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单元测试(全科9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单元测试(全科9份)

资源简介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单元测试
高二地理试题(4)【新人教】
命题范围:选修6全册
第Ⅰ卷为选择题,共5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5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读下图,完成以下1~2题。
1.造成垃圾围城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 )
①农村垃圾向城市集中 ②近代工业发展
③商品消费量增加 ④不良的生活习惯和消费行为的发生
⑤郊区土地租金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2.解决上述问题最好的方法是 ( )
A.焚烧处理 B.填埋处理
C.将有机成分用来生产二次新能源 D.将垃圾运到远离城市的地方
近期研制出利用玉米叶片加工、编织购物袋的技术,这种购物袋易分解且物美价廉。据此完成
3~5题。
3.该种购物袋的生产厂应该近 ( )
A.原料产地 B.销售市场
C.能源产地 D.研发基地
4.以该种购物袋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同类产品,对环境保护的直接作用是 ( )
A.减轻大气污染 B.减轻“白色污染”
C.促进生物多样性 D.减轻酸雨危害
5.该种购物袋的生产原料在我国的最大产地是 ( )
A.河南省 B.山东省 C.四川省 D.吉林省
读“某区域环境问题示意图”,判断6~8题
6.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 )
A.土地荒漠化、酸雨污染 B.气候变暖、土地荒漠化
C.土地荒漠化、水环境恶化 D.酸雨污染、气候变暖
7.图中问题①、②产生的后果分别是 ( )
A.引发赤潮现象;臭氧层出现空洞
B.产生“公害病”;河流流量季节变化会变小
C.鱼因缺氧而大批死亡;洪水灾害增多
D.酸雨现象、气候恶化
8.图中环境问题的出现,主要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 )
A.共同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和公平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和共同性原则 D.公平性原则、共同性原则和持续性原则
下表中的甲、乙、丙、丁分别代表我国的三北防护林、长江流域防护林、沿海防护林以及珠江
流域防护林体系的林地利用情况,读回答9~11题。
甲 乙 丙 丁
用材林 32718 9506 10460 8192
经济林 68226 17023 9292 2606
防护林 347829 83286 32379 31822
薪炭林 4236 346 3463 3860
特种用途林 754 130 119 69
9.表中能代表沿海防护林体系的是                   ( )
A.甲 B.乙 C. 丙 D. 丁
10.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的最主要的作用是             ( )
A.提供能源 B.提供木材 C.水土保持 D.发展经济
11.三北防护林在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作用,其中经过华北地区的防护林最主要的作用是( )
A.防风固沙 B.水土保持 C.庇护农田 D.涵养水源
湿地有“地球之肾”之称,也是鸟类集中的栖息地,越来越被人类所关注。读图,回答12~14
题。
12.造成2004年湿地面积与1950年相比发生显著变化的原因有 ( )
①长期围垦 ②长期泥沙淤积
③当地人民有计划地退耕还湖 ④全球变暖,水源枯竭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图示地区湿地面积的变化可能带来的后果是 ( )
①洪涝灾害多发 ②水土流失加剧
③野生生物栖息地减少 ④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图中哪一幅图不属于湿地 ( )
A.① B.② C.③ D.④
读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5~17题。
温室气体 浓度(mg/m) 年增长率(%) 生存期(年) 温室效应强度() 对全球气候变暖的现有贡献率(%)
1750年 1990年
280 353 0.5 50—200 1 55
氯氟烃 0 0.00085 2.2 50—102 3400—1500 24
0.8 1.72 0.9 12—17 11 15
0.00029 0.00031 0.25 120 270 6
15.表中所列四种温室气体中,对全球气候变暖“贡献”最大,主要原因是 ( )
A.的年增长率大于其他温室气体
B.在大气中的存留时间比其他温室气体短
C.的温室效应强度比其他温室气体大
D.的浓度远高于其他温室气体
16.温室气体使全球气候变暖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使地面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增多
B.使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增加
C.使太阳活动增强,从而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多
D.使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
17.有利于我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最合理措施是 ( )
A.大量进口石油,减少煤炭使用量 B.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
C.严格限制钢铁、核工业的发展 D.禁止乱砍滥伐,积极植树造林
读“全球气温变暖示意图”完成18~20题。
18.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有 ( )
A.毁林尤其是热带雨林的破坏 B.不合理的使用制冷设备
C.新能源汽车大量普及推广 D.有色金属冶炼业发展
19.如果人类继续任其发展,产生的后果可能是 ( )
A.喜马拉雅山海拔变高 B.喜马拉雅山自然带海拔变低
C.大洋洲火山岛将增加 D.大洋洲总陆地面积可能减小.
20.有关全球变暖的影响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
B.导致海平面上升
C.可能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事件增加
D.对人体健康的威胁不会增加
灰霾是指空气悬浮着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颗粒物,能见度小于10公里的大气现象。 近年珠
江三角洲及国内一些区域,因空气质量差,灰霾天气严重,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读下图,回答21~23题。
21.有关广州灰霾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自1954年至2004年灰霾天数逐年增加
B.改革开放以来,灰霾天数迅猛递增
C.灰霾天数达200天以上的年份是1997年
D.连续三年内灰霾天数增长最快的是1991年至1994年
22.灰霾的出现天数 ( )
①与区域污染物悬浮细粒子产生量有关 ②与出现连续的静风、逆温等气象条件有关
③与工业废水排放量有关 ④与大气中C02浓度增大有关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3.改善珠江三角洲空气污染状况的最有效的措施是 ( )
A.控制经济发展规模和人口规模
B.加大调整产业结构力度,削减珠江三角洲燃料消费总量
C.限制汽车工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公交事业
D.完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
读图,回答24~25题。
24.对该图理解正确的是 ( )
A.影响环境污染水平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增长速度
B.环境污染处理技术水平可以决定环境污染水平
C.环境政策对环境污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D.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会造成环境污染加重
25.关于人口与环境污染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口数量增长是导致环境污染最重要的原因
B.人口压力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在不同社会技术背景下是一样的
C.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影响着人类活动的环境后果
D.人口数量增长对环境恶化没有直接影响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综合题:本卷共5小题,共50分。
26.读“影响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因素统计图”,回答问题。(10分)
(1)图中显示导致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各因素中影响程度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 、 。(2分)
(2)我国西北地区荒漠面积广大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新疆绿洲土地荒漠化的最主要人为原因是什么?(4分)
(3)针对我国草原地区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现象,我们应采取 等有效的措施,以防止日渐扩大的土地荒漠化。(4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 黄河山东济南泺口断面从2010-03-01至2010-04-28 COD水质状况曲线图。
材料二
黄河宁夏中卫新墩断面从2010-03-01至2010-04-28水质分析
序号 周期 pH DO(mg/l) COD(mg/l) NH3-N(mg/l) 本周水质 上周水质 更新时间
1 2010年第16周 8.14 9.08 2.1 0.25 Ⅱ Ⅱ 2010-04-20
2 2010年第15周 8.17 11.1 2.1 0.3 Ⅱ Ⅱ 2010-04-13
3 2010年第14周 7.93 10.8 2.8 0.3 Ⅱ Ⅱ 2010-04-06
4 2010年第13周 8.15 11.4 1.3 0.16 Ⅱ Ⅱ 2010-03-29
5 2010年第12周 8.44 11.6 1.9 0.18 Ⅱ Ⅱ 2010-03-22
6 2010年第11周 8.2 10.3 2.4 0.34 Ⅱ Ⅱ 2010-03-15
7 2010年第10周 7.99 7.7 2.4 0.38 Ⅱ Ⅱ 2010-03-09
注:COD是Chemical Oxygen Demand,化学耗氧量,COD的数值越大,则水体污染越严重。
材料三 2010年4月13-14日,全省重点污染河流治污暨流域环境安全管理现场观摩调度会在临沂市、德州市召开,李兆前副省长强调要加大工业点源治理力度,严格执行严格的地方排放标准,从源头上控制水污染物的排放。
(1)阅读材料一、二对比两地水质差异并分析原因?(6分)
(2)结合材料针对黄河的水污染问题应采取哪些主要措施?(4分)
28.读我国部分环境问题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甲附近重点开发的能源资是 。
(2)乙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丙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3)丁地区最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是 。造成的危害有           。
(4)有关环境问题的叙述,观点正确的是(双项选择)         
A.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人类生存问题
B.环境问题必须在提高经济效益的活动中解决
C.当今环境问题已从局部的地域性走向全球性
D.要实现人地协调发展,就应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29.下图示意1986-2002年我国长江三角洲某地区地面沉降的发展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1986-2002年该地区地面沉降的空间变化特点,并分析其人为原因。(6分)
(2)简述地面沉降的防治措施。(4分)
30.重金属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危害巨大。图26为重金属污染物进入人体的路径示意图,图27为某高速公路两侧土壤中铅、镉浓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产生重金属污染物的生产活动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重金属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4分)
(2)下列示意图①、②、③能正确表示重金属元素在环境中循环过程的是_________(2分)
(3)高速公路两侧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浓度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2分)
(4)降低高速公路两侧土壤重金属污染物浓度的有效措施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B C A B D C C B C C A A C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C D D B A D D C A B C C
二、综合题:(共5小题,共50分)
26.(10分)
(1)过度放牧 城市交通建设(2分)
(2)干旱(2分) 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当(2分)
(3)退耕还草;确定合理载畜量:划区轮牧;建设人工草场等(答出两点得4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27.(10分)
(1)山东济南泺口断面的黄河水质差(2分)
原因:山东济南泺口断面的黄河位于黄河下游,上游地区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排放大量污染物(2分);黄河下游为地上河,流速慢,自净能力差(2分)
(2)①是必须建立流域统一管理、流域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②是完善水资源保护法规,依法保护水资源;③以全面实施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为核心,对入河污染物总量进行控制;④地方政府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建立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必须达标排放;⑤是地方政府加大节水型企业投入,努力建设节水型社会;⑥是加强黄河水资源保护的宣传,提高社会各界对黄河水资源保护的认识。(至少答出4个要点)。
28.(10分)
(1)水能(1分)
(2)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2分) 湿地破坏(1分)
(3)酸雨(1分)
①对水体:使江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大量死亡。
②对土壤:使土壤酸化,造成养分淋失,影响微生物的活性,使土壤肥力降低。
③对植物:腐蚀树叶,使光合作用受阻,影响森林生长,林木成片死亡。
④石材、钢材:腐蚀;造成建筑物、铁轨、桥梁和文物古迹的损坏。
⑤对人类:危及人体健康。(至少答三方面,共3分)
(4)CD(2分)
29.(10分)
(1)沉降面积不断扩大,深度不断加深。
该地区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生产、生活需水量加大,过度开采地下水。(6分)
(2)合理开采地下水等管理措施;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人工回灌等工程措施。(4分)
30.(10分)
(1)化石燃料燃烧 有色金属冶炼 从环境摄取 摄食(4分)
(2)③(2分)
(3)距高速公路越远,浓度越低 汽车尾气(2分)
(4)使用无铅汽油;推广新能源汽车;发展汽车节能技术(2分)
如果人类继续任其发展
如果人类控制其排放物
-0.5
+0.5
0C
+1.5
+1.0
0.0
1960 1970 1980 1990 2000 2010 2020年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中测试
高二物理试题(4)【新人教】
命题范围:选修3-2(第二章 交变电流、第三章 传感器)
全卷满分100分,用时90分钟。
第Ⅰ卷(共40分)
一、选择题(10个小题,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的得0分)
1. 如图所示,把电阻R、电感线圈L、电容器C接到某一交流电源上时,三只电流表的示数相同.若保持电源电压不变,而使交变电流的频率逐渐减小,则三个电流表的示数I1、I2、I3的大小关系是(  )
A.I2>I1>I3
B.I1>I2>I3
C.I3>I1>I2
D.I1=I2=I3
2.如图是霓虹灯的供电电路,电路中的变压器可视为理想变压器,已知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匝数比为n1:n2=1:20,加在原线圈两端的电压为u=311sin100Лt(V),霓虹灯正常工作的电阻R=440KΩ,则关于原、副线圈两端电压及原、副线圈中的电流,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副线圈两端电压6220V,副线圈中的电流14.1mA
B.副线圈两端电压4400V,副线圈中的电流10mA
C.原线圈中电流为500μA
D.原线圈中电流为500mA
3.如图所示是一理想变压器的电路图,若初级回路A、B两点接交流电
压U时,四个相同的灯泡均正常发光,则原、副线圈匝数比为( )
 ?A.4∶1   B.2∶1  
C.1∶3   D.3∶1
4.如图所示,处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的单匝矩形线圈abcd,以恒定的角速度ω绕ab边转动,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线圈所
围面积为S,线圈导线的总电阻为R。t=0时刻线圈平面与纸面重合,
且cd边正在离开纸面向外运动。则 ( )
A.时刻t线圈中电流的瞬时值;
B.线圈中电流的有效值;
C.线圈中电流的有效值;
D.线圈消耗的电功率.
5.如图所示,某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均可调节,原线圈两端电压为一最大值不变的正弦交流电,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为了使变压器输入功率增大,可使 
A.原线圈匝数n1增加 B.原线圈匝数n2增加
C.负载电阻R的阻值增大 D.负载电阻R的阻值减小
6.一电阻接在10V直流电源上,电热功率为P;当它接到电压u =10sinωt(V)上时功率为 ( )
A.0.25P B.0.5P C.P D.2P
7.某发电厂原来用11kV的交流电压输电,后来改用升压变压器将电压升高到220kV输电,输送的电功率都是P,若输电线路的电阻为R,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据公式,提高电压后输电线上的电流降为原来的1/20
B.据公式,提高电压后输电线上的电流增为原来的20倍
C.据公式,提高电压后输电线上的功率损耗减为原来的1/400
D.据公式,提高电压后输电线上的功率损耗将增大为原来的400倍
8.火警报警系统的具体形式有很多,如图所示,M是一小型理想变压器,接线柱a、b接在电压u=311sin314t(V)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变压器右侧部分为一火警报警系统原理图,其中R2为用半导体热敏材料制成的传感器,电流表A2为值班室的显示器,显示通过R1的电流,电压表V2显示加在报警器上的电压(报警器未画出),R3为一定值电阻。当传感器R2所在处出现火警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A1的示数不变,A2的示数增大
B.V1的示数不变,V2的示数减小
C.V1的示数不变,V2的示数增大
D.A1的示数增大,A2的示数减小
9.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副线圈上通过输电线接有三个灯炮L1、L2和L3,输电线的等效电阻为R,原线圈接有一个理想的电流表.开始时,开关S接通,当S断开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原线圈两端P、Q间的输入电压减小 ?
