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2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框题是对第1框内容在逻辑和生活上的延续。前1框《市场资源配置》的学习,把握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调节的优点及局限性,为学习本节内容起了铺垫作用。这两框题共同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整内容,它们和第1课“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一起构成我们每个人参与经济生活最基本的背景和舞台,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方面的具体体现。[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知道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和作用;掌握宏观调控的含义、主要目标;实行宏观调控的原因、主要任务、手段。2.能力目标:能够了解我国政府的职能,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把“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结合起来。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自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增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信心。[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认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科学精神:知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离不开“看不见的手”也离不开“看得见的手”,学会运用“两点论”的观点看待问题。3.公共参与:自觉参与到市场经济活动中去。[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政府的经济职能。2.教学难点:科学的宏观调控的必要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回顾上节课学过的知识回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为什么还需要发挥政府的作用呢?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市场不是万的,市场调节有局限性,市场调节存在固有的弊端,单靠市场调节,会影响资源配置效率,导致资源浪费;会导致经济运行大起大落,社会经济不稳定;会产生不正当竞争、垄断,损害社会公平;会导致收入差距拉大。“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两个轮子,它们相互补充,相互支撑,缺一不可。“双轮驱动”,才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要求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二、进行新课探究活动一:观看视频回答问题,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何成就“中国奇迹”的?学生活动:1、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过程。2、为什么能创造中国奇迹?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教师总结:知识点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点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特征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知识点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既能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又能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探究活动二:材料一: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重视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有效地避免了两极分化,有利于实行共同富裕的目标。材料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进展。按现行农村贫困标准计算,2018年末我国农村贫困人口降至1660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2年的10.2%降至1.7%。党的十九大指出,要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探究问题:结合材料分析我国的分配制度有什么优势?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什么特征?学生活动:1、分析我国的分配制度有什么优势?2、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什么特征?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教师总结:知识点4: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标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既能调动劳动者和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效率提高,又能避免两极分化,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标探究活动三:观看视频《疫情防控彰显中国集中国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探究问题:视频内容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什么特征?学生活动:1、视频内容反映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什么特征?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教师总结:疫情防控离不开国家科学的的宏观调控,也离不开广大人民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知识点5: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能够通过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发挥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归纳总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1、重要牲: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2、有机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3、根本目标: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标4、内在要求: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探究活动四:教材第22页学生活动:1、分析材料中反映了我国政府所具有的哪些经济职能?2、我国政府是如何履行经济职能的?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教师总结:知识点4: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和作用(1)通过制定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规划,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2)通过实施宏观经济政策,保持宏观经济稳定;(3)通过实施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4)通过实施区域政策和环境政策,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5)通过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弥补市场缺陷;(6)通过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共同富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探究活动五:观看视频《完善宏观调控推动高质量发展》探究问题:1、我国为什么要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2、为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所采取的措施体现了宏观调控的什么手段?学生活动:1、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2、为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所采取的措施体现了宏观调控的什么手段?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教师总结:知识点5:宏观调控的含义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经济总量进行调节控制。科学的宏观调控是政府的主要经济职能之一知识点6:宏观调控的目的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国际收支平衡知识点7: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经济总量平衡:指经济平稳运行要求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基本上保持平衡过渡:那么,怎样才能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基本上平衡,使经济平稳运行呢?知识点8:宏观调控的最常用的经济手段宏观调控的最常用的经济手段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探究活动六:宏观调控的最常用的经济手段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这两种手段调节社会总需求,保持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基本上平衡,实现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那么这两个手段是怎样完成宏观调控的任务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的呢?探究问题: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怎样完成宏观调控的任务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的?学生活动:1、分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怎样完成宏观调控的任务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的?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教师总结:经济平稳运行的前提:社会总供给一社会总需求基本上保持平衡口决:冷扩扩——增支减税多借钱降双率热扩扩——减支增税少借钱升双率结束语:我们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体制保障。三、本课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