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中科学备课组教师班级学生日期:上课时间:主课题:酸教学目标:了解酸的含义,理解盐酸、硫酸等常见酸的性质、用途及其对人类的影响了解酸的共性会利用酸碱指示剂判断溶液的酸碱性,会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教学重难点:盐酸、硫酸等常见酸的性质、用途酸的共性教学内容一、热身训练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向硫酸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B.紫色是石蕊试液遇碱溶液变蓝色C.纯水的pH一定等于7D.酸性溶液的pH小于72.某溶液的pH=9.6,则该溶液()A.呈中性B.呈酸性C.呈碱性D.无法判断3.下列物质中能跟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的是()A.FeB.Ba(NO3)2C.Na2CO3D.NaOH4.下表所列为一些食物的近似PH,对于胃酸过多的病人,空腹时最宜食用的食物是()柑橘苹果牛奶玉米粥3.0~4.02.9~3.36.3~6.66.8~8.0A.柑橘B.苹果C.牛奶D.玉米粥5.下列各组物质不属于酸的是()A.NaHCO3与CuSO4B.H2S与H2SO4C.HCl与HNO3D.H3PO4与CH3COOH6.下列酸中与其它三种酸不能分成同类酸的是()A.HNO3B.H2SO4C.H2CO3D.CH3COOH7.向某溶液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后仍无色,若向该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则()A.一定显红色B.可能显蓝色C.可能仍为紫色,也可能显红色D.一定显无色8.下列物质中,能使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是()A.食盐水B.CO2的水溶液C.水D.NaOH溶液9.下列物质的pH大于7的是()A.食盐水B.食醋C.石灰水D.汽水10.小亮用紫色石蕊试液测定某饮料的酸碱性,结果发现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则该饮料为()A.强碱性B.弱酸性C.中性D.酸性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打开浓盐酸的瓶盖可看到白色烟雾B.敞口在空气中的浓盐酸和浓硫酸质量都会增加C.浓硫酸可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D.柠檬酸晶体和它的水溶液都能使紫色的石蕊试纸变红12.食醋食醋酸的稀溶液。某同学准备在家中做实验验证食醋有酸的通性,他找来了下列物质,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铜丝B.大理石C.铁钉D.铁锈13.氯气(Cl2)能与水发生如下反应:Cl2+H2O===HCl+HClO,其中HClO是一种酸。将Cl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的生成物有( )A.NaCl、H2OB.NaClO、H2OC.NaCl、NaClOD.NaCl、NaClO、H2O14.浓硫酸和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A.都变大B.前者变大,后者变小C.都变小D.前者变小,后者变大15.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入到足量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FeCl3、KOH、NaClB.K2SO4、BaCl2、HClC.CuSO4、HCl、KClD.Na2CO3、KCI、Na2SO416.下列对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错误的是( )A.硫酸洒在实验台上,立即用烧碱溶液冲洗B.实验药液溅入眼睛,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搓C.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立即用湿布或沙子扑灭D.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先用干布拭去,然后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17.取下列三种植物的花瓣分别放在研钵中,加入酒精研磨,得到花汁。各取少许花汁,用酸溶液和碱溶液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花的种类花汁在酒精中的颜色花汁在酸溶液中的颜色花汁在碱溶液中的颜色玫瑰粉红色粉红色绿色万寿菊黄色黄色黄色雏菊无色无色黄色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研磨花瓣时,加入酒精是为了溶解色素B.遇到pH=10的溶液,玫瑰花汁会变成绿色C.可用雏菊花汁来区别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D.可用玫瑰花汁准确测定稀盐酸的酸碱性强弱二、知识回顾1、酸碱性和酸碱度1.常用酸碱指示剂测定物质的酸碱性指示剂酸性溶液碱性溶液紫色石蕊试液______无色酚酞试液____2.常见pH试纸测定物质的酸碱度(1)使用方法: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放一片pH试纸,用____蘸取少量溶液滴到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___比较,即可得出溶液的pH。温馨提示①使用时不能用水将pH试纸润湿,否则会稀释待测溶液,使结果不准。如测酸性溶液会使结果偏__。测碱性溶液会使结果偏__,②不能直接把试纸浸入被测溶液中,以免___;③检验气体的酸碱性时可将试纸润湿再用。(2)pH数值从0到14,pH__,溶液显酸性,pH越小,酸性越____;pH___,溶液显碱性,pH越大,碱性越__;pH=_,溶液显中性。3.酸碱性是物质的化学性质。实质是溶液中的__离子使溶液显酸性,__离子使溶液显碱性。故酸性溶液中一定含__离子,碱性溶液中一定含__离子。温馨提示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碱性溶液也不一定是碱溶液,但酸溶液一定显酸性,碱溶液一定显碱性。2、酸1.