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九年级(上)社会·法治限时测试一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学年九年级(上)社会·法治限时测试一

资源简介

2020学年九年级(上)限时一
社会?法治答题纸

名:             

级:             
座位号:             
贴条形码区
缺考考生,由监考员用2B铅笔
填涂右面的缺考标记
考生禁填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
2.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0.5毫米及以上的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正确填涂
一、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1.
(1)(3分)
(2)
(2分)
(3)(3分)
(4)(2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22.
(1)
(2分)
(2)
(4分)
(3)
(4分)
23.
(1)
(2分)
(2)
(2分)
(3)(4分)
(4)(2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21.(1)
24.
(1)
(4分)
(2)
(4分)
(3)
(2分)
25.
(1)
(3分)
(2)
(3分)
(3)
(4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2020学年九年级(上)社会·法治限时一
考生须知:
1.全卷共两大题,25小题,满分为80分,考试时间为80分钟。本次考试采用闭卷形式。
2.全卷分为卷Ⅰ(选择题)和卷Ⅱ(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卷Ⅰ
说明:本卷有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1.南京临时政府虽然存在仅
91
天,但是颁布了一系列符合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原则和保护工商业的规章措施,鼓励兴办实业,奖励华侨在国内投资等。这反映南京临时政府(
)
A.是资产阶级革命政权
B.以结束封建帝制为根本目的
C.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
D.在形式上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2.余秋雨说:“城市最高的骄傲点不是别的,而是历史。”下列发生在广州的历史事件有(
)
A.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B.一·二八事变的爆发
C.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D.“双十协定”的签订
3.近代以来,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20
世纪初的上海市民可能会(
)
①看电视直播了解社会
②打电话约朋友去郊游
③看《申报》了解时政
④乘坐火车去探亲访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一记者评论某个事件时提到:“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毛泽东牢牢地掌握了领导权,并且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宣布独立于莫斯科的指挥棒。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二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该“分水岭”(
)
①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②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③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④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最终形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5、1919年浙江某港口进口的外国棉花比1918年减少34.1%,日本海带减少60%,日本布伞减少24.1%。最有可能导致材料所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中国近代工业诞生,国货增多
B.北军阀割混战,政局动荡
C.受“五四”爱国运动影响,抵制洋货
D.中日之间爆发战争,贸易受阻.
6.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是民主革命时期两次典型的学生运动,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B.都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C.都是反帝爱国运动
D.青年学生都起了先锋作用
7.罗斯福上台后,在金融领域,成立联邦储蓄保证公司,保证
5000
美元以下存款的安全;将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业务分开,禁止经营存款业务的商业银行从事投资活动,也禁止投资银行吸收存款;将联邦储备管理委员会和联邦储备银行变为事实上的中央银行。同时罗斯福政府给银行垄断资本注入巨资。罗斯福的这一系列措施有利于(

①建立社会福利体制
②减少工农业生产的盲目竞争
③恢复银行的信用
④为工农业生产的恢复提供保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下列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发展
B.资本主义国家走上对外扩张道路
C.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希望能重新瓜分殖民地
D.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9.“晚上十点半板垣征四郎下令按动了爆炸柳条湖铁轨的按钮,中日延续了十四年的第二次战争从此爆发。”材料所指的是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甲午中日战争
D.鸦片战争
10.20
世纪以来,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兴起了反抗西方列强、反封建的民族民主运动。下列属于这一时期民族民主运动的是(