B.等效电阻R上消耗的功率变大
 ?C.原线圈中电流表示数增大
 ?D.灯炮L1和L2变亮
10. 关于电磁波和电磁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均匀变化的电场在它的周围空间产生均匀变化的磁场
B.电磁波中每一处的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总是互相垂直的,且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
C.电磁波和机械波一样依赖于介质传播
D.只要空间某个区域有振荡的电场或磁场,就能产生电磁波
第Ⅱ卷 (共60分)
本题共2小题,共14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
11.(8分)(1)用多用电表同一挡位测量热敏电阻和光敏电阻的阻值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测热敏电阻时,温度越高,多用电表指针偏角越大
B、测热敏电阻时,温度越高,多用电表指针偏角越小
C、测光敏电阻时,光照越弱,多用电表指针偏角越大
D、测光敏电阻时,光照越弱,多用电表指针偏角越小
(2)利用传感器和计算机可以测量快速变化的力。如图所示是用这种方法获得的弹性绳中拉力随时间的变化图线。实验时,把小球举高到绳子的悬点O处,然后让小球自由下落。从此图线所提供的信息,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t1时刻小球速度最大
B.t2时刻绳子最长
C.t3时刻小球动能最小
D.t4与t3时刻绳子最长
12.(6分)如图是研究纯电感和纯电容对交流电路影响的实验电路,图中 L1 、L2两盏白炽灯完全相同。灯L1与电感线圈串联,灯L2与电容器串联 ,若先在a、b处接入直流电源,后在a、b处接入交流电源,且直流电源的电压与交流电源电压的有效值相等,请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灯L1 在先后两种情况下的亮暗程度?
(2)比较灯L2 在先后两种情况下的亮暗程度?
(3) 如果灯L1 、L2在a、b处接入交流电压U=311sin314t(V)
时亮度相同, 若在a、b处改接交流电压U=311sin628t(V),则
两灯亮暗程度如何变化
三、本题共3小题;共4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13分)如图所示N匝矩形线圈以自己的长边为轴在匀强磁场中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线圈边长分别为a和b,磁感应强度为B,M、N是两个集流环,外电路负载电阻为R,线圈电阻为r。当线圈从图示位置开始连续转动起来后,求:
(1)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是多少?
(2)线圈产生的交流电的功率是多少?
(3)线圈匀速转动一周时,外力做多少功
14.(15分)在图甲中,电源的电动势E=9.0V,电源内电阻可忽略不计;G为小量程的电流表,电流表内阻Rg保持不变,R为热敏电阻,其电阻值与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乙的R-t图线所示。闭合开关S,当R的温度等于20oC时,电流表示数I1=2mA,则当电流表的示数I2=3.6mA时,热敏电阻R的温度为多少?
15.(18分)如图(1)所示为一根竖直悬挂的不可伸长的轻绳,下端拴一小物块A,上端固定在C点且与一能测量绳的拉力的测力传感器相连,已知有一质量为 m0的子弹B沿水平方向以速度v0射入A内(未穿透),接着两者一起绕C点在竖直面内做圆周运动,在各种阻力都可忽略的条件下测力传感器测得绳的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已知子弹射入的时间极短,且图(2)中t=0为A、B开始以相同速度运动的时刻,根据力学规律和题中(包括图)提供的信息,对反映悬挂系统本身性质的物理量(例如A的质量)及A、B一起运动过程中的守恒量,你能求得哪些定量的结果?
参考答案
1. BD;2.BD;3.D;4. C;5.BD;6.B;7. C;8.BD;9.D;10.BD
11.(1)AD;(2)B
12.答案:(1)L1先亮后暗,因为纯电感对直流电无阻碍作用,但对交流电有阻碍作用
(2)L2先不亮后亮,因为直流电不能通过电容器,而交流电能通过电容器
(3)L1亮度减弱,L2亮度增强,因为改接的交流电频率增大,
使感抗增大而容抗减小
13. 【解析】:感应电动势最大值
感应电流的最大值
其有效值即电流表示数:
电压表示数是:
(2)交流电功率:
(3)旋转一周所用时间:,外力做的功等于交流电产生的电功,则:
14.【解析】:这是典型的温度传感器应用问题,由图线知t1=20℃时,R=4kΩ
据全电路欧姆定律有  ,代入数据得 Rg=500Ω
同理有 ,代入数据得 =2000Ω
由图线知这时  t2=120℃
15.【解析】:由图2可直接看出,A、B一起做周期性运动,则运动的周期①
令表示A的质量,表示绳长.表示B陷入A内时即时A、B的速度(即圆周运动最低点的速度),表示运动到最高点时的速度,F1表示运动到最低点时绳的拉力,F2表示运动到最高点时绳的拉力,由图2可知 ② ③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
在最低点和最高点处得 ④
用牛顿定律可得 ⑤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

 由以上各式可解得,反映系统性质的物理量是
  ⑧ ⑨
A、B一起运动过程中的守恒量是机械能E,若以最低点为势能的零点,则
由④⑧⑩式解得
a
b
c
d
B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单元测试
高二数学试题(4)【人教版】
命题范围: 选修2-1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选项前的字母填入下表相应的空格内.
1.给出命题:p:,q:,则在下列三个命题:“p且q” “p或q” “非p”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 )
A.0 B.3 C.2 D.1
2.若椭圆的两焦点为(-2,0)和(2,0),且椭圆过点,则椭圆方程是 ( )
A. B. C. D.
3.“m=-2”是“直线(m+2)x+3my+1=0与直线(m-2)x+(m+2)y-3=0相互垂直”的( )
A.充分必要条件 B.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C.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给出下列三个命题
①若,则
②若正整数m和n满足,则
③设为圆上任一点,圆O2以为圆心且半径为1.当时,圆O1与圆O2相切
其中假命题的个数为 ( )
A.0 B.1 C.2 D.3
5.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是 ( )
A. B. C. D.
6.已知M(-2,0),N(2,0),|PM|-|PN|=4,则动点P的轨迹是 ( )
A.双曲线 B.双曲线左支 C.一条射线 D.双曲线右支
7.如果方程x2+ky2=2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那么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 )
A.(0,+∞) B.(0,2) C.(1,+∞) D.(0,1)
8.已知向量与向量平行,则x,y的值分别是 ( )
A.6和-10 B.–6和10 C.–6和-10 D.6和10
9.已知ABCD是平行四边形,且A(4,1,3),B(2,-5,1),C(3,7,-5),则顶点D的坐标为( )
A.(1,1,-7) B.(5,3,1) C.(-3,1,5) D.(5,13,-3)
10.方程表示的曲线为 ( )
A.抛物线 B.椭圆 C.双曲线 D.圆
11.已知双曲线方程为,过的直线L与双曲线只有一个公共点,则直线L的条数共有 ( )
A.4条 B.3条 C.2条 D.1条
12.有4个命题:(1)没有男生爱踢足球;(2)所有男生都不爱踢足球;(3)至少有一个男生不爱踢足球;(4)所有女生都爱踢足球;其中是命题“所有男生都爱踢足球”的否定是 ( )
A.(1) B.(2) C.(3) D.(4)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90分)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请将答案直接添在题中的横线上.
13.已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方程为,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___
14.直线l过抛物线 (a>0)的焦点,并且与x轴垂直,若l被抛物线截得的线段长为4,则a= .
15.已知下列命题(是非零向量)
(1)若,则;
(2)若,则;
(3)
则假命题的个数为___________
16.已知向量,且A、B、C三点共线,
则k= .
三、解答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题满分10分)如果正△ABC中,D∈AB,E∈AC,向量,求以B,C为焦点且过点D,E的双曲线的离心率.
18.(本小题満分12分) 设p :指数函数在R上是减函数;q:。若p∨q是真命题,p∧q是假命题,求的取值范围。
19.(本小题満分12分)
已知一条曲线上的每个点M到A(1,0)的距离减去它到y轴的距离差都是1.
(1)求曲线的方程;
(2)讨论直线y=kx+1 (k∈R)与曲线的公共点个数.
20.(本小题満分12分) 已知中心在原点的双曲线C的右焦点为(2,0),右顶点为。
(1) 求双曲线C的方程;
(2) 若直线l:与双曲线C恒有两个不同的交点A和B,且(其中O为原点),求k的取值范围。
21.(本小题満分12分)
如图,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是BB1、CD的中点.
(Ⅰ)证明AD⊥D1F;
(Ⅱ)求AE与D1F所成的角;
(Ⅲ)证明面AED⊥面A1FD1;
22.(本小题満分12分)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侧棱PA⊥底面ABCD,AB=,BC=1,PA=2,E为PD的中点.
(Ⅰ)求直线AC与PB所成角的余弦值;
(Ⅱ)在侧面PAB内找一点N,使NE⊥面PAC,并求出N点到AB和AP的距离.
参考答案
选择题 DDBBA CDADA CC
填空题
13.e1, e2; 14.4; 15.3; 16.
解答题
17.解:
18.解:∵p∨q是真命题,p∧q是假命题
∴p真q假 或 q假p真
p :指数函数在R上不是减函数,即增函数;q:
∴或
所以的取值范围是
19.解:(1)设点M(x,y)是曲线上任意一点,则-|x|=1,
化简得:y2=2x+2|x|
所求曲线的方程.C1:当x0时, y2=4x;C2:当x<0时,y=0.
(2)直线y=kx+1过定点(0,1),
y=kx+1,与y2=4x联列:ky2-4y+4=0, =16-16k
当k=0时,直线与C1有一个公共点,而与C2没有公共点,共1个公共点;
当k=1时, =0,直线与C1和C2各一个公共点,共2个公共点;
当00,直线与C1有2个公共点,和C2一个交点,共3个公共点;
当k<0时,>0,直线与C1有两个公共点,和C2没有公共点,共2个公共点;
当k>1时, <0,直线与C1没有公共点,和C2有1个公共点,共1个公共点;
所以:当k=0,或k>1时,直线与曲线有1个公共点;
当k=1,或k<0时,直线与曲线有2个公共点;
当020.解:(Ⅰ)设双曲线方程为
由已知得
故双曲线C的方程为
(Ⅱ)将
由直线l与双曲线交于不同的两点得
即 ① 设,则

于是 ②
由①、②得 故k的取值范围为
21.(Ⅰ)
∴AD⊥D1F
(Ⅱ)
∴AE⊥D1F
AE与D1F所成的角为900
(Ⅲ)由以上可知D1F⊥平面AED
∴面AED⊥面A1FD1;
22.(Ⅰ)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A、B、C、D、P、E的坐标为A(0,0,0)、
B(,0,0)、C(,1,0)、D(0,1,0)、
P(0,0,2)、E(0,,1),
从而
设的夹角为θ,则
∴AC与PB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Ⅱ)由于N点在侧面PAB内,故可设N点坐标为(x,O,z),则,由NE⊥面PAC可得,

即N点的坐标为,从而N点到AB、AP的距离分别为1,.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单元测试
高二历史试题(4)【新人教】
命题范围:第四单元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第Ⅰ卷为选择题,共5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5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历史学家认为:“17世纪后期科学革命的胜利为启蒙运动提供了先决条件。”据此判断,启蒙运动在思想方面的先驱者是 ( )
A.达尔文 B.牛顿 C.爱因斯坦 D.法拉第
2.右图是二十八集电视连续剧《穿越时空的爱恋》的剧照,讲述一只神奇的“游梦仙枕”将两位年轻美丽的现代女性从当代的国际大都会,带到了明朝的朱元璋时代,两位现代女性的现代意识强烈的抨击着戒律森严的古代宫闱……。这种题材的文学作品和影视节目盛行一时,能为这类作品和节目提供科学依据的是 ( )
A.空间控制理论 B.相对论
C.基因改造工程 D.量子理论
3. “把能量的变化看成是跳跃式的进行,成功地解释了经典理论无法解释的某些现象,打破了经典物理学中一切过程都是连续变化的观念。”这一理论的诞生主要是由下列哪一问题引起的?
( )
A.研究热辐射 B.揭示时空本质属性
C.解释光电效应 D.预测未知行星方位
4.图9是一张历史研究性学习活动宣传海报的配图。据此判断,下列标题中最适合于这份海报的是
A.“超越时空的梦想” ( )
B.“探索与发现:海王星”
C.“普朗克的假说与验证”
D.“比萨斜塔—亚里士多德力学学说的终结”
5.《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有这样的评述:“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这两个学说最终形成于( )
A.17世纪初期 B.18世纪中期
C.19世纪中期 D.20世纪初期
6.被西方教会势力指责为“意在扰乱对神的信仰,企图毁灭上帝”,而中国启蒙思想家严复则认为“其彰人耳目,改易思理,甚于奈端(牛顿)氏之天算格致”的学说是 ( )
A.日心说 B.进化论 C.量子论 D.相对论
7.英国思想家斯宾塞认为,人类社会沿着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发展,他的思想最有可能借用了 ( )
A.相对论原理 B.万有引力定律
C.进化论原理 D.主权在民思想
8.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 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 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
9.从交通运输的角度看,代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是 ( )
A.蒸汽机车 B.内燃机车 C.电力机车 D.汽车
10.科技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蒸汽机车的出现,改善了人们外出旅行的方式
B.电力的使用,使人们的思想交流方式多样化
C.内燃机的发明与使用,拓宽了人们活动的空间范围
D.互联网的普及,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减少
11.。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所属的文学流派是 ( )
A.现代主义 B.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 D.印象主义
12.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生动地描述了俄国贵族的生活。它所属的文学流派是 ( )
A.古典主义 B.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 D.现代主义
13. 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文学的主流着力于表现社会生活、关注社会问题、揭示社会矛盾、批判社会罪恶。属于这一文学主流的名著是 ( )
A.《大卫·科波菲尔》 B.《老人与海》
C.《巴黎圣母院》 D.《等待戈多》
14.某学者准备给中学生作有关欧美近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报告,为此他去图书馆查阅了部分文学作品,其中与报告内容相关度较高的是 ( )
A B C D
15. “我不会画天使,因为我从来没有见过他们”是19世纪法国画家库尔贝的名言,他的画风属于 ( )
A.古代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
16.“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工业社会表示怀疑,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具有这一创作精神的作者是 ( )
A.雪莱 B.毕加索 C.贝多芬 D.巴尔扎克
17.下列四幅作品,从创作风格判断,出现最晚的应该是 ( )
18.在第二次工业革命背景下,因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引发的文艺变革有: ( )
①浪漫主义文学 ②印象派音乐和绘画 ③浪漫主义音乐 ④影视艺术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④ D、②③
19.1954年,美国一个城市管理自来水的专员发现,该市自来水耗费量在某些三分钟的时段内会奇怪地突然增加。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
A.当时汽车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刚好是车主集中洗车的时间
B.黑客通过互联网攻击自来水公司的电脑系统,导致数据显示错误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企业管理水平普遍下降,统计数据计算错误
D.当时电视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是广告时间,大家上厕所集中用水
20.贝多芬于1804年创作完成了《英雄交响曲》,他在总谱的扉页上写有“献给拿破仑·波拿巴”的字样。后来当他听到拿破仑称帝的消息后, 贝多芬就把这一页给撕掉了,并在同年的10月出版时改成这样一个标题:“为纪念一位伟大人物而写的英雄交响曲”。你认为贝多芬的这一举动表明了他的 ( )
A.民族主义情怀 B.现实主义创作态度
C.民主主义情感 D.个人英雄主义观念
21. 20世纪初,提出光量子假说,解决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光电效应问题的科学家是 ( )
A.普朗克 B.麦克斯韦 C.玻尔 D.爱因斯坦
22.哥白尼说虽被后来的科学发展所扬弃,但人们仍然视其为一场“革命”。这是因为它 ( )
A.撼动了中世纪神学基础,显示了挑战权威的态度
B.开创了近代实验科学,提出了研究自然的新方法
C.概括了宇宙运动规律,指引了人类认识自然的方向
D.开辟了天文学新领域,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
23.普朗克曾这样评论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这个原理在物理世界观上所引起的革命,只有哥白尼世界体系的引入才能与之相提并论。”文中的”这个原理“是 ( )
A.日心说 B.相对论 C.量子假说 D.万有引力定律
24.“月亮既不会掉下来,也不会离去,那是因为它的运动正好抵消了地球的引力。”说这句话的科学家是 ( )
A.牛顿 B.波义耳 C.拉瓦锡 D.哥白尼
25.图1、图2为某著名画家的两幅作品。作品反映出该画家力图 ( )
A.以写实的方法表现客观世界 B.以夸张的形式表现主观内心感受
C.以严整和谐的画面表现理性    D.以奔放的笔法和色彩表现感情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5小题,共50分。
26.(10分)(2010·安徽文综卷·35)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古代中国人所创造的科学技术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独到的体系,构成统一独特的科技体系的有农、医、天、算四大学科,以及陶瓷、丝织和建筑三大技术。这四大学科和三大技术是中华民族先人在科学技术上的独特建树。
——摘编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材料二 近代科学技术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的,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现代科学的发展更是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水平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采取措施,加大科技和教育的投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布局未来发展,培养新的竞争优势。
——摘编自中国科学院《2010科学发展报告》等
材料三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摘自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突出特点,简析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取得的“独特建树”的主要原因。
(2)指出材料二中“这一时期的一系列成果”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分析世界主要经济体为何要加大科技投入?