酸的共性:(1)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色,无色酚酞试液;(2)酸与碱反应生成;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现象放出热量放出热量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2O2NaOH+H2SO4→Na2SO4+2H2O氢氧化钙溶液现象放出热量放出热量化学方程式Ca(OH)2+2HCl→CaCl2+2H2OCa(OH)2+H2SO4→CaSO4+2H2O(3)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与稀盐酸反应与稀硫酸反应铁锈现象铁锈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慢慢变成黄色铁锈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慢慢变成黄色反应方程式Fe2O3+6HCl→FeCl3+H2OFe2O3+H2SO4→Fe2(SO4)3+3H2O氧化铜现象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慢慢变成蓝色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慢慢变成蓝色反应方程式CuO+2HCl→CuCl2+H2OCuO+H2SO4→CuSO4+H2O(4)酸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与稀盐酸反应与稀硫酸反应镁现象反应非常剧烈,产生气泡反应非常剧烈,产生气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2HCl→MgCl2+H2↑Mg+H2SO4→MgSO4+H2↑锌现象反应速度适中,产生气泡反应速度适中,产生气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n+2HCl→ZnCl2+H2↑Zn+H2SO4→ZnSO4+H2↑铁现象反应比较慢,产生气泡反应比较慢,产生气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HCl→FeCl2+H2↑Fe+H2SO4→FeSO4+H2↑铜现象不反应不反应(5)酸与某些盐反应生成。稀盐酸硝酸银溶液现象产生白色沉淀化学方程式AgNO3+HCl→AgCl↓+HNO3碳酸钠溶液现象产生气泡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CO2↑+H2O酸有一些相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所有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2.几种常见的酸(1)盐酸:氯化氢的水溶液。盐酸具有__。浓盐酸在空气里会形成__,这是因为挥发出来的_气体与空气中的__接触形成__。(一)盐酸的物理性质色态味挥发性无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有(二)盐酸的化学性质1.与酸碱指示剂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使无色酚酞不变色。2.盐酸+活泼金属→盐+氢气2HCl+Zn=ZnCl2十H2↑2HCl+Mg=MgCl2十H2↑2HCl+Fe=FeCl2十H2↑3.盐酸+金属氧化物→盐+水6HCl+Fe2O3=2FeCl2+3H2O↑HCl+CuO=CuCl2+H2O↑4.盐酸+碱→盐+水2HCl+Na(OH)2=CuCl2+2H2OHCl+NaOH=NaCl+H2O5.盐酸+某些盐→新盐+新酸2HCl+CaCO3=CaCl2+H2O+CO2↑HCl+AgNO3=AgCl+HCl浓盐酸的物理性质:浓盐酸(通常市售浓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6%)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有刺激性气味,具有挥发性而产生白雾现象。浓盐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注意点:①工业盐酸因含杂质(如Fe3+)而显黄色;②雾是小液滴,烟是固体小颗粒。浓盐酸易挥发,瓶口出现白雾;③由于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实验室必须避光密封保存。(2)硫酸:纯净的浓硫酸是__色、黏稠、油状的液体,不易挥发。浓硫酸具有_性,可做某些气体的__。浓硫酸还具有性和强烈的腐蚀性,在使用时应十分小心。若不慎溅到皮肤上,要用干布拭去,然后用__冲洗,最后涂抹3%~5%的_溶液。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_。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__沿容器壁缓缓注入__里,并不断__。切不可将__倒进__里!(一)浓硫酸的性质色态无色粘稠状油状液体(二)浓硫酸的稀释(三)稀硫酸的化学性质1.与指示剂反应2.稀硫酸+活泼金属→盐+氢气H2SO4+Zn=ZnSO4+H2↑H2SO4+Fe=FeSO4+H2↑3.稀硫酸+金属氧化物一盐+水3H2SO4+Fe2O3=Fe2(SO4)3+3H2O4.稀硫酸+碱→盐+水H2SO4+Cu(OH)2=CuSO4+2H2O5.稀硫酸+某些盐→新盐+新酸H2SO4+Na2CO3=Na2SO4+H2O+CO2H2SO4+BaCl2=BaSO4+2HCl(3)硝酸:硝酸具有挥发性和强烈的腐蚀性,还具有强氧化性,故一般不能用它制取氢气。(一)物理性质(二)化学性质1.与酸碱指示剂反应2.与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3.硝酸+金属氧化物→盐+水2HNO3+ZnO=Zn(NO3)2+H2O4.硝酸+碱→盐+水2HNO3+Mg(OH)2=Mg(NO3)2+2H2O5.硝酸+某些盐→新盐+新酸2HNO3+CaCO3=Ca(NO3)2+H2O+CO2↑三、经典例题例1向CuO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充分反应后冷却、过滤,在滤液中放入一枚洁净的铁钉.发现铁钉表面无任何变化,据此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滤液中一定含有FeSO4,可能含有H2SO4B.滤液中可能有CuSO4C.滤渣里一定有Cu,可能有FeD.滤渣里一定有Cu和Fe例2将一定质量的Ba(OH)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的体积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N点时,所得溶液的pH=7B.Q点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含有BaCl2C.O至P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D.P至Q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2HCl═BaCl2+2H2O例3在盐酸除铁锈的实验中,我们常会发现生锈的铁钉表面有一些气泡产生,气泡是怎么产生的?针对这一问题,同学们提出了有关假设,并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实验时,观察到放有铁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而另一试管中没有,从而验证了自己的假设是成立的.(1)分析上述实验,你认为同学们建立的建设是.(2)有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够严谨,溶液中的水可能会对实验产生影响.于是他们又进行了对照试验,请你在答题卷的虚线框中用图示的形式将图乙的对照试验补充完整.(3)还有同学想:气泡会不会是铁锈与水反应产生的?他认为还要补充一个铁锈与水反应的实验,你觉得有没有必要?例4某班同学为验证酸的化学通性,做了五组实验.分析并回答问题.(1)A组试管中都产生H2.若要制得较纯的H2,选稀硫酸而不选盐酸的原因是.(2)B组试管中实验现象相同,该现象是.(3)写出C组任一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上述五组实验中没有体现酸的通性的是(填序号).例5请根据下面图一、图二的有关信息,按题目要求回答问题:(1)图一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时溶液温度与盐酸溶液体积之间的变化关系图.