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部编版高中政治(2019)《经济与社会》第三课第二框题《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教学设计总议题如何认识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授课对象:高一学生授课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程标准解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评析经济发展中践行社会责任的实例。设计理念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部署。具体设计了小组调研、分享、论证、选择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历练,在自主辨析的思考中感悟真理,认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在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增强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培养学生的辩证眼光、全面眼光、国际眼光,在人生道路上把握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学习目标1.通过探究我国经济发展过程存在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使学生认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强对我国经济政策理解。2.围绕该不该到海外投资设厂,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过中外对比及调研实体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深化对建设现代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认识。4.各小组通过调研、分享、论证、选择积极参与探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措施的实践活动,为将来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性劳动者”打下思想基础。教学重难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要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措施。教学重难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要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措施。课前准备一、完成预习案二、小组活动一组:调研——国家应着力发展实体经济还是虚拟经济?我国实体经济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发展?二组:分享——联系实际,说说你理想中的乡村生活?三组:论证——结合你所学的地理知识,说明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四组:选择——如果你们是一家具有一定实力的民营企业负责人,你想去海外投资吗?导入新课一、天翻地覆慨而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十八大以来,中国迎来了不平凡的发展。动车高铁跑出了中国速度;一带一路,彰显中国力量;绿水青山,辉映中国形象;脱贫攻坚,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风物长宜放眼量——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基于“国家强,经济体系必须强”的理念,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要求,在十九大上提出建设现代化经体系的战略部署。如何认识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是我们本节课要探究的问题。二、讲授新课子议题一:国家为什么需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1)国家强、体系必须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探究材料:材料一:我国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要促进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转变。材料二:投资一直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力军,随着传统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张,产能过剩矛盾非常突出;消费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重偏低。材料三:我国已经成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制造”享誉世界。但是从总体看,我国制造业还存在许多关键领域的自主研发能力不强、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企业比重偏大、高新技术密集型企业偏少、许多产品的科技含量不高等问题。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经济发展存在那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回答】物质消耗过多、科技需要进步、劳动者素质需要提高、产能过剩、消费在经济增长中贡献过低、自主研发能力弱......【教师归纳】将同学们的答案归纳起来就是:经济发展方式需要转变、经济结构需要优化、经济增长动力需要转化。【知识小结】为什么需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1)重要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2)必要性:随着我国经济增长进入新阶段,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建设好现代化经济体系。【过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也是中国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增长阶段的要求。只有形成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更好顺应现代化发展潮流,赢得国际竞争主动,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打下坚实而强大的物质基础。那么如何建设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子议题二:如何建设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教师提问】要建设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现代经济体系?含义是什么?有哪些构成?之间关系怎样?【学生回答】略【教师归纳】1.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含义及构成(1)含义: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2)构成:【过渡】具体如何建设来推动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接下来进入小组成果展示环节。一组:调研—国家应着力发展实体经济还是虚拟经济?我国实体经济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发展?二组:分享——联系实际,说说你理想中的乡村生活?三组:论证——结合你所学的地理知识,说明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必要性四组:选择——如果你们是一家具有一定实力的民营企业负责人,你想去海外投资吗?请一组同学展示你们的调研结果。【一组学生展示】文本资料简介: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大力发展实体经济1.名词点击:①实体经济,是指人通过使用工具创造的经济。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讯业、商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识、信息、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②虚拟经济,简单的说就是以钱生钱的经济活动,不直接创造新的价值,最终不能脱离实体经济而存在。