(3)怎样理解科学“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如何应对这种“潜在的危险”?
27.(10分)认识人类自己和认识客观的物质世界一直是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命题。
(1)公元前7世纪~公元前4世纪,在一些重要古典文化中心,如中国、印度、希腊,人类精神开始了觉醒,提出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的大问题,并进行研究和回答。请列举公元前7世纪~公元前4世纪中国儒家学派和希腊先哲对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问题的主要观点(5分)
(2)16世纪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关键时期,当中国人的思想还处于沉睡麻木之中时,西欧社会却开启了思想解放的潮流,这是人类精神的又一次重大的觉醒。
请回答:导致16世纪“中国人思想沉睡麻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14世纪以后,西欧社会出现了哪些重大的思想解放运动?(1分)西欧在思想解放和精神觉醒过程中取得了什么成果?试从思想、科技、文艺三方面各举一例加以说明。(2分)
28.(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以来,人类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材料一 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水为什么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升起落下?这些今天看来简单之极的问题,在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直到牛顿出现,人类才终于结束了这种状态。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曾经预言说:“蒸汽大王在前一个世纪中翻转了整个世界,现在他的统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种更大无比的革命力量——电力的火花将取而代之。”
你怎样理解蒸汽机和电力对社会发展的作用?(4分)
材料三
图一 苏联宇航员加加林(1961) 图二 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1969)
图三 神州五号发射成功
(1)怎样理解材料一中“直到牛顿出现,人类才终于结束了这种状态”? (2分)
(2)你怎样理解蒸汽机和电力对社会发展的作用?(4分)
(3)图一、图二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出什么新的特点?(2分)
(4)图三所反映的科技成就是在什么时候取得的,它的成功有着怎样的历史地位,为取得该科技成就,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29.(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我好象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子,不时为拾到比通常更光滑的石子或更美丽的贝壳而欢欣鼓舞,而展现在我面前的是完全未探明的真理之海。
——牛顿临终遗言
材料二 “进化”的概念以及随后的“进步”概念,不管是就个人、全国还是全球而言,都渗透到维多利亚时代生活和思想的每一个方面。因为进化史由科学法则决定的,人的职责是去发现和服从这些法则,而不是干预它们。因此,绝大多数实证主义者都是自由放任原则的坚决支持者。
——[英]肯尼迪·摩根《牛津英国通史》
材料三 自天演论作出发点,以观进化之世界,反映出一个争杀的景象,弱肉强食的恐怖气氛,充斥其间,瓜分之祸,也觉得显然有必然之势。为求其不灭亡,进而引导出保种、保教、保国的民族意识,强化了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想。
——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牛顿在“真理之海”里捡到“光滑的石子”“美丽的贝壳”指什么 具体有哪些 (2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自由放任原则”得到推行的原因。(4分)
(3)据材料三,概括进化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4分)
30.(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巴尔扎克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所学到的在社会历史、经济等细节方面的知识,甚至比从当时所有专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
——恩格斯
材料二 列宁在《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一文中说:“他一方面是天才的艺术家,不仅创作了无与伦比的俄国生活的插图,而且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另一方面,是一个发狂地信仰基督的地主。”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恩格斯为什么如此评价巴尔扎克?(2分)
(2)材料二中,列宁为什么称托尔斯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举例说明)(2分)
(3)从恩格斯和列宁的评价中,可以看出两位作家作品的共同之处是什么?(2分)
(4)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谈谈,你知道恩格斯所获得的知识出自巴尔扎克的哪一部文学杰作吗?这部作品为何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4分)
参考答案
1、B【解析】17世纪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A项在1859年发表《物种起源》,提出生物进化论观点;C项于20世纪初提出著名的相对论;D项在1831年发现电磁感应现象。
2、B【解析】题眼是“穿越时空”,只有B与之相符。相对论认为时间、空间、运动、质量是相对的,可以互相转化,根据相对论理论,现代人可以穿越时空回到古代。
3、A 【解析】本题考查对20世纪物理学理论突破的理解。“这一理论”指的是量子论,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了著名的量子假说,把能量的变化看成是跳跃式的进行,成功地解释了经典理论无法解释的某些现象,而这一理论主要是由研究热辐射理论引起的。所以此题的正确选项应该是A项。
4、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历史图片信息的解读能力,这道题对图片信息的解读要求较高,第一层信息月亮受地球引力影响绕着地球转,第二层信息月亮运行同时还受其它星体引力的影响,科学家们正是根据万有引力定律预测和计算才发现了海王星的,故选B。本题用排除法也比较容易选出B。
5.C 阐述“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的两个学说分别是1859年《物种起源》和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因此这两个学说最终形成于19世纪中期。
为动力革命——蒸汽机的改进,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
6.B 本题考查的是进化论思想的作用 ,属于容易题。解题关键是对两段材料的理解,应为进化论思想的作用,特别是从严复可作出判断 ,故B项正确,ACD均错误。
7.C 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创立了生物进化论,他认为生物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8.B 此题考查的是对工业革命的理解。根据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故排除A,铁路的修建是在1825年,故排除;棉纺织厂发展如此快是因为动力革命——蒸汽机的改进,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
9.A 蒸汽机车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内燃机车、电力机车、汽车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
10、D【解析】互联网的普及拉近了世界各地的距离,使人们获得的信息也更便捷,但是并没有使人与人的交往减少。
11.B 众所周知,巴尔扎克 (1799--1850)是现实主义这个名词最深刻含义上的作家,他的《人间喜剧》乃是深刻的规范化的现实主义文学。
12.B 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安娜·卡列尼娜》,生动地描述了俄国贵族的生活,应该属于现实主义作品。
13.A 本题考查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属于容易题。解题关键是知道不同文学形式的代表人物及作品,19世纪30年代以后应该是现实主义文学,A是英国狄更斯作品,为现实主义文学,B为现代主义文学,C属于浪漫主义文学,D爱尔兰剧作家贝克特作品,是现代主义文学,故A项正确。
14.B 此题考查近现代西方的文学艺术的发展和成就。A项是浪漫主义形式小说家雨果的代表作;B项是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的巨作;C项是美国现实主义作家海明威较多结合现代主义手法进行创作的代表作;D项是哥伦比亚著名的作家马尔克斯的巨著,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
15、B【解析】题干中“我不会画天使,因为我从来没有见过他们”,反映该流派的画风注重表现现实,B项为正确答案。库尔贝是欧洲第一个打出现实主义旗号的法国画家,主要作品有深刻描述贫苦工人艰苦劳动的《石工》、表现一群普通奥尔南农民的形象的《奥尔南的葬礼》等。
16、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的能力。主要考查现代主义艺术,分析题干中的关键词“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现代派文学的共同主题是表现现代人的困惑,反映了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全面危机。其创作采用夸张 变形 抽象的离奇表现手法。毕加索具有这一创作精神。
17、A 【解析】A项是20世纪以来现代主义画家西班牙的毕加索的作品,出现最晚,是正确选项。B项是19世纪中期现实主义画家俄国列宾的作品,C项是19世纪前期法国的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罗瓦的代表作。D项日出印象是19世纪后半期印象派画家莫奈的作品。
18、C【解析】注意第二次革命的时间:19世纪70年代以后。①与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有关;③产生于1827年之后,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无关。
19、 D 汽车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普及时间应比1954年稍早一些,且“车主集中洗车”的结论不具备科学依据;互联网问世的时间是在1969年;二战之后资本主义各国发生了“经营者革命”,管理企业的是专门的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统计数据计算错误的可能性不大;故只有D项最有可能发生。
20、C【解析】1804年3月,拿破仑颁布《拿破仑法典》。12月即皇帝位,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这一时期拿破仑达到权利的达到顶峰。拿破仑称帝前,他是资产阶级的代言人,人民的英雄。但是称帝后成为专制复辟的象征,体现了贝多芬的民主主义情感。
21、D【解析】 测量目标:历史知识/知道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评价。考试内容:相对论和量子论。分析:知道爱因斯坦对量子理论的贡献即可。
22.A “地球中心说”是中世纪神学基础。哥白尼 “太阳中心说”的提出,是对中世纪的“地球中心说”的挑战。故选A。
23.B 普朗克的观点主要是高度评价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日心说是哥白尼的学说,量子假说是普朗克首先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经典力学的组成部分。爱因斯坦的主要学说是相对论,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革命,它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把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高度,普朗克高度评价爱因斯坦主要是基于此。
24.A 从题干的材料可以看出,此科学家是研究天文的,而且运用了万有引力的知识,选项中的波义耳和拉瓦锡均属于化学家,可以排除掉;而哥白尼时代还没有发明万有引力定律,因此也可排除。所以正确答案为牛顿。
25.B 这两幅作品为现代主义流派的作品,是与传统美术迥然不同的美术流派,只有B符合题意。
26、【参考答案】
(1)实用性,继承性,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统治阶级重视农业生产;农耕经济的需要。
(2)人类先后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科级成为引领经济、深沪发展的主要动力;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当代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摆脱经济危机。
(3)科技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环境、社会、伦理等问题。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下进一步提高科技水平;加强国际合作;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解析】本题属于社会热点题,以古代近代现代科技为突破口,结合当前科学发展观来考查中国古代科技与现代科技的发展与影响。 解答此题首先要审题,题目怎么问,然后依据材料和所学内容进行组织答案。第(1)问有两个小问古代科技的特点与古代成就的原因,从材料分析可以获得其特点,从所学内容分析可以获得其发展原因。第(2)问也有两问科技成果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世界为什么要加大科技投入,强调近代科技的成果,现代科技在社会发展的作用日趋重要,结合所学分析加大科技投入的原因。第(3)问,同样也是两小问,如何理解动摇人类生存的根基,,如何应对潜在的危险。这个从科技的负作用来谈。
27、参考答案:
(1)人与自然关系:儒家学派:孔子:敬鬼神而远之;荀子:制天命而用之。(1分)
希腊先哲:泰勒斯:万物皆由水生成;亚里士多德:自然界是客观的存在。(1分)
人与人关系:儒家学派:孔子:仁,礼,德治;孟子:仁政,性善说;荀子:性恶论,治国以礼为主,礼法并施。(2分)希腊先哲:智者学派: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知识即美德。(1分)
(2)受到专制制度、程朱理学和科举制度的束缚(1分)文艺复兴运动、宗教改革运动、启蒙运动(1分)
举例说明。思想上:人文主义思想和精神不断发展,产生了孟德斯鸠等杰出思想家(1分)科技上:自然科学摆脱了中世纪神学的控制,产生了哥白尼、牛顿等一大批科学家(1分)文艺上:在反对天主教的过程中出现了《十日谈》、《蒙娜丽莎》等杰出的文艺作品(1分)
【解析】(1)本问主要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儒家代表可举孔子的鬼神观、荀子的自然观;希腊先哲可举自然哲学的泰勒斯、亚里士多德。人与人关系方面:可举孔子的仁爱观,孟子政治理论和性善论,荀子的人性论及政治主张;希腊先哲可从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的观点入手。
(2)分析16世纪“中国人思想沉睡麻木”原因时政治、思想两个角度分析;14世纪后西欧社会的思想解放运动主要指14-18世纪的三大思想解放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举例说明时注意言之有物。
28、答案:
(1)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1分)它以严格的数学方法和逻辑体系把宇宙间的运动统一起来,对人类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意义。(1分)
(2)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2分)
电力的应用,提供了更为强大便捷而又廉价的动力,极大的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发展,掀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利地推动了社会变革和文明进步,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2分)
(3)航天技术突飞猛进,人类科研和探索的领域扩展到太空。(2分)
(4)2003年;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1992年中国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研制计划。(2分)
29、【答案】
(1)指牛顿的科学成就;具体包括惯性定律、加速度的比例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以及万有引力定律等。(2分)
(2)原因: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要求自由经营、竞争、贸易;(2分)
进化论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顺应资产阶级的需要。(2分)
(3)影响:民族自强;抵御外来侵略;救亡图存;向西方学习;强化民族意识等。(任答4点得4分)
【解析】本题考查牛顿和达尔文的贡献,内容比较简单,结合材料和课本回答就可。第(1)问主要考查牛顿的科学成就;第(2)问稍难,自由放任原则得到推行的主要原因是:工业革命后自由主义盛行;进化论提出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符合资产阶级的需要。第3问根据材料三概括进化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可从使中华民族产生了危机感,开始掀起救亡图存;向西方学习等思想、运动。
30.答案
(1)巴尔扎克是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他的《人间喜剧》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
(2)托尔斯泰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通过1812年卫国战争,把众多人物与事件组织到一起,描写了俄国社会的整整一个时代的内容。
(3)都是现实主义作品,都反映了各自国家的整整一个时代的历史。
(4)《人间喜剧》。因为这部作品是19世纪前半期法国社会生活的艺术编年史。深刻而生动地揭示了19世纪初期法国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小说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势力的罪恶和道德的沦丧,形象地反映了贵族阶级必然没落的历史命运,从而表现了复辟时期法国社会的时代特征和社会风貌。高二英语试题(4)【新人教】
命题范围:必修六(2)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第I卷(选择题 共115分)
第一部分 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五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at time does the woman usually have breakfast?
A.At 8:00.