图中M点的意义是,此时反应中氢氧化钠和氯化氢的质量比是,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是反应(填“放热”或“吸热”).(2)图二是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时有关反应图象,该图象说明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盐酸时反应分两步完成.第一步,当加入盐酸的体积在0~v1ml时无气泡产生,此时发生的反应是Na2CO3+HCl=NaHCO3+NaCl;第二步,当加入盐酸的体积大于v1ml后,NaHCO3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当所加盐酸的体积等于v2ml时,溶液中存在的溶质是,所加盐酸体积大于v2ml时,溶液的pH7.例6小明在家中探究食用白醋的性质,选用了家庭生活中的下列常见物品:200ml的软透明塑料瓶、白醋、鸡蛋壳、紫罗兰花、锈铁钉、蒸馏水、纯碱、玻璃小杯.【问题】白醋是否具有酸类的性质?【查阅资料】(1)白醋为无色透明液体,其主要成分是醋酸,化学式可表示为CH3COOH;(2)紫罗兰花遇酸变为红色;(3)醋酸盐中除银盐和汞盐外都易溶解于水.【探究与验证】(请你帮助填写表中空白)实验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一将白醋滴在紫罗兰花上紫罗兰花变红白醋的pH 7二将锈铁钉放在小玻璃杯中,加入白醋刚开始时 ,一段时间后, 有气泡冒出1.白醋能与铁锈反应2. 三向软塑料瓶中加入10ml白醋,将瓶捏扁,加入约5g鸡蛋壳,拧紧瓶盖瓶中有气泡冒出,扁塑料瓶逐渐膨胀白醋能与碳酸钙反应放出CO2四向白醋中加入纯碱白醋中有气泡冒出白醋能与碱反应【反思与评价】(1)上面“实验结论”中,错误的是(填实验序号) .(2)上述实验三的现象还不足以得出表中所述的相应结论,为此还需要补充相应的实验,实验步骤为 现象是 写出该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例7某学习小组在探究酸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1)分别向两支装有碳酸钠和碳酸钙粉末的试管中注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两支试管内均观察到的现象是 ,固体粉末全部消失,最终形成无色溶液.写出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A、B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同一只洁净的烧杯中,发现烧杯中的废液变浑浊.写出产生浑浊的现象的化学方程式: .小组同学将烧杯中的物质进行了过滤,对滤体中的溶质成分展开了探究,请你一起参与.【提出猜想】猜想1:滤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猜想2:滤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和碳酸钠.猜想3:滤液中的溶质 .【设计实验】请你选择一种猜想进行验证.实验步骤预计实验现象预计结论取少量的滤液于试管中, 猜想2正确例8同学们用Na2CO3溶液和浓HCl来研究简易灭火器的反应原理时,对废液的成分进行探究.【推理假设】上述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由此推测出废液中一定有NaCl,可能有Na2CO3或盐酸.【实验探究】(一)确定废液中是否含有盐酸:(1)选择试剂:根据盐酸的化学性质,同学们选用了如图所示的五种物质,其中物质x是酸碱指示剂中的 溶液.(2)实验验证:某同学向废液中加入少量的镁粉,观察到 确定废液中一定没有盐酸.(二)确定废液中是否含有Na2CO3某同学选用 测出废液的pH=l0,确定废液中一定含有Na2CO3.(三)处理废液,回收利用欲从废液中得到纯净的NaCl,请完成如下实验方案设计.方案加入试剂分离方法方案评价一适量Ca(NO3)2溶液过滤、蒸发结晶不可行,理由是 二过量的 蒸发结晶可行例9盐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也是实验室中重要的化学试剂.(1)增大压强,HCl由气态变为液态,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该变化过程中改变的是 .(2)在盐酸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①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②如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请写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 , .③下列金属中能与盐酸发生类似反应的是 (填选项).A.Cu B.Mg C.Al D.Ag.例10如图为酸碱的化学性质知识网络,A、B、C、D是四种常见的不同类别的无机化合物,图中短线表示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请你据图回答.(1)A、B、C三种物质中,能用来鉴别稀硫酸与氢氧化钙溶液的物质是 .(2)能同时实现反应①和②的物质可以是 ,反应①的实验现象为 .四、课堂小练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向硫酸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B.紫色是石蕊试液遇碱溶液变蓝色C.纯水的pH一定等于7D.酸性溶液的pH小于7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先后顺序,正确的是()A.制O2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B.稀释浓H2SO4时,先将浓H2SO4倒入烧杯中,再慢慢注入水C.先检验H2纯度,后才能确定是否点然D.让铁丝先在盛O2的集气瓶中燃烧,再在瓶底放少量水3.下列物质中能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的是()A.稀硫酸B.水C.氢氧化钠溶液D.硫酸铜溶液4.下列物质可由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得到的是()A.CuCl2B.Fe2(SO4)3C.Zn(NO3)2D.MgCl25.某溶液的pH=9.6,则该溶液()A.呈中性B.呈酸性C.呈碱性D.无法判断6.下列物质中能跟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的是()A.FeB.Ba(NO3)2C.Na2CO3D.NaOH7.分别盛有浓硫酸和浓盐酸的两个试剂瓶,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不考虑水的蒸发),则两溶液的()A.质量都变小B.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变小了C.PH都变小了D.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变大了8.下列溶液不能由金属与盐酸直接反应制得的是()A.MgCl2溶液B.FeCl2溶液C.FeCl3溶液D.ZnCl2溶液9.稀盐酸、稀硫酸是初中化学常用的酸,对这两种酸知识的归纳正确的是( )A.pH都小于7,加水稀释后pH会变小B.都能与大理石反应并用于实验室制CO2C.用于除铁锈时,可能会有气泡产生D.都能与氢氧化铜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10.