虚拟经济主要集中在“金融业”、“房地产业”、“博彩业”等。虚拟经济是现代经济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发展过度会带来经济泡沫。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频2.掉进坑里的巴西:丢掉实体经济,到底有多可怕?2012年,成龙花了约2个亿买了一架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的“巴航莱格赛650”当私人飞机,能坐13个乘客,有独立厨房、特大行李舱,设施十分豪华。其实,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只是巴西曾经辉煌工业化的余辉了。到1970年代末,巴西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拥有门类齐全基础工业部门,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就成立于1969年。随后,在工业化的推动下,1968—1973年期间,更取得了10%以上的高速增长,被称为“巴西奇迹”。1980年代后,因为“去工业化”,巴西被“钉在”了全球产业链的低端。出口初级产品和中低端制成品,铁矿石、咖啡、牛肉、蔗糖、鸡肉,大量进口高技术制成品。而最终结果是,失去了工业这个经济增长“发动机”,巴西经济增长明显失速。在没有工业充分吸收就业的情况下,巴西贫困人口高达5480万,占全国总人数的26.5%,尤其是在经济落后的东北部,有超过40%,乃至近一半的人处于贫困线以下。3.美国发出向实体经济回归的信号2009年年底,美国总统奥巴马发表声明,美国经济要转向可持续的增长模式,即出口推动型增长和制造业增长,发出了向实体经济回归的信号。此举表明,在当前金融危机背景下,美国已充分认识到不能依赖于金融创新和信贷消费拉动经济,开始重视国内产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再工业化”成为美国重塑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为什么呢?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制造业创造的产值占美国GDP的27%以上,稳居世界第一。然而,80年代,由于一度将制造业认定为“夕阳产业”,转向以服务业为中心的第三产业,美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被严重削弱,过度依赖以金融业、房地产业为代表的虚拟经济,使美国次债危机中受到了沉重打击金融危机发生后,鼓励科技创新,同时,美国政府多次敦促美国银行为那些有可能增加就业机会的小企业提供更多贷款。美国实施“再工业化”战略将对中国的工业化产生巨大的影响。一方面,美国将从制造业的现代化、高级化和清洁化中寻找“再工业化”的出路,这意味着美国将在竞争规则和国际贸易规则上做文章,使得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加剧。另一方面,美国目前仍拥有世界最高技能的劳动力和先进的装备,是世界上制造业最发达和先进制造业发展最快的国家,中国发展先进制造业容易受到美国的技术封锁。4.采访青岛征和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形成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现状调查:请同学们思考的问题:(1)发展经济的着力点为什么要放在实体经济上?2)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发展?【学生讨论并回答】略【教师归纳】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必须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牢牢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只有筑牢实体经济的根基,我国才能在全球竞争中阔步前行。【知识小结】2.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1)实体经济的重要性: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根基。(2)目标: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使科技创新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现代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人力资源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作用不断优化。(3)要求: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二组学生展示】文本资料简介:风力正好加劲,惠农正当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1.乡村振兴的必要性“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中国发展的短板在农村。城乡发展不平衡,一边是繁华的城市,一边是凋敝的农村,不符合党的宗旨,也不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所以必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如何乡村振兴?——以我家大泽山尹家为例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行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彰显了中央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决心,有利于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推动了农业人口城镇化进程。我们家在大泽山尹家,有第一产业葡萄种植,有第二产业葡萄酒加工,第三产业葡萄园采摘和观光旅游。坚持走中国特色乡村振兴之路,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搭上互联网+的快车。我们村正悄然发生着哪些变化呢?有整洁的村容,便利的交通条件,丰富的文化产业,富裕的生活,可以说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大泽山欢迎你。3.探究材料:平度大泽山尹家村,不仅有葡萄的种植,还有葡萄酒的加工,在葡萄成熟季节还有葡萄园葡萄采摘观光旅游,这种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升了葡萄的附加值,打造出了“大泽山葡萄”这个品牌农产品,提高了农民收入,实现国家“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请同学们思考:(1)国家为什么如此重视农业农民农村问题?(2)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义?【学生讨论并回答】略【教师归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只有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让农村和城市比翼齐飞,协调发展,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知识小结】3.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性: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具体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三组学生展示】文本资料简介:丹青妙笔绘蓝图,继往开来谱新篇——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1.客观规律:中心城市和城市群集聚能力强,空间效率高,规模效率明显,是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增长极。美国波士顿--华盛顿城市群,是美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是美国最大商业贸易中心和国际金融中心,是美国最大的生产基地。它是美国经济核心地带,制造业产值占全国的30%。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工业产值占全国的65%,分布着全日本80%以上的金融、教育、出版、信息和研究开发机构。我国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海三角洲三大世界级城市群。城市群承载者80%以上的工业产值和人口,是推动创新和增长的主要空间载体。我国在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大力建设培养我们的城市群,推进城镇化建设。