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讲 机械与功复习—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复习讲义(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6讲 机械与功复习—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复习讲义(含答案)

资源简介

教师
日期
学生
课程编号
课型
课题
机械与功
教学目标
1.了解斜面及其简单应用
2.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
3.能用杠杆平衡条件解释简单的问题.并进行简单计算
4.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结构和作用
5.理解滑轮组的作用.并进行简单计算
6.能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7.运用功率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8.理解机械效率并会简单计算
9.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杠杆平衡判断及计算
2.滑轮组作用判断及计算
3.功和功率的应用与计算
4.各种机械的机械效率
5.功率与机械效率的区别
6.机械能变化判断
(
机械与功
)
(
知识梳理
)
1、斜面
1.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可用于克服垂直提升重物之困难,省力但是费距离。距离比斜面和力比都取决于倾角:斜面与平面的倾角越小,斜面越长,则越省力,但越费距离。
2、杠杆
1.杠杆的定义:一根硬棒
能够在

的作用下围绕着一个
固定点
转动,这样的硬棒称为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
支点
O、
动力
F1、
阻力
F2、
动力臂l1、
阻力臂
l2。
(1)支点O:杠杆绕着转的点。
(2)动力F1:促使杠杆转动的力。
(3)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4)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
垂直距离

(5)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
垂直距离

3.作力臂的步骤
(1)找出支点;
(2)沿动力、阻力的作用方向将力的作用线画出;
(3)从支点作动力、阻力作用线的垂线,则
支点

垂足的距离即为力臂。
4.杠杆平衡条件
动力
×
动力臂

阻力
×
阻力臂
,即:F1·l1=F2·l2
比例形式:
当杠杆达到平衡时,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
几分之几

5.杠杆的应用
使用“
省力
杠杆”,可以省力,但要

移动距离;
使用“
费力
杠杆”,费力但可以

移动距离;
使用“
等臂
杠杆”,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6.人体中的杠杆
人体中的手臂、头、腿、脚等都可以看作杠杆。
3、滑轮
1.滑轮:周边有

,能绕
固定转子
转动的轮子。是一种变形的
杠杆

2.滑轮的类型
(1)定滑轮(图甲)
①特点:使用时既不省力也不费力,但能改变
力的方向

②实质:是一个
等臂
杠杆,其支点在轴上,力臂等于半径。
(2)动滑轮(图乙)
①特点: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不计摩擦和动滑轮重),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②实质: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杠杆,其支点在动滑轮边缘与悬绳相切的一点。动力臂和阻力臂分别等于轮的
直径

半径

(3)滑轮组
①滑轮组的构成:滑轮组是由动滑轮

定滑轮组合而成的。
②滑轮组的优点:使用滑轮组可以
省力
,同时也可

改变力的方向

③使用滑轮组用力大小的影响因素:不计摩擦,使用滑轮组时,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由几股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总重的
几分之几

4、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机械能)
1.动能
(1)动能的概念:物体由于
运动而具有的能。
(2)动能大小的相关因素:物体的
质量
越大,动能越大;
速度
越大,动能也越大。
2.重力势能
(1)重力势能的概念:物体由于
被举高
而具有的能。
(2)重力势能的相关因素:物体的
质量
越大,
位置
越高,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
3.弹性势能
(1)弹性势能的概念:物体由于发生
弹性形变
而具有的势能。
(2)弹性势能的相关因素:物体的
形变
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
4.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5.机械能守恒
(1)如果没有摩擦阻力,动能和势能在相互转化的过程中,机械能总量
保持不变

(2)如果存在摩擦阻力,动能和势能在相互转化的过程中,机械能的总量会减少。减少的机械能转化为摩擦产生的

能。
5、功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要明确“在力的作用下,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了一段距离,那么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2.功的公式:W=Fs
科学上规定:功等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注意点:F和s必须“同一物体”、“同一时间”、“同一方向”。
3.功的单位:焦耳(简称“焦”),1焦=
1牛·米。
4.做功的实质:做功的实质就是
能量转化
的过程,通过做功的形式将一种能量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物体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
能量
发生了转化。能与功的单位一样,都是
焦耳