化学无处不在,如图是物质间发生反应时的颜色变化,其中X是( )A.稀盐酸B.稀硫酸C.硫酸钠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11.酸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这是因为( )A.酸能使指示剂变色B.酸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C.酸溶液能导电D.酸溶液中含有H+12.下列实验方案可行且相应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铝和稀盐酸反应制氢气 Al+2HCl===AlCl2+H2↑B.用锌片和氯化铜溶液验证金属锌比铜活泼 CuCl2+Zn===ZnCl2+CuC.用稀硫酸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碳酸钠 Na2CO3+H2SO4===Na2SO4+H2O+CO2↑D.用滴加氯化钡试剂产生白色沉淀的方法证明溶液一定是硫酸1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溶质质量分数不同的两瓶酸溶液,在实验室中敞口放置,测得它们的质量与放置天数的关系如图所示,则a、b分别代表( )A.浓盐酸、稀盐酸B.稀盐酸、浓硫酸C.浓硫酸、稀硫酸D.浓盐酸、浓硫酸14.下图“五连环”中的每一环表示一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环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请回答:(1)A、B、C、D分别是铁、氧气、二氧化碳、氯化钡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物质。若A为氧气,则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2)“五连环”中物质A与物质C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五、课后作业1.稀硫酸、氢氧化钠、和水,其PH值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H2SO4>H2O>NaOHB.NaOH>H2O>H2SO4C.H2SO4>NaOH>H2OD.NaOH>H2SO4>H2O2、下列物质加入盐酸中,溶液的PH不会明显改变的是(?)A.Zn??????B.AgNO3?????C.Na2CO3??????D.NaOH3、不能用金属跟酸直接反应得到的物质是(??)A.氯化铁?????B.氯化亚铁????C.氯化锌??????D.氯化镁4、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A.H2O??????B.NaOH???????????C.CO2???????D.MgO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向硫酸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B.紫色是石蕊试液遇碱溶液变蓝色C.纯水的pH一定等于7D.酸性溶液的pH小于76、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向某固体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B.因为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C.通常盐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硝酸铵中没有金属阳离子,不属于盐D.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7、下列物质投入到稀硫酸中,无气体产生的是()A.铝B.碳酸钠C.银D.石灰石8、浓硫酸和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质量前者变大,后者变小,溶质质量分数都变大B.溶液质量都变小,溶质质量分数都变小C.溶液质量都变大,溶液质量分数都变小D.溶液质量前者变大,后者变小,溶液质量分数都变小9、某学生在检验某溶液是否显酸性时,取出少量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其中错误的做法是()A.滴入紫色的石蕊试液B.用嘴品尝C.滴入Na2CO3溶液D.加入锌粒10、人体内胃液的正常的pH在0.9~1.5之间,胃酸过多患者的pH低于正常值。下列物质中可作为治疗胃酸过多症的药物是()A.Al(OH)3B.CaOC.NaOHD.NaCl11、下列物质长期暴露于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反应而质量增大的是()A.浓盐酸B.氯化钠C.氢氧化钠D.酒精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B.浓硫酸露置于空气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大C.露置于空气中的生石灰,其成分不会发生变化D.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会产生白雾13、常温下,某反应M+酸→盐+N,其中M,N的物质类别不可能的是()A.单质、单质B.氧化物、酸C.盐、酸D.碱、氧化物14、清除蒸锅内沉积的水垢(主要成分之一是碳酸钙),最好选用()A.水B.热的碱溶液C.稀盐酸和水D.稀硫酸和水15.下列各组物质之间的反应,能借助无色酚酞溶液判断出反应发生的是( )A.镁和稀盐酸B.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C.铁和硫酸铜溶液D.大理石和稀盐酸16、如图为市售浓盐酸标签的部分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是36:64B.HCl的溶解度为36gC.盐酸溶液中溶质是HClD.该溶液敞口放置会产生白雾,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小于36%17、物质X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①X+碱→盐+H2O,②X+金属氧化物→盐+H2O;则X可能是( )A.CaOB.H2SO4C.NaOHD.CO218、向一定量的NaHCO3和NaOH的溶合稀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的盐酸溶液,所发生的现象,可用如图表示.请问:(1)产生从o到a所示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2)反应到达b点时,反应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化学式为 .初中科学备课组教师班级学生日期:上课时间:主课题:酸教学目标:了解酸的含义,理解盐酸、硫酸等常见酸的性质、用途及其对人类的影响了解酸的共性会利用酸碱指示剂判断溶液的酸碱性,会测定溶液的酸碱度教学重难点:盐酸、硫酸等常见酸的性质、用途酸的共性教学内容一、热身训练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向硫酸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B.紫色是石蕊试液遇碱溶液变蓝色C.纯水的pH一定等于7D.酸性溶液的pH小于72.某溶液的pH=9.6,则该溶液(C)A.呈中性B.呈酸性C.呈碱性D.无法判断3.