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3.1 坚持新发展理念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3.1 坚持新发展理念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坚持新发展理念”议题式教学设计
一、教材与学情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本框地位:本框内容是对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学习本框内容,有利于学生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认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增强关心国家发展、践行新发展理念的热情,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本框内容:“坚持新发展理念”是《经济与社会》第三课“我国的经济发展”第一框的内容下设两目。
第一目“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
教材通过探究“经济发展与民生福祉关系”,主要从发展的出发点、动力点、落脚点方面讲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由谁享有发展成果。通过探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引导学生体悟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新发展理念的重大意义和价值。通过对比经济增长,解释经济发展的内涵,引导学生理解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区别,为第二目讲述贯彻新发展理念作铺垫。
第二目“贯彻新发展理念”主要从发展的理念、原则、过程、方法等方面讲如何发展、怎样发展。教材通过探究与分享,名词点击,相关链接等图文并茂,逐一分析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所解决的不同发展问题,各自的重要性以及实践要求。
(二)学情分析
1.学生心智特征分析:高一新生对国家政策、时政知识储备不足,基于学生思维习惯以及对政治学科的刻板印象,高一新生需要的课堂是活动而开放的。本框题教学采用议题式教学,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学生已有经验分析:学习本课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市场经济体制,对新发展理念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对本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和“坚持新发展理念”具有继续深入学习的可能性。
(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1.教学目标:运用议题式教学,让学生理解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商议、辩论、展示等活动中培养学生交流合作、辩证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激发学生公共参与的热情。
2.教学重难点:重点是正确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和新发展理念;难点是科学解读新发展理念。
二、路线与结构
(一)教学思路
本节课以“那曲的变迁”为主题情境,从“看那曲的搬迁”到“看那曲的发展”再到“看那曲的未来”,符合时间逻辑和生活逻辑,从中可以感受脱贫攻坚的效果。教学流程遵循“议题描述——议题决策——议题延伸”顺序,具有结构化的特征。本课的内容较多,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强化重点。
(二)教学路线
本课以议题式教学为主要方式,议题、情境、活动和任务形成如下四条线索:
议题线:总议题为“为什么发展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在课题架构中起引领和纽带作用。分议题为“中国发展为了谁”和“新时代应坚持什么样的发展理念”。
情境线:由“看那曲的搬迁——看那曲的发展——看那曲的未来”组成,是课堂架构的载体。
活动线:由“商议和辩论——商议和展示——商议和展示”组成,是课题架构的路径。
任务线:根据情境“看那曲的搬迁”感受、理解、认同并梳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相关知识——根据情境“看那曲的发展”理解、梳理新发展理念的知识——迁移所学知识,畅想那曲牦牛的未来,是本节课的延伸。
(三)教学结构
本课架构模型如下图所示:
三、过程与意图
【议题】为什么发展必须以人民为中心
环节一:议题描述
子议题1:中国发展为了谁?
【议题情境一】看那曲的搬迁
搬迁前:位于藏北高原那曲市的荣玛乡,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自然条件恶劣,脱贫难度大。高寒缺氧,灾害频发,公共服务发展条件欠缺,不适宜人类生存,人均寿命远低于全区平均水平。
牧民住在山上,地处偏远,环境恶劣,投资成本高,吃水难、上学难、看病难、出行难。政府决定推行生态搬迁项目。
虽然山上很苦,但要离开自己辛辛苦苦建设了几十年的家园,心里有很多不舍和顾虑,牧民们犹豫不决。
【议学活动】组际辩论,假如你是牧民,你搬不搬呢?
