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社会·道法第三次月考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社会·道法第三次月考

资源简介

2020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社会·道法第三次月考
温馨提示:
1.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全卷采用闭卷形式。
2.全卷共4页,分历史与社会和道德与法治两部分。
3.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一、历史与社会部分(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多选均不给分)
1.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下列符合史实的是(

①字母文字首先产生在西亚地区
②古代埃及产生了象形文字
③《汉谟拉比法典》用楔形文字书写
④中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某班同学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以下研究题目不恰当的是(

A.《孔子私学:谱写古代教育新篇章》
B.《李悝变法:大秦伟业的基石》
C.《铁犁牛耕:一场农耕文明的革命》
D.《诸子百家:中华文化的源头》
3.有人到罗马旅游,夜间问一老者,“罗马夜间,为什么不能稍稍明亮一点?”那位老者说:“一座城市既然有了历史的光辉,就不必再用灯光来制造明亮。”以下各项中属于“罗马历史的光辉”的是(

A.陶片放逐法
B.爱琴文明
C.法律体系
D.马拉松赛跑
4.广告词:“这里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这里是兵马俑的故乡”。“这里”是(

A.陕西西安
B.河南洛阳
C.江苏南京
D.甘肃敦煌
5.历史事件并不是孤立发展的,我们要善于
(?http:?/??/?www.21cnjy.com?)发现不同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下列历史事件(现象)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①昭君出塞——丝绸之路开辟
②楚汉之争——秦朝灭亡
③赤壁之战——三国鼎立
④北方人民南迁——江南地区开发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6.“大一统的汉帝国扩展了汉民族文化圈。而汉武帝所具有超越历史的雄才大略,使其成为一位战略和外交设计的奇才”。下列能体现汉武帝是“外交设计的奇才”的历史事件是(

A.张骞通西域
B.文成公主入藏
C.卫青、霍去病攻打匈奴
D.玄奘西行
7.下列人物与历史事件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A.穆罕默德——“佛教诞生”
B.查理——“三分帝国”
C.祖冲之——“齐民要术”
D.孝德天皇——“大化改新”
唐朝时有一位家住杭州的读书人,决定到长安游历并求取功名。据此回答8~9题。
8.他首先乘船沿大运河北上,到长江前途经的这一段运河名称是(

A.永济渠
B.通济渠
C.江南河
D.邗沟
9.他到达长安后,漫步在繁华的街市中,他可能看到的有(

①穿胡服的女子骑马游玩
②坊内各种大小商铺林立
③卖珠宝的波斯店生意兴隆
④许多外国人在长安生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下列关于北宋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重新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②当时的中国仍处于多个民族政权并立的状态
③宋初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铲除了藩镇割据的基础
④北宋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造成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3小题,共30分)
21.“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
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10分)
探究一:制度篇
材料一:“国王应极力使吠舍与首陀罗执行自己的劳动,因为他们在逃避自己的义务时,让整个世界动摇。”
材料二: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孙中山21
(1)材料一是什么国家的法律条文?该条文反映的是什么制度?(2分)材料二中孙中山所说的“考试制度”是指什么制度?此制度诞生于哪个朝代?(2分)
探究二:经济篇
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
(2)列举我国古代历史上哪些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推动了经济的发展。(2分)
探究三:文化篇
材料一:古希腊在哲学、科技、文学、戏剧和美术等领域成就斐然,对西方文化作出了开创性和奠基性的贡献。
材料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
(3)请举一列说明古希腊文化对西方文化作出了开创性和奠基性的贡献。(2分)
(4)根据材料二,说出我国唐朝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并举一例说明这一时期我国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2分)
22.“改革是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改革是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请同学们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运用所学知识,简述商君是如何“急耕战之赏”的?(2分)并分析改革是如何为“始皇”“并天下”奠定基础的?(2分)21·世纪
教育网
(2)完成材料二中提及的“北魏”、“西魏”、“北周”等政权的更替示意图。(2分)
(3)“从平城到洛阳”后,孝文帝推行的“汉化”措施对民族关系发展有什么作用?(2分)
(4)据材料二,隋朝统一的基础是什么?比较两则材料,两次改革有什么相同作用?(2分)
23.
“盛世加速了文明的进步与发展,中华文明在盛世中绽放。”请同学们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西汉文帝、景帝统治时期,努力减轻农民的赋役负担,注重发展农业,注意法纪。并且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提倡节俭。因此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
材料二:唐太宗统治时期,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役;注意“戒奢从简”。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逐步增强。
材料三:唐玄宗统治前期,重用人才,提倡节俭,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开元年间,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的局面,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1)上述材料分别描述了汉唐时期出现的哪三个盛世景象?
(3分)
(2)唐太宗统治前期,注意吸取隋亡的教训,请问隋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3)请根据三则材料概括出盛世繁荣的共同表现。(3分)
(4)汉唐盛世景象的出现,为后世统治者提供了哪些宝贵经验?(2分)
二、道德与法治部分(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多选均不给分)
11.小明同学在上下学路上,经常主动给年迈和需要帮助的人让座。虽然背着沉重的书包很累,但是小明觉得帮助了别人,自己也是快乐的。小明的行为体现了亲社会行为中的(

