性
(p56)认识运动的反复性、无限性,并不表明认识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相反,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向前发展。
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的原理、方法论
原理:
1.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要经历从认识到实践,再从实践到认识的多次反复的过程
2.认识具有无限性,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
3.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方法论:
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