B.At 10:00.
C.At 7:00.
2.Where does this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At a restaurant.
B.At a bank.
C.At a shop.
3.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Shop assistant and customer.
B.Shop assistant and her manager.
C.Shop assistant and her father.
4.What did the girl do last Sunday?
A.She was iii at that time.
B.She left her mother alone.
C.She stayed with her mother at home.
5.What did the woman buy her brother for Christmas?
A.She bought him a watch.
B.She has not bought him a present yet.
C.She bought him a case for his coin collection.
第二节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8题。
6.What are they discussing?
A.What to have for lunch.
B.Where to go for lunch.
C.When to have lunch.
7.What can we learn about the man?
A.He usually doesn't eat fast food.
B.He often eats in a restaurant near his home.
C.He can’t afford an expensive lunch that day.
8.Where are they probably going right after this conversation?
A.A supermarket.
B.A fast-food place.
C.A French restaurant.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9至11题。
9.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A.At an airport.
B.At the woman's home.
C.In the street.
10.Who has booked the ticket for Tom?
A.The woman.
B.Xiao Fang.
C.Tom himself.
11.When is Tom invited to dinner at the woman’s?
A.this Friday.
B.This Saturday.
C.Nest Sunday.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2至14题。
12.What did Marco Polo see when he was in China?
A.Cai Lun invented paper.
B.The Chinese used paper money.
C.The Chinese saved paper.
13.When did people in western countries first use paper money?
A.In the 7th century.
B.In the 15th century.
C.In the 13th century.
14.How many trees should be cut down if you want to make 1,000 tons of paper?
A.71,000.
B.48,000.
C.17,000.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5至17题。
15.Why didn’t the woman go to the man’s birthday party?
A.She forgot all abut it.
B.She didn’t like the man.
C.She didn’t know about it.
16.Who is the woman:
A.The man’s friend.
B.The man’s mother.
C.The man’s sectary.
17.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o do for the man’s birthday?
A.Buy him a nice present.
B.Have lunch with him.
C.Send him an email.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8至20题。
18.Why did the animals come together?
A.To see who was the happiest.
B.To see who was the most beautiful.
C.To see who was the biggest.
19.When should the snake give the rooster the crown?
A.The next evening.
B.Late the next morning.
C.Early the next morning.
20.Why was the snake afraid to tell the rooster about the crown?
A.Because the snake fell into the pool and dropped his crown.
B.Because she did not know where he was.
C.Because she got up early.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 (共两节, 满分45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 (共15小题, 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 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21.--- Mum, I’ve got a job at the television station.
--- Wow! ________.
A.Take it easy B.I’m so proud of you C.I’m not sure D.Wish you luck
22.In many places in China, ______ bicycle is still _______ popular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A.the; \ B.the; a C.a; \ D.a; the
23._______ was most important to her, she told me, was her family.
A.It B.As C.What D.This
24.---I heard that he grew worse after taking the medicine.
---Yes.He was ___________to it.
A.flexible B.allergic C.fragile D.delicate
25.Gun control is a subject _______ Americans have argued for a long time.
A.of which B.with which C.about which D.into which
26.The well-known singer was ________ at the piano by his junior middle school teacher.
A.congratulated B.taught C.accompanied D.declared
27.Lots of rescue workers were working around the clock, _________ supplies to Yushu, Qinghai Province after the earthquake.
A.sending B.to send C.having sent D.to have sent
28.Word comes _________ free books will be given to _______ come first in this book fair.
A.that; whomever B.which; whoever C.that; those who D.that; whoever
29.---I’m going to London next Monday.
--- What a ___________! So am I.
A.conclusion B.consequence C.celebration D.coincidence
30.Many buildings in the city need repairing, but the one ________ first is the library.
A.repaired B.to be repaired C.repairing D.being repaired
31.Andres is the only boy of the after-school program, ________ students learn to cook and are taught to eat healthy.
A.that B.which C.whose D.where
32.-- If the traffic hadn’t been so heavy, I could have been back by 6 o’clock.
--- What a pity! Tina _______ here to see you.
A.is B.had been C.would be D.was
33.It’s unlikely that either runner is able to ________ this quick pace.
A.keep on B.keep off C.keep up D.keep down
34.No one really knows exactly when the first people arrived in ________ we now know as California.
A.which B.where C.what D.that
35.The hostess was friendly and the food was delicious._______, the party was very pleasant.
A.After all B.Above all C.In all D.All in all
第二节 完型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36—55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
最佳选项
I truly feel that my mother led me here, to Moraine, and to my future as happy wife and business woman.When Mum 36 in October 2007,I was cook..In December that year.while I was working for a wedding, a pearl necklace.Mum had left me 37 .I was distraught(忧心如焚的).Some days later, I was 38 that a guy who was working with us that day。“could probably have made a fortune 39 the necklace he found.” 40 .he returned it.Hearing he I’d 41 Mum for six months before her death, he said,” Christmas is going to be 42 —why not go out to the Alps for a couple of
I come to M ,a small ,friendly village in the Alps and___43_ fell in love with it .What was 44 to be a stopgap (权宜之计) trip turned into a new life .I kept travelling between London and here and felt _45__than I had in months .In December 2008 , I was __46_as a hotel manager and moved here full time .
A month later, I met Paul, who was traveling here.We fell in love.In the beginning , I didn’t want to discuss___47__, because the sadness of losing Mum__48__felt great.Paul understood that and sever___49__me.But, by summer, we got married.A year later, we used his saving, and the money from the sale of Mom’s house, to build our own ___50__.
We want to give our guests a ___51_ feel, so each room is themed(以……为题) around memories from our lives.There are also style to remind me of Mom ---- a tiny chair which __52__ be in her bedroom is set in one room.
We are having a wonderful life Mum ___53___ naturally part of it, _54___ there’s no way we would be here.If it wasn’t for the __55__ she gave me.I know she’s here in spirit, keeping an eye on us .
36.A.died B.came C.returned D.visited
37.A.burned B.disappeared C .broke D.dropped
38.A.shown B.comforted C.persuaded D.told
39.A.hiding B.stealing C.selling D.wearing
40.A.Luckly B.Naturally C.Surely D.Hopefully
41.A.nursed B.cured C.missed D.guarded
42.A.long B.hard C.merry D.free
43.A.suddenly B.finally C.nearly D.immediately
44.A.said B.proved C.supposed D.judged
45.A.smarter B.higher C.fierier D.lighter
46.A.honoured B.hired C.regarded D.trained
47.A.travel B.business C.children D.mariner
48.A.recently B.once C.still D.first
49.A.left B.pushed C.surprised D.interrupted
50.A.hotel B.restaurant C.home D.shop
51.A.homely B.lively C.motherly D.friendly
52.A.ought to B.used to C.might D.could
53.A.takes B.keeps C.looks D.feels
54.A.unless B.while C.because D.though
55.A.money B.chair C.house D.necklace
三、阅读理解(共两节,40分)
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
A
When milk arrived on the doorstep
When I was a boy growing up in New Jersey in the 1960s, we had a milkman delivering milk to our doorstep.His name was Mr.Bastille.He wore a white cap and drove a white truck.As a 5-year-old boy, I couldn’t take my eyes off the coin changer fixed to his belt.He noticed this one day during a delivery and gave me a quarter out of his coin changer.
Of course, he delivered more than milk.There was cheese, eggs and so on.If we needed to change our order, my mother would pen a note-“Please add a bottle of buttermilk next delivery”-and place it in the box along with the empty bottles.And then, the buttermilk would magically appear.
All of this was about more than convenience.There existed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families and their milkmen.Mr.Bastille even had a key to out house, for those times when it was so cold outside that we put the box indoors, so that the milk wouldn’t freeze.And I remember Mr.Bastille from time to time taking a break at our kitchen table, having a cup of tea and telling stories about his delivery.
There is sadly no home milk delivery today.Big companies allowed the production of cheaper milk, thus making it difficult for milkmen to compete.Besides, milk is for sale everywhere, and it may just not have been practical to have a delivery service.
Recently, an old milk box in the countryside I saw brought back my childhood memories.I took it home and planted it on the back porch (门廊).Every so often my son’s friends will ask what it is.So I start telling stories of my boyhood, and of the milkman who brought us friendship along with his milk.
56.Mr.Bastille gave the boy a quarter out of his coin changer____.
A.to show his magical power. B.to pay for the delivery
C.to satisfy his curiosity. D.to please his mother.
57.Wha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fact that the milkman had the key to the boy’s house
A.He wanted to have tea there. B.He was a respectable person.
C.He was treated as a family member. D.He was fully trusted by the family.
58.Why does home milk delivery no longer exist
A.Nobody wants to be a milkman now.
B.It has been driven out of the market.
C.Its service is getting poor.
D.It is forbidden by law.
59.Why did the author bring back home an old milk box
A.He missed the good old days.
B.He wanted to tell interesting stories.
C.He missed it for his milk bottles.
D.He planted flowers in it.
B
“I Went Skydiving at 84!”
As a young girl growing up in the 1930s, I always wanted to fly a plane, but back then it was almost unheard of for a woman to do that.I got a taste of that dream in 2011,when my husband arranged for me to ride in a hot air balloon for my birthday.But the experience turned out to be very dull.Around that time, I told my husband that I wanted to skydive.So when our retirement community(社区)announced that they were having an essay competition and the topic was an experience of a lifetime that you wanted to have, I decided to write about my dream.
In the essay, I wrote about my desire to skydive, stating George Brush Sr.did it at age 80.Why not me I was just 84 and in pretty good health.A year went by and I heard nothing.But then at a community party in late April 2009, they announced that I was one of the winners.I just couldn’t believe it.Inspired by this.I deiced to realize my dream, even though some of my family members and my doctor were against it.
On June 11, 2009, nearly 40 of my family and friends gathered in the area close to where I would land while I headed up in the airplane.My instructor, Jay, guided me through the experience.The plane was the noisiest one I had ever been in, but I wasn’t frightened—I was really just looking forward to the experience.When we reached 13,000 feet, Jay instructed me to throw myself out of the plane.When we first hit the air, the wind was so strong that I could hardly breathe.For a second I thought, “What have I gotten myself into ” But then everything got calmer.We were in a free fall for about a minute before Jay opened the parachute(降落伞), then we just floated downward for about five minutes.Being up in the clouds and looking at the view below was unlike anything I have ever felt—much better than the hot air balloon.I was just enjoying it.
Skydiving was really one of the greatest experiences of my life.I hope other people will look at me and realize that you don’t stop living just because you are 84 years old.If there’s something you want to experience, look into it.If it’s something that is possible, make it happen.
60.What happened to the author in 2001
A.She flew an airplane
B.She entered a competition
C.She went on a hot air balloon ride
D.She moved into a retirement community
61.The author mentioned George Bush Sr.in her essay to .
A.build up her own reputation B.show her admiration for him
C.compare their health condition D.make her argument persuasive
62.How did the author feel immediately after she jumped out of the plane
A.Excited B.Scared C.Nervous D.Regretful
63.What did the author enjoy most when she was skydiving
A.The beautiful clouds B.The wonderful view
C.The company of Jay D.The one-minute free fall
C
Many people believe Henry Ford invented the automobile (汽车).But Henry Ford did not start to build his first car until 1896.That was eleven years after two Germans developed the world's first automobile.Many people believe Henry Ford invented the production line that moved a car's parts to the worker, instead of making the worker move to the parts.That is not true, either.Many factory owners used methods of this kind before Ford.What Henry Ford did was to use other people's ideas and make them better.And he made the whole factory a moving production line.
In the early days of the automobile, almost every ear maker raced his cars.It was the best way of gaining public notice.Henry Ford decided to build a racing car.Ford's most famous race was his first one.It was also the last race in which he drove the car himself.
The race was in 1901, at a field near Detroit.All of the most famous cars had entered, but only two were left: the Winton and Ford's.The Winton was famous for its speed.Most people thought the race was over before it began.
The Winton took an early lead.But halfway through the race, it began to lose power.Ford started to gain.And near the end of the race, he took the lead.Ford won the race and defeated the Winton.His name appeared in newspapers and he became well-known all over the United States.Within weeks of the race, Henry Ford formed a new automobile company.In the 1903, a doctor in Detroit bought the first car from the company.That sale was the beginning of Henry Ford's dream.Ford said: "I will build a motor car for the great mass of people.It will be large enough for the family, but small enough for one person to operate and care for.It will be built of the best materials.It will be built by the best men to be employed.And it will be built with the simplest plans that modem engineering can produce.It will be so low in price that no man making good money will be unable to own one."
The Model T was a car of that kind.It only cost $850.It was a simple machine that drivers could depend on.Doctors bought the Model T.So did farmers.Even criminals,They considered it the fastest and surest form of transportation.Americans loved the Model T.They wrote stories and songs about it.Thousands of Model T's were built in the first few years.
64.What do we know about Henry Ford from Paragraph 1
A.He made good use of ideas from others.
B.He produced the first car in the world.
C.He knew how to improve auto parts.
D.He invented the production line.
65.Why did Henry Ford take part in the 1901 car race
A.To show off his driving skills.
B.To draw public attention.
C.To learn about new technology.
D.To raise money for his new company.
66.“That sale” in Paragraph 4 refers to .
A.the selling of Ford cars at reduced prices
B.the sale of Model T to the mass of people
C.the selling of a car to a Detroit doctor
D.the sales target for the Ford Company
67.What was Henry Ford's dream according to the text
A.Producing cars for average customers.
B.Building racing cars of simple design.
C.Designing more car models.
D.Starting more companies.
D
Ever since they were first put on the market in the early 1990s, genetically modified (GM, 转基因) foods have been increasingly developed and marketed in many countries in the word, mainly on the basis of their promise to end the worldwide food crisis.But can GM technology solve world hunger problems Even if it would ,is it the best solution
Despite what it promises, GM technology actually has not increased the production potential of any corp.In fact
Studies show that the most crown GM croon.
GM soybeans, has suffered reduced productivity.For instance, a report than analyzed nearly two decades of research on major GM food crops shows that GM engineering has failed to significantly increase US crop production.
Something else, however, has been on the rise, While GM seeds are expensive, GM companies tell farmers that they will make good profits by saving money on pesticides(杀虫剂).On the contrary, US government data show that GM crops in the US have produced an overall increase in pesticide use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crops.“ The promise was that you could use less chemicals and boost production.But nether is true,” said Bill Christenson, President of the US National Farm Coalition.
At the same time, the authors of the book World Hunger: Twelve Myths argue that there actually is more than enough food in the world and that the hunger crisis is not caused by production, but by problems in food distribution and politics.These indeed deserve our efforts and money.Meanwhile, the rise in food prices results from the increased use of crops for fuel rather than food, according to a 2008 World Bank report.
As a matter of fact , scientists see better ways to feed the world.Another World Bank report concluded that GM crops have little to offer to the challenges of worldwide poverty and hunger, because better ways out are available, among which “green” farming is supposed to be the first choice.
68.The author develops the second paragraph mainly .