A.谦让
B.分享
C.帮助他人
D.关心社会发展
12.中学生小明爸爸从事蔬菜种植,蔬菜只能在附近的集市销售。小明暑假回家,用手机给爸爸建了一个微商,在网上推广和售卖爸爸种植的蔬菜,一时间蔬菜的销量大增。材料说明了

)所
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②互联网已经成为经济贸易的新途径
③互联网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
④互联网推动了传统行业转业升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小明在日记中写道:“在家里,爸爸是慈父;在学校里,爸爸是耐心的老师;在奶奶家里,爸爸是孝顺的儿子;在路上,爸爸是守法的司机……”小明的话表明(
)
A.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是地缘关系
B.个人成长离不开社会
C.人们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具有不同的身份
D.社会关系是由人的身份确定的
14.聚焦文明理性发帖,防范网络谣言,提升网络媒介素养和公德意识,做文明“网民使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坚持理性发言
②恪守道德,遵纪守法
③正确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
④利用互联网,积极传递网络正能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5.学校是我们学习、生活的场所,遵守学校规则才能保证我们学习和活动的顺利进行。下面几个同学的做法你赞同的是(

A.小红总是在上课铃响后才走进教室
B.小李从不在教学楼走廊里嬉戏打闹和大声喧哗
C.小张和小明在课堂上和会议上随便讲话
D.小彭在图书馆一边看书一边吃零食
16.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对于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遵守文明的社交礼仪是展示优雅风采的具体要求
B.掌握健康文明的社交礼仪,有利于创建安定有序的社会
C.只要掌握了社交礼仪,做任何事情都一定会成功
D.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17.我国将加快建立个人信用体系,把不守诚信的个人列入“黑名单”,并且采取其他惩戒措施,比如限制“老赖”们办理信用卡等,让其“品尝”失信的代价。这样做( 

A.不利于我国当前经济的发展
B.有利于构筑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
C.能根除社会生活中的失信现象
D.是为了约束失信者的所有行为
18.下列几位同学关于承担责任的做法正确的是(

