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0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学科试卷温馨提示:1.全卷分试题卷Ⅰ、试题卷Ⅱ和答题卷。试题卷有两个大题,25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2.请将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答题卷的规定位置上。试题卷Ⅰ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1.习总书记指出:青少年最富有朝气和梦想。青春与梦想的最深刻的关系在于,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真正实现个人价值,最终成就一番事业。这告诉我们A.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B.梦想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C.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D.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漫画告诉我们A.人生就是要立足现实B.人生有无数次的选择C.必须正确对待理想与现实D.理想引导人生航船的方向3.进入初中,你面临的一切都是新的,面对新的学校环境,你应该做到①要尽快熟悉新老师、结识新同学②要积极参加校园文化生活③都是陌生人,我只和认识的人一起学习④要主动伸出友谊的“橄榄枝”,结织新同学⑤做自己的事,安排好自己的学习,别理他人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⑤4.从牙牙学语的婴儿,到能言善辩的青少年,从这一过程,可以看出A.婴幼儿天真,青少年理智B.学习伴随我们的成长C.人自然而然的长大了D.在学校里,我们学到很多知识5.有人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千年古训改为“书山有路趣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这一改动A.是乱改古代文章词句,表现学习上的小聪明B.认识到学习过程也可以是十分快乐的探索之旅C.认识到学习是一个绝对快乐的过程,享受学习D.改变古人对学习的错误理解,重新认识学习6.芳芳转到新的学校读书后,发现班里没有一个认识的同学,她感到很孤独。她想交到更多的知心朋友,获得更持久的友谊。她应该①积极主动与同学们交往,敞开心扉②真诚待人,以心换心③用心去关怀对方④尊重理解对方A.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7.右面这幅漫面中有两只狗,一只狗对另一只狗说:“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我是条狗。”该漫画反映了A.网上交往都是虚假的,毫无真实性可言B.网上交往具有虚拟性、间接性和隐蔽性C.互联网很便捷,动物也可以上网D.互联网是一个可以畅所欲言、毫无约束的地方8.在处理与同学的关系时,你认为下面的方法错误的是A.同学之间是竞争对手,学习上只能各人顾各人B.要关心他人帮助他人C.在与同学相处时要主动、热情、真诚D.不可背后议论别人,说别人的坏话9.禹是治水英雄,下列关于禹治水说法正确的有①吸取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②采用疏导的办法③主要治理的是长江④他全身心投入治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A.①②B.①②④C.③④D.①②③④10.蔡伦改进造纸术的突破点在于A.由笨重改进为携带方便B.简化制作过程C.扩大造纸原料来源,使之易得而又便宜D.纸张由粗糙改进为精细11.对谷类的栽培和对动物的驯养,是人类历史上自掌握火以后最伟大的经济革命之一。实现这一“经济革命”的是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河姆渡人④半坡居民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2.《千字文》中有一句“推位让国,有虞陶唐。”文中的“推位让国”是指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科举制13.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工艺高超、种类丰富,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A.四羊方尊B.司母戊鼎C.毛公鼎D.铜冰鉴14.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主持变法的是A.管仲B.商鞅C.王莽D.张角15.右图中所示的“古文字”是A.甲骨文B.小篆C.隶书D.行书16.西汉对匈奴从“和亲”到大举反攻。汉武帝时期,抗击匈奴的两名大将A.项羽和蒙恬B.陈胜和吴广C.卫青和霍去病D.孙权和刘备17.右图再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的情景。这次起义发生的地点是A.渔阳B.陈C.大泽乡D.垓下18.春秋后期,我国农业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这与哪一生产工具的出现有关A.铁制农具B.打制石器C.青铜工具D.磨制石器19.他生活在东汉末年,做了太守,但仍坚持为百姓治病。他曾说:“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他所著的医学专著全面述了中医理论。“他”及其著作是A.扁鹊——《黄帝内经》B.张仲景——《伤寒杂病论》C.华佗——《水经注》D.贾思勰——《齐民要术》20.“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司马迁编撰《史记》的宗旨。这部史书记述历史的起止时间是A.黄帝—汉武帝B.黄帝—汉高祖C.西汉—东汉D.