A.by classification B.by comparison
C.by example D.by process
69.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boost ” in the third paragraph probably mean
A.Control. B.Evaluate C.Obtain. D.Increase.
70.GM companies promise farmers that they will benefit from ______________.
A.practicing “green” farming B.use of less chemicals
C.fair distribution of their crops D.using more crops for fuel
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71
With the invention of the Internet several decades ago, do you feel that since then it has made us human beings feel more connected to the world and one another, or has it isolated(使孤立)us and made us feel more alone than ever before
What about you as an individual
● 72 The Internet enables us to know what’s happening in the world.We couldn't imagine talking to people everywhere in the world twenty years ago.
● 73 It unites us because we talk to others from all around our country and the world, but the Internet can be addicting, and keep us away from people for a while, There is an inherent (内在的) human need for direct human contact (e.g.touching, talking face to face, etc.) that the Internet has all taken away.
● 74 It has given me freedom beyond my imagination.I’m home-bound with many duties to attend to.My life is a bit too crowded.Duties duties duties.I get lost many times not knowing who I really am!This medium is my best friend.It just lets me BE!I can speak here without fear or favor.
● 75 Chatting online is completely different from hanging out with friends outside or hearing their voice over the phone.I find that it’s not just the Internet that has increased this sense of isolation,even iPods,MP3s,such devices kind of separate us,make us lose focus on the everyday happenings of life.
A.I think that the Internet isolates as well as unites us.
B.I believe it unites us more than it isolates us.
C.Do you feel that the Internet unites us or isolates us
D.What is happening in the world today
E.The Internet is playing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F.I think it has isolated us more.
G.I am truly grateful for this new technology.
第Ⅱ卷(主观题 共35分)
第四部分:写作(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短文改错(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词符号(∧),并在此符号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的词下划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
1.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
2.只允许修改10处,多者(从第11处起)不计分。
Last Sunday morning, when I was having a walk in the park near my home, I came across a crew
make a new film with one of my favorite actor.I didn’t have my camera with me at that time, but I rushed
back home to get .Unfortunately, by the time I got back, they have finished the scene and actor couldn’t be
seen everywhere.I was really disappointing and about to leave when he walked out a building.He was
right there in the front of me! I couldn’t believe my luck-not only did I had my photo taken with him, but
he signed his name on my shirt!
第二节:书面表达(满分25分)
最近,某中学生英文报开设了“After-class Activities”的栏目,请你根据以下提示,为该栏目写一
篇英文稿件,并鼓励同学们积极参加课外活动。
1.你校开展课外活动的情况;
2.你参加过的课外活动及给你带来的益处
3.为同学选择课外活动提出建议
4.为学校开展课外活动提出建议
注意:
1.词数100左右;
2.文中不得提及人名、校名及地名‘
3.稿件的开头以为你写好(不计入总词数)
After-class Activities
Nowadays, after-class activitie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in high schools.
参考答案
1-5 CBACA 6-10 BCABC 11-15 ABBCC 16-20 ABBCA
21-25 BBCBC 26-30 CACDB 31-35 DDCCD
36--40 ABDCA 41--45 ABDCD 46--50 BDCBA 51---55 ABDCD
56---59CDBA60---63CDDB 64---67ADCA68---70CDB
71---75CBAGF
短文改错:
Last Sunday morning, when I was having a walk in the park near my home, I came across a crew make a new film with one of my favorite actor.
making actors
I didn’t have my camera with me at that time, but I rushed back home to get ∧.Unfortunately,
So/and it
by the time I got back, they have finished the scene and actor couldn’t
had
be seen everywhere.I was really disappointing and about to leave when
anywhere disappointed
he walked out ∧ a building.He was right there in front of me! I
of
couldn’t believe my luck-not only did I had my photo taken with him, but
have
he signed his name on my shirt!
书面表达:
After-class Activities
Nowadays, after-class activitie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in high schools.In our school,
there are various kinds of activities, for example, arts and sports.We enjoy them very much.Playing football and reading stories are my favorites which do me lots of good.Besides building my body and enriching my knowledge, they also free me from the heavy work of study.
Here I have some suggestions.To students, you’d better choose the activities which interest you and
suit you; to schools, they should organize more activities for students and leave students more time for activities by giving them less homework.
Dear friends, please actively take part in after-class activities, which will not only make your school
life colorful, but also improve you learning
听力原文
(Text 1)
M: What time do you usually have breakfast?
W: Around 7:00.But lately I’ve been having trouble getting up in the morning, so I’ve been eating breakfast at 8:00, 9:00, even as late as 10:00.
(Text 2)
M: I’d like to change these dollars, please.W: How do you want them?
M: It doesn't make any difference.
(Text 3)
W: Good morning may I help you?
M: Yes, I bought this sweater last week, but there seems to be something wrong with it.When I washed it, the color ran.
W: Let me see.Did you wash it in hot water?
M: No.
(Text 4)
M: Did you go to last Sunday’s party?
W: No.My mother was iii.I couldn’t leave her alone.
(Text 5)
M: Do you have your Christmas shopping done yet?
W: Almost.I got a watch for my brother, but I can’t seem to find anything for Dad.He would probably like a book or a case for his coin collection.
(Text 6)
W: There is a restaurant near here.Let’s get something to eat.
M: Are they cheap Oh, I don’t have a lot of money with me so…
W: You know that is like fast-food places.
M: Em, I don’t really want fast food today.What about my neighborhood There are some cheap restaurants there.
W: But your neighborhood is 30 minutes from here by bus.And I am really hungry.It’s 2:30, you know.
M: Right, so how about… oh, I know, there is a little French restaurant near here.It’s good and it’s not expensive.
W: OK.So let’s go there.Is it far?
M: It’s about 15 minutes from here.
W: 15 minutes Well, OK, but let me get a bar of chocolate first.Look,there is a supermarket right over there.
M: OK, oh you are hungry.
W: Well, I usually have lunch at noon.
(Text 7)
W: Hello, Tom, do you mean you’re going away?
M: Oh, yes.I've booked the ticket.And it’s time for me to go back home.
W: Well, how long have you been in China?
M: I’ve been here for two years.
W: Did you enjoy your stay?
M: Yes, indeed.I should say I've had a wonderful time over the past two years.You and Xiao Fang have given me a lot of help.People here are very friendly.Thank you all very much.
W: When are you leaving?
M: I'm off next Sunday.I’ve come to say good-bye today.
W: I’d like to invite you to dinner before you go.What about Friday?
M: I’m free on Friday.I’d like to come.Would you please ask Xiao Fang to be there,too?
W: Of course I will.
(Text 8)
In the 13th century, the famous Italian traveler, Marco Polo, traveled a long way to China.During his
stay in China, he saw many wonderful things.One of the things he discovered was that the Chinese used paper money.In western countries, people did not use paper money until the 15th century.However, people in China began to use paper money in the 7th century.A Chinese man called Cai Lun invented paper almost 2,000 years ago.He made it from wood.He took the wood from trees and make it into paper.He then put these pieces of paper together and made them into a book.Now paper still comes from trees.We use a lot of paper every day.If we keep on wasting so much paper, there will not be any trees left on the earth.If there are no trees, there will be no paper.It is reported that people throw away about 2,800 tons of paper only in Shanghai every day.It takes 17 trees to make one ton of paper.This means that they are cutting nearly 48,000 trees every day.Since it takes more than ten years for a tree to grow, we must start using less paper now.If we don’t, we will not have enough time to grow more trees to take the place of those we use for paper.
(Text 9)
W: Wait, Ben, did you say you had a party Saturday?
M: Yeah, you didn’t know about it It was my birthday.
W: No, I didn’t.
M: But I’ve invited you.I sent you an email last week.
W: Are you sure I didn’t get it.Oh, you know what I didn’t tell you I have a new email address.Oh, I am sorry.
M: That’s OK.But I was a kind of upset that you wasn’t there.
W: Really I was upset too.And the bike trip is just awful.We got lost for four hours.
M: Oh, that’s terrible.
W: Listen.Let’s go out for lunch this week.I want to do something for your birthday.
M: Oh, you don’t have to.
W: I Know.But I want to.
M: OK, that’s really nice of you, really.So anyway, I have to go now.I have a meeting at 9:30.
W: OK, see you later and happy birthday.
(Text 10)
Once upon a time the animals of the forest came together to see who was the most beautiful.All the
animals were very happy and excited.However, the snake was very sad because she knew she was ugly.The rooster was very kind to her.He lent the snake his crown.She put it on her head and felt very happy.The snake glided along proudly, like a queen.She wanted to show off her beautiful crown.The animals said she was the most beautiful, the snake did not see the large pool of water in front of her.She fell into the pool and dropped the crown.She searched for the crown but could not find it.She was afraid and did not want to tell the rooster.The next morning, the rooster got up very early and waited for the snake.She did not appear.The rooster called for her time and again.Still the snake did not come.To this day, the rooster still gets up early each morning and crows.He is saying, “Where are you?”
PAGE
- 1 -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单元测试
高二生物试题(4)【新人教】
命题范围: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Ⅰ卷为选择题,共5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5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每种动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
B.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型就越大
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D.细菌和真菌都是分解者
2.在一个阴湿低洼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腐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蜘蛛、老鼠等动物,下面有关对阴湿低洼草丛及其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阴湿低洼草丛是一个生态系统
B.阴湿低洼草丛中的生物是一个群落
C.阴湿低洼草丛中的某种蚯蚓是一个种群
D.阴湿低洼草丛中的动物是一个群落
3.下图表示生态系统四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甲和乙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
B.乙1的同化量越大,流向乙2的能量就越少
C.丙不一定是原核生物
D.丁的含量增加将导致臭氧层被破坏
4.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指 (  )
A.以营养为纽带形成类群间的结构联系
B.生物间的单方向食物联系
C.生物间的多方向食物联系
D.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5.如果在草原上使用高效灭鼠药,使鼠类在短时期内几乎全部死亡,则草原生态系统的各成分中,受影响最大的首先是 (  )
A.生产者 B.分解者
C.初级消费者 D.次级消费者
6.(2011·福州)在生态系统中,连接生物和无机环境的两个重要组成成分是 (  )
A.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
B.消费者和有机物质
C.生产者和消费者
D.生产者和分解者
7.(2011·南通)某生态系统中,植物生长迅速,分解者分解速度快,腐殖质积累少,植物层次分明。该生态系统最可能是 (  )
A.热带雨林 B.温带落叶阔叶林
C.草原 D.北方针叶林
8.(2011·济南一模)到南极进行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外,还必须把人的尿液、粪便等带离,这是因为南极 (  )
A.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B.缺少生产者
C.没有消费者 D.分解者很少
9.关于物质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生产者和无机环境之间可以直接进行碳循环
B.消费者与无机环境之间可以直接进行碳循环
C.物质循环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进行
D.不同的生态系统,都能独立地进行各自的物质循环
10.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B.物质流是循环的,能量流是单向的,信息流往往是双向的
C.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级越多,消耗的能量就越多,人类可利用的能量就越少
D.信息传递有利于沟通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11.关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所指的物质是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一些基本化学元素
B.所说的生态系统指地球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
C.所说的循环是指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出现、循环流动
D.物质在循环过程中不断递减
12.如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图中甲、乙、丙各代表 (  )
A.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
B.甲为消费者、乙为分解者、丙为生产者
C.甲为分解者、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
D.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
