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雾里看花——雾霾、团雾、海雾(附:解题技巧) 【试题引入】 1.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频繁出现,空气质量问题已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下图是气温垂直分布的4种情形,图中最有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情形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解题技巧】 雾霾的形成原因和解决措施总结如下: 1.原因: (1)我国冬季降水少,空气中的尘埃不容易降落到地面上,空气中灰尘多。 (2)逆温与静风天气的出现。 (3)冬季寒冷,燃煤取暖会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烟尘。 (4)城市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汽车尾气大量排放。 (5)建筑工地遍地开花,建筑扬尘增加。 (6)污染控制力度不够。 2.解决措施: (1)治理排污企业,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和执法力度。 (2)限制私家车,发展公共交通,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3)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煤炭消费比重。 (4)建设节能建筑,提高建筑能源利用率。 (5)植树种草,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6)倡导市民低碳生活。 答案:1.A 雾霾的天气原因是静风与逆温,要加速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空气就要不断的流动。从图中的四种气温分布图来看,②、③、④三种气温分布图中均出现了不同高度的逆温,而逆温不利于空气的扩散。只有①图中的气温,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气温是降低的,大气的对流运动显著,所以最有利于空气的对流运动。 【试题引入】 被称为高速公路“流动杀手”的团雾,大多是由于局部区域近地面空气辐射降温而形成的浓雾,具有突发性、局地性、尺度小、浓度大的特征。江苏省近年来由团雾引起的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比例高达18%左右。下图是沪宁高速公路示意图。据此完成2~4题。 2.一天当中,团雾的多发时段往往是 A.0~6时 B.6~12时 C.12~18时 D.18~24时 3.团雾多出现在高速公路上的主要原因是 A.汽车尾气排放量大 B.沿线工业污染严重 C.路面昼夜温差较大 D.临近河湖与林草地 4.沪宁高速公路团雾发生频率最大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解题技巧】 团雾是雾的一种,团雾的形成条件,出现时间和发生区域如下: 1.雾出现的条件有逆温、降温和充足的水汽。 2.团雾大多属于辐射雾,由局部近地层空气受辐射降温增湿而引起,也有少部分团雾是平流雾。团雾具有突发性、局地性、尺度小、浓度大的特征。 3.在深秋和冬季易出现团雾,且团雾一般出现在昼夜温差较大、无风的夜间,尤其易出现在清晨。 4.团雾与局部小气候环境关系密切。 答案:2.A 辐射逆温多发生于晴朗的夜晚,日出前逆温层达到最厚。 3.C 高速公路上地处城郊边缘,路面白天受热快,晚上降温也快,易出现雾。 4.C ③地临近太湖,水汽充足,易出现雾。 【试题引入】 5.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S市附近海域夏季常被雾笼罩,主要原因是 A.沿岸暖流提供了充足的暖湿空气 B.半岛东侧海湾海水温度较低 C.海陆间气温差异较大 D.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较强 【解题技巧】 海雾形成的条件: 1.充足的水汽含量; 2.近乎无风的风场; 3.一定的海气温差; 4.特定的大气环流形势(逆温)。 答案:5.D 夏季位于中低纬的加利福尼亚附近温暖的海面上空有着充足的水汽;由纬度和大陆西岸可知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风力较弱;加利福尼亚寒流经过加利福尼亚附近起到了降温的作用;寒流降温形成逆温,所以水汽凝结而形成海雾。 【做题巩固】 读我国某特大城市2014年10月30日~11月4日气温及天气变化示意图,完成6~7题。 6.该市一周内连日出现“霾”天气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风力较大,风向不稳定 B.风力微弱,无持续风向 C.高楼林立,阻挡了风速 D.交通阻塞,尾气排放集中 7.该特大城市极有可能位于我国的 A.西北地区西部 B.东北平原北部 C.华北平原东部 D.珠江三角洲南部 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岸红杉适合生长的温和、湿润、多雾的环境中。目前,原生海岸红杉仅分布于美国西海岸。下图为美国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及周边区域图。 分析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多雨、多雾的原因。 【学生总结】 雾霾、团雾、海雾 6.B 图中除了11月3号有比较微弱的北风以外,连续一周都几乎无持续风向,使污染物积累。 7.C 11月初最低气温0°C以上可判断为华北平原东部。 8.地处大陆西岸,距海近;位于西风带,西风从海洋带来大量水汽;地处迎风坡,多地形雨;沿岸受寒流影响,水汽易凝结成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