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化学方程式知识点一:质量守恒定律1.含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②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即不是反应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③所有的化学反应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2.化学反应中的“五不变,两个一定变,两个可能变”五不变:宏观:①化学变化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②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保持不变微观:①原子的种类不变②原子的数目不变③原子的质量不变两个一定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微观:分子的种类一定变两个可能变:分子的个数可能变;元素的化合价可能变二:实验1.红磷(P)燃烧:化学方程式:现象:产生大量白烟,放热,生成白色固体。气球先膨胀后缩小,反应前后天平保持平衡。铺细沙的目的:防止红磷燃烧放热炸裂锥形瓶底玻璃管的作用:导气,引燃红磷小气球的作用:调节锥形瓶内的气压,防止瓶塞飞出为什么要迅速塞上瓶塞:点燃红磷,防止瓶内气体受热膨胀逸出,影响实验结果。实验结论:参加反应的红磷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2.铁(Fe)与硫酸铜(CuSO4)反应:化学方程式:现象:铁钉表面产生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反应前后天平保持平衡打磨铁钉的目的:出去铁钉表面的杂质实验结论:参加反应的Fe和CuSO4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Cu和硫酸亚铁的质量总和。3.盐酸(HCl)和碳酸钠(Na2CO3)反应:化学方程式:2HCl+Na2CO3====2NaCl+H2O+CO2现象:白色固体溶解,产生大量气泡,天平指针向右偏转天平偏右的原因:装置不密封,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该反应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结论:利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时,需在密闭容器中进行4.镁(Mg)燃烧反应:化学方程式:现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有白烟,生成白色固体。反应前镁条质量<反应后产物的质量原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镁条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所以氧化镁的质量大于镁条的质量5.现象:铜丝表面由黑色变成光亮的红色,试管口有水珠生成三:化学方程式1.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2.意义:质的方面:表明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量的方面:表明了各粒子的个数比,各物质的质量比3.读法:①宏观:质的关系: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硫量的关系:每32份质量的硫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生成64份质量的二氧化硫②微观:一个硫原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1个二氧化硫分子3.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基础②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必须相等4.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①写:根据客观事实,正确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中间用“——”连接②配:配平化学方程式,使式子两边各元素的原子数目相等③等:把“——”改成“====”④标:标明反应条件,如点燃、加热、催化剂等,标出生成物状态,如气体“↑”沉淀“↓”⑤查:检查化学式的书写、配平、条件、生成物状态符号等注意:催化剂和其他条件并存时,催化剂在上,另一条件在下。反应物中没有气体,生成的气体才能标气体符号,否则不能标;反应物中没有固体,生成的固体才能标沉淀符号,否则不能标。顺口溜:左边反应物,右边生成物;写准化学式,计量数配平;中间连等号,条件要记清;生成气沉淀,箭头来标明。5.配平的方法:最小公倍数法、奇数偶配法、设“1”法(万能法)、观察法等。四: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1.计算依据:①理论依据:质量守恒定律②基本依据:反应中的各物质的质量比一定,等于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与其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2.计算的一般步骤:①设:根据题意设未知量②写:写出化学方程式、写出相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③列:列出比例式④求:求解⑤答:简明作答注意:设未知数时要说明其物理意义,不带单位化学方程式一定要正确,完整计算过程中各物理量要带单位且单位统一代入的数据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如果不纯,需按纯度计算出纯净物的质量如果时体积,需换算成质量。3.特殊词语的理解:①恰好反应和完全反应:反应完成后,反应物无剩余②充分反应:反应不受时间等因素限制,反应物可能无剩余,也可能过量③反应一段时间:可能完全反应,也可能一种或多种反应物有剩余④适量:两种或多种反应物按一定的质量比恰好完全反应⑤足量:一种反应物完全反应无剩余,另一种反应可能完全反应可能有剩余⑥过量:反应完成后,有一种或多种反应物剩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