下列物质中能跟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的是(D)A.FeB.Ba(NO3)2C.Na2CO3D.NaOH4.下表所列为一些食物的近似PH,对于胃酸过多的病人,空腹时最宜食用的食物是(D)柑橘苹果牛奶玉米粥3.0~4.02.9~3.36.3~6.66.8~8.0A.柑橘B.苹果C.牛奶D.玉米粥5.下列各组物质不属于酸的是(A)A.NaHCO3与CuSO4B.H2S与H2SO4C.HCl与HNO3D.H3PO4与CH3COOH6.下列酸中与其它三种酸不能分成同类酸的是(D)A.HNO3B.H2SO4C.H2CO3D.CH3COOH7.向某溶液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后仍无色,若向该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则(C)A.一定显红色B.可能显蓝色C.可能仍为紫色,也可能显红色D.一定显无色8.下列物质中,能使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是(B)A.食盐水B.CO2的水溶液C.水D.NaOH溶液9.下列物质的pH大于7的是(C)A.食盐水B.食醋C.石灰水D.汽水10.小亮用紫色石蕊试液测定某饮料的酸碱性,结果发现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则该饮料为(B)A.强碱性B.弱酸性C.中性D.酸性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打开浓盐酸的瓶盖可看到白色烟雾B.敞口在空气中的浓盐酸和浓硫酸质量都会增加C.浓硫酸可做某些气体的干燥剂D.柠檬酸晶体和它的水溶液都能使紫色的石蕊试纸变红12.食醋食醋酸的稀溶液。某同学准备在家中做实验验证食醋有酸的通性,他找来了下列物质,其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A)A.铜丝B.大理石C.铁钉D.铁锈13.氯气(Cl2)能与水发生如下反应:Cl2+H2O===HCl+HClO,其中HClO是一种酸。将Cl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的生成物有( D )A.NaCl、H2OB.NaClO、H2OC.NaCl、NaClOD.NaCl、NaClO、H2O14.浓硫酸和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C )A.都变大B.前者变大,后者变小C.都变小D.前者变小,后者变大15.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入到足量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D )A.FeCl3、KOH、NaClB.K2SO4、BaCl2、HClC.CuSO4、HCl、KClD.Na2CO3、KCI、Na2SO416.下列对实验意外事故的处理错误的是( A )A.硫酸洒在实验台上,立即用烧碱溶液冲洗B.实验药液溅入眼睛,立即用水冲洗,切不可用手揉搓C.酒精灯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立即用湿布或沙子扑灭D.浓硫酸溅到皮肤上,先用干布拭去,然后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17.取下列三种植物的花瓣分别放在研钵中,加入酒精研磨,得到花汁。各取少许花汁,用酸溶液和碱溶液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花的种类花汁在酒精中的颜色花汁在酸溶液中的颜色花汁在碱溶液中的颜色玫瑰粉红色粉红色绿色万寿菊黄色黄色黄色雏菊无色无色黄色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D )A.研磨花瓣时,加入酒精是为了溶解色素B.遇到pH=10的溶液,玫瑰花汁会变成绿色C.可用雏菊花汁来区别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D.可用玫瑰花汁准确测定稀盐酸的酸碱性强弱二、知识回顾1、酸碱性和酸碱度1.常用酸碱指示剂测定物质的酸碱性指示剂酸性溶液碱性溶液紫色石蕊试液__变红___变蓝_无色酚酞试液_不变色__变红__2.常见pH试纸测定物质的酸碱度(1)使用方法: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放一片pH试纸,用__玻璃棒__蘸取少量溶液滴到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__标准比色卡_比较,即可得出溶液的pH。温馨提示①使用时不能用水将pH试纸润湿,否则会稀释待测溶液,使结果不准。如测酸性溶液会使结果偏_大_。测碱性溶液会使结果偏_小_,②不能直接把试纸浸入被测溶液中,以免_污染溶液__;③检验气体的酸碱性时可将试纸润湿再用。(2)pH数值从0到14,pH_<7_,溶液显酸性,pH越小,酸性越__强__;pH_>7__,溶液显碱性,pH越大,碱性越_强_;pH=7_,溶液显中性。3.酸碱性是物质的化学性质。实质是溶液中的_H+_离子使溶液显酸性,_OH-__离子使溶液显碱性。故酸性溶液中一定含_H+_离子,碱性溶液中一定含_OH-_离子。温馨提示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碱性溶液也不一定是碱溶液,但酸溶液一定显酸性,碱溶液一定显碱性。2、酸1.酸的共性:(1)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2)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现象放出热量放出热量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2O2NaOH+H2SO4→Na2SO4+2H2O氢氧化钙溶液现象放出热量放出热量化学方程式Ca(OH)2+2HCl→CaCl2+2H2OCa(OH)2+H2SO4→CaSO4+2H2O(3)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与稀盐酸反应与稀硫酸反应铁锈现象铁锈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慢慢变成黄色铁锈逐渐消失,溶液由无色慢慢变成黄色反应方程式Fe2O3+6HCl→FeCl3+H2OFe2O3+H2SO4→Fe2(SO4)3+3H2O氧化铜现象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慢慢变成蓝色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慢慢变成蓝色反应方程式CuO+2HCl→CuCl2+H2OCuO+H2SO4→CuSO4+H2O(4)酸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与稀盐酸反应与稀硫酸反应镁现象反应非常剧烈,产生气泡反应非常剧烈,产生气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g+2HCl→MgCl2+H2↑Mg+H2SO4→MgSO4+H2↑锌现象反应速度适中,产生气泡反应速度适中,产生气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n+2HCl→ZnCl2+H2↑Zn+H2SO4→ZnSO4+H2↑铁现象反应比较慢,产生气泡反应比较慢,产生气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Cl→FeCl2+H2↑Fe+H2SO4→FeSO4+H2↑铜现象不反应不反应(5)酸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稀盐酸硝酸银溶液现象产生白色沉淀化学方程式AgNO3+HCl→AgCl↓+HNO3碳酸钠溶液现象产生气泡化学方程式Na2CO3+2HCl→2NaCl+CO2↑+H2O酸有一些相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所有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H+)。