6、功率
1.功率的概念: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叫功率
。功率用来描述 物体做功快慢
,也可反映能量转化的快慢。
2.功率的公式:P=W/t;P=
Fv。
3.功率的单位:瓦特(W)、千瓦、焦/秒;1瓦=1焦/秒。
7、机械效率
1._有用功_与__总功_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公式:η=
W有用/W总
.有用功总是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通常用_百分数_表示,且无单位.
2.机械效率的计算:
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不考虑绳重和摩擦):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重力越大,机械效率越高;提升同一物体,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越低_。
(
例题解析
)
例1如图所示,杠杆可绕O点转动,力F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在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到位置B的过程中,力F( A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
例2如图所示,是小球在地面弹跳的情景.小球在A点的机械能为120J,当小球由A点运动到B点时,机械能变为100J,则小球由B点运动到C点时,其机械能可能为( A )
A.120J
B.100J
C.90J
D.80J
例3如图所示,用10N的水平拉力F拉滑轮,使足够长的物体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若不计滑轮重、弹簧测力计重、绳重和滑轮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C )
A.B受到的摩擦力为3N,方向水平向左
B.滑轮移动的速度为0.4m/s
C.绳子拉物体A的功率为1W
D.在运动过程中若将拉力F增大到1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N
例4如图所示,物体浸没在水中,工人用200N的拉力F在10s内将重为40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物体没有露出水面,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不计绳重和摩擦,g=10N/k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物体露出水面前,工人匀速提升重物时拉力的功率为40W
B.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320N
C.物体的体积为8×10﹣3m3
D.物体露出水面后,此滑轮组提升该物体的机械效率将小于80%
例5如图为我国自行生产的高性能汽油和电力混合动力车,车辆的部分参数如表所示.
(1)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汽油机为动力匀速行驶时,若受到的阻力恒为2000N,则汽车的最高速度为多少m/s?
(2)汽车在行驶时对路面的压力比静止时 减小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发动机类型
最大输出功率/KW
效率
汽油机
54
30%
电动机
30
80%
(3)若某次行驶过程中,电动机消耗电能2kW?h,则其输出的机械能为多少J?若这些机械能由汽油机输出,至少需要燃烧多少kg的汽油?(汽油热值为4.6×107J/kg,保留1位小数)
(1)汽车的最高速度为27m/s;
(2)减小;
(3)若某次行驶过程中,电动机消耗电能2kW?h,则其输出的机械能为5.76×106J;若这些机械能由汽油机输出,至少需要燃烧0.4kg的汽油.
例6如图6所示,平静的湖面上有两艘小船,绳的一端拴在甲船上,绕过乙船上的滑轮,站在岸上的人用100N的力拉绳子的自由端。如果在20s内甲船向右匀速移动了10m,同时乙船向左匀速移动了4m,则人拉绳子的功率为多少?如果人站在甲船上,其他条件不变,则功率为多少?
答案:
3.90W,140W
(
图6

