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2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教案

资源简介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一课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第二框《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设计
关塘中学:刘扣香
教材分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换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从古至今,人类社会发展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发展,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后,人类终将经过社会主义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回望社会发展历程,我们应该怎样理解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进程?如何面对当今世界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本节课将带领大家认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一国到多国再遭遇挫折的那段历史,并探究为什么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命力。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知道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理解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历程,能够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了解十月革命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能够论述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相信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树立“四个自信”。
2.科学精神:知道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更加辩证、科学地看待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发展与实践尝试;知道虽然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社会主义遭受挫折,但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来看,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空想社会主义的进步性和局限性;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理论基石和标志;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历史意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
2.教学难点: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历史意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
课前准备
学生结合同步作业预习本课,对教材进行初步了解。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共产党宣言》节选部分,学生观看和欣赏《国际歌》。
思考:史料的话出自哪部经典著作?谈谈你对实现共产主义的信念?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及史料后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模块一、自主学习——找出问题
通过对本框内容的预习,你能找出这三目内容的问题吗?
学生活动:学生从教材和同步作业中去找出相应的问题,结合一些课外书籍和网络材料作答。
教师活动: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高中生们如何学会自主学习,引导孩子们把握课本内容的重难点,在脑海中形成知识树的结构图。
模块二、课堂讨论解决问题
第一目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1.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
2.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探究与分享1、结合教材P11,
(1)学生们思考空想社会主义经历了哪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和提出的思想内容是什么?
学生活动:学生们看书进行思考,然后进行作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作答,出示表格进行总结
空想社会主义的形成过程
伴随着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日益显现的激烈矛盾,社会主义思想得以产生和发展。一些先进分子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同时表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从而形成了空想社会主义。
对空想社会主义的评价: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后作答
教师活动:对学生作答的内容,进行分析后整理
①进步性:
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同时表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
②局限性:
a.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b.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
c.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
d.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
2、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
(1)表现: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2)意义:以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为标志,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开始联合起来反抗资产阶级的统治,将斗争的矛头指向整个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制度。(经济斗争、政治斗争、思想理论斗争)
(3)地位: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前提。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科学社会主义应运而生。
第二目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2.诞生标志: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
1、探究与分享2:对比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
思考: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的差别和进步性
(1)唯物史观的形成及意义: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课外书籍,看书后思考总结
教师活动:对学生解答进行点评后再总结
马、恩通过研究社会历史,批判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
剩余价值学说
①创立过程: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批判地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②意义和影响:
剩余价值学说从经济学角度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揭示了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为无产阶级的斗争指明了方向。
两大理论基石(两大发现)的重大意义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发表
(1)《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
①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宣告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
②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和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文字图片展示无产阶级政党这几方面的内容)
③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使全体社会成员全面发展。
第三目
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实践
十月革命的意义是什么?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下的生产关系是什么样的?
如何正确认识科学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的起起伏伏?
探究与分享3:出示巴黎公社的相关史料
思考:巴黎公社的原则、结局、意义和价值
总结:这是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尝试,为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探究与分享4:出示十月革命的相关视频资料
思考:十月革命的胜利意义及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特点?
总结:
(1)革命胜利: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在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俄国无产阶级通过革命斗争,推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政权,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2)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关系;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
(3)意义: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飞跃,开启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3、出示地图和史料,二战后,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发展,实现了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实践的历史性飞跃:
世界上现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共有五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古巴共和国。
探究与分享5:出示视频“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相关史料视频
思考: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发前进途中的曲折?
总结:(1)理论角度: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
(2)实践角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在21世纪焕发出强大生命力。
课堂小结及板书
模块三、活学活用——素养提升
1.空想社会主义,又称乌托邦社会主义,流行于19世纪初期的西欧,著名代表人物为欧文、圣西门和傅立叶等,空想社会主义者主张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压迫和剥削以及没有资本主义弊端的理想社会。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是( A )
①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②资本主义阶级矛盾的日益激化 
③社会主义思想的完善与发展 
④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不断扩散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欧洲三大工人运动,即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法、英、德等国无产阶级开辟了独立的政治运动,主要表现就是发生了著名的三大工人运动。三大工人运动(
B

①表明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②为马克思、恩格斯进行理论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③表明空想社会主义者建立理想社会的思想是错误的
④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思想和理论源泉
A.
①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②④
3.《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全文贯穿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由马克思执笔写成,1848年2月21日在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问世,距今已有171年的历史。《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 )
①为资本主义的覆灭奠定了阶级基础 
②明确了资产阶级必然灭亡的时间界限 
③标志着社会主义思想由空想变为科学 
④为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19世纪中后期,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学说被称为科学社会主义。下列对“科学”一词的理解,最为准确的是(C)
A.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未来社会提出了合理构想
B.马克思和恩格斯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
C.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剩余价值学说,揭开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D.马克思和恩格斯主张用统一的社会生产代替私人生产
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雄辩地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向国际社会展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形象。
(1)科学社会主义是怎样实现从空想到科学的飞跃的?
①两大历史条件
②两大理论基石
(2)如何认识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
提示: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意义作答。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繁多且深奥,在教学中划分成三大模块,第一模块是学生课前预习,找出问题;这个环节很重要,一方面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学生脑海中形成知识树的轮廓。另一方面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贫借手头资源和查阅资料能增长知识,拓展视野,培养探究和思考的能力。第二模块,课堂讨论解决问题,能有效增强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分析总结概括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第三模块活学活用,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进行提升。本课是农村中学对新教材使用的初探实践,因资源有限,学生查阅资料不能开展,更多停留在书本知识的讲解,活动较少,课堂气氛不活跃,因时间仓促有限,后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本人将继续进行探索和实践,在探索中不断前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