正方:搬
反方:不搬。
(双方一分钟陈述理由;自由辩论两分钟。)
如果同意搬,在鱼骨顶端写三个理由;如果不同意搬,在鱼骨底端写三个顾虑。
【学习活动】那曲生态搬迁片段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相关知识进行连线。
共同创造那曲新时代
为了人民
发展动力
政府推行生态搬迁项目
依靠人民
发展趋势
乡民收入提高、生活改善
人民共享
发展目的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的讨论,让同学们感受搬迁前后的变化,感受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决心和发展必须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性。通过情境和知识的线性关联,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现生活逻辑和学科逻辑的统一,让学生带着分辨、比较的思维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
【答案提示】为了人民是发展目的,依靠人民是发展动力,人民共享是发展趋势。
环节二:议题决策
子议题2:新时代应坚持什么样的发展理念
【议题情境二】看那曲的发展
1.理思路、推产业。
那曲建立“企业+合作社+牧户”经营模式,设计与开发应用适宜藏北高原牦牛养殖的高效暖棚设施,良种选育、营养调控、疫病防控等关键技术先后投入应用,实现牦牛养殖的集约化、科学化发展,不断延伸牦牛养殖产业链条,畜产品产出率、销售额大幅度提高,户均实现近9万元收入。
坚持实施“走出去”战略,签订1450吨牦牛肉购销合同,积极参加中国国际农产品会、浙江农博会、藏博会等,那曲畜产品成功走进拉萨、成都、浙江等市场,“羌塘牧场”品牌逐步打响。
那曲在发展牧业的基础上发展了建筑合作社、民族鞋帽厂和汽车修配厂等第二产业,以“羌塘恰青赛马艺术节”以“文艺搭台、经济唱戏”的形式,吸引了众多区内外、国内外友好人士和团体旅游观光,考察洽谈。“赛马艺术节”已成为招商引资、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平台。
2.严治理、保环境。
为了破解人与自然共生难题,给野生动物腾出家园,进行生态移民搬迁,重点区域生态公益林、防沙治沙、“两江四河”流域造林绿化持续开展。那曲市进行围栏拆迁,还草原于野生动物的同时通过有偿流转土地的办法人工种草,有效解决牛羊吃不饱的问题。通过“生态+产业”、“生态+旅游”等模式,让牧民从中收益,引导广大农牧民吃生态饭、走生态路。
3.怀民忧、惠民生。
乡民的居住、就业、教育、医疗环境逐步改善,2019年减贫11613户50233人,贫困村退出599个,走上致富路、幸福路。
【议学活动】商议、展示那曲市促进发展的措施是如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有什么作用?
(2分钟快速读材料,小组选择一个理念进行讨论、展示。各小组选一个代表记录并展示小组成果)
【设计意图】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对于牧民的生活、生态搬迁政策有一定的了解,但是认识不深入。通过“独立思考——商议讨论——组际辩论”三个环节,促使学生动静相宜、层层深入,课堂参与度高。
【答案提示】
创新理念:解决发展动力问题。经营模式的创新,科学技术的投入,延长了产业链,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牧民收入提高。从而得出,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决定发展的速度、效能、可持续性。
——创新理念有利于促进绿色理念。
协调理念:解决不平衡问题。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协调发展。“文艺搭台、经济唱戏”
、“生态+产业”、“生态+旅游”等模式体现了经济和社会的协调。乡民增收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创新理念有利于促进协调理念,协调理念需要创新理念的支撑。
绿色理念: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通过治理,改善了生态环境、人们的生活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绿色理念需要创新理念也会推动创新理念。绿色发展有助于协调理念。
开放理念:解决内外联动问题。“走出去”战略和“引进来”战略相结合(吸引游客、招商引资)。
——引资引技有利于促进创新,创新有助于更高水平地走出去。
共享理念: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成果由全部牧民享有体现全民共享,牧民享有收入、环境、就业、教育、医疗等各个方面的权益体现全面共享,牧民共同创造新生活体现共建共享,共同富裕体现渐进共享。
——共享理念体现协调理念,需要创新、绿色、开放等理念。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五大发展理念并不是孤立的,是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的集合体。要增强落实的全面性、系统性,开拓发展新境界。
环节三:议题延伸
【议题情境三】看那曲的未来
那曲的脱贫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在西藏的有力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5月20日关于脱贫问题做出相关指示:“希望乡亲们把脱贫作为奔向更加美好新生活的新起点,再接再厉,继续奋斗,让日子越过越红火。”
【议学延伸】商议、展示,请同学们从经济角度思考,为那曲奔向美好未来出谋划策。
【设计意图】学生在模拟中可以群策群力、出谋划策,同时在讨论、商议、展示中应用和迁移五大发展理念的相关知识。
(板书设计)
创新——动力
协调——不平衡
以人民为中心
新发展理念
绿色——人与自然
开放——内外联动
共享——公平正义

题:为什么发展必须以人民为中心?
情境主题:西藏那曲的搬迁、发展、未来
基本原则
6
/
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