2.几种常见的酸(1)盐酸:氯化氢的水溶液。盐酸具有_挥发性_。浓盐酸在空气里会形成_白雾_,这是因为挥发出来的_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_水蒸气_接触形成__盐酸小液滴_。(一)盐酸的物理性质色态味挥发性无液体有刺激性气味有(二)盐酸的化学性质1.与酸碱指示剂反应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使无色酚酞不变色。2.盐酸+活泼金属→盐+氢气2HCl+Zn=ZnCl2十H2↑2HCl+Mg=MgCl2十H2↑2HCl+Fe=FeCl2十H2↑3.盐酸+金属氧化物→盐+水6HCl+Fe2O3=2FeCl2+3H2O↑HCl+CuO=CuCl2+H2O↑4.盐酸+碱→盐+水2HCl+Na(OH)2=CuCl2+2H2OHCl+NaOH=NaCl+H2O5.盐酸+某些盐→新盐+新酸2HCl+CaCO3=CaCl2+H2O+CO2↑HCl+AgNO3=AgCl+HCl浓盐酸的物理性质:浓盐酸(通常市售浓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6%)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有刺激性气味,具有挥发性而产生白雾现象。浓盐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注意点:①工业盐酸因含杂质(如Fe3+)而显黄色;②雾是小液滴,烟是固体小颗粒。浓盐酸易挥发,瓶口出现白雾;③由于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实验室必须避光密封保存。(2)硫酸:纯净的浓硫酸是_无_色、黏稠、油状的液体,不易挥发。浓硫酸具有_吸水性,可做某些气体的_干燥剂_。浓硫酸还具有脱水性和强烈的腐蚀性,在使用时应十分小心。若不慎溅到皮肤上,要用干布拭去,然后用_大量水_冲洗,最后涂抹3%~5%的_碳酸氢钠溶液。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_大量的热。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_浓硫酸_沿容器壁缓缓注入_水_里,并不断_搅拌_。切不可将_水_倒进__浓硫酸_里!(一)浓硫酸的性质色态无色粘稠状油状液体(二)浓硫酸的稀释(三)稀硫酸的化学性质1.与指示剂反应2.稀硫酸+活泼金属→盐+氢气H2SO4+Zn=ZnSO4+H2↑H2SO4+Fe=FeSO4+H2↑3.稀硫酸+金属氧化物一盐+水3H2SO4+Fe2O3=Fe2(SO4)3+3H2O4.稀硫酸+碱→盐+水H2SO4+Cu(OH)2=CuSO4+2H2O5.稀硫酸+某些盐→新盐+新酸H2SO4+Na2CO3=Na2SO4+H2O+CO2H2SO4+BaCl2=BaSO4+2HCl(3)硝酸:硝酸具有挥发性和强烈的腐蚀性,还具有强氧化性,故一般不能用它制取氢气。(一)物理性质(二)化学性质1.与酸碱指示剂反应2.与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3.硝酸+金属氧化物→盐+水2HNO3+ZnO=Zn(NO3)2+H2O4.硝酸+碱→盐+水2HNO3+Mg(OH)2=Mg(NO3)2+2H2O5.硝酸+某些盐→新盐+新酸2HNO3+CaCO3=Ca(NO3)2+H2O+CO2↑三、经典例题例1向CuO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充分反应后冷却、过滤,在滤液中放入一枚洁净的铁钉.发现铁钉表面无任何变化,据此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C )A.滤液中一定含有FeSO4,可能含有H2SO4B.滤液中可能有CuSO4C.滤渣里一定有Cu,可能有FeD.滤渣里一定有Cu和Fe例2将一定质量的Ba(OH)2溶液与Na2CO3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的体积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N点时,所得溶液的pH=7B.Q点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只含有BaCl2C.O至P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D.P至Q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2HCl═BaCl2+2H2O例3在盐酸除铁锈的实验中,我们常会发现生锈的铁钉表面有一些气泡产生,气泡是怎么产生的?针对这一问题,同学们提出了有关假设,并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实验时,观察到放有铁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而另一试管中没有,从而验证了自己的假设是成立的.(1)分析上述实验,你认为同学们建立的建设是气泡是铁和盐酸反应产生的.(2)有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够严谨,溶液中的水可能会对实验产生影响.于是他们又进行了对照试验,请你在答题卷的虚线框中用图示的形式将图乙的对照试验补充完整.(3)还有同学想:气泡会不会是铁锈与水反应产生的?他认为还要补充一个铁锈与水反应的实验,你觉得有没有必要?没有必要.例4某班同学为验证酸的化学通性,做了五组实验.分析并回答问题.(1)A组试管中都产生H2.若要制得较纯的H2,选稀硫酸而不选盐酸的原因是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制得的氢气中混有氯化氢气体.(2)B组试管中实验现象相同,该现象是红棕色固体逐渐减少,溶液变成黄色.(3)写出C组任一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2O或2NaOH+H2SO4=Na2SO4+2H2O.(4)上述五组实验中没有体现酸的通性的是D(填序号).例5请根据下面图一、图二的有关信息,按题目要求回答问题:(1)图一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时溶液温度与盐酸溶液体积之间的变化关系图.图中M点的意义是氢氧化钠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此时反应中氢氧化钠和氯化氢的质量比是80:73,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填“放热”或“吸热”).(2)图二是向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时有关反应图象,该图象说明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盐酸时反应分两步完成.第一步,当加入盐酸的体积在0~v1ml时无气泡产生,此时发生的反应是Na2CO3+HCl=NaHCO3+NaCl;第二步,当加入盐酸的体积大于v1ml后,NaHCO3与盐酸反应产生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CO2↑+H2O.