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都谁在 “抽风”?(附:考场典题及答案) 一、青藏高原夏季是个“抽风机”。 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对大气的削弱作用小,使得青藏高原比同纬度其他地区接受到太阳辐射更多。由于下垫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夏季青藏高原上空和四周同高度相比就成了一个热源,因为相当于将一块巨大的太阳能电热毯放到4000米高的大气层中。大气受热上升,近地面气压降低,高原开始“抽吸”外围的气流进行补给,一个大型“抽风机”就形成了,由此南亚季风、东亚季风都被“抽吸”进入大陆。 青藏高原位置图 试题链接 1:存在于高原周围地区、冬夏季方向相反的大气环流,称为高原季风。下图中箭头表示青藏高原形成的高原季风方向。读下图,完成1~3题。 1.高原季风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压带与风带的季节移动 B.高原面与海洋表面的热力差异 C.高原表面植被的季节变化 D.高原面与周围自由大气之间的热力差异 2.上图中表示夏季风的是( ) A.ab B.bc C.cd D.ad 3.由于青藏高原的存在而形成的高原季风( ) A.削弱了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 B.削弱了东亚季风,加强了南亚季风 C.加强了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 D.加强了东亚季风,削弱了南亚季风 解析: 1.D 青藏高原海拔高,面积大,高原面与周围自由大气之间的热力差异明显,是高原季风形成的主导因素。 2.B 夏季高原面升温比周围大气升温快,气压较低,风由周围吹向高原面。图中表示夏季风的是bc。 3.C 由于青藏高原的存在而形成的高原季风与东亚、南亚冬夏季风风向一致,加强了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 二、地中海冬季是个“抽风机” 地中海气候可谓是气候中的战斗机,无论在高考还是模拟题中出现的几率那可不是一般的高呀?深受出题专家们钟情和厚爱,这得感谢它的两个特殊之处:一是除南极洲外各大洲都有分布,二是全球的唯一的雨热不同期的气候,就这两点就够吸引人的。 地中海对地中海沿岸地中海气候的影响?是不是有点绕口令的感觉?地中海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增强了沿岸地区的地中海气候。因为地中海水域辽阔,加大降水季节变化,缩小气温年较差,增强了沿岸地区的地中海气候,扩大了地中海气候的分布范围,使地中海气候分布范围向北扩展。 2、冬季是个“抽风机”,增加了降水。地中海在冬季扮演了“抽风机”的作用,地中海水域辽阔,冬季因气温较周边陆地偏高形成局部性低压,使周边地区增温、这样就加大了与大西洋之间的温差,温差大则压差大,压差大则风力大,强劲的西风把大西洋的水汽吸来,增加冬季降水。 3、夏季加强副热带高压。地中海水域辽阔,夏季地中海上的气温较周围陆地低,气压较高,对副热带高压起加强作用,形成稳定的晴朗干燥天气。 所以说地中海的存在加剧了地中海式气候,扩大了地中海式气候的分布范围。 试题链接2: (2019·河北唐山模拟)图甲为世界某区域1月、7月等压线(百帕)与主导风向示意图,那不勒斯、巴里的降水量(mm)如图乙所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4分) (1)调查发现,位于卡昂的风力发电机组单位时间的发电量冬季远大于夏季,据图简析原因。(6分) (2)简述那不勒斯和巴里的降水差异,并解释其原因。(8分) (3)分析地中海对图示地区地中海气候的影响。(10分) 答案:(1)冬季欧洲西部地区等压线较夏季密集,单位距离上的气压差(气压梯度力)大,风速快,发电量大。 (2)那不勒斯年降水量大于巴里,降水季节差异大。冬季那不勒斯地处西风迎风坡,冬季降水多;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旱少雨。(或巴里年降水量小于那不勒斯,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巴里冬季地处西风背风坡,受西风影响小,降水少,冬夏季节之间降水差异小。) (3)地中海增强了沿岸地区的地中海气候(加大降水季节变化,缩小气温年较差),扩大了地中海气候的分布范围(使地中海气候分布范围向北扩展);地中海水域辽阔,冬季因气温较周边陆地偏高形成局部性低压,使周边地区增温、增加降水;夏季地中海上的气温较周围陆地低,气压较高,对副热带高压起加强作用,形成稳定的晴朗干燥天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