)
(
随堂检测
)
1.如图所示是生活中几种常见的杠杆,其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D  )
A.
B.
C.
D.
道钉撬
钢丝钳
开瓶扳手
筷子
2.如图所示,图甲是自行车手闸的示意图,图乙中已标出O点,动力F1和阻力F2,则该杠杆在工作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D  )
A.O点是该杠杆的支点
B.该杠杆的动力F1小于阻力F2
C.该杠杆动力臂L1大于阻力臂L2
D.该杠杆是个费力杠杆
3.甲、乙两台机器在做功时,甲的功率比乙的功率要大,则( B )
A.甲做的功比乙做的功多
B.甲做功比乙做功要快
C.甲做功的时间比乙的少
D.以上说法都不对
4
(多选)AC硬棒质量忽略不计,在棒的B、C两点施加力F1、F2,F2的方向沿OO′线,棒在如图所示位置处于静止状态,则( BC )
A.F1的力臂等于L1
B.F2方向沿OO′线向上
C.F1>F2
D.F1=F2
5.一台机器的功率是150W,它表示的含义是( C )
A.这台机器所做的功只能是150J
B.这台机器每分钟内做功150J
C.这台机器每秒钟所做的功是150J
D.这台机器在每秒钟内所做的功是150W
6.如图所示是使用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其中所需动力最小的是(D  )
A.
B.
C.
D.
7.弹簧秤下挂有一个定滑轮,定滑轮重力为1牛,A、B处于静止状态,GA=4牛,GB=6牛,如图.忽略绳重和摩擦,则弹簧秤的示数为( B )
A.8牛
B.9牛
C.11牛
D.12牛
8.引体向上,是同学们经常做的一项健身运动.该运动的规范动作是:两手正握单杠,由悬垂开始.上提时,下颚须超过杠面;下放时,两臂放直,不能曲臂.这样上拉下放,重复动作,达到锻炼臂力和腹肌的目的.陈强同学能连续匀速做16个规范的引体向上动作.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现要估测陈强同学做动作时的功率,不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A )
A.身高
B.体重
C.臂长
D.时间
9.无论是人做功,还是利用机械做功,都有做功快与慢的问题.如图所示的两位同学将相同的重物均从一楼搬运到三楼,所用的时间不同.从图中提供的信息,小红归纳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C )
A.物体做功越多,做功越快
B.物体做功时间越短,做功越快
C.做相同的功,比较时间,时间越少,做功越快
D.时间相同,比较做功的多少,做功越多,做功越快
10.如图所示,小明用动滑轮在10s内将重400N的物体匀速提高了5m,若这一过程中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80%,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B )
A.小明的拉力为200N
B.小明做的额外功为500J
C.动滑轮重为150N
D.小明做功的功率为200W
11.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重100N的物体A,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秤B的示数为10N,则拉力F的大小为(  )N,物体A与水平桌面的摩擦力大小(  )N.C
A.200N;10N
B.200N;20N
C.20N;10N
D.20N;20N
12.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10N的物体匀速提升0.1m,所用时间为2s,作用在绳子末端的拉力F为6N(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D )
A.所做的有用功为1.2J
B.动滑轮自重0.2N
C.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0.3W
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
13.在水平地面上有一长方体木箱.小林用水平推力F把木箱向前推动,如图甲所示.此过程中,推力F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木块前进的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0﹣1s内,推力做功的功率恒为100W
B.1﹣3s内,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300N
C.0﹣1s内木箱受到的摩擦力200N
D.1﹣3s内,推力做功为300J
14.小洁家假期全家开车去某地旅游,下车时观察里程表确定汽车行驶225km,所用时间是2.5h,消耗汽油20L(假设汽油完全燃烧),汽车发动机在这段时间内的功率为20kW.求:
(1)汽车行驶过程的牵引力是多大?
(2)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是多少?(已知汽油的密度为0.8×103
kg/m3,汽油的热值为4.5×107
J/kg)
(1)汽车行驶过程的牵引力是800N;
(2)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是25%.
(
师生总结
)
(
课后作业
)
1.如图是开瓶盖的起子,可以看成是一个杠杆,能正确表示出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的图是( C )
A.
B.
C.
D.
2.建筑工地上,起重机几分钟内就能把所需的砖送到楼顶,如果人用滑轮组提升这些砖则需要几个小时.二者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起重机的功率大,做功多