①辛亥革命
②十月革命
③华夫脱运动
④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在官府之文告,政府之宣言,报章之言论,街巷之谈说,道及君主,恒必以恶语冠之随之。”这是1915年梁启超撰文赞扬某一历史事件对社会进步的影响,其中所指的历史事件及其影响是指(
)
A.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
B.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C.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五四运动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12.右图为中华民国建国之初的国旗,旗面的红、黄、蓝、白、黑五色象征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这体现了三民主义中的
(
)
A.民族主义理念
B.民权主义价值
C.民生主义思想
D.民主主义内涵
13.“山歌越唱越开怀,东山唱到西山来。湘赣边工农革命损失大,井冈山找对革命
路径来。”这句“井冈山找对革命路径来”能体现(
)
①井冈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②毛泽东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③适应了当时的中国基本国情
④由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4.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发表评论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这里所说的“统一”指的是(
)
A.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B.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
C.国共两党停止内战形成合作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15.右图是丰子恺先生创作于民国三十四年的漫画作品《胜利之夜》,表达了普通百姓听到“胜利”消息后的喜悦之情。据此推断与“胜利”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抗日战争
D.新民主主义革命
16.1940年,周恩来在重庆与当时的棋王谢侠逊对弈时一语双关地说:“明人重炮,清人重马,我们应该重兵卒。”周恩来的话实质反映了(
)
A.周恩来深谙历史知识
B.放弃炮马,亦和亦战,能扭转中国战局
C.只依靠政府军队抗战
D.中国共产党依靠群众,实行全面抗战
17.毕业于北京大学的著名学者钱理群认为其母校是“思想的试验场,社会变革的催化剂,新知识的探索者”,能够为这一观点提供依据的史实包括(
)
①辛亥革命
②新文化运动
③五四运动
④北伐战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可以称之为20世纪中国版的“光荣革命”。下列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建立中华民国
B.迫使清帝退位
C.铲除了封建专制制度
D.加快了近代化进程
19.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使国际危机和局部战争不断发生,这两大军事集团是(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华沙条约组织
B.轴心国集团、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C.三国协约、三国同盟
D.社会主义阵营、资本主义阵营
20.人物评价是历史学习必备技能。蒋介石是学界和社会大众关注、热议的历史人物,学者杨天石说:“蒋介石原来是‘鬼’、人民公敌,如今提升成为‘人’。一般大陆民众已认为,蒋介石有功有过。”对此说法最为合理的理解是(
)
A.史家主观认识决定大众客观评价
B.历史人物评价永远难有定论
C.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会受到时代条件影响
D.时代愈近历史的评价愈客观
卷Ⅱ
说明:本卷有5小题,共50分。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
21.
(10分)
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治理国家的政策总是需要不断调整与完善。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面对国内反革命势力的武力进攻和国外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
苏维埃俄国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的经济政策,成功地捍卫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但是,
战时共产主义经济政策同农民的利益存在着矛盾,
政策所存在的各种弊端随着战时共产主义经济政策的实施逐渐爆发出来,不但使苏俄的经济面临崩溃,
同时也引发了相当一部分农民和工人的不满,
引发了政治危机。
材料二:1929年出现的经济大萧条,是美国历史上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这次危机中的许多问题,都是不能再仅靠市场的自我调节得到解决的,美国……必须由联邦政府直接干预社会经济生活。然而胡佛政府对经济的日益恶化采取了放任的态度,这引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满,社会动荡不安。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当时的苏俄和美国面临的共同问题有哪些。(3分)
(2)为解决这些问题,苏俄和美国分别采取了什么举措?(2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举措产生了什么共同影响。(3分)
(4)从美国、苏俄两国上述举措中,概括国家政策的调整与完善应遵循哪些原则。(2分)
2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各个阶级都进行了救国道路的探索。这些探索都相继失败了,历史证明,中国的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取得胜利。就在中国人民为屡次的探索失败而迷茫的时候,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在黑暗中探索的中国先进分子带来了一丝喜悦,使他们认识到也许还有另一种拯救中国的道路,历史呼唤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来领导中国革命。
材料二:唱歌谣,报党恩:
(1)依据材料一用一句话概括你对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理解。(2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则歌谣唱出了共产党的诞生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4分)
材料三:
【以图释史】见下图。
(
遵义会议旧址
)
(
八七会议旧址
)
(3)“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一个勇于自我纠正错误,在一次次纠错中吸取经验教训,茁壮成长的党”,结合上面两幅历史图片,请用史实加以说明。(4分)
23.(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张謇是江苏南通人。他从小勤奋读书,1894年考中状元。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深深刺激了他,于是决定弃官经商,走“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之路,由一个旧官僚逐渐转变成一个爱国实业家。他回到家乡后,手中既无资金也无设备,他奔走于官府与民间筹集资金我,但有钱人推三阻四,政府官员态度冷淡,他饱尝人间冷暖。1899年大生纱厂终于建成。2·1·c·n·j·y
(