当所加盐酸的体积等于v2ml时,溶液中存在的溶质是NaCl,所加盐酸体积大于v2ml时,溶液的pH<7.例6小明在家中探究食用白醋的性质,选用了家庭生活中的下列常见物品:200ml的软透明塑料瓶、白醋、鸡蛋壳、紫罗兰花、锈铁钉、蒸馏水、纯碱、玻璃小杯.【问题】白醋是否具有酸类的性质?【查阅资料】(1)白醋为无色透明液体,其主要成分是醋酸,化学式可表示为CH3COOH;(2)紫罗兰花遇酸变为红色;(3)醋酸盐中除银盐和汞盐外都易溶解于水.【探究与验证】(请你帮助填写表中空白)实验序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一将白醋滴在紫罗兰花上紫罗兰花变红白醋的pH < 7二将锈铁钉放在小玻璃杯中,加入白醋刚开始时 表面的红色物质减少,溶液变为黄色 ,一段时间后, 有 有气泡冒出1.白醋能与铁锈反应2. 白醋能与铁反应 三向软塑料瓶中加入10ml白醋,将瓶捏扁,加入约5g鸡蛋壳,拧紧瓶盖瓶中有气泡冒出,扁塑料瓶逐渐膨胀白醋能与碳酸钙反应放出CO2四向白醋中加入纯碱白醋中有气泡冒出白醋能与碱反应【反思与评价】(1)上面“实验结论”中,错误的是(填实验序号) 四 .(2)上述实验三的现象还不足以得出表中所述的相应结论,为此还需要补充相应的实验,实验步骤为 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现象是 石灰水变浑浊 写出该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OH)2+CO2═CaCO3↓+H2O .例7某学习小组在探究酸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1)分别向两支装有碳酸钠和碳酸钙粉末的试管中注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两支试管内均观察到的现象是 有气泡产生 ,固体粉末全部消失,最终形成无色溶液.写出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 .(2)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A、B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同一只洁净的烧杯中,发现烧杯中的废液变浑浊.写出产生浑浊的现象的化学方程式: Na2CO3+CaCl2═CaCO3↓+2NaCl .小组同学将烧杯中的物质进行了过滤,对滤体中的溶质成分展开了探究,请你一起参与.【提出猜想】猜想1:滤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猜想2:滤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和碳酸钠.猜想3:滤液中的溶质 氯化钠和氯化钙 .【设计实验】请你选择一种猜想进行验证.实验步骤预计实验现象预计结论取少量的滤液于试管中, 加入少量的稀盐酸 产生气泡 猜想2正确例8同学们用Na2CO3溶液和浓HCl来研究简易灭火器的反应原理时,对废液的成分进行探究.【推理假设】上述两种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2HCl=2NaCl+H2O+CO2↑ ,由此推测出废液中一定有NaCl,可能有Na2CO3或盐酸.【实验探究】(一)确定废液中是否含有盐酸:(1)选择试剂:根据盐酸的化学性质,同学们选用了如图所示的五种物质,其中物质x是酸碱指示剂中的 石蕊 溶液.(2)实验验证:某同学向废液中加入少量的镁粉,观察到 无气泡产生(或无现象或无变化) 确定废液中一定没有盐酸.(二)确定废液中是否含有Na2CO3某同学选用 pH试纸(或pH计) 测出废液的pH=l0,确定废液中一定含有Na2CO3.(三)处理废液,回收利用欲从废液中得到纯净的NaCl,请完成如下实验方案设计.方案加入试剂分离方法方案评价一适量Ca(NO3)2溶液过滤、蒸发结晶不可行,理由是 引进新杂质(或有NaNO3,生成或引进NO根离子) 二过量的 盐酸(或稀HCl或HCl) 蒸发结晶可行例9盐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也是实验室中重要的化学试剂.(1)增大压强,HCl由气态变为液态,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该变化过程中改变的是 氯化氢分子之间的间隔 .(2)在盐酸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①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固体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有气泡产生 .②如图表示该反应前后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请写出每种图形代表的离子(填离子符号): H+ , Cl﹣ , Fe2+ .③下列金属中能与盐酸发生类似反应的是 BC (填选项).A.Cu B.Mg C.Al D.Ag.例10如图为酸碱的化学性质知识网络,A、B、C、D是四种常见的不同类别的无机化合物,图中短线表示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请你据图回答.(1)A、B、C三种物质中,能用来鉴别稀硫酸与氢氧化钙溶液的物质是 Cu(OH)2、CO2 .(2)能同时实现反应①和②的物质可以是 Na2CO3(碳酸钠) ,反应①的实验现象为 有气泡(气体)产生 .四、课堂小练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向硫酸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B.紫色是石蕊试液遇碱溶液变蓝色C.纯水的pH一定等于7D.酸性溶液的pH小于7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先后顺序,正确的是(C)A.制O2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移出水面B.稀释浓H2SO4时,先将浓H2SO4倒入烧杯中,再慢慢注入水C.先检验H2纯度,后才能确定是否点然D.让铁丝先在盛O2的集气瓶中燃烧,再在瓶底放少量水3.下列物质中能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的是(A)A.稀硫酸B.水C.氢氧化钠溶液D.硫酸铜溶液4.下列物质可由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得到的是(D)A.CuCl2B.Fe2(SO4)3C.Zn(NO3)2D.MgCl25.某溶液的pH=9.6,则该溶液(C)A.呈中性B.呈酸性C.呈碱性D.无法判断6.下列物质中能跟硫酸发生中和反应的是(D)A.FeB.Ba(NO3)2C.Na2CO3D.NaOH7.分别盛有浓硫酸和浓盐酸的两个试剂瓶,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不考虑水的蒸发),则两溶液的(B)A.质量都变小B.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变小了C.PH都变小了D.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变大了8.下列溶液不能由金属与盐酸直接反应制得的是(C)A.MgCl2溶液B.FeCl2溶液C.FeCl3溶液D.ZnCl2溶液9.稀盐酸、稀硫酸是初中化学常用的酸,对这两种酸知识的归纳正确的是( C )A.pH都小于7,加水稀释后pH会变小B.都能与大理石反应并用于实验室制CO2C.