B.起重机的机械效率高,做功慢
C.起重机的功率大,做功快
D.起重机的机械效率高,做功多
3.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发动机的功率为P,牵引力为F,汽车行驶的速度为v,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为P=Fv.当汽车爬坡时,驾驶员的操作总是加大油门同时将变速器换为低档.加大油门是使发动机发挥最大的功率,换为低档是为了减慢车速.那么,在爬坡时减慢车速的目的是( C )
A.保证安全
B.省油
C.增大发动机的牵引力
D.以上说法均正确
4.两台机器同时做功,甲机器做的功是乙机器做的功的,甲做功所用的时间与乙做功所用的时间的比值是4:3,则甲、乙两台机器的功率之比是( A )
A.1:4
B.4:1
C.4:9
D.9:4
5.如图所示,小华用苹果和桔子来玩跷跷板.她将苹果、桔子分别放在轻杆的左、右两端,放手后,杆马上转动起来.使杆逆时针转动的力是( C )
A.苹果的重力
B.桔子的重力
C.苹果对杆的压力
D.杆对桔子的支持力
6.关于物理概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功率越大,做功越快,机械效率越高
B.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C.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越高,它的比热容越大
D.电功率表示用电器消耗电能多少的物理量
7.下列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B )
A.
B.
C.
D.
钳子
船桨
自行车手闸
剪枝剪刀
8.如图所示,分别沿力F1、F2、F3的方向用力,使杠杆平衡,关于三个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沿F1方向的力最小
B.沿F2方向的力最小
C.沿F3方向的力最小
D.三个力的大小相等
9.如图用大小相等的拉力F,沿不同的方向拉同一物体运动相同的路程s,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A.甲图中的拉力F做功最快
B.乙图中的拉力F做功最慢
C.丙图中的拉力做功最多
D.甲、乙、丙三种情况拉力F做功不相等
10.在图中,分别用力F1、F2、F3匀速提起物体A.若不考虑滑轮重和摩擦,则三个力的大小关系是( B )
A.F1=F2=F3
B.F1=F2>F3
C.F1=F2<F3
D.F1<F2<F3
11.小梦在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时,先在杠杆两端挂钩码进行实验探究,再用弹簧测力计取代一侧的钩码继续探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两边挂钩码使杠杠水平平衡是为了方便直接读出力臂
B.用弹簧测力计取代一侧钩码时由竖直向下改为斜向下拉时,测力计示数会改变
C.用弹簧测力计取代一侧的钩码继续探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便于正确认识力臂
D.用弹簧测力计取代一侧的钩码继续探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便于直接读出力的大小
12.如图所示,建筑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为220N的泥桶,动滑轮重为20N,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及绳重,若工人在5s内将绳端匀速向上拉6m,则(C)
A.泥桶上升3
m
B.人对绳端的拉力为120N
C.人拉绳的功率为96W
D.缩短拉绳的时间可以提高机械效率
13.如图所示,用水平方向的力F拉绳子的一端P,使物体A以2m/s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N.不计滑轮、绳、弹簧的测力计的重力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则物体A与水平面的摩擦力及2秒内P端移动的距离分别为( D )
A.8N,4m
B.8N,8m
C.16N,4m
D.16N,8m
14.如图所示,工人通过滑轮组将重600N的物体竖直匀速提升2m时,求:
(1)人手中的绳子拉下的距离为多少?
(2)若不计绳重、机械自重以及滑轮与绳子之间的摩擦,工人所用的拉力多大?
(1)人手中的绳子拉下的距离为4m;
(2)若不计绳重、机械自重以及滑轮与绳子之间的摩擦,工人所用的拉力为300N.课题
机械与功
教学目标
1.了解斜面及其简单应用
2.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
3.能用杠杆平衡条件解释简单的问题.并进行简单计算
4.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结构和作用
5.理解滑轮组的作用.并进行简单计算
6.能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7.运用功率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8.理解机械效率并会简单计算
9.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杠杆平衡判断及计算
2.滑轮组作用判断及计算
3.功和功率的应用与计算
4.各种机械的机械效率
5.功率与机械效率的区别
6.机械能变化判断
(
机械与功
)
(
知识梳理
)
1、斜面
1.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可用于克服垂直提升重物之困难,
力但是费
。距离比斜面和力比都取决于倾角:斜面与平面的倾角越小,斜面越
,则越
力,但越费