A.小文总是借口数学太难而不完成作业
B.小东与朋友本来约定好去打球,但却因玩游戏失约了
C.小明怕累总逃避上体育课
D.小林为了回报父母的付出主动做家务
19.假如你帮助一个同学辅导功课,扶一个盲人过马路,陪一位孤寡老人谈心……这都是你关爱他人的表现,你给予了别人关爱,那你自己心里都是美滋滋的。这表明(
)【出处:
A.关爱他人,收获幸福
B.在他人的呵护下我们才能健康成长
C.关爱使人们互谅互让、互相尊敬
D.关爱他人的前提是能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20.下列属于热心公益事业、体现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是(
)
①小李经常帮助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②小东积极向“希望工程”捐款,帮助失学儿童
③小宁迷恋网络游戏,经常带同学去网吧
④小华向市政府提出有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合理化建议
A.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
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3小题,共30分)
24.(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中学在“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普法宣传栏中展示了以下三幅漫画。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不仅在案件数量上急剧增加,而且犯罪年龄相对提前。调查发现,绝大部分未成年人在犯罪发生前,就已沾染上许多不良恶习;70%左右的犯罪与网络有关,网络内容良莠不齐,特别是色情、暴力等内容对未成年人影响极大,容易诱发犯罪;经常在一起吸烟、酗酒的人,可能在烟、酒的维系下结成不良团伙,实施寻衅滋事、破坏社会秩序等违法犯罪。除此之外,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取财物,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等,也可能诱发未成年人犯罪。
(1)材料一中的三种行为在性质上有什么不同?(3分)
(2)材料一中的“偷窃”和“持刀抢劫”分别违反了什么法律?(2分)
(3)从材料二你能得出哪些结论?(2分)
(4)上述两则材料共同启示我们应该如何远离犯罪?(3分)
25.(10分)下表是某研究机构对巩固场所人们不良行为的调查结果。
行为
乱扔垃圾
闯红灯
围观并起哄
插队
小孩随地大小便
践踏花草
抢座
其他
比例
23%
17%
16%
12%
10%
9%
9%
4%
(1)这些不良行为违反了哪些社会规则?(2分)
(2)请结合材料,从自由与规则关系的角度说说这些不良行为错在哪里。(4分)
(3)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关系和谐的基础。对照以上不良行为,我们应如何努力做一名社会主义道德的践行者?(4分)
26.(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7年8月,为了营救落水同学,宁波工程学院学生王波奋不顾身地两次跳进河中相救。最终同学安全得救了,他却因体力耗尽,被无情的河水吞噬,献出了22岁年轻的生命。宁波团市委决定追授王波“宁波青年五四奖章”。且看众人眼里的王波:
老师:王波在学习上十分勤奋刻苦。
同学:王波是一个阳光乐观、热心仗义的大男孩。
爸爸:王波从小独立,一直非常孝顺。
(1)材料中王波扮演着哪些角色?分别承担什么责任?(3分)
(2)结合王波的事例,谈谈你对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的理解。(3分)
(3)面对复杂情形,青少年该如何“见义智为”?(4分)
材料二:如果说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先行者,那么西魏、北周就是追随者。……北周政权,折射出中华民族历史重新走向全国统一的曙光。……隋朝的统一,建立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之上。
——《简明中国史读本》
材料一: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
——《汉书·食货志》
第12题
校园打架
小偷小摸
持刀抢劫
校园打架
4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C
A
B
A
D
C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A
C
D
B
D
B
D
A
C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6小题,共60分)
21.(共10分)(1)古印度
种姓制度(2分)
科举制度
隋朝(2分)
(2)铁农具
曲辕犁
筒车(写出两点即可得2分)
(3)现代西方人使用的“哲学”一词源于古希腊语,意为“热爱智慧”,古希腊是欧洲哲学的故乡;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发现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古希腊是西方近代科学的源头;古希腊诞生了“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和“喜剧之父”阿里斯多芬,是欧洲戏剧的故乡;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源可上溯到古希腊,马拉松赛跑也源于那里等。(写出一点即可得2分)
(4)唐诗(1分)
雕版印刷术的发明、火药的发明(写出一点即可得1分)
22.(共10分)(1)措施:奖励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奖励军功,立有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授予不等的爵位和田宅。(2分)
分析: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2分)
(2)(2分)
(3)大大加快了北方民族交融的步伐。(2分)
(4)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1分)相同作用:
都为实现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1分)
23.(共10分)(1)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3分)
(2)隋炀帝暴政(2分);
(3)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稳定(写出三点即可得3分)。
(4)国家要实现长治久安,繁荣富强,统治者就要以人为本,重视发展生产;关注民生,减轻人民负担;抑制奢侈,提倡节俭;注意法纪,保持社会稳定(写出两点即可得2分)
24.(1)打架是不良行为,也是违纪行为。偷窃是一般违法行为,持刀抢劫则是犯罪行为。(3分)
(2)“偷窃”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持刀抢劫”违反了刑法。(2分)
(3)材料二说明了违法犯罪一般都是从不良行为开始慢慢演变而来的;面对网络,青少年不懂得辨析网络信息,往往被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所左右,进而引发犯罪。(2分)
(4)①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要杜绝不良行为,有了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要及时矫正;③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④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等等。(写出3点即可得3分)
25.(1)道德、法律(2分)
(2)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这些不良行为越过了自由的边界,损害了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4分)
(3)自觉遵守规则;尊重他人,平等待人,学会换位思考;以礼待人,态度谦和,用语文明;勇于承认过错,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写出两点即可得4分)
26.(1)学生:认真学习;同学:关心和帮助同学;儿子:勤劳孝顺。(3分)
(2)王波救人牺牲了说明承担责任意味着付出代价。宁波团市委决定追授王波“宁波青年五四奖章”说明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他奋不顾身地救人,说明他对承担责任不计较代价和回报。(3分)
(3)面对复杂情形,要善于作出明智的判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前提下采取果敢和理智的行动。(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