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课 石头 主备:展爱华 2020年 9 月 2 日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页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道石头是一种常见的材料,质地坚硬,不同石头的光滑程度、软硬程度和表面纹理不同。 指导学生能运用多种感官对石头进行初步观察,借助工具探索石头的特性。 鼓励学生积极探索,愿意倾听、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 知道在人类生活、生产中需要从大自然获取石头这种材料。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石头的特性记忆石头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难点:了解不同材质的石头的基本特征。 教学准备及手段 生:不同材质的石头 师:PPT 锤子 教学过程 二 次备课 一、导入 1.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石头制成的物品图片:是什么材料制成的? 学生自由猜测。 知道玉也是石头的一种,石头可以作为材料被广泛使用。 2.这节课,咱们一起来研究石头(板书课题:石头)。 二、探究活动 (一)生活中哪里有石头。 教师提出问题: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搜集石头,谁能介绍一下,你的石头是在哪里找到的?它的形状或颜色怎样? 教师引导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石头。 (二)观察石头有什么特点。 1.讨论观察方法。 教师提出问题:我们要研究它,才能发现它更多的秘密,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引导总结:比较、用手摸、用眼看、敲一敲、捏一捏等。 2.看一看。 教师提出活动指向:下面,我们就用这些办法来研究石头吧。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先用记号笔在石头上编号。再观察带来的石头,比比看谁发现得最多。 学生分组观察, 小组展示汇报。 教师小结并板书:石头的颜色、纹理不同。 3.摸一摸。 (1)提出问题:这位同学的石头真光滑呀!你的呢?你怎么知道的?(摸一摸)那么我们就摸一摸石头。 (2)学生活动,比较它们的光滑程度并排序; (3)学生汇报,教师随机追问:它们的表面摸起来感觉一样吗? (4)小结并板书:光滑程度不同。 4.敲一敲。 (1)提出问题:你有没有用过或者见过石头蒜臼子?为什么能够把蒜捣碎?(因为石头很硬)教师补充说明:使用石头蒜臼子时要注意安全。 现在,你能证明它的确坚硬吗? (2)学生回答:用小铁锤敲一敲;教师提示:不要太用力,注意安全; (3)学生活动,汇报结论:用小铁锤不容易敲碎,说明石头坚硬。 (4)小结并板书:坚硬。 5.刻一刻。 (1)谈话:同学们都很会观察,又发现了石头的一个特点:坚硬。这些石头都一样硬吗?那我们怎么才能知道谁更硬呢? (2)学生说办法:比较,用石头互相刻一刻、敲一敲、划一划。 (3)师生小结并板书:石头的坚硬程度不同。 6.深化小结。 (1)为什么这些石头颜色、纹路、光滑程度、坚硬程度都不一样呢? (2)学生推测:可能是因为它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是不同种类的石头。 (3)师生小结:因为这些石头属于不同的种类,所以它们的特点都不一样。 三、拓展活动 1.谈话:这节课,我们用了很多办法来研究石头,其实都是在观察。刚才我们用小铁锤敲一敲来观察石头,就是在利用工具观察(PPT出示)。 看来,同学们已经会用科学的观察方法了。以后,我们可以用这些观察方法研究更多物体,发现更多的科学奥秘。 2.石头还有很多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石头,拼一幅自己喜欢的石头画吧! 板书设计: 第1课 石头 石头质地坚硬; 不同种类石头的颜色、纹理不同, 光滑程度和软硬程度也不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