2、杠杆
1.杠杆的定义:一根
能够在
的作用下围绕着一个
转动,这样的硬棒称为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
O、
F1、
F2、
l1、
l2。
(1)支点O:杠杆绕着转的点。
(2)动力F1:促使杠杆转动的力。
(3)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4)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

(5)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

3.作力臂的步骤
(1)找出支点;
(2)沿动力、阻力的作用方向将力的作用线画出;
(3)从支点作动力、阻力作用线的垂线,则

的距离即为力臂。
4.杠杆平衡条件
×

×
,即:F1·l1=F2·l2
比例形式:
当杠杆达到平衡时,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

5.杠杆的应用
使用“
杠杆”,可以省力,但要
移动距离;
使用“
杠杆”,费力但可以
移动距离;
使用“
杠杆”,不省力也不省距离。
6.人体中的杠杆
人体中的手臂、头、腿、脚等都可以看作杠杆。
3、滑轮
1.滑轮:周边有
,能绕
转动的轮子。是一种变形的

2.滑轮的类型
(1)定滑轮(图甲)
①特点:使用时既不省力也不费力,但能改变

②实质:是一个
杠杆,其支点在轴上,力臂等于半径。
(2)动滑轮(图乙)
①特点:使用动滑轮可以
一半力(不计摩擦和动滑轮重),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②实质: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杠杆,其支点在动滑轮边缘与悬绳相切的一点。动力臂和阻力臂分别等于轮的


(3)滑轮组
①滑轮组的构成:滑轮组是由

组合而成的。
②滑轮组的优点:使用滑轮组可以
,同时也可


③使用滑轮组用力大小的影响因素:不计摩擦,使用滑轮组时,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由几股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总重的

4、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机械能)
1.动能
(1)动能的概念:物体由于
而具有的能。
(2)动能大小的相关因素:物体的
越大,动能越大;
越大,动能也越大。
2.重力势能
(1)重力势能的概念:物体由于
而具有的能。
(2)重力势能的相关因素:物体的
越大,
越高,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
3.弹性势能
(1)弹性势能的概念:物体由于发生
而具有的势能。
(2)弹性势能的相关因素:物体的
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
4.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5.机械能守恒
(1)如果没有摩擦阻力,动能和势能在相互转化的过程中,机械能总量

(2)如果存在摩擦阻力,动能和势能在相互转化的过程中,机械能的总量会减少。减少的机械能转化为摩擦产生的
能。
5、功
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要明确“在力的作用下,物体沿力的方向通过了一段距离,那么这个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2.功的公式:W=
科学上规定:功等于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
注意点:F和s必须“同一物体”、“同一时间”、“同一方向”。
3.功的单位:焦耳(简称“焦”),1焦=
牛·米。
4.做功的实质:做功的实质就是
的过程,通过做功的形式将一种能量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物体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
发生了转化。能与功的单位一样,都是

6、功率
1.功率的概念:  
        。功率用来描述      
,也可反映能量转化的快慢。
2.功率的公式:P=   ;P=  。
3.功率的单位:瓦特(W)、千瓦、焦/秒;1瓦=1   。
7、机械效率
1._______与_____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公式:η=
.有用功总是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通常用_______表示,且无单位.
2.机械效率的计算:
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不考虑绳重和摩擦):同一滑轮组,提升的物体重力越大,机械效率越
;提升同一物体,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越___。
(
例题解析
)
例1如图所示,杠杆可绕O点转动,力F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在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到位置B的过程中,力F(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
例2如图所示,是小球在地面弹跳的情景.小球在A点的机械能为120J,当小球由A点运动到B点时,机械能变为100J,则小球由B点运动到C点时,其机械能可能为( 
 )
A.120J
B.100J
C.90J
D.80J
例3如图所示,用10N的水平拉力F拉滑轮,使足够长的物体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若不计滑轮重、弹簧测力计重、绳重和滑轮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B受到的摩擦力为3N,方向水平向左
B.滑轮移动的速度为0.4m/s
C.绳子拉物体A的功率为1W
D.在运动过程中若将拉力F增大到1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N
例4如图所示,物体浸没在水中,工人用200N的拉力F在10s内将重为40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物体没有露出水面,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80%,不计绳重和摩擦,g=10N/kg,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露出水面前,工人匀速提升重物时拉力的功率为40W
B.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320N
C.物体的体积为8×10﹣3m3
D.物体露出水面后,此滑轮组提升该物体的机械效率将小于80%
例5如图为我国自行生产的高性能汽油和电力混合动力车,车辆的部分参数如表所示.
(1)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汽油机为动力匀速行驶时,若受到的阻力恒为2000N,则汽车的最高速度为多少m/s?
(2)汽车在行驶时对路面的压力比静止时 减小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发动机类型
最大输出功率/KW
效率
汽油机
54
30%
电动机
30
80%
(3)若某次行驶过程中,电动机消耗电能2kW?h,则其输出的机械能为多少J?若这些机械能由汽油机输出,至少需要燃烧多少kg的汽油?(汽油热值为4.6×107J/kg,保留1位小数)
例6如图6所示,平静的湖面上有两艘小船,绳的一端拴在甲船上,绕过乙船上的滑轮,站在岸上的人用100N的力拉绳子的自由端。如果在20s内甲船向右匀速移动了10m,同时乙船向左匀速移动了4m,则人拉绳子的功率为多少?如果人站在甲船上,其他条件不变,则功率为多少?
(
图6

