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4尝试科学探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步骤 练习熟练准确地测量长度、时间和组装器材,提高操作技能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摆的奥秘过程,让学生初步科学猜想与假设、简化研究对象、控制变量等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和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通过亲自参与科学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能实事求是地记录实验数据,并根据实验数据提出自己的见解,有与他人合作和交流的意识和愿望 3、能把摆的问题与生活中的钟表联系起来,逐步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和体验来学习科学探究,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要素 【教学难点】 在实验过程中,如何简化研究对象和使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实验器材】 铁架台、摆、秒表、卷尺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摆钟工作的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新课教学】 探究摆的奥秘 最近,小慧家的摆钟走快了,小慧请邻居张师傅帮忙修理。只见张师傅将摆下面的螺母拧了几下,摆钟就走准了。 提出问题 【师】张师傅拧钟摆下面的螺母,改变什么? 【生】应该改变了摆的长度 【师】钟摆摆动一次所需要的时间由什么决定呢? 提出问题时科学探究的第一步,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有时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猜想与假设 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不会有伟大的发现。在科学探究中,猜想不是胡猜乱想,它是以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为基础作出的一种试探性解释。 【生】钟摆摆动一次所需时间可能与摆的轻重有关。 【师】你认为钟摆摆动一次所需时间可能与摆的轻重有关,摆摆动一次时间的长短与摆重有怎样的关系? 【生】摆越重,摆摆动一次时间可能越短,摆动快;摆越轻摆摆动一次时间可能越长,摆动越慢。 【师】钟摆摆动一次所需时间还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生1】钟摆摆动一次所需时间可能与摆长有关,摆越长,摆动一次时间可能越长,摆动越慢 【生2】钟摆摆动一次所需时间可能与摆偏离的角度有关,偏离角度越大,摆动一次时间可能越长,摆动越慢 设计试验与制定计划 【师】为了测量钟摆摆动一次所学的时间,我做了一个摆,如图1.请两位同学合作来测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 (实验中) 【生】我们发现了问题:这个摆很难完整摆动一次 【师】什么原因造成该摆很难摆动呢? 【生】摆与铁架台之间的摩擦力很大。 【师】如何将这个进行改进? 【生】把摆杆剪去,用细线代替。 (实验中) 【生】改进后摆在摆动的过程中还转动,很难测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 【师】如果把纸摆换成金属球,会如何呢? (学生尝试中) 【生】把纸摆换成金属球后,摆可以很好的摆动。 在以上的师生交流过程中,对具体的实物(钟摆)进行了简化,用细线悬挂小球代替。 【师】在测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的过程中,如何来减小实验误差? 【生】先测量摆摆动10次所需时间,然后把所测时间除以10,得出一次摆动所需时间 【师】本实验中影响摆动一次所需时间可能与摆重、摆长和摆角有关。我们保持其中的两个物理量不变,研究摆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与一个物理量的关系,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该实验中,我们该如何考虑呢? 【生】1、保持摆长和摆角不变,研究摆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与摆重的关系 保持摆重和摆角不变,研究摆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与摆长的关系 3、保持摆长和摆重不变,研究摆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与摆角的关系 (四)进行实验和搜集证据 摆的轻重 摆动10次所需时间t/s 摆动一次所需时间t/s 轻 重 实验2:探究摆动快慢和摆重的关系 摆长 摆动10次所需时间t/s 摆动一次所需时间t/s 长 短 实验3:探究摆动快慢和摆角的关系 摆角 摆动10次所需时间t/s 摆动一次所需时间t/s 大 小 (五)分析与论证 【师】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摆摆动的快慢与那些因素有关?存在怎样的关系? 【生】摆摆动的快慢只与摆长有关,与摆重和摆角无关。摆长越长,摆动一次所需时间越长。 评估 【师】我们得到的结论是否可靠?与张师傅的操作是否吻合? 【生】我认为得到的结论是可靠的。张师傅通过增加摆长,让摆的摆动变慢,摆钟就走准了。 【师】我们测得摆动一次的时间是否准确? 【生】如果我们多做几次实验,总结出来的结果可能更准确些。 【师】空气阻力对摆摆动一次所需时间是否有影响?如何消除这些影响? 【生】空气阻力对摆摆动一次所需时间有影响。我们可以使用较重的摆球进行实验。 二、科学探究的过程 经历探究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的实验后,同学们应该有较大的收获,科学探究有哪些基本要素呢? 【板书设计】 一、探究摆的奥秘 结论:摆摆动的快慢只与摆长有关,与摆重和摆角无关。 科学探究的过程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