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程基本信息课题《华夏意匠——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艺术(2)》教科书书名:普通高中教科书《美术》必修(美术鉴赏)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20年7月学生信息姓名学校班级学号学习目标在赏析图片的过程中识别与解读中国传统园林的类别与风格;能够掌握基本的比较方法,表达自己对园林的感受;感受和认识中国传统园林的魅力,并能够对其进行形式美法则的描述、分析和评价;能够进行课程的评价,完成自评、互评及相关反馈;比较中国传统园林在文化上的呈现,感受中华民族的源远流长与团结精神。课前学习任务复习第7课第一课时的相关内容,巩固所学,同时收集一些自己喜欢的园林艺术,尝试欣赏它的美,巩固形式美法则的相关内容。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你认为图片中的艺术品表现的是什么?都有哪些装饰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任务二】你认为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程基本信息课题《华夏意匠——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艺术(2)》教科书书名:普通高中教科书《美术》必修(美术鉴赏)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20年7月学生信息姓名学校班级学号课后练习思考: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导致大量传统建筑的消失。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请调查本地传统建筑的现状,并研究本地传统建筑与地方文化、思想传统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在班级开展以“走近传统建筑”为题的报告会,介绍自己的调查与研究成果。课程基本信息课题《华夏意匠——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艺术(2)》教科书书名:普通高中教科书《美术》必修(美术鉴赏)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20年7月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学生在赏析图片的过程中识别与解读中国传统园林的类别与风格;能够掌握基本的比较方法,表达自己对园林的感受;感受和认识中国传统园林的魅力,并能够对其进行形式美法则的描述、分析和评价;能够进行课程的评价,完成自评、互评及相关反馈;比较中国传统园林在文化上的呈现,感受中华民族的源远流长与团结精神。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传统园林的不同风格及其特征。教学难点:发现、感受中国传统园林中的形式美。教学过程时间教学环节主要师生活动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堂导入1.视频导入。播放《园林》纪录片片花。1)提问: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什么内容?你是如何定义它的?2.引出课题。《华夏意匠——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艺术(2)》。1.观看视频并尝试回答。预设回答:亭台楼阁、公园。2.明确课题。课堂新授中国传统园林概述。历史①萌芽期:从周至汉。②形成期:魏、晋、南北朝。③成熟期:隋、唐、五代。④高潮期:宋⑤二次高潮期:明清2)地位影响①世界三大园林体系。②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3)类型①皇家园林②私家园林2.清代皇家园林。1)北京颐和园。①概述。②一池三山。③其他景色。承德避暑山庄。①概述。②外八庙。③其他景色。3.江南私家园林。1)巧于因借。2)建筑丰富。山水营造。文人气息。“拙政”与“网师”。4.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的比较。1)对象与作用。庄重与闲逸。外向与内向。动态与静止。5)富丽与淡雅。5.形式美法则的运用。1)对比。节奏。对称。4)和谐。观看图片1)了解中国传统园林的发展脉络。2)明确中国传统园林的地位和影响力。3)了解中国传统园林的类型。2.学习清代皇家园林的知识。1)学习北京颐和园的相关知识及景色,了解一池三山在园中的运用。学习承德避暑山庄的相关知识景色,了解外八庙是民族大团结的象征。3.学习江南私家园林的知识。1)因地制宜,借物呈景。2)了解私家园林建筑的多样。学习假山、理水的实例。了解楹联、命名相关知识。4.学习梳理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的异同。在服务对象、建筑风格、造园理念、游览方式、色彩运用等方面进行提炼。5.了解形式美法则在园林中的运用。评价1.自评与互评。了解评价内容与标准,进行自评与互评。课堂小结1.小结。2.课堂提升。中国传统建筑是世界上发展历史最长、分布地域最广、审美特征最鲜明的独特体系。中国传统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把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地结合起来,体现了艺术创造的另一种形式。1.回顾本课所学知识。2.了解中国传统建筑和传统园林艺术的绝妙,应将它传承与发扬。(共46张PPT)华夏意匠——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艺术(2)高一年级美术一、中国传统园林的概述(一)历史悠久《刖人守囿车》(青铜器)[西周](一)历史悠久全车装饰有猴、虎、鸟等14个立体动物形象,盖顶上,嵌有一只猴子的造型,提起猴身,便可打开厢盖。(一)历史悠久(一)历史悠久——萌芽期台圃囿种植蔬菜、瓜果、花草等的园地。饲养、狩猎动物的园地。平而高的建筑物,便于在上面远望。(一)历史悠久——形成期铜雀台(一)历史悠久——成熟期《辋川图》(中国画)王维[唐](一)历史悠久——高潮期《水殿招凉图》(中国画)李嵩[宋](一)历史悠久——第二次高潮期圆明园留园(二)地位影响北京颐和园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江苏苏州古典园林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三)园林类型皇家园林私家园林二、清代皇家园林(一)北京颐和园北京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占地约2.9平方千米。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一)北京颐和园十七孔桥佛香阁昆明湖长廊西堤藻鉴堂(一)北京颐和园南湖岛藻鉴堂山岛治镜阁阁岛一池三山(一)北京颐和园小西伶知春岛凤凰墩四大部洲昆明湖(一)北京颐和园十七孔桥(二)承德避暑山庄承德避暑山庄(二)承德避暑山庄湖泊区平原区宫廷区山岳区外八庙(二)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二)承德避暑山庄松鹤斋丽正门万壑松风殿二、清代皇家园林1.规模宏大。2.选址广泛。3.建筑富丽。三、江南私家园林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园冶》(一)巧于因借网师园拙政园(二)建筑丰富沧浪亭复廊拙政园远香堂(三)山水营造网师园中央水域留园石林小院(四)文人气息拙政——拙者之为政。网师——渔隐之意。四、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的比较园林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这可以视为它们的共同点。皇家私家(一)对象与作用对称灵活(二)庄重与闲逸外扩内延(三)外向与内向游览静观(四)动态与静止富丽堂皇清新淡雅(五)富丽与淡雅五、中国传统园林中形式美法则的运用(一)留园平面图对比之美瞻园平面图(一)对比之美狮子林(二)节奏之美(三)对称之美(四)和谐之美评价内容水平0水平1水平2水平3能够解读中国传统园林的脉络。不能解读能够解读,并运用简单词语描述。能够解读,并运用语句描述和评价。能较为全面解读,并结合自身体会和感受进行梳理。能够比较两种类型的园林特征。未能比较能够说出相同点。能够说出异同。能够说出异同并进行分析和梳理。能够发现、感受、表达园林中形式美法则的运用。未能达到能够发现,无法表达。能够发现、感受,并简单表达。能从对比、对称、节奏等形式美法则进行赏析。中国传统建筑是世界上发展历史最长、分布地域最广、审美特征最鲜明的独特体系。中国传统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把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地结合起来,体现了艺术创造的另一种形式。同学们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华夏意匠——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艺术(2)-学习任务单.docx 华夏意匠——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艺术(2)-教学设计.docx 华夏意匠——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艺术(2)-课件.pptx 华夏意匠——中国传统建筑与园林艺术(2)-课后练习.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