)
(
随堂检测
)
1.如图所示是生活中几种常见的杠杆,其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B.
C.
D.
道钉撬
钢丝钳
开瓶扳手
筷子
2.如图所示,图甲是自行车手闸的示意图,图乙中已标出O点,动力F1和阻力F2,则该杠杆在工作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O点是该杠杆的支点
B.该杠杆的动力F1小于阻力F2
C.该杠杆动力臂L1大于阻力臂L2
D.该杠杆是个费力杠杆
3.甲、乙两台机器在做功时,甲的功率比乙的功率要大,则( 
 )
A.甲做的功比乙做的功多
B.甲做功比乙做功要快
C.甲做功的时间比乙的少
D.以上说法都不对
4
(多选)AC硬棒质量忽略不计,在棒的B、C两点施加力F1、F2,F2的方向沿OO′线,棒在如图所示位置处于静止状态,则( 
 )
A.F1的力臂等于L1
B.F2方向沿OO′线向上
C.F1>F2
D.F1=F2
5.一台机器的功率是150W,它表示的含义是( 
 )
A.这台机器所做的功只能是150J
B.这台机器每分钟内做功150J
C.这台机器每秒钟所做的功是150J
D.这台机器在每秒钟内所做的功是150W
6.如图所示是使用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其中所需动力最小的是(
 )
A.
B.
C.
D.
7.弹簧秤下挂有一个定滑轮,定滑轮重力为1牛,A、B处于静止状态,GA=4牛,GB=6牛,如图.忽略绳重和摩擦,则弹簧秤的示数为( 
 )
A.8牛
B.9牛
C.11牛
D.12牛
8.引体向上,是同学们经常做的一项健身运动.该运动的规范动作是:两手正握单杠,由悬垂开始.上提时,下颚须超过杠面;下放时,两臂放直,不能曲臂.这样上拉下放,重复动作,达到锻炼臂力和腹肌的目的.陈强同学能连续匀速做16个规范的引体向上动作.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现要估测陈强同学做动作时的功率,不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
A.身高
B.体重
C.臂长
D.时间
9.无论是人做功,还是利用机械做功,都有做功快与慢的问题.如图所示的两位同学将相同的重物均从一楼搬运到三楼,所用的时间不同.从图中提供的信息,小红归纳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做功越多,做功越快
B.物体做功时间越短,做功越快
C.做相同的功,比较时间,时间越少,做功越快
D.时间相同,比较做功的多少,做功越多,做功越快
10.如图所示,小明用动滑轮在10s内将重400N的物体匀速提高了5m,若这一过程中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80%,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小明的拉力为200N
B.小明做的额外功为500J
C.动滑轮重为150N
D.小明做功的功率为200W
11.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重100N的物体A,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秤B的示数为10N,则拉力F的大小为(  )N,物体A与水平桌面的摩擦力大小(  )N.
A.200N;10N
B.200N;20N
C.20N;10N
D.20N;20N
12.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10N的物体匀速提升0.1m,所用时间为2s,作用在绳子末端的拉力F为6N(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A.所做的有用功为1.2J
B.动滑轮自重0.2N
C.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0.3W
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3.3%
13.在水平地面上有一长方体木箱.小林用水平推力F把木箱向前推动,如图甲所示.此过程中,推力F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木块前进的速度v的大小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s内,推力做功的功率恒为100W
B.1﹣3s内,木箱受到的摩擦力为300N
C.0﹣1s内木箱受到的摩擦力200N
D.1﹣3s内,推力做功为300J
14.小洁家假期全家开车去某地旅游,下车时观察里程表确定汽车行驶225km,所用时间是2.5h,消耗汽油20L(假设汽油完全燃烧),汽车发动机在这段时间内的功率为20kW.求:
(1)汽车行驶过程的牵引力是多大?
(2)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是多少?(已知汽油的密度为0.8×103
kg/m3,汽油的热值为4.5×107
J/kg)
(
师生总结
)
(
课后作业
)
1.如图是开瓶盖的起子,可以看成是一个杠杆,能正确表示出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的图是( 
 )
A.
B.
C.
D.
2.建筑工地上,起重机几分钟内就能把所需的砖送到楼顶,如果人用滑轮组提升这些砖则需要几个小时.二者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起重机的功率大,做功多
B.起重机的机械效率高,做功慢
C.起重机的功率大,做功快
D.起重机的机械效率高,做功多
3.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发动机的功率为P,牵引力为F,汽车行驶的速度为v,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为P=Fv.当汽车爬坡时,驾驶员的操作总是加大油门同时将变速器换为低档.加大油门是使发动机发挥最大的功率,换为低档是为了减慢车速.那么,在爬坡时减慢车速的目的是( 

