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甸垛中学高二选修地理导学案(必修3) 复备人:李 伟第二节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以东北地区为例(第二课时)【学习目标】:通过图表分析,掌握东北农业分布的基本格局。分析东北农业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和整治采取的措施。3、树立可持续发展观,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重点难点】: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学习过程】:[课前预习][问题探究] 1、读“东北三省农业产值结构图”、“东北三省农业种植面积构成图”、“东北三省粮食产量构成图” 、“东北商品粮、油、棉基地图”、“东北林业分布图”总结东北地区农业结构的特点,并说明东北农业在全国的重要地位。2、阅读课文,概括出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的基本格局吗? 3、 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读课本“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部分内容,完成下列表格:问 题 产生原因 主要治理或保护措施黑土层变____,肥力__________ 滥垦,自然平衡遭到破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森林资源不断____覆盖率不断_____ 重采轻育,森林火灾,毁林开荒和滥砍乱伐 ①林业发展应以_____为主,发展___________ __, 坚持合理______ _______,加强___________建设,保护生态平衡湿地面积大幅度______________ 过度开垦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拓展延伸]阅读课文P98“活动”内容完成:东北地区的特色农业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2)发展特色农业有什么意义?(3)试对发展特色农业提出一些建议[学后反思]【课堂反馈】一、单项选择题:右图表示辽宁西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将该区域分为25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1979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类型,完成1-2题。1、图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 )A.土地次生盐渍化加剧 B.空气湿度明显增加C.干旱、洪涝频率减小 D.水生生物物种增加2、目前有利于促进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A.推广蔗基鱼塘 B.推广水稻种植C.发展节水灌溉农业 D.发展大牧场放牧业3、东北黑土培肥和沼泽土改良的主要措施分别是 ( )A.增施有机肥料和植树造林 B.植树造林和防治洪涝C.秸秆还田和土壤熟化 D.增施有机肥料和防治洪涝4、水稻一般生长在我国的南方,但是在我国东北地区也有大面积的水稻种植,主要原因①东北地区劳动力丰富 ②东北地区有些区域光、热、水及土壤条件能够种植水稻③东北地区热量丰富,降水充沛 ④培育优良品种,改进种植技术 (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读某地秸秆利用示意图,回答6—7题。5、围绕秸秆有四种不同利用方式,综合效益最好的是 ( )A.甲 B.丙 C.乙 D.丁6、四种利用方式中,最不利于恢复土壤肥力的是 ( )A.甲 B.丙 C.乙 D.丁二、综合题:7、读右图,完成下列要求:(1)在图上用图例“”画出大兴安岭、和长白山脉的位置,并填注名称。(2)东北耕作农业区主要分布在______平原、______平原和辽河平原;林业和特产主要分布在_____岭、________岭和________山地;畜牧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高原和________平原西部。(3)东北农业和林业走可持续道路的措施,应该是:农业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林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课前预习]农林、以林为主的农林交错地带、以农为主的农林、农耕、农牧地带、牧业地带海洋渔业、农耕、农林牧交错、黑土、林业、湿地[问题探究]1、农业结构完整,耕作业占主导地位,种植业中粮食种植占绝对优势,粮食生产以玉米、大豆为主 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最大的甜菜生产基地、畜牧业基地、最大的林业基地2、农业地域分异明显山地湿润地区以林业为主,降水少的地区以畜牧业为主;平原以种植业为主。自东向西可分为以林业为主的林农交错地带;以农为主的农林、农耕、农牧地带和牧业地带。自南向北可分为海洋渔业地带、农耕地带和农林牧交错地带。3、问题 产生原因 主要治理或保护措施薄 下降 滥垦,自然平衡遭到破坏 合理耕作,注意培肥,增施有机肥,秸杆还田植树造林,加强对坡面、沟壑治理减少 日益下降 重采轻育,森林火灾,毁林开荒和滥砍乱伐 营林 落叶松、杨树为主速生丰产林 采伐 自然保护区减少 过度开垦 建立湿地保护区;退耕还林、还草、还湿地;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退化的湿地[拓展延伸](1)一是东北地区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二是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以应用的结果。(2)①能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②将现代科学技术应用到农业发展中,走科技兴农之路,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③能带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3)要因地制宜,符合当地的实际;要充分考虑市场的需求及其变化【课堂反馈】1A 2C 3D 4C 5D 6C7(1) 略(2)三江 松嫩 大兴安、小兴安 长白 内蒙古 松嫩(3)加强黑土培肥,增施有机肥,植树造林,保持和提高黑土肥力;建立湿地保护区;退耕还湿;采取工程措施,恢复已退化的湿地 以营林为主;合理采伐;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东北地区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自然环境特征土地资源及其开发农业生产和布局全国重要的 基地农业布局:地域性特点自东向西可分为 带、带和 带;自南向北可分为 带、 带和带。农业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开发的发展的保护农田秸秆牛人沼气甲丙丁乙PAGE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