1

2

3
)材料二:大会确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是其决断性民族主义的口号,
……显然,最初同盟会已把满族排除在帝国之外,同时也把关外的满洲土地排除在帝国之外。不仅如此,其实孙中山同盟会已把蒙古,西藏,新疆等排除在中国之外了。孙中山很快就认识到这是个问题,并且发生一定程度的转变。1906年,孙中山说“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洲民族,这话大错。……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是恨害汉人的满洲人。”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回答,张謇为什么弃官经商?他在创办实业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2分)
(2)材料二中这次大会成立了哪个组织?其纲领后来概括为什么?(2分)
(3)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武昌起义后口号从“驱除鞑虏”改为“五族共和”的原因。(4分)
(4)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新变化?(2分)
24.(10分)“每一个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罗斯福都是不同历史时期引领国家前行的卓越领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顺时而变的孙中山】孙中山的一生就是“不断在挫折中修正自己”的一生。如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他从一个“社会改良者”逐渐转变为一个“民主革命者”,实现了一次伟大的转变。
分析促使孙中山从“社会改良者”逐渐转变为“民主革命者”的社会背景。(2分)作为“民主革命者”,孙中山的主要革命对象是什么?(2分)
【勇于创新的毛泽东】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带领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新道路,并最终赢得了胜利。
这是一条怎样的革命道路?(2分)
这条革命“新”道路开辟的标志是?(2分)
【力挽狂澜的罗斯福】这一段长达12年的任期,涵盖了美国近代史上最黑暗的几年。《纽约时报》给予这样的评价:“从现在开始后的一百年,人们会跪下感谢上帝,赐给了他们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带领他们度过难关。”
阅读材料,结合史实说明为什么说“长达12年的任期,涵盖了美国近代史上最黑暗的几年”?(2分)
25.(10分)2018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4周年,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3周年。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导致德国工业生产下降40%,外贸减少了69%,7万多家企业破产,失业工人高达800万。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德国政局极度混乱。
(1)根据材料一,说明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1分)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扮演了什么相同角色?(2分)
材料二:1941年美国对日宣战后,国际舆论将重庆评为全球第三英雄城市。当时的第一英雄城是英国伦敦,多次遭到德国飞机轰炸,但市民没有被炸垮。第二英雄城是苏联的莫斯科,打破了德军的闪电战计划……
(2)与伦敦和莫斯科相比,重庆并没有发生过大的战役,但同样被国际舆论评为英雄城市。请用相关史实说明其理由。(3分)
材料三:
(3)分析材料三,你能得出哪些结论?(4分)
第1页
共8页九年级社会·思品学科试题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C
D
C
C
A
D
D
A
C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
A
D
C
C
D
C
B
C
C
二、材料题,有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21.
(1)经济发展遇到困难;人民群众普遍不满;出现社会危机、政治危机;等等。(3分)
(2)苏俄实施了新经济政策;美国实施了罗斯福新政。(2分)
(3)都使自己的国家摆脱了危机,恢复了经济,巩固了政权。(3分)
(4)示例:从各国的具体国情出发;遵循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政策经验可以相互借鉴;等等。(2分)
22.
(10分)
(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是适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2分)
(2)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2分)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了土地革命,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2分)
(3)为了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1927年8月7日召开八七会议,会议确立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中国革命开始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历史性转变。(2分,写出“八七会议”得1分,写出内容或意义才可得2分。)
1935年,遵义会议纠正了博古等人“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常委。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端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2分;只写出遵义会议得1分,必须写出会议的内容或意义才可得2分)
23
(10分)(1)“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写出实业救国即给1分)
困难:缺资金
缺技术
官员态度冷淡(1分)
(2)中国同盟会
三民主义(2分)
(3)推翻满清后,中国面临分裂的危险(2分)孙中山对民族主义有了更深的认识(2分)
(4)近代火车传入中国,人们出行可以乘坐火车(1分)
人们可以看中文报纸(1分)
男子可以穿新式服装---中山装
女子可以穿旗袍(1分)(其他如出现新式交通工具,易服饰也可以给分。
答出两个即可)
24、(10分)
清政府专制腐朽,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民族危机深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上列强加紧对中国的掠夺;戊戌变法失败,和平改良行不通(写到两点给2分);君主专制制度(2分);
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2分)1927年9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2分)
因为罗斯福的任期内美国正面临1929-1933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带来的经济困境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冲击。(2分)
25(10分)(1)经济危机加剧了国内矛盾,为转嫁危机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1分)都是战争的发动者,都扮演非正义的角色,并且都是战败国。(2分)
(2)1937年上海沦陷,日军向南京进犯,国民政府岌岌可危,迁往重庆,(1分)重庆国民政府担任着指挥国民党军队正面战场作战的重任,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了巨大贡献。(2分)
(3)作为东方主战场的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2分)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重要贡献(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