A.保证安全
B.省油
C.增大发动机的牵引力
D.以上说法均正确
4.两台机器同时做功,甲机器做的功是乙机器做的功的,甲做功所用的时间与乙做功所用的时间的比值是4:3,则甲、乙两台机器的功率之比是( 
 )
A.1:4
B.4:1
C.4:9
D.9:4
5.如图所示,小华用苹果和桔子来玩跷跷板.她将苹果、桔子分别放在轻杆的左、右两端,放手后,杆马上转动起来.使杆逆时针转动的力是( 
 )
A.苹果的重力
B.桔子的重力
C.苹果对杆的压力
D.杆对桔子的支持力
6.关于物理概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功率越大,做功越快,机械效率越高
B.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C.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越高,它的比热容越大
D.电功率表示用电器消耗电能多少的物理量
7.下列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B.
C.
D.
钳子
船桨
自行车手闸
剪枝剪刀
8.如图所示,分别沿力F1、F2、F3的方向用力,使杠杆平衡,关于三个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沿F1方向的力最小
B.沿F2方向的力最小
C.沿F3方向的力最小
D.三个力的大小相等
9.如图用大小相等的拉力F,沿不同的方向拉同一物体运动相同的路程s,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的拉力F做功最快
B.乙图中的拉力F做功最慢
C.丙图中的拉力做功最多
D.甲、乙、丙三种情况拉力F做功不相等
10.在图中,分别用力F1、F2、F3匀速提起物体A.若不考虑滑轮重和摩擦,则三个力的大小关系是( 
 )
A.F1=F2=F3
B.F1=F2>F3
C.F1=F2<F3
D.F1<F2<F3
11.小梦在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时,先在杠杆两端挂钩码进行实验探究,再用弹簧测力计取代一侧的钩码继续探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两边挂钩码使杠杠水平平衡是为了方便直接读出力臂
B.用弹簧测力计取代一侧钩码时由竖直向下改为斜向下拉时,测力计示数会改变
C.用弹簧测力计取代一侧的钩码继续探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便于正确认识力臂
D.用弹簧测力计取代一侧的钩码继续探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便于直接读出力的大小
12.如图所示,建筑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为220N的泥桶,动滑轮重为20N,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及绳重,若工人在5s内将绳端匀速向上拉6m,则(

A.泥桶上升3
m
B.人对绳端的拉力为120N
C.人拉绳的功率为96W
D.缩短拉绳的时间可以提高机械效率
13.如图所示,用水平方向的力F拉绳子的一端P,使物体A以2m/s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N.不计滑轮、绳、弹簧的测力计的重力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则物体A与水平面的摩擦力及2秒内P端移动的距离分别为( 
 )
A.8N,4m
B.8N,8m
C.16N,4m
D.16N,8m
14.如图所示,工人通过滑轮组将重600N的物体竖直匀速提升2m时,求:
(1)人手中的绳子拉下的距离为多少?
(2)若不计绳重、机械自重以及滑轮与绳子之间的摩擦,工人所用的拉力多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