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8.2重力力的示意图一、教材分析及教学设想:本节课由重力的概念、探究重力的大小、重力的方向及重力势能四个小单元组成。其中,探究影响重力大小的因素和重力的方向是本节教学的重点,而由学生通过猜想、自主探究和交流讨论得到G=mg和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结论,应是贯穿整堂课的主线。主要通过生生、师生交流与讨论,以及实验探究为手段加以突破。二、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重力,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2、经历探究过程得到物体重力和质量的关系:G=mg。3、通过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实验,感知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用力的示意图来表示力的大小。4、知道被举高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5、能用重力的方向和重力势能相关的知识对实际问题作出分析和判断。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力的概念。2、探究影响物体所受重力大小的因素;判断重力的方向。3、知道被举高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4、知道力的三要素,会用力的示意图来表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四、板书设计:§8.2重力力的示意图1、重力的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符号:G;施力物体:地球。2、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G=mg。g=9.8N/kg表示每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牛。3、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重垂线的应用:检查墙面是否竖直,窗台等是否水平。4、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5、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三要素。6、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五、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重力概念:引入:播放太空授课视频片段。学生在教室模仿。提问:我们为什么不能模仿“海胜悬空打坐;亚萍做珍珠项链?”归纳: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我们用“G”来表示重力。提问:那么天上的飞机和小鸟受不受到重力的作用?什么物体受重力?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地球的吸引。重力的方向:介绍装置:铁架台、细线、小球,半饭盒水(玻璃的)。演示、提问:正是因为小球受到了重力的作用才把绳子拉直了,所以绳子的伸长方向就是小球受到的重力方向,桌面看作水平面。绳子与桌子成多少度角?桌面倾斜,绳子与什么垂直?讲述:我们把与水平面垂直的方向称为竖直方向。应用:让学生上黑板独自挂画生1:因为受到地球的吸引。生2:可能是受到了一种力量。受到重力,如果飞机没油,小鸟受伤,就会往下掉。生答:向下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对重力的理解还是比较容易的,但对离开地面的物体是否受到重力不能肯定,教师通过引导解决这一重点,既导入了新课,又得出了重力的概念。活动8.3探究影响重力大小的因素:过渡:挑班级胖瘦二位同学,问:他们受重力吗?哪个大?为什么?那么请同学们猜一下,重力的大小可能会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引导:上述因素是否影响物重?要验证同学们的猜测是否正确,怎么做?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桌上的器材,利用它们可以探究重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设计并动手进行实验,教师巡视。实验结束,学生交流汇报实验过程,得出结论:重力与质量成正比。讲述:重力与质量两者之间的关系是G=mg,g是表示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之比,约为9.8N/kg,该数值的意思是:每1千克的物体所受到的重力为9.8N。在不要求精确的计算时,可取10N/kg。请刚才二位胖瘦同学计算自己的重力。(板演)其他同学下面做。同桌交流和讨论后猜想:可能与质量、体积、密度……有关。学生观察后回答。通过探究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分析实验数据,找到规律,总结出结论,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过渡:我这儿有一把塑料尺,当力作用于它时会发生什么?讲述:因为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比较复杂,我们以后再研究,今天我们先研究改变形状。提问:同学们想一想,这把塑料尺形变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请学生设计实验证明塑料尺形变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并认真体会控制变量法。讲述:物理中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力是无法直观看到的,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通常还要形象的表示出力,如何表示呢?这就要会画力的示意图。教师在学生的讲述中示范,并讲解作图规范及要求。形变和改变运动状态。学生讨论、猜想塑料尺发生形变可能与力的哪些因素有关。学生阅读课本,然后告诉老师如何画。学生仿照教师的示范练习。学生用塑料尺进行亲身实践,学生展示探究结果,引导学生仔细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培养学生动手、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引导学生自学,教师边示范边强调力的作用点和方向必须标清楚,学生动手练习画图,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及作图能力。重力势能:过渡:苹果落到牛顿头上,他会有什么感觉呢?若是牛顿不是被下落的苹果砸到,而是被下落的石头砸到,后果会怎样呢?再问:说明了什么?演示:将压力小桌放在沙子中,使重物从高处落下砸在压力小桌面上,举得越高,压力小桌陷得越深。提问:现象说明了什么?生答:会被砸痛、砸伤。下落的物体具有能量。被举高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通过举例分析,使学生获得知识。交流与小结:学生展开交流讨论,进行小结。作业布置:六、教学后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