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密度的测量 讲透考点: 1.原理:ρ=m/v 2.所测的量:质量(托盘天平) 体积(量筒) 3.器材:托盘天平,量筒,烧杯,水。 (一).测固体的密度 步骤:1.调节天平,用托盘天平测出被测物体的质量m. 2.先在量筒中倒入一定量的水,读出体积V1. 3.再将用细线拴牢的固体浸没在水中,读出总体积V2,则固体的体积V=V2-V1. 甲 乙 falsefalse4.求出物体的密度 ρ=m/(V2-V1) (二).测液体的密度 步骤:1.调节天平,用托盘天平测出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1. 2. 把烧杯中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体积V. 3.测出剩余液体和烧杯的质量m2,则量筒中液体的质量m=m1-m2. 4.求出物质的密度 ρ=(m2-m1)/v 利用常规测量密度的方法,实验原理为ρ= mv。 常规方法 改进方法 说明 测 密 度 实 验 1、有天平有量筒 固体 先测质量 再用排水法测体积 先测质量后测体积;先测体积量筒会沾有水 液体 测空烧杯质量,测烧杯和液体总质量,将液体倒入量筒体积(这种方法误差较大) 测烧杯和液体总质量,将液体倒入量筒测体积,测烧杯和剩下液体质量 量筒不能放天平上,重心比较高,容易倒 用量筒测体积,测空烧杯质量,将液体倒入烧杯,测烧杯和液体总质量(这种方法误差较大) 用量筒测体积,测空烧杯质量,将液体部分倒入烧杯,测烧杯和液体总质量,用量筒测剩下液体的体积 2、有天平没量筒 有溢水杯:溢水法 一定会给水,想办法使V物=V水,因为水的体积不需要量筒,有天平就够,因为水的密度已知 烧杯:满杯法 烧杯和记号笔:标记法 3、有量筒没天平 曹冲称象 一定会给水,想办法使m物=m水,因为水的质量不需要天平,有量筒就够,因为水的密度已知 4、没天平没量筒 标记法测体积 一定会给水 曹冲称象测质量 5、注意事项 用…测量…的…,记为… 用排水法测体积:将物体浸没在水中,水和物体的总体积为V 可以用剩液法减小误差 注意单位:用量筒测出的体积单位ml=cm3,用天平测出的质量单位g,所以得到的密度单位g/cm3 【典例1】同学们在实验室里测某种小矿石的密度,选用天平、量筒、小矿石、细线、烧杯和水,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A 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总的体积 B 把游码放在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C 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D 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中,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 E 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 (1)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只填字母序号)。 (2)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填左或右)。 (3)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小矿石的质量。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用量筒量出小矿石的体积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小矿石的密度ρ= kg/m3。 【典例2】小明和小芳合作,进行“测定盐水的密度”的实验。实验器材: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盐水。实验步骤: 步骤一: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 步骤二:将盐水倒进烧杯,用天平测出装有盐水的烧杯总质量m2 步骤三: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读出盐水的体积V 步骤四:计算出盐水的密度 。 他们收拾好实验器材后,一起对实验过程进行了评估。 小明说:我们的实验原理正确,实验器材使用恰当、操作过程规范、读数准确、计算无误,得出的密度是准确的。 小芳说:在操作过程中,我发现有一点儿盐水沾在烧杯内壁上,这样,尽管我们操作规范、读数准确、计算无误。但我们测量得到的数据还是有了误差,所以计算的结果也有误差。 小明认真思考后,同意了小芳的意见,然后,他们一起继续探讨如何改进实验方案,尽量减小测量的误差。根据小明和小芳对实验过程的评估。请你回答: (1)小芳这里所指的“测量误差”是在上述步骤的第 步骤产生的,导致了盐水体积读数 (填偏大或偏小),从而使得盐水密度的计算结果 (填偏大或偏小)。 (2)为了减小实验的误差,必须从质量和体积两方面的测量进行控制。根据小明和小芳的意见分析,在不增加实验器材的条件下,提出你的实验设计方案,使实验结果的误差达到最小。实验步骤是: 。 (3)在你的设计方案中,控制误差的思路是 。 【典例3】现有1只小玻璃杯、适量的水和托盘天平,请你测出酱油的密度,要求: 简述实验步骤;(2)根据实验中测得的物理量(用字母表示),分析并推导计算酱油密度的表达式。 【典例4】(1)给你一只量筒、天平、一个小铁块、细线,测一个小木块的密度? ①实验步骤: 。 ②根据所测的物理量,木块密度的计算公式为 。 给你一只量筒、一架天平、一枚针、一只弹簧测力计、一个铜块、几根细线和适量的水,要求测出一个小木块的密度,你能设计出几种方案? 