13.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
A.生态系统中所接收的全部太阳能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C.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的、不循环的
D.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其传递效率是10%~20%
14.(2011·日照)假若某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a→b→c→d,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a、b、c、d所含的有机物总量分别为m1、m2、m3、m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四种生物中所含的能量归根到底来自于a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B.在一段时间内,若b种群数量增加,则a种群数量下降,d种群数量增加
C.若m1<5m2,则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会遭到破坏
D.d个体所含的有机物的质量一定比c个体所含的有机物的质量小
15.(2011·苏州模拟)在“草→昆虫→食虫→鸟→鹰”这条食物链中,鹰每增加1千克有机物体重,问草至少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多少千克(设草吸收的水分只有1%参与光合作用) (  )
A.125    B.75    C.7500    D.12500
16.(2011·德州)下表为某河流生态系统从生产者开始的四个营养级的年能量流量。其中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是 (  )
营养级 a b c d
能量(×105J·m-2) 141.10 15.91 871.27 0.88
A.a     B.b    C.c     D.d
17.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有许多方面的应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提高农产品产量
B.提高畜产品产量
C.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D.可以提高农业害虫的繁殖能力
1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有些植物的开花需要光信息素的刺激
B.昆虫信息素的性信息素占少部分
C.烟草植株受到蛾的攻击时会产生一种信息素
D.蚜虫受到七星瓢虫的攻击时,会产生一种信息素,附近其他的蚜虫感知后会离开
19.农场中种植着粮食作物、果树,饲养着家禽、家畜等。下列不属于运用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原理来提高农畜产品产量的措施是 (  )
A.延长家禽的光照时间,提高产蛋率
B.农作物的适时灌溉,家禽、家畜的定时饲喂
C.人工控制作物光周期,达到早熟、高产的目的
D.施放过量的性引诱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
20.森林生态系统能长期维持相对稳定状态的原因是 (  )
①生物多样性是自动调节能力的基础
②其抵抗力稳定性要比草原生态系统高
③其恢复力稳定性要比农田生态系统高
④有比较复杂的营养结构
⑤太阳能是维持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动力
⑥生产者和分解者构成生物圈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循环回路
⑦一种生物大量减少后,其位置可由同一营养级的多种生物取代
⑧能量可以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产生波动
A.①③⑤⑥⑧  B.②③④⑥⑦ C.①②④⑤⑦ D.①③④⑤⑧
21.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地球上所有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B.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C.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措施
D.保护生物多样性主要是保护生物基因库的多样性
22.关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正确的是 (  )
A.自然保护区的功能是接纳各地迁移和捕来的野生动物并加以保护
B.鼓励人们进入保护区,给鸟类建巢、喂食
C.迁地保护就是把大批野生动物迁入动物园、水族馆等进行保护
D.对于珍稀濒危物种,禁止一切形式的猎采和买卖
23.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美景常常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这说明生物的多样性具有(  )
A.直接使用价值 B.间接使用价值
C.潜在使用价值 D.美学价值
24.目前气象预报中有“紫外线指数”的内容,提醒市民注意避免紫外线伤害。造成地面紫外线照射增强的直接原因是 (  )
A.滥伐森林 B.水体污染 C.南极冰川融化 D.臭氧层破坏
25.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 (  )
A.通过生物技术手段,转化淀粉生产可再生能源
B.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保证粮食稳产
C.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D.大力开垦湿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5小题,共50分。
26.(10分)图(一)是某池塘生态系充中部分生物之间的关系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的种间关系有________。
(2)图(一)中没有表示出的生态系统成分是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向贝类后,将发生一系列变化,如图(二)所示:
图(二)中的A、B、C、D表示的含义分别为: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图(二)可以总结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
27.(10分)下图甲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简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乙图表示某植食性昆虫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率变化曲线。
(1)A→E和D→B过程中碳的流动形式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消耗生产者10000kg,位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最多可增重__________kg。
(3)甲图中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4)乙图中,在t1时期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_________型,在t2时期后,种群数量将__________。
(5)在农牧业生产中,为保护优良牧草,连年使用同一种化学杀虫剂,常导致害虫再度大爆发。其主要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0分)当烟草叶片受到甲种蛾幼虫的采食刺激后,会释放出挥发性的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白天会吸引甲种蛾幼虫的天敌,夜间会驱赶乙种蛾,使其不能在烟草上产卵(乙种蛾幼虫也采食烟草叶片),如下图所示。试回答:
(1)甲种蛾幼虫与天敌的种间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种蛾幼虫与烟草的种间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种蛾幼虫与乙种蛾幼虫的种间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图中所示生物的食物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0分)近几十年来,人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破坏着全球生态环境,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干扰。下图是生态系统功能大小变化曲线。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功能的正常范围,当受到外界干扰时就偏离正常范围,偏离值为T,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后恢复到正常范围所需的时间为S。请据图回答:
(1)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T值大小可作为生态系统________稳定性的定量指标,T值越大,该定量指标越__________。
(3)S值大小可以作为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_稳定性的定量指标。
(4)森林生态系统的S值与草原生态系统的S值相比,较大的是______________。
30.(10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发展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前往市郊开展生态农业调查活动,经过交流和修改后绘制出下图,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图中未标出的是________。
(3)图示的生态系统与传统的农业生态系统相比,其具有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
(4)该生态系统中人的作用非常突出,例如,可通过采取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协调。
(5)2009年初冬北京地区虽然遭受50多年未遇的特大冰雪灾害,但当冰雪消融时,植被复苏,仍然呈现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5CDCDD 6-10DADAC 11-15DAADC 16-20BDBBC 21-25DDDDC
26. (1)捕食、竞争 (2)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 (3)A.能量被同化  B.能量用于贝类生长发育和繁殖 C.分解者利用 D.呼吸作用 (4)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27. (1)CO2、含碳有机物
(2)80 (3)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增长 不变 (5)①害虫的抗药性经自然选择逐代增强
②化学杀虫剂导致害虫天敌大量死亡,破坏了生态系统原有的营养结构(害虫天敌大量死亡,破坏了食物链的结构)。
28.(1)捕食或寄生
(2)捕食
(3)竞争
29. (1)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 信息传递
(2)抵抗力 小
(3)恢复力
(4)森林生态系统
30.(1)农作物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2)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阳光 、空气等)
(3)促进了物质的循环利用,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答出其中2点即可)
(4)给农田除草、施肥、灌溉和控制病虫害,以及协调该生态系统内各物种的数量
(5)自动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自我修复能力)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单元测试
高二语文试题(4)【新人教】
命题范围: 《人物传记》第三、四单元
第Ⅰ卷为阅读题,共70分;第Ⅱ卷为表达题,共80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文,完成1—3题
蒙学即发蒙开窍之教育教学,蒙学典籍是用于蒙学的经典教材。开办蒙学、编撰蒙学教材历史悠久。周谷城在为《传统蒙学丛书》所作的“序”中写道:《汉书·艺文志》收有小学十家,所谓小学,也就是蒙学;秦代李斯的《仓颉篇》和西汉史游的《急就章》都是为了初学启蒙之用的,可谓最早的蒙学教材。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读书不再是达官显贵的专利,平民百姓也有了读书的需要与可能。当然,贵族或求仕途者与一般平民在读书的内容和目的上有区别,贵族和求仕途的人所读的主要是《四书》《五经》,儒家经典是士大夫阶层的法定教科书。“辟土殖谷”、“作巧成器”、“通财鬻货”的农工商小民读书是为了粗通文字,士大夫阶层诘诎聱牙的法定教科书并不适合他们诵读。为满足平民读书的需求,一些文人雅士为他们编写适合诵读需求的教材。于是,就出现了《兔园册》《杂字》《百家姓》之类乡校俚儒教田夫牧子所诵的村书。
汉代“独尊儒术”,儒学虽然取得了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地位、但从义理层面阐释儒学的普及读物并不流行,在日常生活领域,远不如传播形式灵活、能够入民化俗的佛学和道家的影响大。考虑到维护其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现实需要,至宋明理学阶段,儒学已不再拘泥于正义、义疏之繁琐章句,而注重于义理层面的普及一一兴办书院,举行讲会;编写《温公家训》《家礼》等家庭教育读本;编写《三字经》《童蒙须知》等童蒙读物,向普通民众宣讲和灌输儒学的基本义理。这些为普通民众甚至少儿所编写的儒学读本大多采取韵文体,便于口诵记忆,很快在民间得到广泛流传。
以儒学义理普及为主体内容的蒙学读物之所以能够在历史上流传不衰,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社会制度的支持,能够利用学校教育这个得天独厚的传播渠道。《社学要略》记载:“掌印官晓喻百姓,今后子弟,可读书之年,即送社学读书,纵使穷忙,也须十月以后在学三月以后回家。……乡间社学,以广教化。子弟读书,务在明理,非必令农民子弟人人考取科第也。”清朝为了让适龄儿童都有机会接受蒙学教育,甚至专门为民间孤寒子弟设立“义塾”。至于所学内容,大致是“初八社学,八岁以下先读《三字经》,以广见闻,《百家姓》以便日用,《千字文》亦有义理”。此外还讲授“近世教民俗语,及切于纲常伦理、道义身心者”,诸如《弟子规》《增广贤文》等。由此可见,蒙学教育主要是对适龄儿童进行儒学思想的熏陶,让他们在粗通文字的同时,也接受“化民成俗”的道德教化。
(选自王习胜《蒙学典籍的道德背反性省察》,有改动)
1.下列对“蒙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蒙学历史悠久,按周谷城的说法,至少秦时就已出现。
B.蒙学的对象是农工商小民,他们读书是为了粗通文字。
C.蒙学即发蒙开窍之学,负有“化民成俗”的道德使命。
D.蒙学与社学关系密切,适龄儿童可在社学中接受蒙学。
2.下列关于蒙学读物在历史上流传不衰原因的 ( )
A.与士大夫阶层的法定教科书诘诎聱牙不同,文人雅士为满足平民读书要求编写的教材适合诵读。
B.为了维护儒学核心价值观,儒家借鉴佛、道做法,以童蒙读物的方式宣传儒学的基本义理。
C.宋明理学阶段,为普通民众编写的儒学读本大多采用韵文体,这加速了蒙学读物在民间的流
行。
D.以普及儒学义理为主体内容的蒙学读物,有着社会制度的支持,得以利用学校教育的传播渠道。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四书》《五经》《增广贤文》是历史上著名的蒙学教材。
B.汉代儒学尽管取得了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地位,但缺乏从义理层面阐释儒学的普及读物。
C.清朝重视蒙学教育,适龄儿童可通过社学、“义塾”广见闻、、便日用、习伦理、懂道义。
D.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灌输儒家基本义理,始终是蒙学产生、发展的根本原因和不竭动力。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4~7题。
洪皓,字光弼,番易人。少有奇节,慷慨有经略四方志。宣和中,为秀州司录。大水,民多失业,皓白郡守以拯荒自任,发廪损直以粜。民坌集,皓恐其纷竞,乃别以青白帜,涅其手以识之,令严而惠遍。浙东纲米过城下,皓白守邀留之,守不可,皓曰:“愿以一身易十万人命。”人感之切骨,号“洪佛子”。
时谇遣使金国,张浚荐洪皓,皓至太原,留几一年,金遇使人礼日薄。及至云中,粘罕迫其仕刘豫,皓曰:“万里衔命,不得奉两宫南归,恨力不能碟逆豫,忍事之邪!留亦死,不即豫亦死,不愿偷生鼠狗问,愿就鼎镬无悔。”粘罕怒,将杀之。帝一酋目止剑士,为之中跪请,得流冷山。
冷山,地苦寒,陈王悟室聚浇地。悟堂敬皓,使教其八子。或二年不给食。盛夏衣粗布,尝大雪薪尽,以马失然火煨面食之。或献取蜀策,悟室持问皓,皓力折之。悟宣或答或默,忽发怒曰:“汝作和事官,而口硬如许,谓我不能杀汝耶?”皓曰:“自分当死,顾大国无受杀行为之名,愿投之水,以坠渊为名可也。”悟室义之而止。后兀术杀悟室,党类株连者数千人,独皓以异论几死,故得免。
绍兴十年,因谍者赵德,书机事数万言,藏故絮中,归达于帝。言:“顺昌之役,金人震惧夺愧,燕山珍宝尽徒以北,意欲捐燕以南弃之。王师丞还,自失机会,今再举尚可。”未几,金主以生子大赦,许使人还乡,皓与张邵,失弁三人在遣中。
十三年七月,见于内殿,力求郡养母。帝曰:“卿忠贯日月,志不忘君。虽苏轼不能过,岂可舍朕去邪!”
出知饶州。年六十八,卒。帝闻皓卒,嗟异之。皓虽久在北廷,不堪其苦,然为金人所敬,所著诗文,争钞诵求付梓。性急义,当艰危中不少变。范镇之孙祖一半为佣奴,皓言于金人而释之。
(节选自《宋史·洪皓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皓白守邀留之 邀:邀请。
B.万里衔命 衔:接受。
C.自分当死 分:料想
D.意欲捐燕以南弃之 捐:舍弃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愿以一身易十万人命 ②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B.①悟室义之而止 ②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C.①因谍者赵德 ②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D.①虽苏武不能过 ②虽才高于世,而无娇尚之情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秀州发生水灾,灾民闻听赈济聚集而来,洪皓但心他们乱中争抢,就用青白旗加以区分,在手上涂墨来标记,使赈灾有序有果。
B.洪皓出使金国,粘罕强迫他作刘豫的属官,洪皓慷慨陈词,表达了自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情怀,惹怒粘罕,差点被害。
C.洪皓流放冷山,悟室拿取蜀的计策来谁问,遭到洪皓的驳斥。悟室突然发怒,以死相胁迫,洪皓被迫无奈,决定投水自尽。
D.绍兴十年,在间谍越德的帮助下,洪皓给宋朝皇帝捎去长信,洪皓在信中对顺昌之战深表惋惜,希望朝廷再次出兵,收复失地。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大水,民多失业,皓白郡守以拯荒自任,发廪损直以粜。(5分)
(2)皓虽久在北廷,不堪其苦,然为金人所敬,所著诗文,争钞诵求付梓。(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完成下列各题。
春残
翁宏
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寓目魂将断,经年梦亦非。
那堪向愁夕,萧飒暮蝉辉。
8.本诗是一首借景抒情诗,主要写女子春末怀人,请你找出来首联哪些字眼用的委婉 并简要分析。(5分)
9.试从意象、手法上谈谈翁诗“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的艺术特色。(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面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句1分)
(1)群贤毕至, ______________。
(2)仰观宇宙之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波不兴。
(5)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星斗其人蔡元培
在蔡元培身上,有着学者的风度、君子的雅量和“好好先生”的恬淡平易。平素,他总是表情凝重而和善,举止迂缓而沉毅,语调不高,却透出清朗和睿智。蔡元培兼有东西方两大文化之长,“一是中国传统圣贤之修养,一是法兰西革命中标揭的自由平等博爱之理想”。他对西方理性精神的执著追求和对中国读书人刻意修身养性传统的诚心恪守,是造就其高尚人格的基本元素。
蔡元培的许多朋友和学生用“无所不容”来说明他兼容并包的思想和仁人君子的雅量。在主政北大期间,蔡元培聘任了新文化运动的干将,又选贤任能地留任守旧派学问大家。在社会活动中,蔡元培恬淡为怀,胸襟阔达。“五四”前夕,他与林纾论战。林用刻毒的语言攻击新文化,诋毁北京大学和蔡本人,而蔡在答复林的公开信中,却是平情论理。两相比较,其境界之高低不言自明。围绕《石头记索隐》,蔡元培曾与胡适展开学术争论,这是一场“君子之争”,但年轻气盛的胡适对包括蔡著《石头记索隐》在内的旧红学放言贬损,谓为“猜笨谜”“大笨伯”,词气颇为尖刻。蔡不同意胡适的观点,撰文反驳,但仅仅申述己意,未尝有为此作气之意。蔡元培作为晚清翰林,在书法方面却不甚讲求,这使得一些学界后辈疑惑不解。在北京大学的一次会上,率直的钱玄同几杯酒落肚,忽然向蔡校长提出了这个问题:“你的字写得这么蹩脚,为什么可以点中翰林?”此话出口,席间同人颇感此举未免太使蔡校长难堪。岂料,蔡不以为忤,反而笑答道:“因为那年主考官最喜欢黄庭坚的字,我少年时刚巧学过黄体,所以能中试。”本来可能出现的尴尬场面竟在不经意的舒言缓语中化解了,蔡的性格和涵养于此可见一斑。出世恬淡,待人平易,非有超脱的气质和博爱的胸怀,是不易做到的。
大概因为这平易恬淡,蔡元培作为“好好先生”的形象不知不觉中被放大了。有人以为他接物待人“太滥”,有人觉得他临事无可无不可,有人甚至说他参政理事易受别人影响和操纵等等。但是,蔡元培“一遇大事,则刚强之性立见”。这一特点较集中地表现于他主持北京大学那一时期。北京大学实行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当时社会上守旧势力与军阀政客集团联手,诋毁北大和蔡的办学方向,一时间“黑云压城”。曾经为蔡改革北大出谋划策的汤尔和等人转而力劝他解聘陈独秀、制约胡适,以缓和外界压力。蔡长时间沉默着,听着汤等人的劝解,最后他站起来决然说道:“北京大学一切的事,都在我蔡元培一人身上,与这些人毫不相干!”他后来发表《洪水与猛兽》一文痛斥军阀,再次表现了“临大节凛然不可犯”的风骨。“五四”前后的北京大学,倘没有蔡元培的如此“担当”,恐怕早为守旧势力摧垮也未可知。有人概论他的这种性格为“内和外介,守正不阿”,确是颇为切合的。
无论是从事教育还是参与政治,蔡元培始终不失书生本色。人们注意到,蔡一生中的辞职次数非常之多,其中引动社会反响的“辞职事件”就有数起。他抱着“合则留,不合则引去”的自由信条,合与不合的尺度是他所信守的价值观,至于高官厚禄则并不足惜。每次辞职后,他便重操旧业,以老学生身份向欧洲的大学注册入学,进行自己心爱的学术研究。他自述的“一生难进易退,性近于学术而不宜于政治”,正是其书生本色的最好体现。在蔡元培看来,学人参政,应力谋为公众做事,而不可以权谋私。他鄙薄那些利欲熏心的官吏,虽曾置身官场,却清廉奉公,洁身自好。每当见到那些做大官的人购田置产常不胜叹息,以为与其留给子孙金钱华屋良田,莫如策励晚辈求得真才实学,在人世间有所作为。本此观念,它一生两袖清风,生活俭朴,直至晚年仍赁屋居住,以至引来他的学生和朋友“赠屋祝寿”的那段佳话。为了他认定的人生价值,蔡几十年如一日,毫不苟且。
蔡元培的人格修养在其一生的主要社会活动中自然地流露和表现出来,构成其复杂文化品性的最为基本的部分。
(摘编自张晓唯《蔡元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本文突破了传统传记的写法,从表情、举止、语调、事迹、精神诸多方面生动地刻画出大教育家蔡元培的形象。
B.中国传统修身养性的思想与法兰西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深刻影响了蔡元培,造就了他的学者风度、君子雅量和恬淡平易的性格特点。
C.宴会上,率直的钱玄同借酒发问,当众使作为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难堪,蔡元培巧用心思,机智作答,化解了尴尬场面。 D.既临事时常常无可无不可,又在关键时敢于担当;既兼有东西方文化之长,又在书法方面只学黄体,这些体现出蔡元培复杂的文化品格。
E.本文通过对蔡元培相关事迹的叙述,表现了一位传统知识分子平易恬淡、心胸豁达、不畏强权、廉洁自律、坚持操守的崇高品格。
(2)传记是怎样表现蔡元培“仁人君子的雅量”的?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6分)
(3)蔡元培“书生本色”的具体内涵是什么?(6分)
(4)有人认为蔡元培是“好好先生”,有人认为蔡元培“守正不阿”,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Ⅱ卷(表达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坚决放弃暴力、血腥、低俗、灰暗的新闻,让新闻更加温暖、更加阳光、更加有力量。”可是却有人大为感慨,记者的这番誓词为何总是让读者不知所云?