用于除铁锈时,可能会有气泡产生D.都能与氢氧化铜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10.化学无处不在,如图是物质间发生反应时的颜色变化,其中X是( B )A.稀盐酸B.稀硫酸C.硫酸钠溶液D.氢氧化钠溶液11.酸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这是因为( D )A.酸能使指示剂变色B.酸能跟碱反应生成盐和水C.酸溶液能导电D.酸溶液中含有H+12.下列实验方案可行且相应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B )A.用铝和稀盐酸反应制氢气 Al+2HCl===AlCl2+H2↑B.用锌片和氯化铜溶液验证金属锌比铜活泼 CuCl2+Zn===ZnCl2+CuC.用稀硫酸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碳酸钠 Na2CO3+H2SO4===Na2SO4+H2O+CO2↑D.用滴加氯化钡试剂产生白色沉淀的方法证明溶液一定是硫酸1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溶质质量分数不同的两瓶酸溶液,在实验室中敞口放置,测得它们的质量与放置天数的关系如图所示,则a、b分别代表( D )A.浓盐酸、稀盐酸B.稀盐酸、浓硫酸C.浓硫酸、稀硫酸D.浓盐酸、浓硫酸14.下图“五连环”中的每一环表示一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相连环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不相连环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请回答:(1)A、B、C、D分别是铁、氧气、二氧化碳、氯化钡溶液、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物质。若A为氧气,则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2)“五连环”中物质A与物质C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NaOH (2)3Fe+2O2Fe3O4五、课后作业1.稀硫酸、氢氧化钠、和水,其PH值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A.H2SO4>H2O>NaOHB.NaOH>H2O>H2SO4C.H2SO4>NaOH>H2OD.NaOH>H2SO4>H2O2、下列物质加入盐酸中,溶液的PH不会明显改变的是(?B?)A.Zn??????B.AgNO3?????C.Na2CO3??????D.NaOH3、不能用金属跟酸直接反应得到的物质是(?A?)A.氯化铁?????B.氯化亚铁????C.氯化锌??????D.氯化镁4、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是(?D??)A.H2O??????B.NaOH???????????C.CO2???????D.MgO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向硫酸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B.紫色是石蕊试液遇碱溶液变蓝色C.纯水的pH一定等于7D.酸性溶液的pH小于76、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D )A.向某固体上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一定是碳酸盐B.因为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C.通常盐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构成的,硝酸铵中没有金属阳离子,不属于盐D.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7、下列物质投入到稀硫酸中,无气体产生的是(C)A.铝B.碳酸钠C.银D.石灰石8、浓硫酸和浓盐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溶液质量前者变大,后者变小,溶质质量分数都变大B.溶液质量都变小,溶质质量分数都变小C.溶液质量都变大,溶液质量分数都变小D.溶液质量前者变大,后者变小,溶液质量分数都变小9、某学生在检验某溶液是否显酸性时,取出少量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其中错误的做法是(B)A.滴入紫色的石蕊试液B.用嘴品尝C.滴入Na2CO3溶液D.加入锌粒10、人体内胃液的正常的pH在0.9~1.5之间,胃酸过多患者的pH低于正常值。下列物质中可作为治疗胃酸过多症的药物是(A)A.Al(OH)3B.CaOC.NaOHD.NaCl11、下列物质长期暴露于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反应而质量增大的是(C)A.浓盐酸B.氯化钠C.氢氧化钠D.酒精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B.浓硫酸露置于空气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大C.露置于空气中的生石灰,其成分不会发生变化D.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会产生白雾13、常温下,某反应M+酸→盐+N,其中M,N的物质类别不可能的是(B)A.单质、单质B.氧化物、酸C.盐、酸D.碱、氧化物14、清除蒸锅内沉积的水垢(主要成分之一是碳酸钙),最好选用(C)A.水B.热的碱溶液C.稀盐酸和水D.稀硫酸和水15.下列各组物质之间的反应,能借助无色酚酞溶液判断出反应发生的是( B )A.镁和稀盐酸B.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C.铁和硫酸铜溶液D.大理石和稀盐酸16、如图为市售浓盐酸标签的部分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A.该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是36:64B.HCl的溶解度为36gC.盐酸溶液中溶质是HClD.该溶液敞口放置会产生白雾,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小于36%17、物质X可发生下列所示的两个反应,①X+碱→盐+H2O,②X+金属氧化物→盐+H2O;则X可能是( B )A.CaOB.H2SO4C.NaOHD.CO218、向一定量的NaHCO3和NaOH的溶合稀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的盐酸溶液,所发生的现象,可用如图表示.请问:(1)产生从o到a所示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从o到a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故无明显现象 (2)反应到达b点时,反应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化学式为 NaCl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章酸 (新).doc 2章酸 (新)学生.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