2.发挥比较优势:合理分工,优化发展。完善空间治理:根据不同功能区,分类精准施策,形成国土开发有序的空间发展格局。对经济发展条件好的地区,就是要“承载更多产业和人口,发挥价值创造作用”:对三江源、黄土高原、大兴安岭等重要生态功能区,首要任务就是保持并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对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长江中游及江淮地区等粮食主产区,就是要优先考虑粮食安全问题,保障全国耕地数量质量和农产品供给;对边疆地区等涉及国家安全的重要地区就是“要考虑国家安全因素,增强边疆地区发展能力,使之有一定的人口和经济支撑,以促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我国区域间资源禀赋差异非常大,必须根据各地区的条件和特点,进行合理分工,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3.保障民生底线:加大政策倾斜力度,确保承担安全、生态、等战略功能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使这些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人民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大体相当,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既建有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础工程京张高铁,也有助推藏区脱贫攻坚的四川雅康高速公路——云端天路。请同学们填空:如何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大力度支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__________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__________,发挥优势推动__________,创新引领率先实现__________,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学生思考并回答】略【教师归纳】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不仅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还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着眼全国一盘棋,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加强优势互补,可以说一副区域协调发展的壮美画卷正在华夏大地徐徐铺展。【知识小结】3.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性: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具体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2)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具体要求:加大力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部地区优先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四组学生展示】文本资料简介: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1.我国某公司成立20多年来,始终坚持自主创新,逐步建立起完整的技术和产品研发体系,产品出口海外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出口超过100万辆。近年来,公司努力提升品牌的国际知名度和产品的全球竞争力,不断开拓国际市场。讨论海外投资设厂的问题:反对意见:国内市场广阔、国外竞争压力大、增加本国就业和税收......赞成意见:到海外投资建厂非常艰难,高风险,但是可以利用国外的人力、物力、资源等,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与国际接轨,克服贸易壁垒,开拓国际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比如从2018年中国对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金额及占比看我国主要的贸易伙伴是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占比少,美国推行贸易保护主义对一些主要出口美国的企业打击很重,所以要走多元化战略,鼓励和支持企业积极稳妥走出去,带动商品、资本、技术、服务走出去,充分利用国外市场和资源。2.我国沿海开放较早发展较快,西部内陆发展较慢,以胡焕庸线为界,我国西北半壁无论人口密集度还是经济发展水平都远远落后于东南半壁。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为内陆中西部地区、沿边地区走向开放前沿、从开放洼地变为开放高地提供更好平台,为推动形成我国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创造更好条件。3.国际产能合作是指两个经济体之间进行产能供求跨国或者跨地区配置的联合行动。开展跨国产能合作的中国产业,既有以轻工、家电为主的传统优势产业,以钢铁、平板玻璃为主的富余产能优势产业,又有以通信设备、轨道交通为主的装备制造优势产业,同事还带动了通讯等优势行业的相关技术和标准“走出去”。埃及是“一带一路”沿线的重要国家,中埃国际产能合作取得了积极成果。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初步形成了石油装备、高低压电器、纺织服装、新型建材、机械制造等产业园区。合作区吸引投资近10亿美元,年销售额约1.5亿美元,年纳税约2亿埃镑,为当地创造了2000多个工作岗位。请同学们思考:推动“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对沿线国家有哪些积极的意义。【学生讨论并回答】略【教师归纳】一带一路是中国发展的机遇,形成的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助力区域协调发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促进国际产能合作;一带一路也是沿线国家发展的机遇,给沿线国家带来了技术、人才、就业等,同时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机遇,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知识小结】4.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目标: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发展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具体要求: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提高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国际竞争力。要更好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继续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国际交流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三、课堂总结请同学们先在导学案上自己构建本节课的知识体系,再分享。四、情感升华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不仅是国家的战略部署,也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也许我们每个人只是中国的十四亿分之一,但中国,却因为每个1的奋斗而伟大。播放视频《向每个伟大的“1”致敬》2020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那时的你18岁;2035年我们将基本实现现代化,那时的你33岁;2050年我们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那时的你48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那么能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什么?请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围绕本课写一篇政治小论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