B.维基解密网站劲爆逾九万份美军在阿富汗战争的机密文件风波方兴未艾,由于据称维基解密手头尚有约一万五千份未发密件,白宫急忙呼吁维基不要再爆料。
C.对近期各地频出的房屋限购政策,王建铆教授认为有积极意义,但他同时指出,从长远看,这些政策是扬汤止沸,有影响劳动力合理流动等负作用。
D.在对他的前任的悼词中,罗格不吝任何溢美之词:“他将奥林匹克运动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在顾拜旦后,萨马兰奇是国际奥委会最有影响力的主席。”
13.下列各选项中,没育语病的一项是 ( )
A.今年我省将新开工望东长江公路大桥、江北沿江高速滁马段、岳武高速安徽段、宿扬高速天长段、济祁高速永城至利辛段5个项目。
B.有媒体及电信业内人士报料,高额收费电话大行其道,是因为电信运营商参与了不法垃圾短信公司和声讯服务台的收益分成的结果。
C.丰田汽车公司近期在全球范围连续实施产品召回行动,但称在中国内地市场投放的汽车没有使用相同的存在缺陷的发动机,因此不会受此次召回影响。
D.《关于改革完善执法质量考评制度的意见》指出,公安部门要扩宽执法质量考评范围,增加化解社会矛盾工作情况、执法安全情况和社会评价的考评。
14.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酸。
②现在是躲在乡下,教着几个小学生糊口。
③回到故乡之后,又受着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可容。
④但因为有时觉得很气闷,所以也趁了航船进城来。
⑤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了学费,不能再留学了,便回来了。
A.③⑤①②④ B.①②⑤④③
C.⑤②①④③ D.①⑤③②④
18.阅读下面的信息,提炼出北大今年自主招生面试的特点。(不少于2条)(6分)
本报北京3月12日讯(记者柴葳)北京大学2011年自主选拔录取面试工作今天开始,综合性大学自主选拔录取联合考试笔试合格学生,与21 0名“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获推荐学生齐聚燕园,参加为期两天的面试,其中13日为“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考生专场面试。
本次面试采取国际上通行的“无领导小组讨论”方式进行,5名考生一组面对3名评委,每组面试时间约50分钟。考生通过抽签的方式确定面试题目,并有一次换题机会。考生在回答完抽到的问题之后,可围绕一个或者多个话题进行自由讨论。3名评委中两名给出95分,考生将直接获得北大自主选拔录取候选人资格;如有两名评委判定不及格,考生则直接被淘汰。
北大招办负责人表示,通过笔试对学生的学科素质作出基本评判之后,面试更注重对学生的理想抱负、知识面宽度与深度、批判性思维、学术好奇心、发展潜能和社会责任感等非智力因素的综合考查。今年北大的面试题目囊括了天文地理,政治、经济、文化、伦理、环境、历史等内容,试题开放而富于想象力,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给考生以充分发挥的空间。面试结束后,北大将对考生的笔试和面试成绩总分,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确定自主选拔录取候选人,他们将获得北大当地高考录取线下降5分至30分的优惠,特别优秀的还可适当放宽。
答:
20.将下面三个句子整合为一个单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删词语,不能改变原意)(5分)
①中国书法是以笔、墨、纸等为主要工具、材料书写汉字的一种艺术实践。
②中国书法在完成信息交流实用功能的同时表现出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人格精神与性情志趣
③中国书法特有的造型符号和笔墨韵律融入了人们对自然、社会、生命的思考。
答:
六、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在不经意时错过一些美好的、珍贵的、受益的东西。它可能是一位好友,一段真情,一片风景,一个物件,或者是一句真诚的劝说,一次难得的机遇,一声礼貌的道谢……而这一切错失的背后,应该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故事与非同寻常的意义。请将你的故事与感悟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请以“曾经错过的_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内容要贴近生活,言之有物;(3)认真书写,力求工整、完美。
参考答案
1.B(从原文看,蒙学教育主要是对适龄儿童进行儒学思想的熏陶。)
2.B(原文只是说佛学和道家传播形式灵活、能够入民化俗,影响巨大,并未讲到儒家受他们的启发,更没有提到借鉴的具体方式。)
3.C(A错在《四书》《五经》,它们是士大夫阶层的法定教科书。B错在“缺乏”,原文只是说“并不流行”。D错在“产生”,以李斯为例,他宣扬的是法家思想;汉代以后,儒家才上升为统治阶级意志。)
4.A(邀:拦截,遮阻。)
5.A(都是介词,用。B项①连词,表顺承;②连词,表转折。C项①介词,依靠;②介词,趁着。D项①连词,即使;②连词,虽然。)
6.C(“洪皓被迫无奈,决定投水自尽”与文意不符。)
7.(1)(5分)秀州发大水,百姓大多失去财产,洪皓禀告太守把救灾的事情交给自己担负,打开粮仓减价出售粮食。(注意“白”“任”“发”“直”“粜”等的翻译。)
(2)(5分)洪皓虽然长时间呆在金国,不能忍受那里的艰苦,但被金人敬佩,所写的诗文,都争相抄诵请求刻印。(一句1分,注意“堪”“钞”“付梓”等的翻译。)
7.(1)持戟交叉守卫军门的卫士想阻止他进去,樊哙侧着盾牌撞去,卫士跌倒在地上,樊哙就进去了。(2)特意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出入和意外的变故。
8.“又是”“如何”用得委婉。本诗首联用“又是”开头,起笔突兀,强化了女主人公的哀怨之情,笼盖全篇。“又”字还与下面的“经年”相照应,暗示女子与人离别,正是去年此时,今年又到了这个时候,故对物候变化特别敏感,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哀怨。第二句“如何”有“不堪”之意。同一时令同一地点,去年正经历离别之痛,记忆犹新,现在如何能再身临其境,重经苦痛呢 所以说不敢出翠帏。委婉地表达出了这位女子魂牵梦萦、如痴似醉的神态,从而烘托出她刻骨铭心的 思念之情。(5分)
9.燕子无知,尚能比翼双飞;人属多情,只能黯然独立,此情此景,怎堪忍受!诗人以“燕双飞”反衬“人独立”,把女子的内心愁苦之情推到了顶点。花、雨、人、燕,本是纯粹的“景语”,通过映衬、对比,融情入景,衬托出主人公形单影只的形象,刻画出内心的愁苦与哀怨。这两句细腻深刻,委婉含蓄,对偶 工丽而无雕琢之嫌,堪称佳句。(6分)
10.少长咸集 俯察品类之盛 齐彭殇为妄作 清风徐来 歌窈窕之章 泣孤舟之嫠妇
11.(1)(5分)答B给3分,答E给2分,答C给1分。答A、D不给分。
(2)(6分)运用对比的手法(2分)。与林纾论战,将林的刻毒攻击和蔡的平情论理进行对比;与胡适争论,将胡的“放言贬损”与蔡的“未尝作气”对比;在宴会上,将钱玄同的率直质疑与蔡的“舒言缓语”对比。(4分,意思对即可)
(3)(6分)①坚守个人价值观,对高官厚禄毫不在意。②本性更愿研究学术,不愿为官行政。③清廉奉公,洁身自好。(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4)(8分)观点一:蔡元培是“好好先生”。①思想上兼容并包,聘任新文化运动干将,又留任守旧派学问大家;②处世恬淡,待人平易,胸襟豁达。
观点二:蔡元培“守正不阿”。遇大事,刚强有主见,①抵制外界压力,敢于担当,②发表文章,痛斥军阀。
观点三:蔡元培既是“好好先生”,又“守正不阿”。①兼容并包,胸襟豁达;②遇大事坚持立场,刚强有主见。(观点明确2分,分析充分6分)
12.C(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使用正确。A.不知道说的是什么,语言紊乱或空洞,特指说话人一方。此例错在“听者一方”,是人们“对记者的誓词听不懂”;B.多形容事物正在蓬勃发展,是好的方面,此句使用扩大化了;D.“溢美”就是过分赞美。既然是过分赞美的话,就不是客观公正的评价,不是有意吹捧就是夸大其词,都不足为据。具有明显的贬义。)
13.C(A.搭配不当。“开工……项目”搭配不当,应为“……项目开工建设”。B.句子杂糅。删去“因为”或“的结果”。D.成分残缺。缺少虚词,在“增加”后加上虚词“对”。)
14.D(五句话陈述的对象是“他”,叙述“他”现在的境遇和心情;从国外回到故乡之后遭受排挤、迫害,便躲到乡下去教书糊口。句④说明“他”趁了航船去进城的原因。可抓住关键词:经历、回故乡、无地可容、躲在乡下、气闷进城。)
15.(6分)(1)采取国际上通行的“无领导小组讨论”方式;(2)注重学术好奇心、发展潜能和社会责任感等方面的考查;(3)试题开放而富于想象力,不设标准答案。(每答出1点2分,语句通顺2分)
16.(5分)中国书法是以笔、墨、纸等为主要工具、材料,通过汉字书写,在完成信息交流实用功能的同时,以特有的造型符号和笔墨韵律融入人们对自然、社会、生命的思考,从而表现出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人格精神与性情志趣的一种艺术实践。(句式1分,语序通顺4分。)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单元测试
高二政治试题(4)【新人教】
命题范围: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
第Ⅰ卷为选择题,共5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50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在目前一些媒体的娱乐报道中,流行着“宁可犯错,不可错过”的不良心态,而网络在一定程度上起了助纣为虐的作用。对这种现象,正确的认识是 ( )
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自由是法定的权利,媒体受众不应该说三道四
②这是某些媒体为单纯追求轰动效应,热衷于捕风捉影的新闻炒作
③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市场的弱点和传媒的商业性所导致的现象
④传媒及从业人员要有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也要考虑社会效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摊游商在陕西省街头巷尾公开兜售非法盗版、黄色、迷信书刊和音像,引起市民强烈不满。2011年4月22日全国侵权盗版及非法出版物集中销毁活动陕西分活动在省体育场东广场举行,近80万件盗版及非法出版物被销毁。这说明 ( )
A.只有用法律手段才能规范文化市场秩序
B.应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积极培育文化市场主体
C.文化市场不能放任自流,需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D.必须解放文化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3.今年春节晚会后,一首《回家》的歌曲“火”了起来,这首歌从内容到形式都给人们耳目一新的感觉。这说明 ( )
A.先进的文化就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
B.先进的文化必须是通俗的大众文化
C.人们需要健康有益的文化
D.大众文化源于人民,由人民所创造
4.《蜗牛》、《真心英雄》、《中国人》等多首港台流行歌曲入选上海中学生爱国主义歌曲。人们顿时议论纷至沓来,有的赞同,有的批评,原因不尽相同。这一现象表明 ( )
A.大众文化以流行为主要特点
B.传统的革命歌曲已不受大众欢迎
C.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
D.文化市场发展的多样性给人们的精神生活带来了食粮
5.2011年春节晚会上歌曲《想家》一炮走红。西单女孩任月丽是热爱唱歌,不折不扣的流浪歌手。通过《我要上春晚》,西单女孩直登兔年春晚舞台。草根出身的任月丽这次众望所归,将在春晚舞台演唱粉丝宋根成专为她而作的歌曲《想家》。借助春节联欢晚会这个平台,精彩地呈现在亿万观众眼前,一夜之间,西单女孩也成为大众“追星”的对象。这说明当代文化生产与消费的特点是 ( )
A.文化产品以大多数人的品味为基础,以雅俗共赏、老少咸宜为目标
B.文化产品的内容和形式变化很快,被称为“文化快餐”
C.借助现代生产和传播手段,一种文化产品能够迅速被人们认同和接受
D.文化产品的生产以盈利为目的,消费者要到市场上购买,有强烈的商业性
6.腐朽文化会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先进生产力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下列选项中属于腐朽文化的是 ( )
①愚昧、庸俗的文化 ②殖民文化 ③黄赌毒文化 ④民俗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7.胡锦涛在建党90周年大会上指出,要继续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 )
A.内容丰富多彩 B.形式多种多样
C.能发挥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D.站在历史和现实的交汇点上
8.2011年,某地以“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增进各国人民友谊,引导文化产业发展,满足大众文化需求”为宗旨举行国际艺术节。艺术节的宗旨说明 ( )
①文化不存在地域性和多样性,全世界的文化在走向一体化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③发展文化产业,以谋求更大的国家经济利益
④发展文化产业的目的就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9.全国支教模范白芳礼老人患病的消息牵动着人们的心,社会各界纷纷前往探望。92岁的白芳礼老人14年中用蹬三轮车挣来的近20万元资助了数百名学生。老人资助过的博士生又在资助着本校的在校生,被资助的学生表示一定要把爱心传下去。在津门形成的这种助人者、受助者、间接受助者之间传递爱心的“白芳礼效应”表明 ( )
A.人对社会的贡献主要是物质财富 B.人对社会的贡献主要是精神财富
C.精神财富可以转化为物质财富 D.精神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
10.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其关键在于坚持 ( )
A.社会主义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多样性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C.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D.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11.中国共产党自成立90年以来,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新世纪新阶段,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要求是 ( )
A.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B.培育四有公民
C.发展民族文化
D.在自己的岗位上埋头苦干
12.近年来,广州经济快速发展,为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济上先行一步的广州,明确提出了打造“文化广州”的目标。这说明 ( )
A.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
B.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提供物质基础
C.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提供智力支持
D.政治文明为精神文明提供政治保障
13.深入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 ( )
A.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根深叶茂的土壤
C.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根本 D.当代中国先进文化所应具有的时代品格
14.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从文化生活角度看,区别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的根本标准是 ( )
A.是否反映现实生活 B.是否站在时代前列、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
C.是否能被人民群众所接受 D.是否被国家明令禁止或取缔
15.吃“麦当劳”、“肯德基”,玩数码宝贝、蜡笔小新,唱流行歌曲,追青春偶像,这是时下部分青少年追求的时尚文化,它与传统文化相比具有超强的冲击力和吸引力。对于时尚文化我们应该
( )
A.自觉加以防范和抵制 B.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C.大力进行弘扬和创新 D.依靠政府予以改造
16.西部某省提出:“教育落后最令人揪心、焦虑”,“教育是各级党委政府的第一把手工程,务必要像抓经济那样抓教育”。这是因为 ( )
A.发展教育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B.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C.教育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
D.教育的发展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
17.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思想道德建设。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是 ( )
A.爱国主义 B.为人民服务 C.诚实守信 D.“五爱”
18.近年来,教育部等部委几次发出通知,强调禁止组织集体补课、有偿补课。然而,在2011年暑假,一些地方的教师却无视 “禁补令”,以赚钱为目的,大肆收学生的补课费。补课风依然存在这一事件告诉我们 ( )
A.搞市场经济,必然导致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下降
B.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应加强法制建设
C.应不断加强市场主体的知识文化修养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发展,越需要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19.一名高中毕业的青年利用自学的电脑技术,专门破译高档轿车的解码器,实施盗窃。这一事例说明
A.电脑技术是知识文化修养的重要内容
B.人们常常面临思想道德的两难选择
C.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
D.缺乏知识文化修养,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20.对于年轻一代,我们需要用灿烂历史和伟大成就来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同时更需要引导他们从点点滴滴做起,踏踏实实地沉下去,触摸我们脚下的这块土地。这表明,要加强自身修养,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必须 ( )
①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②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③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 ④提高知识文化修养,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在市场上,同普通食品比起来,标有“绿色食品”标志的食品虽然价格贵些,但颇受消费者青睐。然而,绿色食品标志的超期使用现象较为普遍。要解决上述问题,就必须 ( )
A.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路线、纲领的教育
B.不断用新思想、新观念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
C.通过法治和德治来规范和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D.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继承、发展和创新
22.有人认为,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主体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原动力的经济,“赚钱是好汉,没钱玩不转”,“赚钱比诚信更重要”。这种观点 ( )
A.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可有可无
B.反映了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C.说明道德观念应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
D.体现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的题中之义
23.北宋史学家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这一观点 ( )
A.割裂了知识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
B.认为“才”比“德”更重要
C.认为“德”比“才”更重要
D.认为“德”“才”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24.大学生的成才问题备受各界关注。如何使大学生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关键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对大学生进行“成人、成才、成功”教育,让大学生“成才”之前先“成人”。之所以让大学生“成才”之前先“成人”,是因为( )
A.良好的知识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B.加强知识文化修养有助于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C.不注重思想道德修养,必然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邪路
D.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为社会造福
25.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使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关系的建设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这表明 ( )
A.我们要积极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B.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
C.我们应该做新时期先进文化的践行者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鼓励创新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卷共4小题,共50分。
26.(14分)当超女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快男 ( http: / / www.21cnjy.com / "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等选秀节目疲软之际,名目各异的相亲类节目趁虚而入,诸如《非诚勿扰》、《为爱向前冲》、《爱情来敲门》等。其中,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异军突起,成为全国卫视综艺节目的老大。其他相亲节目,一时之间,只能成为陪衬的绿叶。
结合文化生活知识回答:
(1)透过“非诚勿扰”现象,我们可以看出当代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2)只有通俗的、流行的文化产品才是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这种观点是否正确?