【典例5】现有一只溢水杯、一个小烧杯、适量的水和托盘天平,请你测出一颗子弹的密度,要求:(1)简述实验步骤;(2)根据实验中测得的物理量(用字母表示),分析并推导计算子弹密度的表达式。 【典例6】现有大水槽、足量水、量筒、小烧杯、滴管、记号笔,利用这些器材测钻戒密度。请简单写出实验步骤。 【典例7】小东和小阳准备在家里测量一个小石块的密度,但没有天平和量筒。他们想到了化学课上使用的滴管,先自制一个瓶口密封着细吸管的小塑料瓶当作滴管,自制的滴管中的水能一滴一滴地从滴管滴出,且每一滴水的质量和体积都是相等的。他们又找来矿泉水瓶子、小塑料瓶、细线、剪刀、铅笔和足量的水,开始测小石块的密度。 (1)他们测石块体积的方法是:把石块用细线系住,放在被剪开的矿泉水瓶中,倒入一定量的水,并记下水面的位置;取出石块,用滴管将水滴入容器中,使水面到达原来的位置处,并记录滴入的水滴数为a。 (2)他们测石块质量的方法是:把石块放入小塑料瓶中,小塑料瓶浮在矿泉水瓶中的水面上,记下水面的位置;取出石块,用滴管将水滴入小塑料瓶中,使水面到达原来的位置处,记录滴入的水滴数为b。 (3)他们测出石块密度的表达式是: 。 (4)他们巧妙地利用了物理课上所学的研究方法是: 。 【典例8】小明用天平、量筒和水等器材测干燥软木塞(具有吸水性)的密度时,进行了下列操作: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软木塞的质量m1;②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1;③用细铁丝将软木塞浸没在装有水的量筒中,过段时间后,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2;④将软木塞从量筒中取出,直接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其质量m2。 (1)指出小明操作中的不规范之处: 。 (2)下表是小明实验中没有填写完整的数据记录表格。请根据图中天平和量筒的读数将表格中的数据填写完整。 物理量 m1/g V1/cm3 V2/cm3 m2/g 干燥软木塞的密度g/cm3 测量值 6 370 (3)对具有吸水性物质的体积测量提出一种改进方法: 。 【典例9】有一只玻璃瓶,其质量为0.1kg。当瓶内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为0.4kg。用此瓶装金属颗粒若干,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为0.8kg,若在装金属颗粒的瓶中再装满水时,瓶、金属颗粒和水的总质量为0.9kg。试求: (1)玻璃瓶的容积;(2)金属颗粒的密度。 【典例10】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在精确测量各种气体密度时,发现从空气中取得的氮气的密度为1.2572kg/m3,从氨中取得的氮气的密度为1.2505kg/m3,从这个细微的差异中,瑞利发现了气体氩气,从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原来空气中取得的氮气里混有密度较大的氩气,假如气体氩气的体积占从空气中得到的氮气的体积的110,请你计算出氩气的密度。 巩固练习 1. 醋是我国传统的一种调味品,全国很多地方都出产醋这种特产.各地出产的醋的密度有什么不同呢?小明为测量醋的密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 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醋,测出醋的体积 ③用天平测出量筒和醋的总质量. 下面是对上述实验步骤所持的观点,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 A.所测出醋的体积一定不准确,不可取 B.能测出醋的密度且步骤合理 C.测出醋的密度值偏大,不可取 D.易使量筒从天平上倾斜而摔碎,不宜提倡 2.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油的密度时,以下四个步骤中不必要的是( ) 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B.将适量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油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油倒入量筒中,读出油的体积 D.用天平测出倒出部分油后烧杯和剩余油的总质量 3. 如图,矿石的质量已经用天平测出,从图A到图B是测量体积的情景,这样的操作会引起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 ) A.偏大 B.偏小 C.相等 D.无法确定 4.小王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矿石的密度。 (1)有如下一些实验步骤:①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矿石的质量m;②向量筒中倒进适量的水,测出这些水的体积V1;③根据密度的公式,求出矿石的密度ρ;④将矿石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测出矿石和水的总体积V2。他应采用的正确实验步骤顺序为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③①④ D.②③④① (2)由图可知,矿石的质量为___g,矿石的体积为____cm3,矿石的密度为___g/cm3。 5.小岩同学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酸奶的密度,下列操作步骤中多余的是 ( ) A.