战国—五代试题卷Ⅱ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60分)21.(12分)将下列相关的事物进行连线22.(12分)阅读与探究:政治与思想材料一:家国同构与天下大一统最高原则是中国人永恒信念,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这一理念的存在。前两个单元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家天下”、“开创大一统基业”、“进一步巩固大一统”,大中国的根基已经形成。(1)请写出以上三个阶段的代表性人物(3分)用一句话概括“大中国的根基”(1分)材料二:中国“大一统”一词的正式提出,始见于《春秋公羊传》,尽管有对“大一统”观念的不同表述,但都强调自上而下的政令统一。这一理念最终由“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的秦朝变成了现实。(2)“海内为郡县”指什么行政制度?(2分)它取代了以往实行的什么制度?(2分)材料三西汉与东汉的建立,只是家国同构与天下大一统最高原则的反复证明罢了。两汉治国思想,直接为大一统政权找到了精神支柱。(3)材料中的“精神支柱”指什么?(2分)这种现象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2分)23.(12分)阅读与探究:经济与贸易材料:读下图,回答问题图一图二图三(1)图一代表中国早期农业的发展。请回答:这是什么人居住的房屋?(2分)从生活区域、种植的农作物、使用农业工具等角度,简单描述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2分)(2)农业发展离不开水,图二指哪一个水利工程?(2分)为什么说它造福千秋?(2分)(3)经济发展推动贸易繁荣,图三中有三条丝绸之路,请任选一条,指出它的起始点,(2分)并说说其作用。(2分)24.(12分)阅读与探究:学习伴成长故事:明朝刘基(刘佰温),年少时,曾看见一个小姑娘在河边洗衣,几十件甚至上百件,第二次去看又是那么多,他就忍不住问:“洗那么多,不觉得累吗?”姑娘说:“洗100件,一定很累,但我不这样想,我想的是我在练习洗衣服,我一次要比一次洗得好,练习100次,我不累啊!”就这么一念之差的一句话,给刘基很好的启示,他觉得这是在教训他,随起名刘佰温,多读善思,终成一代名相。(1)一番对话,刘伯温重新发现了自己。请同学们也联系自己,说说认识自己可以有哪些角度?(4分)(2)联系小姑娘的话,体味学习,你觉得学习中的苦与乐主要表现有哪些?(4分)(3)刘百温悟到的不仅仅是心态的转变还有学习方法的重要性。请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怎样才能学会学习?(4分)25.(12分)阅读与探究:友谊与网友朋友和友谊是人生永恒的话题,带着对友谊的憧憬,某校七年级(2)班召开了“探寻友谊真谛,慎重结交网友”主题班会,师生共同走进友谊的天空,探寻友谊的真谛。活动一【赏名言悟友情】世界上没有比友谊更美好、更令人愉快的东西了;没有友谊,世界仿佛失去了太阳。----西塞罗(1)针对这则名言,你对友谊有什么感悟?(4分)活动二【看现象提建议】目前,网络已成为我国青少年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平台。据有关部门调查,中学生上网后聊天交友的比例最高,占48%。但青少年自制力和理性发展都未达到成人状态,因此上当受骗的事情时有发生。。(2)请你就网络交友的利与弊谈谈看法(4分)(3)请你为学伴慎重结交网友提出良好的建议(4分)4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CCBBB6---10BBABC11---15BABBA16---20CCABA二、非选择题21.(12分)22.(1)启、秦始皇、汉武帝(3分)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国家(1分,答出统一多民族的国家也可给分);(2)郡县制(2分)分封制(2分);(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分)一方面,确立了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这种只发展一家学术,限制其他各家学术思想的做法,不利于文化多元化发展(2分)23.(1)河姆渡人(2分)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工具以骨耜最为典型,种植水稻等等(2分);(2)都江堰(2分)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2200多年来,一直发挥巨大作用,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2分);(3)①从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至欧洲;②山东沿岸穿过黄海至朝鲜、日本;③东南沿海港口出发,穿过南海、马六甲海峡至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任答一条2分);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2分)24.(1)生理、心理、社会等角度(4分);(2)只要能联系自己的体会,合情理,苦与乐两方面答题,即可给分(4分);(3)从兴趣、方法、学习方式、态度认知等方面,至少两个角度(4分)25.(1)针对这则名言,你对友谊有什么感悟?(4分);(2)利:①了解时事;②学习知识;③与人沟通;④休闲娱乐;⑤网上求诊;⑥网上寻亲;⑦网上求教;⑧开阔眼界;⑧放松心情;⑩结交新友等等。弊:①影响学习,甚至荒废学业;②影响身心健康;③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等等,各两点即可满分(4分);(3)从理性辨别、慎重选择、自我保护、遵纪守法等等角度,至少两个角度(4分)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七年级社会与道法期中试卷1.docx 七年级社会与道法期中试卷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