为什么?
(3)请你就如何发展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谈几点看法。
27.(10分)全国城市文明是我国城市的最高的荣誉,全国城市文明的目的是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我们的文明素质,促进我们的全面发展。在首次全国文明城市评选活动中,广东省深圳、中山两市荣膺首批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深圳、中山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的认识。
28.(12分)传统习俗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从历史沿袭而巩固下来的,具有稳定的社会风俗和行为习俗。
有人说:传统习俗就是落后文化。请评析。
29.(14分)据报载,某市在一次对全市中小学生的道德心理状况进行摸底抽查中,得出了一个让人惊讶的结论——景仰黑势力老大的学生几乎是崇拜父母人数的两倍。据一项关于青少年犯罪特点的调查显示,犯罪低龄化、手段暴力化、方式团伙化,已经成为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趋势。而广大青少年对于黑势力的认识,则大多来自于一些不良图书和音像制品。
联系所学内容,分别谈一谈文化管理部门、文化生产单位、青少年分别应当如何应对这种现象。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D C C C C C C D D D A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B B B B B C D C D C A
题号 23 24 25
答案 D D C
二.非选择题
26.(1)呈现出多层次、多样性的特点。(2分)(2)这种观点是不准确的。(2分)①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应该是具有多种类型和风格的文化产品,包括经典的和流行的、高雅的和通俗的等。(2分)②无论什么类型、风格的文化产品或活动,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都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而不能仅仅以是否通俗、流行为标准。(2分)③只有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类型和风格多样性的社会主义文化,才是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2分)(3)一个原则,二为双百,三贴近三创新,四种精神。(4分)
27.①发展先进文化,本质上是一个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而不断进行文化创造的过程。深圳、中山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是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一种有效形式。(4分)
②广大人民参加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根深叶茂的土壤。深圳、中山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可以使两市人民在自觉参与过程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思想觉悟得到启发,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意识得到增强,道德修养得到升华,对整个城市的精神面貌,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6分)
28.①将传统习俗等同于落后文化的观点是片面的,犯了简单化和片面化的错误。(2分)
②所谓传统习俗,是指世代相传的社会风俗习惯,是过去若干代风俗习惯的积累;而落后文化则是指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和庸俗色彩的文化。(3分)
③落后文化通常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如人们生活中常见的看相、算命、测字和看风水等。但落后文化并非仅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而通过传统习俗表现出来的也并非都是落后文化。(4分)
④我国的传统习俗中既有前人积累的精华,也存在着糟粕性的内容,我们应当保留传统习俗中的精华部分,改造其中的落后部分,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3分)
29.①作为国家文化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文化市场的规范引导,大力弘扬主旋律,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努力搞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5分)
②文化生产单位,不应当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应当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追求文化产品的社会效益,努力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不生产、不销售品位低下的文化产品。(4分)
③青少年应当追求健康有益的文化,深刻认识不良文化对个人成长的危害性,提高辨别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其影响的能力。(5分)2011—2012学年度上学期单元测试
高二化学试题(4)【人教版】
命题范围:选修五
全卷满分100分,用时90分钟。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C:12 H:1 Cl:35.5 Na:23 Ag:108 Cu:64 N:14 O:16
第Ⅰ卷(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45分)
1.若1 mol 某气态烃CxHy完全燃烧,需用2 mol O2,则此气态烃的分子式为 ( )
A.CH4 B.C2H4 C.C2H6 D.C3H8
2.下列物质中与CH3-CH2-CH2-CH3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
A.CH3-CH3 B.CH3-CH2-CH3
C. D.
3.某烷烃的结构简式为:。其系统命名正确的是 ( )
A.2—乙基丁烷 B.3—乙基丁烷
C.3—甲基丁烷 D.3—甲基戊烷
4.等质量的下列物质完全燃烧时,生成水的质量最小的是 ( )
A.CH3C≡CH B.CH3CH3 C.C5H12 D.C2H5OH
5.向乙醛溶液中滴加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后应该能观察到 ( )
A.产生蓝色沉淀 B.产生红色沉淀 C.产生白色沉淀 D.无明显变化
6.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不正确的是 ( )
A.+NaOH→+H2O
B.2CH3CH2OH+2Na→2CH3CH2ONa+H2↑
C.CH2=CH2+H2O→CH3CH2OH
D.CH4+Cl2→ CH2Cl2+H2
7.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是 ( )
A.与 B.与
C.与 D.与
8.下列是除去括号内杂质的有关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
A.乙醇(乙醛)——加水,振荡静置后分液
B.乙酸乙酯(乙酸)——加乙酸.浓硫酸加热
C.乙烯(乙炔)——将气体通过盛KMnO4溶液的洗气瓶
D.苯(苯酚)——加足量NaOH溶液,振荡静置后分液
9.下列物质不能与NaOH 溶液反应的是 ( )
A.乙醇 B.乙酸 C.乙酸乙醋 D.苯酚
10.鉴别乙醇.乙醛.乙酸应选用的试剂最好是 ( )
A Na2CO3溶液 B 汽油 C 水 D 新制Cu(OH)2悬浊液
11.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 )
A.乙烷气体中混有乙烯,通入氢气,使乙烯发生加成反应
B.氯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硫酸钠,加入适量硝酸钡溶液,过滤
C.乙醇中混有乙酸,加入氢氧化钠后,分液
D.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少量的二氧化硫,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12.某芳香族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8H6O2,它的分子(除苯环外不含其他环)中不可能有 ( )
A.两个羟基 B.一个醛基 C.两个醛基 D.一个羧基
13.某有机物的结构式为它在一定条件下(左图)能发生的反应有 ( )
①加成 ②水解 ③酯化 ④氧化 ⑤中和 ⑥消去
A.②③④  B.①③⑤⑥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⑥
14.已知乙炔(C2H2).苯(C6H6).乙醛(C2H4O)的混合气体中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则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
A.84% B.60% C.91% D.42%
15.某学生用2ml1mol/L的CuSO4溶液4ml0.5mol/L的NaOH溶液混合,然后加入0.5ml4%的HCHO溶液,加热至沸腾,未见红色沉淀实验失败的主要原因 ( )
A.甲醛量太少 B.硫酸铜量少
C.NaOH量少 D.加热时间短
第Ⅱ卷(55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含3小题,共28分)
16.(8分) 据某国时尚杂志报道,一种名为苹果醋(ACV)的浓缩饮料多年来风靡当地。,苹果酸是这种饮料的主要酸性物质,对此酸的化学分析如下:
a.燃烧的产物是CO2和H2O,碳.氢质量分数分别为:C-35.82%,H-4.48%;
b.1.00mmol该酸与足量的NaHCO3反应,放出44.8mLCO2;或与足量的Na反应放出33.6mLH2(气体体积均已折算为标准状况);
c.结构分析表明,该分子中存在四种化学环境不同的碳原子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苹果酸的化学式为 ___,结构简式为 _______
(2)写出该酸在一定条件下分子内脱去一分子水的产物的可能结构简式
. (写出两种即可)
17.(12分)某液态卤代烷RX(R是烷基,X是某种卤素原子)的密度是a g/cm3。该RX可以跟稀碱发生水解反应生成ROH(能跟水互溶)和HX。为了测定RX的相对分子质量,拟定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准确量取该卤代烷b ml,放入锥形瓶中;
②在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稀NaOH溶液,塞上带有长玻璃管的塞子,加热,发生反应;
③反应完全后,冷却溶液,加稀HNO3酸化,滴加过量AgNO3溶液,得白色沉淀;
④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重,得到c g固体。
请回答下面问题:
(1)装置中长玻璃管的作用是 ;
(2)步骤④中,洗涤的目的是为了除去沉淀上吸附的 离子;
(3)该卤代烷中所含的卤素是 ,判断的依据是 ;
(4)该卤代烷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5)如果在步骤③中所加HNO3的量不足,没有将溶液酸化,则步骤④中测得的c值将会 。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大小不定
18.(8分)肉桂醛是一种食用香精,它广泛用于牙膏.洗涤剂.糖果以及调味品中。
工业上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备:
(1)请推测B侧链上可能发生反应的类型: . (任填两种)
(2)请写出两分子乙醛在上述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请写出同时满足括号内条件下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分子中不含羰基和羟基 ②是苯的对二取代物 ③除苯环外,不含其他环状结构。)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含2小题,共15分)
19.(5分)
⑴ 和 的一些物理性质如下表:
物 质 熔 点 沸 点 密 度 水溶性
-10℃ 212℃ 1.1622g/mL 不溶于水
54℃ 238℃ 1.1581g/mL 不溶于水

分离这两种物质混合物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过滤 B.分液 C.蒸发 D.分馏
②实验需要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分)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溶剂.增塑剂.香料.粘
合剂及印刷.纺织等工业。乙酸乙酯的实验室和工业制法常采用如下反应:
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
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欲提高乙酸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
等。
(2) 若用右图所示装置来制备少量的乙酸乙酯,产率往往偏低,
其原因可能为 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此反应以浓硫酸为催化剂,可能会造成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等问题。
(4)目前对该反应的催化剂进行了新的探索,初步表明质子酸离子液体可用作
反应的催化剂,且能重复使用。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乙酸和乙醇以等物质的量混合)
同一反应时间 同一反应温度
反应温度/℃ 转化率(%) 选择性(%) 反应时间/h 转化率(%) 选择性(%)
40 77.8 100 2 80.2 100
60 92.3 100 3 87.8 100
80 92.6 100 4 92.3 100
120 94.5 98.7 6 93.0 100
选择性100%表示反应生成的产物是乙酸乙酯和水
①根据表中数据,下列 (填字母)为该反应的最佳条件。
A.120℃,4h B.80℃,2h C.60℃,4h D.40℃,3h
② 当反应温度达到120℃时,反应选择性降低的原因可能为
五、计算题(12分)
21.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某有机物,分子中共含有10个原子,其原子
核外共有32个电子,lmol该有机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时需要4molO2,回答:
(1)求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2)若该有机物可使溴水褪色,但不发生银镜反应,取0.2mol该有机物与足量钠反应,能产生2.24L H2(标准状况),则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能是什么
(3)若该有机物能发生银镜反应,则其结构简式是什么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C D A B D B D A D D B C A C
16题:
C4H6O5 HOOC-CH2-CH(OH)-COOH
HOOC-CH=CH-COOH或环状内酯等
17.(1)冷却,防止RX挥发 (2)Na+ .Ag+ .NO3-;
(3)氯 ;因为得到的AgX为白色沉淀;(4)143.5ab/c;(5)A
18. (1)加成反应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2)2CH3CHO CH3CH=CHCHO+H2O
(3)
19. D分馏
玻璃仪器:冷凝管.蒸馏烧瓶.温度计.牛角管.锥形瓶
20.(1)增大乙醇的浓度 移去生成物 ;(2)原料来不及反应就被蒸出 温度过高,发生了副反应 冷凝效果不好,部分产物挥发了(任填两种);(3)产生大量的酸性废液(或造成环境污染) 部分原料炭化 催化剂重复使用困难 催化效果不理想(任填两种) (4)①C ②乙醇脱水生成了乙醚。
21.(1) 设: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xHyOz
列守恒关系式: EQ \B\lc\{(\a\al(X+y+z = 10 ,6x+y+8z = 32 ,X+ - = 4 ,))
解得;x =3 y = 6 z = 1
则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3H6O
(2) CH2=CHCH2OH
(3) CH3CH2CHO
NaOH溶液

H3CO—
—C≡CH
H3C—
—OC≡CH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