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 B.将酸奶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量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的酸奶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量筒中酸奶的体积 D.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酸奶的总质量 6.小科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1)测得矿石的质量是210g; (2)因矿石体积较大,她按如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求得矿石的体积为___cm3; (3)矿石的密度为____g/cm3。 7.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块密度。 (1)如图,小石块体积为___;若小石块质量为52g,则小石块密度为__g/cm3__; (2)若实验中测小石块体积时,读小石块浸入前水的体积时视线俯视,读小石块浸入后水的体积时视线仰视,则实验结果会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8.小芳用天平测一块实心塑料块的质量,天平平衡后如图甲所示,把塑料块放入装有酒精的量筒,塑料块放入前、后,量筒的情况分别如图乙、丙所示.塑料块的质量是 g,体积是 cm3,这种塑料的密度是 kg/m3. 9. 下面是小明测量一块矿石密度的实验过程,请 根据题意填空: ⑴用已调好的托盘天平测矿石的质量:开始时,他操作情况如图8(甲)所示,经同学提醒后,他改正了两个错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测出了质量m; ⑵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这些水的体积V1,如图8(乙); ⑶将矿石放入量筒中,测出矿石和水的总体积V2,如图8(丙); ⑷将测量数据填入下表中,利用密度公式求出矿石的密度。 矿石的质量m(g) 量筒中水的体积V1(cm3) 矿石和水的总体积V2(cm3) 矿石的的体积V(cm3) 矿石的密度 ρ(g/cm3) 25 10 10. 在一次郊游中,小明拾到一块颜色特别的石块,他想通过实验测出这块石块的密度.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石块的质量,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石块的质量是 g.再用量筒测出石块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石块的体积 cm3 ,石块的密 度 g/cm3. (3)上述实验操作过程中,由于使用的绳子过粗,造成测量的石块体积偏 ,计算出石块的密度值偏 (选填“大”或“小”) 11. 在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中 (1)使用托盘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______移至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若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左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称液体质量.住烧杯中倒入液体,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70g,把烧杯中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如题4—1图;再称烧杯和剩下液体的总质量时,发现加减砝码总不能使天平平衡.这时应移动_________使天平平衡.若天平再次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题4—2图所示,则倒入量筒内液体的质量为_______g,量筒内液体的体积是_______cm3. (3)该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_kg/m3. 12、测物质的密度: ⑴在中考实验加试时小明做“测石块密度”的实验,他用天平测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18甲所示,则石块的质量m=____g,用量筒测石块的体积,量筒中装水40cm3,放入石块后水面所对的刻度如图18乙所示,则石块的体积V=____cm3,石块的密度ρ=_____kg/m3。 ⑵实验加试后小明同学在帮妈妈收拾厨房时突然想到,能不能用简单的器材,设法测出一桶食用油的密度呢?于是小明找来了纸、笔和如下用品: ①食用油:半桶(桶开口且足够大); ②水:半桶(桶开口 且足够大); ③刻度尺:一把(量程、精度都符合要求); ④饮料瓶:一只(空的、塑料的、无盖、规则的圆柱形); ⑤小石子:若干; ⑥细线:若干。 小明是个爱动脑的孩子,顺利地测出了这桶油的密度。只有这些器材,你也想个办法测一下吧!请写出你的实验方案(包括实验步骤、必要的推理计算及油的密度表达式)。 实验步骤 45834301485904776470165100图18 图18 推理计算及油的密度表达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