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3.3 元素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3.3 元素 教案

资源简介

《元素》教案设计
授课教师

学科
化学
开课学校
课题
认识元素
时间








1、知识与技能
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会区别元素和原子的概念
会运用概念解决一些习题。
2、过程与方法
学习运用对比的方法获取信息。
学习运用规律性和特殊性的方法处理信息。
3、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保持对化学的浓厚兴趣。
培养学生归纳和比较能力。
通过元素的学习进行从微观到宏观方法的教育。
教学重点
元素的概念
2.元素和原子的区别
教学难点
元素概念的理解
学生分析
本节内容较难较抽象,学生对元素的概念难以理解,在实际运用中还容易与原子相混淆。学生搞不清在分析物质宏观组成时用“元素”,在研究物质微观结构时用“原子”,所以在本节教学中要注意与前面有关原子知识进行区别和对比。通过节课的有关活动和探究及课堂讨论,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把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教学资源
教学地点:多媒体实验室;
电教资源:多媒体电脑、教学课件。
活动方式
1、自主学习
实施自主学习 强化科学探究;
2、合作学习
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信息、课堂讨论
教学方法
1.从一些食品的商标引出元素一词,给学生创设一个学习情境。结合前面学过的物质(如二氧化碳、水、氧气)入手讨论、思考他们的共同原子,得出元素的概念(强调“一类”,向学生说明一种元素可以有不同的原子)。
2.启发学生对元素和原子进行比较。
3.通过做一些练习题,强化对元素概念的理解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出课题】[商标情景导入]展示一些食品的商标,让学生找出一些成分的含量(如钙元素、锌元素等),问:你知道什么是元素吗?引入课题——辨别物质元素的组成。
【讲述】这三种物质中都含有相同的碳原子。它们的核电荷数都是6,凡是核电荷数(即质子数)是6的原子都为同一类,称为碳元素,即这三种物质中都含有碳元素。
[讲述]这三种物质的分子中,相同的原子的氧原子。它们的核电荷数都是8,凡是核电荷数(即质子数)是8的原子都为同一类,称为氧元素,即这四种物质中都含有氧元素。
【总结】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核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活动一】
让学生找出一些成分的含量(如钙元素、锌元素等)
[活动二]:
二氧化碳、水、氧气四三种物质中的分子中,共同的原子是那一种?氧原子是怎样构成的?他们的核电荷数是多少?
[活动三]:
金刚石、石墨、C60三种物质的构成有什么共同点?碳原子的核电荷数是多少?
提醒:
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原子既讲种类也讲个数

给学生创设一个学习情境,让学生对元素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这样的复习提问不仅复习了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分子的微粒,重要的在于引导学生去探讨:构成这些物质分子的微粒里都有氧原子,很自然的引入元素概念的教学。
有计划地、有目的地培养和指导学生看书,画关键词句,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起始方法。
【注意事项】
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不同。
原子与得失后形成的离子属于同种元素。
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相同的原子才属于同种元素
【活动四】
1.表中共有几种元素,其本质区别是什么?
原子
核电荷数
中子数
电子数
H
1
0
1
C-12
6
6
6
C-13
6
7
6
C-14
6
8
6
O-16
8
8
8

2钠原子和钠离子属于同种元素吗?
3.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粒子属于同种元素吗?
做跟踪练习强化对元素概念的理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